古迹寻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688
颗粒名称: 古迹寻踪
分类号: K295.2
页数: 42
页码: 131-170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德州市古迹寻踪情况包括千年古刹——永庆寺、德州文庙 、德州古建筑——城隍庙、读史阅志话“书院”、德州高真观、城厢名胜说园林等。
关键词: 德州市 古迹 寻踪

内容

千年古刹——永庆寺
  区政协文史委
  德州永庆寺坐落在旧州城东侧偏南(今新湖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德州一中学址),占地1.34公顷,是德州全境最大的一座庙宇,明永乐十年(1412)移建于此。1935年《德县志》载:“唐贞元元年建永庆、慈氏二寺。”又说:“永庆寺,唐贞元年间建,本在运河西岸,元季遭兵火毁。明永乐十年,僧古峰移建于城内。景泰年间,邑人张惠重修,并作记略……。清光绪二十一年,僧妙熙募化再修。”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为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
  永庆寺(俗称大寺),绝大多数古建筑现已湮没无存,但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还是一座完整的古建筑群,寺中的一切建筑、雕塑及各朝代变迁情况,是我们德州古、今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十年代以前的永庆寺院落8进,房屋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佛像数千尊,是德州僧人为俗家做佛事的场所,也是冀鲁佛事活动中心。寺内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为山门3间,山门左右供守护佛法的二天神(俗称哼、哈二将);对面有3间观音堂,供泥塑观音坐像。进山门10米处是3间“天王殿”,面阔13米,进深9米,正中供弥勒佛坐像,泥塑贴金,左右是四大天王像,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手中缠绕一龙;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左手持伞、右手持银鼠,因称护世四天王。天王殿后面,连接一间殿堂,供的是韦驮像,面对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建在高1米、长宽均30米见方的砖石基座上,面阔5间,进深3间,砖木结构,歇山单檐,柱、梁、檀、椽承托屋顶,斗、拱、昂、枋抱夏挑檐,前后辟门相通,装木制红色棂门,红色山墙,黄琉璃瓦盖顶;殿内正中供的是释迦牟尼佛,左边供的是阿弥陀佛,右边供的是药师琉璃光王佛,3佛均高达3米,铜质鎏金,盘坐于须弥座上。正殿东西山墙下各有罗汉9尊,都在木龛内。殿内西南1尊貌似罗汉佛象,据说是转轮王像。正殿顶装“藻井”,亦称“玄罗”,系由无数木块衔接而成。沿前脊檩有透雕盘龙,栩栩如生,技艺高超,为古建筑中稀有结构。在中间佛像的身后,是砖砌的屏风,屏风后面供佛3尊,中间是文殊菩萨,坐骑是金毛吼;左边是普贤菩萨,坐骑是白象;右边是观音菩萨,坐骑是绿毛狮子。三个坐骑背上各驮一莲座,三尊菩萨都趺坐在莲座上。大殿四周墙壁饰浮雕彩绘。殿前基座上有1米多高的铜鼎和石狮,基座前有自明朝以来历次修庙竖立的高大石碑数通,详细记载着修庙的史实和施主姓名。院中有御碑亭一座,内有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乾隆皇帝南巡路经德州时亲笔写下的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汉白玉石碑——四面碑。
  正殿前两侧,有东西配殿各3间,均系灰墙、灰瓦、白灰勾缝,单脊出厦,砖木结构。东配殿供的是地藏王菩萨的坐像;西配殿供的是殷代闻太师(闻仲)的坐像。两旁有专管风、云、雷、电神立像,管闪电的是个女神,手执一面铜镜;管雷的神是鹰咀鹰爪,蓝脸红须红眉,背上生有两翅,左背一鼓,右手执木槌作击鼓状,其它各神像也都是木雕和彩绘,形象生动逼真。
  正殿的后面是观音阁(俗称千佛阁),建筑在砖石砌筑的基座上,面阔5间12米,进深3间13.5米,为双檐9脊顶双层砖木结构,黄硫璃筒瓦盖顶,殿内供千手千眼佛像,像为铜铸鎏金,数不清的大小手臂扇面形伸向四方,每个手心均有一只眼。阁上阁下有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佛像,都藏于1尺见方的佛龛内。千佛阁前两侧各有3间配殿,后有1所厅堂式的小佛殿“净业堂”,内有佛龛,供释迦牟尼坐像。最后是僧人的禅房和宿舍,均系青砖青瓦,院内花木葱笼。院西北隅有土坯平房10间,系佣人住所和仓库、碾、磨棚、牲口棚、东北隅置后大门,出入车辆。
  进山门向西,有1座建筑别致的佛殿,歇山挑檐、5脊筒瓦,面阔10米、进深7米,供释迦牟尼立像,称“旃檀像”;两旁立释迦牟尼大弟子迦叶和阿难像,均为木雕贴金。佛殿前有东西配殿各2间,殿后有3间砖瓦北房为藏经堂。进山门向东,有南房6间为小客厅,东房5间藏经箱(做佛事用的服装乐器)。院中有大铁钟1口,高2米,底径1米,系元代遗物。
  永庆寺和慈氏二寺,元代被焚,明代永乐年间,永庆寺迁德州城内,慈氏寺迁往运河西岸八里屯。到清代,慈氏寺和皇室发生了联系。
  1928年,号召破除迷信,神佛都被拆掉,把僧众赶往小关帝庙,设永庆寺为中山公园。1929年设山东省第十二中学于此。
  1946年德州解放,僧众还俗,永庆寺为德州中学。1952年改为德州第一中学。1971年大雄宝殿被拆除,之前,其它建筑相继倒塌拆除。
  摘自《德州市志》
  汉武帝杀婿
  汉武帝刘彻的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娶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为妻。隆虑公主可能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日后会惹事招来杀身之祸,她病危时进献黄金千斤,钱十万,请求武帝预先为昭平君赎一次死罪。武帝答应了妹妹的要求。
  隆虑公主死后,果不其然,昭平君骄纵不法,胡作非为,他酒后竟杀死了公主的老师。廷尉请求武帝将昭平君处死。武帝身边的人却为之求情,说以前隆虑公主已献钱替其子赎了罪,陛下已答应了,就免其一死吧。武帝也认为妹妹已死了,就这么一个儿子,又是自己的女婿,且曾答允免其死罪,现在要杀昭平君岂不失信于妹!武帝左右为难,叹息良久,最后还是忍痛批准处死昭平君。武帝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古时妹也称弟)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名臣东方朔赞曰:“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仇,诛不择骨肉。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此二者,五帝所重,三王所难也,陛下行之,天下幸甚!”(尹子焕)
  摘自《联合日报》
  德州文庙
  田贵宝
  在新湖街道办事处胜利街东市生建机械厂处,原有一组具有东方色彩、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它就是素称鲁西北、冀东南名宇的德州文庙。屈复至今,已逾七百余载。虽庙宇筑建已湮灭无存,但文庙这个名字和当年的胜迹还一直记在人们的心中。
  文庙,原称孔庙、夫子庙、学宫。始建于汉代,兴修于唐代。唐开元二十七年(739),玄宗皇帝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称孔子庙为文宣王庙;明、清以后统称文庙。是历代封建官吏和读书之人祭祀孔子的地方。
  德州文庙,建于何年,元代以前无考。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知州秦政以夫子之宫在东南隅,地形汙下,水潦时沃,乃卜迁于州治之西南……明洪武十年(1377)知州阎九成乃迁今地”(清孙勷《重修学宫记》)。后经屡次增修,庙貌庄严肃穆,规模宏大完备;院内古柏参天,浓荫蔽日,成为历代风儒雅士、达官贵人拜谒浏览的胜地和德州的文物景点之一。遥望殿顶,金碧辉煌;移步至此,令人肃然起敬。
  当时的德州文庙,主要筑物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其左右附属建筑作对称式排列。庙前为棂星门,棂星即天田星,古人祭天,先祭棂星,其义为像尊天那样来尊孔子。棂星门左右有二坊,左曰“德配天地”,右曰“道冠古今”。门前为泮池;南为照壁,题曰“太和元气”。坊外两侧各有一碑,一写“文官下轿”;一书“武官下马”。棂星门内为“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的大成门,两侧各筑一厅,为官员谒圣时休息之所。大成门后,为规模五楹,高9.8米,进深12米,占地249.6平方米,气势磅礴的大成殿,飞檐垂脊,黄瓦飞甍,斗拱交错,周绕四廊,雕梁画栋,堂皇宏丽,藻井枋檩,正脊五龙戏珠,金箔贴裹,熠耀辉映。内外各有十二根合抱的红漆圆柱,犹如擎天支柱,镶嵌在殿内殿廊,造型优美生动。大成殿的建筑艺术,充分显示了勤劳、朴实的德州人民的才华和智慧。
  大成殿内,上悬清代康熙、乾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帝的御书匾额,笔势遒劲。孔子像居中面南,“四配”、“十二哲”分列殿东西。殿前有月台,阶五级,整齐古雅,均为七楹的东西两庑,绿瓦长廊,红柱隔扇,为祭祀孔子著名弟子和儒家“先贤”之地,配享人员也随着时代的变迁,由唐朝的二十余人,到民国增至一百五十六人。殿后为明伦堂,堂后尊经阁。
  文庙东西两侧各有偏院,东院西侧南为学门;北有崇圣祠,为孔子家庙,祭祀着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以东自北向南依次建有英列祠、土地祠、宋公祠、乡贤祠、文昌阁、名宦祠、董颜祠、节孝祠,只有奎星阁建在东南角。西院北为学署旧址,亦称后学署;南为儒学署,亦称前学署,即州学所在,“入学三十名,学田陆顷捌亩零”。
  在古代,立文庙、祭孔子,以圣贤之德,为学生之楷模,每年春秋两季,在文庙祭孔子,日期为农历二、八月的第一个“丁”日,故祭孔也叫“祭丁”,由知州事主祭,民国时期改为县长主祭,其他官员及本州有名望人士陪祭。孔子位前的祭品为牛一、羊一、猪一等。
  作为“人才所从出”的学校,文庙的功能不可低估,据统计,隋唐至清未,德州人考中进士的共134人,另武进士16人;举人351人,另武举107人;五贡783人。关于德州文庙的文化地位和影响,“元代以后,德州是鲁西北的文化中心,德州学风对燕齐文化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由此可见,作为德州文化教育中心的德州文庙在促进德州乃至华北文化的发展方面,是功不可没的。
  德州文庙,这一民族文化遗产,经历代劳动人民的保护和修葺,直到民国初年仍保存完好,随着时代的变迁,千百年来,祭祀孔子的胜地已不复存在,但文庙这一古朴典雅的建筑,仍作为德州重要的遗迹,今简述留后,对于研究建筑文化,了解德州的过去,都有一定价值。
  德州古建筑——城隍庙
  区政协文史委
  城隍庙位于旧州城南部,喧哗角以西(今新湖街道办事处新兴街中部工人文化宫址),与旧州署隔道平列,占地面积1公顷,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据《德县志》载:“城隍庙在喧哗角西,明永乐九年知州何源建。”
  城隍庙内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为山门3间,上悬“城隍庙”匾额。门内左右各有两尊高约2米,头戴毡帽、身着号坎皂衣、手持黑红棍,貌似皂吏的泥塑彩绘站像。山门对面是1座砖彻影壁。进山门有座坐南面北砖木结构两层戏楼1座,东西宽10米,南北深7米,上层台柱上镶有透雕檐板,底层中间有通道,通道两侧,立有泥塑彩绘马童与高头骝马。穿过戏楼,东西两侧各有八角形的碑亭。碑亭两侧各有5间通间厢房,内有似三班六役塑像。厢房两侧是东西廊房,室内供幽冥界十殿阎君像,四壁是阴司受刑和轮回超度彩绘。再北是正殿,建在高1米砖石构筑的凸形基座上,分前廊、殿堂两部。
  前廊面阔3间12米,进深2间9米,正中悬挂一“不由人算”匾额,匾下镶一木制大算盘,右楹柱上写有“你真算计非凡,进一位,退一位,讵料满盘都是错”,左楹柱上写有“我却迷信不得,有几件,记几件,将来借帐总无差”对联,观之耐人寻味。
  殿堂为单檐5脊顶,灰筒瓦覆盖,面阔5间18米,进深3间10米,高9米多;前檐辟门4米,后辟门1.6米;以梁、柱、檀、椽、斗、拱、昂、枋构成框架,由8根金柱、22根辅柱承托;外檐斗拱均出2挑;墙为青砖白灰砌筑;红门红柱,雕梁画栋。殿正中置神龛,挂黄绫幛帐。龛内端坐泥塑贴金城隍像,高2米多;龛外右有持生死簿判官,左有拿锁链索命鬼;两侧有泥塑神像各两尊。正殿两翼各有耳庙1座,左供土地、右供财神。
  山门两侧有东西跨院,西跨院有坐北面南大殿3间,为三皇殿,供伏羲、神农、黄帝;东跨院为四合院,为守庙道士寝舍。正殿后左右各有配殿3间,正面是后阁,面阔5间15米,宽、高各7米,前廊后厦,中间供泥塑贴金城隍像。东套间有木雕城隍爷和城隍奶奶坐像,中间置机关,一踏即可立起,堪称一绝。
  1928年德县县政府拆掉神像,将城隍庙辟为中山市场,招商设肆,东廊房、西跨院三皇殿改为说书场,大殿东建起容800座位的国民大戏院。1946年德州解放后市政府将教育馆、青年俱乐部、德州市文化教育局先后设于此地,今为德城区工会、工人文化宫所在地。
  刘海粟题联赠学生
  1924年,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因在绘画课使用模特儿,遭到了封建守旧势力的反对和攻击,以致发展到操纵学生罢课闹风潮;军阀孙传芳也下令通缉海粟先生。但刘不畏强暴,继续坚持办学,并仍使用模特儿授课,力主改革创新。这时,一部分家庭困难的河南籍学生,深感学习机会难得,唯恐时光无端流逝。于是,几个河南学生谢孟刚、焦端初、刘诚甫、雷吻虹等发起护校,拥护热心培养学生、力主改革创新的刘校长,提出尽快复课,得到绝大多数师生的支持。
  风潮平息以后,刘校长对有正义感且刻苦学习的谢孟刚、刘诚甫等十分器重,亲书对联和中堂相赠。给谢孟刚的对联为“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中堂是仿唐寅山水,并署“孟刚弟指正”。给刘诚甫的对联为“旧云浮黄鹤,碧落跨青鸾”;中堂是摹王铎《拟三元贴》字体,署有“诚甫弟指正”。
  1928年7月毕业时,谢孟刚在学校举办的晚会上,用钢琴独奏了贝多芬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悲怆奏鸣曲》和《月光奏鸣曲》,博得掌声四起。刘校长说:“弹得好!首屈一指。”刘校长在出国前夕,还为刘诚甫正在编写的《音乐辞典》题词,以资鼓励。
  (张绍卿)
  摘自《联合日报》
  读史阅志话“书院”
  田贵宝
  书院,诞生于唐代,起初是皇家修书、校书、藏书的场所,宋代以后才作为教育机构,在全国漫延开来。至明代,各地建书院之风盛行,德州这个文化发达地区,书院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并延续了350多年,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人才遍域中。德州书院在德州的文化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说起德州书院,除南湖书院,最早的要算是新湖街道办事处境内的崇仁书院和醇儒书院了。崇仁书院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程绍所建。程绍,字公业,曾任河南洛阳、汝宁府推官、户科给事中、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离职回德后,为振兴德州文风、培养更多的人才,在城内步云街西北处,即今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吕家街北口创建了崇仁书院。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知州马明瑞移“董子祠”于今德州第三中学南端,筑有讲堂、斋室各四楹,膳室、茶寮各一座,房舍六十余间,易名“醇儒书院”。萃集子弟,读书学习,以期仕进。因前数武为“董子祠”,有坊题“天人大儒”,又名“董子书院”。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山东督粮道朱延祯于书院筑亭、种柳,又改名为“柳湖书院”。“柳湖书院”盛极一时,活跃了德州的文化学术气氛。乾隆二十一年(1756),皇帝南巡,驻跸德州,为其写下了“天人三策对贤良,已见春秋大义彰,那更高台演繁露,转思董子失之详”的诗句。
  古人建书院,一般都选择幽雅名胜之地为院址。崇仁书院也是如此,旁有泮宫、泮池、文昌阁、大成殿等,而醇儒书院则建在卫运河东浒,院内湖水荡漾,流水漪涟;藤萝乌柏,叠石为山;柳绿草青,荷花映天,是读书人所向往的美好之地。且自古有“荷花开柳湖,邑人登庙廊”之说,即每当荷花开得旺盛之年,德州就有人入朝做官。有诗赞曰:“青入柳湖三面青,仲舒曾此马传经。迄今繁露沿题额,旷代诸生溯典型。”充分证明了书院前的两幅对联,即“文章浩瀚湖波涌,事业空明卫水浮”;“文章好似湖波漾,书案犹如卫水明”。
  书院中,常有学者讲学其间,内容大多为儒家经典、程朱理学,间或也议论些时政,针砭时弊,同时传授八股,为科举应试作准备。明代,书院中自由讲学的风气很浓,招致了统治当局的忌恨,曾四次禁毁天下书院,许多书院被拆毁。清朝时情况有了很大变化,统治者重视科举课业,不提倡自由讲学,但在书院的管理方面,制度更为健全。清朝德州的书院,影响最大的除“柳湖书院”外,新湖街道办事处境内还有“董颜”、“繁露”、“州卫”、“正谊”四大书院。
  “董颜书院”址在今新湖街道办事处吕家街苗家胡同,清康熙三年(1665)户部左侍郎田雯所建,清道光年间改为义学。“繁露书院”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址在今新湖街道办事处劳动街西端,后经几次修复,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师范传习所。“州卫书院”为清咸丰八年(1859)知州与卫守备在吕家街中段路西共同创建,故名“州卫书院”。院落宽阔,房舍整齐,为德州岁科考试之所。后因兵乱,州内数处书院藏书集中于此,故藏书甚多,为文士集会之地。清光绪三十年(1904)停办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所藏之书,于民国几经变乱,全部失散。后经扩建,于1972年改为德州第四中学。
  “正谊书院”是德州在境内最后的一家书院,为督粮道与满州营捐资,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在今新湖街道办事处石卢街小学南门处合建,供满族儿童学习。此时,已接近书院历史发展的尾声。清末“正谊书院”改为劝学所,至此,德州的书院全部被学堂所取代。时代洪流,使书院退出历史舞台,德州的文化教育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向康生开第一“炮”的人
  1977年春,曾长期被康生和其老婆曹轶欧一手控制的中央党校依然寒凝大地。尽管康生在1975年冬死去,但康办主任曹轶欧还活着,而且康生的招牌还没有倒。
  1977年12月的一个晚上,在该党校哲学教研室教书的李公天找到同事韩树英,道:“我想通过小字报,把康生和曹轶欧的罪恶给揭出来。你看怎样?”韩树英赞成,但又建议他征求当时在中央党校主持工作的胡耀邦的秘书梁金泉的意见。梁金泉说:“这个问题应由你们自己决定!”李去征求党校副教育长冯文彬的意见,冯也让他们自己决定。
  1977年12月9日,李公天和韩树英把小字报挂在中央党校院内。小字报顿时引起轰动,看小字报的人络绎不绝。白天没有时间的,晚上打着手电看。此消息不胫而走,不仅传遍京城,而且传到了外省。这件事成为京城一大新闻。
  不久,党校学员正式向中央上书,一致强烈要求严厉处理康生的问题。(方颂)
  摘自《联合日报》
  德州高真观
  徐剑明
  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观称为道观,是道士修行、供奉、祭祀神灵和实行斋醮祈禳等宗教活动的场所。介绍历史上道教在德州的有关活动,这对于研究民族传统文化,了解德州的过去,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德州城内北门里西侧(今新湖街道办事处胜利农贸市场处),历史上曾座落着一组中国传统宫殿式古建筑群,这就是德州最大的道教庙宇——高真观。
  高真观坐北朝南,北倚城墙,西靠水塘,东临城内通往北门的通衢官道,交通方便,环境幽静。高真观始建于何时,现尚无详细史籍可考。但《唐六典·祠部》就有“凡天下观总一千六佰八十七所”的记载,《德县志》和清代康熙朝大文学家户部侍郎德州人田雯在其《长河志籍考》中都有关于高真观的记述。
  德州高真观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巍峨壮观。观南正中部三开间,前有高大山门一座,当中门楣上嵌镶着“高真观”正楷金字门匾。山门顶部装饰着黄、绿二色相间的琉璃瓦,门前平台宽阔,东西二侧摆放着一对高大石狮,观内古柏参天。
  高真观内的建筑格局,大体可分三部分。以山门子午线为中间部分,这是高真观的主体建筑,其特点是庄严、宏阔、高大,装饰比较富丽。殿内供奉道教最高神灵和道教祖师。东、西二部分为庭院式建筑,古朴、典雅,其殿堂中供奉着数尊道教神灵泥塑。
  走进山门,在门洞二侧塑有彩色门神二尊,右为秦叔宝手握双锏;左为尉迟敬德手提钺斧,形象逼真,威严肃立,仿佛注视着进出高真观的每个行人。山门过后,是一座规模不大但造形别致的殿堂,称为“灵官殿”。“灵官殿”前后开门,殿内供有彩塑“护法天神”。灵官殿后,是高真观中最高大的建筑,其形式为重檐、斗拱、歇山式,系砖木结构。殿顶全部是金黄色琉璃瓦,殿前有宽阔的月台,大殿正门上横匾行书“三清殿”,字体雄浑苍劲。殿内明柱四根,殿顶藻井中心有木雕金漆团龙,周围绘有三清祀。可谓雕梁画栋、气势非凡。三清大殿内,坐北朝南一字形并排三尊站立式彩塑神像,高达八米以上。当中为三清之首,称为“太清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东侧为“上清灵宝天尊”,俗称“通天教主”。西侧是“玉清元始天尊”,这三座塑像是道教最高尊神。在“三清”神像东西两侧还有四尊神像,称为“四御”,它们分别手持法器,相对站立,更衬托出“三清”尊神无限威严。“三清”尊神之前设有长桌,称供案,摆放着道教各种经卷、法器、烛台及各种供品。长桌前设有铸铁大青炉,供案前铺有跪垫。“三清大殿”是高真观道士们接待香客和隆重进行各种法事活动的主要场所。“三清殿”北侧为祖师殿,其规模略小于“三清殿”,主要供奉着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祖师殿后是“七真殿”,在殿内供奉着“北七真人”的塑像,相传王重阳祖师收弟子七人,诚心修练后均得道成仙。
  高真观内除座北面南的大殿群外,东西两侧也有风格不同的殿堂建筑,供奉着神灵。西侧,前部为“元辰殿”,殿内和东西厢房中,供奉着按“天干、地支”相配合而形成的六十位“本命神”。如“甲子神”、“乙丑神”等,均是彩塑站姿,造形各异,栩栩如生,艺术价值极高。“元辰殿”后是“吕祖殿”,供奉的是“八仙”。东西厢房塑有雷神、火神、天公等神像。
  高真观东路建筑,前部为“元君殿”,也称“子孙堂”。传说“碧霞元君”是泰山神的女儿,她的职责是明察人间善恶,帮助人间消灾、除祸、生男育女。当年,“元君殿”香火最旺,来此进香许愿者多是妇女,她们求医、求嗣、保平安,祈求神灵的保佑,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元君殿”后是观内道士和远程香客居住的地方,也是观内道士生活和练功的场所。
  德州高真观,这一民族文化遗产,经历代劳动人民的保护和修葺,直到民国初年仍保存完好。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元辰殿”失于火灾。不久,直奉战争祸及德州,高真观多次驻扎军队,由于军饷困难和军纪不严,观内许多珍贵文物被抢,殿堂多次被拆,高真观遭到了严重地破坏。尤其是日本投降以后,进驻德州的土顽部队和国民党先遣军,对高真观的破坏就更严重了。直到德州解放,高真观内完整建筑仅存“吕祖殿”一处。当时,“吕祖殿”内还居住有道士十多人,院内住持名王公权,道号“全熙”。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道士们为了谋求生活,也就各奔东西了。“吕祖殿”因多年失修,到一九六〇年也全部倒塌。
  千百年来,德州道教的这一传统胜地——高真观不复存在了,但是,高真观这一古代建筑,作为德州的重要遗迹,给予记述,留于后人,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斯大林的笔误
  斯大林曾在高尔基的《姑娘与死神》一书的最后一页留下了一则批示:“这本书写得比歌德的《浮士德》还要强有力。爱情战胜死亡。约·斯大林。”当时,凡是斯大林写过的文句,除了保密的之外,一般都要及时公之于世。这样的批示自然也不能例外。然而,批示上“爱情”一字的俄文拼写有误:少了末尾一个字母。一时间,大家手足无措,谁也不能更改领袖手迹,谁也不敢去问他本人。于是冒出两名教授为《真理报》专栏撰文论证:“世界上存在着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爱情以及新生健康的无产阶级爱情,两个爱情绝然不同,拼写岂能一样?”
  文章清样出来后,编辑为防万一,决定还是让斯大林过目一下。没想到,领袖读后,又作了一个新批示:“笨蛋,此系笔误!约·斯大林。”(维之)
  摘自《联合日报》
  城厢名胜说园林
  田贵宝
  德州是具有悠久历史的鲁西北古城,向有文化之郡的美誉,境内既有秀丽的湖光沃野,又拥有众多的园林古迹,沃野、绿水、城池相得益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代遗留下来的人文景观,是德州拥有的无价之宝,也是德州之所以成为名闻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物质基础。
  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为古老的德州城垣之地,因而名园甚多。其名园可说是匠心结构,多具名人手笔,翰墨流芳。境内除筑建有静轩、绿槐书屋、湄园、偶园、止园、数帆亭、汲灌草堂、古槐堂、雅雨堂、柳舫外,澄碧、濯锦、见可、尊水、罗朴园;旖旎的自然风光,处处融合着著名的人文景观,天人之美合而为一,引发起游人不尽遐思,无穷回味。
  一、澄碧园
  澄碧园,又叫清碧园。建于何年,无考。但仅就《德县志》“繁露堂,在今县政府即旧督粮道署东园内,化龙池北。《金志》载,户部主事桐城阮自华咏繁露堂诗,当年胜景概可想见”的记载,是以说明澄碧园应建于金或金之前。
  澄碧园座落在今德州市政府院内东侧,占地约四亩余,平面呈狭长型,南北长而东西较狭,布局独运匠心,空间组合划分灵活而富有变化,曲折得宜,别具一格。入园门至东西横廊,利用园西长廊和东西横廊前庭院中浓绿老槐、垂柳,苍郁松柏和丛丛翠竹,掩隐其后园景色,使人产生空间幽邃深莫能测之感。顺南北长廊北行,折而东为澄碧堂。清代诗人张庆浩的“阴阴乔木森千章,野花杂莳纷幽香。园中首辟澄心堂,空庭积翠生清凉”的诗句,道出此堂名之由来。堂前荷花池,俗称“化龙池”,池水曲折逶迤。池中有一四面环水亭,曰“伊亭”,古朴典雅。由澄心堂至伊亭的红桥三折,极尽空间转换之胜。可扁舟观鱼跃,可小桥踟蹰闻蝉鸟之鸣,或垂钓消夏,或披襟静坐秋色之中。亭西蜿蜒平岗,于一笠隔湖水遥相呼应,行止园西长廊,可观湖中斜阳之时的凌空雁塔之影。那“隔溪玲珑敞八窗,横颜飞白小沧浪;沧浪放歌浮轻航,沿流溯〓水一方。壑舟妙义不可量,止足虚受齐老庄;倦游日影沉搏桑,平台初受明月光。此口空洁如得双,红尘自笑舟车忙”的情形,引人入胜,兴味无穷。顺廊道行,人移景换,组合巧妙,堪称佳绝。人在廊中游,园景犹如连续画卷,美不胜收。真可谓“东篱杂花秀,西月彻松影。南城浮阁耸,北堂吟陶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瑰丽夺目;夏日荷香阵阵,凉风习习;秋月百花盛开,金风飘香;亭周遍植的垂柳翠竹,屏蔽四周,每当夕阳挂树,暮霭迷空之时,无数乌鸦飞集松林,噪声争宿,声闯三里。隆冬季节,为寒景中之绝佳者,冰凝水面,玉莹池心,伊亭晶光皎洁,屹立池中。这里既是达官贵族、士大夫雅集宴饮场所,又是属于平民百姓的游览休息之地,因而声名腾播。文人墨客无一不以到清碧园一游,兴会宴乐,吟诗作赋为快事。
  “化龙池”北岸不远即是“繁露堂”,筑有上房,东西厢房各三楹,砖木结构,院内清幽雅静,古色古香,置身于此,尘念俱消,身心似乎都为大自然所同化、所解脱。东西厢房南山连接花墙一道,墙中一月亮门,门楣上镶嵌着由清嘉庆年间钱咏所书隶书“平津馆”三字,东有督粮道孙星衍撰馆记。孙星衍刊行而闻名于世的《平津馆丛书》就是在此完成。
  伊亭与平津馆遥遥相望,各显情趣,游澄碧园者,先登池中伊亭,然后再舟北行,登上平津馆,回望伊亭,烟云飘渺之中,伊亭若隐若现,恍如仙境,其乐无穷。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随着岁月的流逝,几经战乱,澄碧园、平津馆的建筑也大多毁于战火,仅仅留存下来的平津馆,解放后,因修建德州行署而被拆除。昔日的胜景已不复存在,留给后人的只是那深厚的历史人文往事的积淀。
  二、濯锦园
  濯锦园,也叫程氏北园。建于明代,座落于州城北廊,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工部尚书程绍的花园,规模较大,气势宏伟。
  濯锦园座北南向,门前左立一石,上书“濯锦园”。入园门有木石结构牌坊一座,名曰“启秀坊”;前行是重檐八角亭,曰“咏骏亭”,后为砖木结构的三楹厅堂,额曰“眙燕堂”。园门、坊、亭、堂额上,皆擘窠大字,苍劲旷达,均为明南京礼部尚书董华亭所书。厅堂高敞,是当年主人师课二子、读书会客、饮酒吟咏的地方;厅内上悬“研洁笔精”横额,为明太仆邢侗所书,取右军换鹅之事,又大令“鹅群榭”三字,为王铎书,摹以署楣,若还旧观。
  园内土阜起伏,辇石为山,峰峦洞壑,逆绕奇胜,园门前的栗里茶室,伴着长廊的相衬,具有优美的古代建筑特点;园中亭、榭、曲桥、水面四布,富有江南园林特色,那红桥下,鱼跃欢跳,流水潺潺,园后的假山,路绕峰回,飞梁高台,乔木映衬,构思丰富,实有巧夺天工之妙,堪称德州造园史上一代新风。四周是长松疏柳,芳草鲜美,百鸟鸣翠,带有浓厚的山野韵味。漫游其中,使人望而生威,心旷神怡,留连往返。
  三、尊水园
  尊水园,建于明崇祯年间,座落于州城西城墙下,今新湖街道办事处吕家街西首。是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都御史卢世〓的别墅居宅,第宅壮丽,高耸云汉,楼台高峻,庭院清幽。宅内构一园,大可二三亩,凿池引水,叠石为山,制度极其精巧,名曰“尊水园”。水园并没有水,这大概是园主人号德水的缘故吧!园内筑一亭,经则有三应,同蒋翊之筑“柳何”;访五真似陶潜之载。竹屋纸窗,酒痕历历;青鞋布袜,诗思冷冷,取名“杜亭”。为此,主人在此写下了“年来谢客户常扁,特向空园起杜亭。辟地诛茅安简朴,写真设坐表遗型。五衰还作千秋梦,世远惟恁一念惺。子美五郎俱在此,阶前竹柏郁青青”的《营杜亭成述怀》诗句。
  入清后,1682年,也就是清康熙二十一年,卢氏后裔把这所古老的园林院,赠予户部侍郎田雯,田雯将其略加修缮,于1682年移居于此,易名“山姜书屋”。并写下了“草屋三间子美亭,先生醉卧不曾醒。空园竹柏多摇落,九点齐山未了青”的诗句。从此,这里便是田雯当年的山姜别墅。1702年10月,康熙皇帝南巡途经德州,驻跸田氏“山姜书屋”,并亲书“寒绿堂”匾额赐之田雯,以示殊遇,如今虽无遗存,可依然光彩照人。
  四、见可园
  见可园,座落于今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联云街东部,建于明万历年间,为明万历元年(1573)举人李大华的居宅。清顺治五年(1648),经其曾孙李源(字星来,一字江余,清顺治三年(1646)进士,官知县)修缮扩建,成为清代德州名胜园林之一。
  此园坐北南向,不过十亩。建有“四清馆”一处,作为招待亲朋好友、来访游客休息之所,门楣上悬“青未了”三字,为清顺治三年(1646)状元付以渐(聊城人)所书。清康熙末年,李源之孙李庭灿(字仪矩,号肖亭,后选州同知)将曾祖李诚明(字幽盖,号思伯,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人,博极群书,以至天文地理,战车推步,数术之学,无不通晓,皆有独解。名倾海内,声振齐鲁,学者称泰云先生)在今德城区抬头寺乡文庄村西“拙政园”内所建“矩亭”移筑于“四清馆”前,朝夕植树、种竹、艺花、觞咏其中。
  园内苍松古柏,老槐翠柳、绿荫蔽日,景色自然。那六十六棵古老的松柏,尤如群龙云势汹汹,一松当门,好似老龙种;一松秃尾,直穿晴空;前者两松夹着石峙,挂笏痴立疑是南宫;尾后一松,甚是称绝,好似〓祖两臂撑拳雄;庭院中,四松有一,意气各欲相凭陵,或如冠剑列朝仗,或如孤鹤骞花穹;其余大小五十六棵松树,好似李氏子孙累累罗屏风。草堂院中的突兀老槐,千尺多长,四槐胎好似来自于杨侍郎;留在东隅的一棵老槐,也和神仙一样不老更加兴旺。曲栏的小道,连着长廊,穿过旁边的荷花池,脾感幽香,真可谓“招邀嘉客依树坐,酒酣高唱神扬扬”。“矩亭”四周,植有嘉卉、翠柳,每当春暖花开之时,花香浓郁,格外醒目。婀娜多姿的垂柳,好象一位位少女,在那里随风摇曳、歌唱。清代著名诗人陈志来德,游此园后,写下了“德州数名胜,首屈见可园。园不过十亩,地僻能避喧。有亭颜曰矩,作者深意存。曾孙先仰肖,移立堂前轩。抚松六十六,高节绝击援。凌霄引松端,孤骞善托根,揖石合呼丈,癖地鑑潺湲……”诗句。
  五、罗朴园
  罗朴园,座落于昔州城西隅,今城隍庙西新湖街道办事处新兴街处。为明崇祯监察御史罗国士的别墅花园。罗国士,字尚友,号巅瞻。明天启七年(1627)举于乡,崇祯十年(1637)成进士,历任河北固安、河南安阳知县、礼部主事、陕西道监察御史,解任后营室筑圃于此。造为小筑,池塘一片,种荷养鱼,“时花药以自适风晴娱于其中。”入清后,罗氏后裔罗以深,字渊碧,号朴园,增贡生,少慧而学,早就屡迹名场,因不求仕进,而颜以朴志、先志,嘻园林之盛,观游之籍,对此稍加修葺,不为多靡,台榭花竹,疏落有古致,并榜其门曰“朴园”名声遂振,成为德州园林中的佳构,人称罗园,又称罗朴园。
  此园数十亩,门东向,以水池为中心,景点皆环池而构,参差错落,自然呼应,布置相宜,苍翠茂盛。门垣不甚峻而曲,流水不甚激而清,土山不甚耸而旷,林木不甚繁而古,亭榭不甚侈而韵。富有江南园林特色,带有浓厚的山野韵味。
  全园由南向北可分为五个景区。入口处为第一区,昔有门联为“专意缥缃,左太冲宜春之里;自栽草木,罗尚友永乐所居。”该区以一座三进院落的精舍为主,西行贯长廊,廊中有榭北向,设石制几案。又西行侧南面有经堂五间,向西仍为长廊,廊至此折而北,长达数十丈,有一上房,东西厢房各三楹,为主人的精舍居室,精舍与城西女墙霞气齿齿相映观化,居室别置径宇曰:“有竹”。“有竹”居东南为堂者,名“酒天”。饶有特色,为第二区。由酒天向东为第三区,系“松雨楼”,亦称“问月”,听松则幽,酌月则畅。前为菊圃,北临池水,有老柳数株,复临涧溪曲折,傍筑湖假山一座,峻秀多姿。折而东又有土假山一座,平岗低坡,并有松柏数株,古朴盎然。再折而南有亭二,方者曰:“印濂亭”,圆者曰:“戴墨亭”,或镜智,或澄行。亭南为轩者,曰:“槐荫清”,画壁上嵌其罗氏祖先所书格言及读遗书式古训。人立石舫,北望大西门,眼前南北长廊如长虹卧波,倒映池中,景色佳绝。由石舫向北,便是辽阔约四亩的池水,为第四区。全园中心,以水景取胜,池上筑有七曲木桥,南通石舫,北抵临池小岛假山,波光桥影,如诗如绘。再北为第五区,西有构筑精致的石砌柳桥,通西侧临水长廊。溪之北有楼名“松雨楼”,为罗氏藏书处,昔有联曰“辟艺苑文林,可称三径;擅春华秋实,无忝百城。”溪南即为七曲桥之小岛假山,其西麓有石梁通柳桥,面积不大而布局精妙。全园贯通如画卷一气呵成。昔日园中有联曰“尽楼台池馆,只妙手成图,谁办此五世遗径,万言作赋;视将相王候,如飘风过眼,才消纳四周烟水,一榻云山。”
  朴园曲水四环,廊外城墙耸立,一片田园风光,不啻世外桃源,故尚有“州城分胜”之称。优越的环境选址,再加上构园的着意精思,使该园高度体现了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巧妙结合。
  以东皋为借景,山光园景,人工自然浑然一体。园以水景取胜,复能借景土假之山,融山光水色于一体,犹如一幅气势恢宏的山水画,使有限的园林空间景观大为增色,因而园林名家高度评价为“能从大处着眼,深究借景。”
  以水面为中心,内外相通,保持良好的水质,又能乘舟观园,更富有游览情趣,并着意巧构柳桥与静溪,使园景饶有特色,引人入胜。
  长廊衬映山水,组景层次丰富,廊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主要是起空间分隔、游览交通作用。该园还高度发挥了衬景和构景的作用。尺度低平的临水长廊,一方面达到尽可能少遮挡秀丽的城色入园,通过反衬使景观益显气势恢宏;另一方面连续的廊柱侧映池中,形成具有韵律感的优美的水景,使空间组景层次大为丰富,堪称匠心独具。
  德州雁塔
  区政协文史委
  德州雁塔,又名题名塔,坐落在旧州城东南城墙上(今新湖北路市化轻局处),系明万历四十年(1612)知州孙森所建。
  据《德县志》载:孙森,慈谿举人,明万历四十年任德州知州时,期以三年,镪需五万,森随宜擘画……,建雁塔、振河阁、敌楼戍舍,无不周备,城外筑回龙坝,期月而成,省费四之一,工即竣。又据说,孙森来德接任后,游览州城名胜古迹后,对古老的城池非常喜爱,但感到不足的是城之四周,系一望无垠广袤的原野,所少的是耸之山石,于是孙森便召集本邑乡绅名士商议,在城之东南角上,修建浮图一座,以弥补古城之缺欠。工程落成后,孙森以劳积疾,致仕州城人祀之。
  雁塔占地面积44平方米,8角7层,楼阁式砖石结构,塔高约30米,塔基每面3米,共6面。塔基向上,每层逐渐收缩,呈锥形轮廓。塔身每层外出短檐,檐下砖砌斗拱。每层交错开窗,以便采光观望,塔尖为葫芦状。雁塔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蹬道,绕内壁盘旋而上。塔内砌一块长方形青石,清康熙中复嵌二石以续之,明清时期,凡德州籍士子回籍,大都在塔内青石上刻名留念,故名题名塔。
  塔身外部自然、古朴,虽无雕塑的佛龛、佛像,花草、鸟兽等图案花纹,但建在古城墙上,就显得孤高挺拔,十里之外,便可望见。旧时秋高气爽,州城游人,登塔远眺,古城、原野、村庄、河湾……尽收眼底,且令人心旷神怡。此塔于1956年拆城墙时一并拆除。
  董子读书台
  区政协文史委
  德州董子读书台在旧州城大西门外、旧运河东岸(今新湖街道办事处迎宾路小学西侧),史称“董子读书台”。又因董子著有《春秋繁露》,也称“繁露台”。
  董子读书台正门为1间,南向,全院占地面积约0.2公顷。院南半部有东西厢房各3间,院内植古柏、古槐;北半部为台基,高3米许,正方形,有台阶12级,台周围砌青砖半截花墙。台上正殿3间,面阔1—2米,进深6米,砖木结构,灰瓦盖顶;前抱厦系圆棚式,檐柱4根,前后统安棂门;门窗均为木质花棂,图案雕工精细,古朴典雅。殿内正面有木质神龛,龛内供木牌位“董子读书台”5字。正殿两侧各有小楼1座,系当年钟、鼓二楼。
  董子读书台始建于何年?年代久远,无从查考。
  据《德县志》记载,明正统六年(1441),知州韦景元修学宫(即孔庙)掘地得石一方,上刻“董子读书台”5字,“石如玉板,字若琅书”,因此在原地修建了董子读书台。《长河志籍考》按:“董子,广川人,德州者,唐元和十年所徙之长河县,汉信都国之广川县也,夫汉之所谓广川者大矣,有城郭焉,有郊垌焉,百里之内,正值其地,或即董生下帷处,按图考碣,适相符契”。这一段记载,进一步证实了董仲舒以广川人而在德州读书的可靠性。明弘治八年(1495)复在学宫东侧修建董子祠,将原董子读书台刻石建亭覆盖。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董子读书台和董子祠因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德州知州马明瑞于西门外运河东岸堤坝上,重建了董子读书台和董子祠。清康熙年间,山东督粮道朱桢在董子读书台附近的柳湖旁修建了“醇儒书院”(又名柳湖书院),同时,德州诗人田香城(田雯之弟)又在柳湖岸边兴建了“数帆亭”。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畅通,南北来往的文人学士,路经德州时都要登台游览,吟诗作赋。明陈凤梧咏《董子书院》七律赞董仲舒,“古碑长表读书台,祠下秋风占绿苔。道谊两言传世教,天人三策致君才。……”清乾隆年间,德州才子卢雅雨曾作《柳湖》诗,曰:“环水亭台有画图,下帷争效汉名儒。河干断碣分明在,不见城西旧柳湖。”清道光拔贡马洪庆有咏《董子台即事一绝》,诗曰:“旧河曲绕董生台,台畔黄花寂寞开。文苑消沉诗社冷,村童侵晓抱书来。”
  董子读书台这座著名的古迹,几度兴废,历经沧桑,后因年久失修,其建筑物早已圮废。建国后,因市政建设而将土台拆除。1960年,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来德州视察时,还关注地询问董子读书台的情况。
  我国第一批元帅大将的省籍分布
  1955年至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曾授予1614人少将以上军衔,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其中,元帅、大将的省籍分布如下:
  10位元帅,四川省最多,共4名:朱德(仪陇县)、刘伯承(开县)、陈毅(乐至县)、聂荣臻(江津县);湖南省其次,共3名:彭德怀(湘潭县)、贺龙(桑植县)、罗荣桓(衢东县);湖北省:林彪;山西省:徐向前;广东省:叶剑英。
  10位大将,湖南省最多,共6名:粟裕(会同县),黄克诚(永兴县),谭政、陈赓(湘乡县),肖劲光(长沙市),许光达(长沙市);湖北省其次,共两名:徐海东(大悟县)、王树声(麻城县);四川省一名:罗瑞卿(南充县);广东省一名:张云逸(文昌县)。
  摘自《趣味军事》
  宋代德州瓷窑遗址
  区政协文史委
  德州瓷窑址在德城区原城内西北隅(今新湖街道办事处迎宾路德州方向机厂一带),占地约8.7公顷。德州瓷窑,久有传闻,所出瓷器,留存颇多。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内挂有张《中国古代瓷窑分布图》,标有山东省的博山和德州。其窑址规模范围,均未见文字记载。
  原州城内西北隅,今胜利街西,原小西门里,是一片高低不平状似丘岭的废墟,破砖乱瓦,杂草丛生。小西门里通道是夹在废墟中间的道沟,废墟低处1米左右,高处却有数米。有几家住户,也是断垣残壁,坯墙土房,茅屋柴扉,破烂不堪。每逢夏秋,大雨过后,地层表面,冲出大量瓷片,并杂以完整的碗、碟、盅、盏、俑、铜镜、铜钱等物。故有不少人趁此前来寻宝,一些古董商,不断前来收购,给价高昂。
  解放后,此地相继建起连片工厂和住宅,在历年的基建中,曾经挖掘出大宗瓷器及铜、铁制品。出土的瓷器外部有明显刀削痕,制造粗糙,大部为浅蓝釉、白釉素瓷,有的瓷器绘有红、绿、黄三色,胎质疏松,属二次烧制的釉下彩,具北宋三彩类型,亦称“宋加彩”。出土的铜钱有“太平通宝”、“天禧通宝”、“景佑通宝”、“宗宁通宝”等。根据钱币推算,从宋真宗到宋徽宗,这处瓷窑在北宋时期,烧制了约百年左右。
  元代的德州土城(德州在元代称陵州),在此瓷窑的南面,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大水环城,土城大都被大水冲毁。洪武三十年(1397),新建的德州砖城,面积向北扩展,古瓷窑被城垣和住宅覆盖于地下,使这处瓷窑古址久久未被发现。
  清代德州名优特产——凉帽
  德州凉帽编织品在清代享有盛名,誉满宫廷和大中城市乃至边远地区,是当时大小官吏、绅士、阔少爱不释手的抢手货。据乾隆五十三年《德州志》记载:“京师帽胎,悉从此去”,“德州民业此者颇多”,京、津很受欢迎,十分畅销。据史料记载:从康熙年间开始,凉帽编织品在德州民间就形成了家家编织,户户增收的一项主要编织业,随着产品声誉的不断扩大,前来德州收购凉帽的客商络绎不绝,货栈、码头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后来由城东南武庄武姓投入大量资金在德州设专营店铺常年坐庄收购,除销往京、津等大中城市外还专门组织帽商船队远销川、藏、云、贵等地,为了获取往返利润,当年运帽外销,第二年返回时再用凉帽货款购进名贵药材在德州设中药店独家经营。就这样不到三年时间,武氏就发展为凉帽、药材两大名牌巨商而名扬全国。
  清朝灭亡后,德州凉帽也随着改朝换代而成为被淘汰的商品。加之凉帽编织的工匠,因受社会环境的约束,缺乏更新换代意识,致使驰名全国的德州凉帽销声匿迹。
  德州凉帽之所以能够在清代驰名全国,其主要原因是德州有众多的草编能工巧匠。其次是德州盛产凉帽编织的原料。除竹蔑一项需要从南方购进外,其它质料如龙须草、金丝草、麦秸莛等都是当地所产。
  从目前市场上所见到的新式凉帽来看,款式各具特色,有太阳帽、公主帽、卷檐帽、青春帽、简爱帽、爵士帽、记者帽、巴拿马帽、礼帽、鸭舌帽等。形态各异,质料新颖造型独特,新潮中又融合了清雅特色,质感优美,色调和谐、独特奇妙,绚丽多彩。若与夏日时装搭配,更可突出个人情趣,显得潇洒、靓丽。但遗憾的是这些凉帽编织品都是外地所产。那么德州凉帽何时起死回生呢?在当今民营经济兴起,科学技术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的大潮中,在不久的将来,德州凉帽一定能够再现历史风采,创出适应现代潮流的新型名牌,进而畅销全国,走向世界。(丰华)
  摘自《菊城晚刊》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德城文史》

本书记述的是新湖街道办事处位于德州市德城区西北部,地处鲁西北冀鲁交界处,为德州旧城区的全部。东依德城区东地街道办事处,西与运河街道办事处隔河相望,南接新华街道办事处,北与天衢街道办事处接壤。辖区南北最大纵距3.75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75公里,总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74519人。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