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与德州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663
颗粒名称: 古运河与德州的发展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6
页码: 183-198
摘要: 作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集中的城市,是在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不断推动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古今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除政治原因外,经济的发展是主要原因,而这两者无不联系于其时其地的地理等自然条件的促进与制约。德州这座沿运河城市在历史上的盛衰兴废,就是最好的验证。德州,位于鲁西北冀鲁交界处,南望济南,北倚京津,沿黄河故道,居运河之滨,京沪、德石铁路汇轨市区,公路若网,四通八达。是联结华东、华西两大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鲁西北、冀东南货物集散中心。尧舜时期为兖州之域。夏为有鬲氏之国。由此可见,德州在明清两代的经济繁荣与振兴,运河通航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至清代始称南运河。
关键词: 古运河 德州 史料

内容

作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集中的城市,是在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不断推动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古今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除政治原因外,经济的发展是主要原因,而这两者无不联系于其时其地的地理等自然条件的促进与制约。德州这座沿运河城市在历史上的盛衰兴废,就是最好的验证。
  德州,位于鲁西北冀鲁交界处,南望济南,北倚京津,沿黄河故道,居运河之滨,京沪、德石铁路汇轨市区,公路若网,四通八达。是联结华东、华西两大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鲁西北、冀东南货物集散中心。德州建置久远,历经多变。尧舜时期为兖州之域。夏为有鬲氏之国。秦设鬲县于此。隋设广川、长河。五代改长河为将陵。元改将陵为陵州。明清为德州。
  历史上的德州,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凿,特别是明代大运河疏浚以后,才凭藉地处运河,水运交通四通八达,南通苏杭,北抵京津,这个极为有利的地理条件,每年解冻以后,帆樯如林,商贾云集,使德州很快成为北方的水运枢纽,促使经济、文化飞速发展。到明代永乐年间,已成为全国33个著名的工商城市之一。明清之际,德州遭受严重破坏,康熙时逐步复苏,到清代乾隆时期,德州经济达到顶峰。发展到“富庶甲齐郡”的州城。到清末运河停航后,德州工商业逐渐衰落,大不如前。由此可见,德州在明清两代的经济繁荣与振兴,运河通航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境内运河原为汉屯氏河,隋永齐渠,自元代开通会通河(济宁至临清)后称大运河。当时,临清至天津段称御河,也称卫河。至清代始称南运河。运河为漳卫南运河水系,上游有漳河、卫河。漳河分清漳、浊漳,均源于山西东南部太行山腹地;卫河源于太行山南麓河南辉县苏门山之百泉,其主干支流有淇、汤、洹诸河。两大河行至河北馆陶县徐万仓相会后称卫运河,自四女寺水利枢纽节制闸下至天津一段称南运河。德州段南运河,自西南四女寺入境,经市区西部向北至二屯乡第三店村北出境,全长34.3公里。这条河道自隋、唐兴起,主要承运征辽战备物资,北宋时被黄河夺流,黄河改道后曾一度使“御河湮灭,失馈运之利”。从元代至明清,运河中兴并达到鼎盛,成为全国漕运沟通南北的大动脉。明代和前清时,年漕运能力达400~600万石左右。清中叶,由于海运逐渐兴起,河运逐渐衰落。
  (一)
  德州在运河开挖以前,只有久圮的土城,据《德县志》和《山东通志》载:系“魏太和年间所筑”。自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开凿大运河后,结束了历史上长期以来南北方交通闭塞的局面,成为沟通南北方经济的主要交通要道。随着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古老的德州城开始兴旺,到宋朝,虽德州城已有了烧瓷手工业,但工商业却了了无几。自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会通河开成后,德州的地理、交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才为德州后来发展成鲁西北重镇都会、“神京门户”创造了条件。就连德州发展过程也是随着运河的兴衰,而成波浪式前进的。元代后期,由于会通河时因水源不足,河运常告中断,德州工商业发展缓慢。明代洪武七年(1374)原土城已破败不堪。“洪武二十八年(1395),德州大水,坏城垣。”三十年(1397)“易土城为砖城”,一改昔日之旧貌。成为鲁西北和冀东南的经济中心。但因黄河多次决口,河道尽淤,航运时有中断,德州经济仍不景气。直到永乐九年(1411)宋礼治运,特别是永乐十五年(1417)平江伯陈瑄引汶(河)入卫(河)之后,南北方才航运畅通,漕粮物资悉由运河运往京师,德州遂成为南北方水运咽喉要地。明廷在淮(安)、徐(州)、临(清)、德(州)、天(津)置仓储粮,德州已成为漕粮转运和开展贸易的重地。为保粮护仓,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德州水次仓、预备仓移筑城内。但城内面积不大,距运河码头较近,商贾列市于城外的运河两岸者愈来愈多,很快形成街市。这就是德州最繁华的市区不在城里而在城西门外的历史原因。正德年间,因刘六、刘七起义,社会动乱不安,城外富贾呼吁筑城,于是知州宁河为保卫城外商民,在正德五年(1510)令四乡民又修筑了绕东关铁佛寺、南关玉皇阁、西连御河堤的外城,也叫罗城。罗城的修建,是运河通航促城外工商业发展的结果,也是德州进入全盛时期的重要标志。到清初,德州经济进一步发展。乾隆八年(1743)重修德州城,五十二年(1787)德州城的封建经济达到顶峰。城池建设已具相当规模,建筑蔚为壮观。城内有庙、寺、观、庵、祠、宫、楼、坛、驿等72处。为乾隆帝南巡而建造的恩泉行宫,亭台楼榭,富丽堂皇;城内永庆寺,为唐代古刹,殿堂巍峨,气度宏伟,有佛像千尊,平时香火极盛,是冀鲁两省佛事活动的中心。特别使德州自豪并为海内外垂青的,莫过于德州的苏禄国东王墓。公元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7月,古苏禄国(今菲律宾)东王巴都葛叭答刺、西王麻哈刺叱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刺卜,率眷属及侍从340余人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9月辞归途中,东王不幸病逝德州。明成祖朱棣按王礼厚葬东王于德州,并亲自撰写碑文。东王妃葛木宁及两个儿子留居墓地。至今墓碑保留完好,成为中菲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
  德州地处于鲁西北冀鲁交界处,引人注目,系军事要地。察八方之客,通九省之漕,南北之咽喉,是历史上兵家攻守必争之地。秦、汉、隋末几次农民大起义,德州都是重要的战场。故有“神京门户”、“九达天衢”之称。
  元朝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都于大都(北京),全国政治中心向北转移。山东成为大都的南部屏蔽,是联络河北与江南的纽带,而德州适当其会。元朝末年,毛贵、田丰率领起义军扫荡山东,元政权南北的联系便被切断,南方已无法控制,朱元璋的势力从而得以发展。其后,朱元璋命将北伐,亦先下山东,会师于德州之境,然后进逼大都。
  明朝建立后,虽然定都南京,但由于北平曾有辽、金、元相继作陪都或首都,长达四百余年,已成为北方政治、军事重镇。它对控制和掌握北方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要保证全国统一并向北发展,山东作为南北联系的纽带仍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德州因而为人瞩目。洪武元年(1368),德州设有守御千户所,九年(1376)改为德州卫。朱元璋死后,惯于征战的燕王朱棣拥兵北平,威协着帝位。建文帝鉴于诸王拥兵自重,决定削藩,同样把德州作为控驭北方的桥头重镇,遂于元年(1399)三月命督都韩观练兵于德州,加强实战演练。“靖难之役”发生后,建文帝为攻燕王朱棣,先后在德州用兵80万。七月燕王朱棣发动的与建文帝争帝位的战争,双方在德州一带动用数十万兵力,征战三年,是德州历史上最大的战役。督都韩观在德州卫城以北(今北厂、长庄一带)修筑十二连城,以护粮仓。建文二年(1400)元月,燕将陈亨、张倍率兵攻占德州。9月督都盛庸,山东参政铁铉率兵与燕兵交战,收复德州。帝遂命盛庸为平燕将军,统兵20万在德州屯兵备战。公元1511年(明正德六年)刘六、刘七率数万农民起义军围困攻打德州城。李自城攻占北京建立大顺政权后,旋派大将郭升攻克德州。清廷为保卫京畿安全,在德州派驻了满州营和德州营,后为镇压农民起义军,又调集大批清军驻扎德州。以后历次军事争战,莫不牵动德州,都以德州为运筹帷握的指挥中心。
  (二)
  在漫长的古代,德州凭籍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曾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繁盛的封建城市经济。早在宋朝,德州已有了烧瓷手工业。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为了稳定社会,增加明廷收入,一方面调整生产关系,改变劳动者的地位,取消了佃户对地主的人身隶属关系,解放了被拘禁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工人;另一方面,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实行屯田,以发展粮食生产,并强制推行棉花、桑麻等经济作物的栽培。这对德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以后,德州有了“神京门户”之称。德州以南九省的官宦、仕绅等进京赴任皆须由此经过,故又有“九达天衢”之誉。农业的发展,水陆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明永乐年间,德州即已“四方百货,倍于往时”。运河两岸舟车排列如鳞,工商产品堆积如山,商贾云集,工业振兴,进入了全国33个工商城市之列。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促使明王朝在德州增设行政与管理机构,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反过来又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明成化年间实行输银代役法,允许工匠不到京师当班服役,工匠生产之产品可更多地投入市场,有利于工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嘉靖、万历年间,漕船搭载土特物产的限额大大放宽,成化时每船准带土产十石;万历时每船准带六十石,并准民运白船免税带货四十石。这就更促进了南北方货物的交流,使德州工商业更为繁荣。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德州街、市、巷、道逐渐形成。明永乐年间,德州城南及沿运河一带先后形成马市、羊市、草市、柴市、绸缎市、线市、米市、锅市等集贸市场。到清乾隆时,城内有街30、市2;城外有街29、市7、巷3,这些街市,大都是在工商业发展中形成的,所以多以传统工商产品命名,如小锅市街、竹竿巷、豆腐巷等。德州主要市区在运河东岸的陆地上,地面有限,工商产品增长很快,货多地面小,有的把货物堆积在街道上。在街道建设中,为了充分利用地面空间,致使街道很狭窄,并列走不开两辆小拉车,每到盛夏,可利用街道两旁店铺房檐搭起天棚,形成街道上的遮荫走廊。尽管街道不宽,可铺店林立,商民辐辏。清乾隆年间,城内当时有手工业作坊200余处,商号400多家,并涌现出许多名字号和名产品。如瑞兴号的水、旱烟,畅销济南、天津;颐寿堂的人参再造丸,行销天津、北京;德州农家编织的草帽辫,远销川、藏、云、贵。
  当时,德州繁华的商业中心,一在北厂街,二在桥口街。明清时代的漕运,并不是所有粮船都直接到达京东通县,而是分段递运重点储存的。所以德州既是储存站又是转运站。在城北北厂筑仓储存漕粮,同时又是九省四十三卫之一。德州卫有正卫七所计五十六屯;左卫六所计五十五屯,共计一百一十屯。这些军屯都分布在沿河两岸。德州卫拥有正帮船52只,左帮船42只,共有漕船76只,担负着漕运任务。在官道的渡河处,用船搭浮桥一座,用于车马人行之用,南来北往的船只,集中一个时间开船,到时把浮桥船只只抽出两三只,船过之后即行合拢。北厂系漕运装御码头之地,桥口系九省御路必经之路,正处在“九达天衢”路口,来往仕绅官宦甚多。北厂、桥口先后又是“湖关”(即税卡,清初在北厂,后迁至桥口)所在地,来往船只都在此验货交税,补充粮食及日用必需品。大运河里,有运粮漕船,进出京官船,来往的客、货船,以及所有的仕宦绅商车马人过河到德州都要停泊、等候。每天日日夜夜,帆墙如林,夜间河上灯火通明,小贩叫卖声和船工号子声不绝于耳。因此,殷实的商店也都集中在北厂街、桥口街,成为德州的商业中心。
  清统治四年(1865)漕运改道海上后,商号逐渐移向城内,喧哗角附近遂成为德州最繁华的商业区。较大的商号多集中在喧哗角周围的南门里街、当铺街、市场街及州署街。特别是为绅商官僚服务的大饭庄,如“三盛园、鸿盛楼、德庆园、江南春等,都先后在喧哗角开业。此外,南门内外大街及米市角周围,是四乡农民进城必经之路。较大的商号如公和、瑞合成、中和商行、振兴布庄、华振茶店、颐寿堂、呈庆酱园、聚源长、山城玉银号等都集中于此,也是较繁荣的地段。
  津浦铁路通车后,德州与津、沪、济、青等大城市直接联接起来,火车站周围的商号日渐增多,在客观上发展工商业有了更加有利条件。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军伐混战等兵匪战祸干扰,工商业却未真正繁荣起来。据《德县志》载:“……迨民国十六、七年间,时局不清,迭兴兵戎,德县当南北要充,直鲁孔道,大军云集,供应诘繁。垫办给养等费竟达六十余万元之巨,积欠商民款至七万余元,罗掘俱穷,枯竭已极,地方财政几濒破产……。”由此可见,当时的商业是无法发展。
  德州从明代开始,因棉花种植面积逐渐增多。粮田面积减少,加之人口集中,致使粮食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据《德县志》载:“德县为四方辐辏之区,地产谷不敷用,尤取资于商贩。”鉴于这种情况,康、乾帝南巡曾特谕德州,“免关米豆商税,以使谷物流通”。因此,粮食在德州市场,成为主要贸易商品,有称“德记”、“长和”、“德润”、“丰源”、“天福厚”、“德裕和”等字号的大粮店,生意异常兴隆。
  杂货是商船、粮船从京津和南方运来的,主要有红糖、白糖、瓷器、竹制品、竹竿、丝绸、丝织和江米等。据《德县志》载:“凡日用必需物品,如面粉、绵线、布匹、烟煤、砟炭、煤油俱为大宗,其他如茶叶、卷烟、药材、糖类、海味杂货以及零星物品,不分巨细,无不仰给外来。”直到清代后期,还是船到德州码头时,排列十多里长。这段河岸有两个码头:上码头、北厂码头。粮船一到,两岸码头即成了繁华市场,船工们出售绍兴南酒、景德镇的瓷器、红白糖、红漆木器、竹货等。德州手工业者、商人、小商贩争相抢购。
  在工业和手工业方面兴起较早,宋、元两代即有了瓷器制作业。到明代又出现了砖瓦业,连续烧制35年之久,其它手工业如铁业、编织业也开始兴起。清初,民间兴起的草编、竹编、纺织、印染、制烟、铸锅等手工业,其中家庭草编业曾一度兴盛。到清代中后期,其行业已发展到成衣、制鞋、木器、酿酒等。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廷在德州建立的大型兵工厂,对民间手工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明代德州砖窑址在城南今黄河涯镇的窑上、伙房村一带。系洪武年间的官窑。《德县志》载:“洪武三十年,筑卫城砖不足,于城南开窑烧砖。今窑上、伙房二村其故址也。”明代之所以在德州建窑烧砖,是因为德州的土质较好,技艺高超,而且航运方便。德州砖窑系群体窑,窑址范围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500米,占地面积60公顷,共有砖窑72座。因年代已久,现大部分窑室已破坏,仅在伙房村北尚存残窑17座,均系圆形柴窑。烧制成的砖有方形、长方形两种,均系灰蓝色。方形砖边长46厘米,厚10厘米;长方形砖长46厘米,宽23厘米,厚10厘米。分素砖和印鉴砖两种。现存有“明成化十七年四月德州窑造”、“明正德十年德州窑造”等成砖原物。德州砖窑除供本地建城用砖外,还大量供应北京用砖,《明史》载有“建故宫有德州窑制砖。”《文物天地》杂志上曾载文说,在古长城上发现有“德州窑制”青砖。
  清乾隆时期,为德州经济发展鼎盛时期,清代晚期由于运河水源枯涩,泥沙沉淀,防河工程连年失修,运输能力大为降低。1824年(道光四年),“高堰决,运道梗”。次年清廷雇用商船海运漕粮,漕运方式开始发生变化,同时也是德州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后,运河受阻,至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漕运在全线停止。从此,德州贸易日渐萧条,与运河有关的工商业逐渐衰落,德州经济发展缓慢下来。由此可以看出,德州发展与南北大运河通航息息相关。
  (三)
  京杭大运河的通航,不仅促进了全国南北文化交流,也促进了德州文化的发展。有不少诗、文、书、画来歌颂德州的繁荣景象。如唐代进士孟迟过德州时写的诗“晓月千重树,春烟十里溪。过来还过去,此路不堪速。”元代经学家吴师道的诗云“河水黄浑千里疾,柳荫浓绿两堤长。”明礼部员外郎郑善夫的“遐心渺无尽,应与卫河流”。明礼部侍郎程敏政《德州舟中》写到“出逢漕舟来,入逢漕舟去,联樯密于指,我舟无着处……愧我行路难,推篷赋长句。”这位官员,在这首诗中写出他每次出京入京,在德州总是遇到来往的运粮船,使他这只官船难以靠岸。当时各船互相争吵,抢夺泊位,就好象遇到匪徒抢劫一样的骚乱。还表明他每次出差,总是告诫自己的随从凡事相让,不要仗势欺人。可是这次实在不能怪罪自己的随从,因为皇帝的诏书太紧,限期进京觐见。因此这位诗人在船上终夜危坐,愁的不能入睡。使他想起古代先贤哲士,不求利禄,终日隐居,是何等的自由自在。他深愧自己终年奔波在宦途中,是自寻苦恼,因而推开舷窗,写出这首动人的诗篇。乾隆皇帝游幸江南过德州时,也写出“观民喜见千家聚,问岁知逢五熟连。”和“行人惟识皇州近,挥策谁能惜马蹄。”的名句。类似这样歌颂德州的诗作,在县志上俯首皆拾。
  德州文化历史悠久,为文人学者聚集之地。早在西汉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就在德州“帷下读书,三年不窥园庭”,终成名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载入史册。明清时期的“一宋”(宋性)、“二张”(张惠、张海)、“三李”(李浃、李源、李涛)、“四大”(冯大木、赵大经、封大受、陈大浩)、“五田”(田绪宗、田雯、田需、田霡、田同之)和卢氏“五代七进士”,或研经、或写史、或为文,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影响颇大。明代成化二年(1466)进士张海的《诗文集》三十一卷,特别是他的迴文诗句,不类凡响,“天子称其才,压翰林不虚也。”清康熙三年(1664)进士田雯的《古欢堂文集》十三卷,《诗集》十五卷,著述丰富,为清初诗坛十子之一。康熙帝亲书《寒绿堂》匾额赐给田雯。再就是卢士〓的《春秋闲说》、李侠的《秋压遗诗》、冯大木的《诗稿》、卢见曾的《雅雨堂文集》六卷等代表作,成为文学书库中的瑰宝。自明代之后,德州籍人的著作有254种之多,仅收入《四库全书》的就达10种50余卷。清代田同之的书法、罗止园的国画当时颇负盛名。辛庄夯号《巧女绣花》,流传广泛,人人能唱。并作为文化艺术搬上了舞台,唱遍大江南北。
  由于运河的南北沟通,德州除原有的学者名人外,各地不少文人名士也荟集于德州,在德州停留、定居,多有专著和诗作。康熙帝来德州,为田雯题的“寒绿堂”匾额,至今还在田氏后裔家中保存。清乾隆帝南巡,于德州书题了“四面碑”、“恩泉碑”匾额。清嘉庆年间,孙星衍撰文、钱咏题写的隶书刻石“平津馆”和“平津馆记”等均为书法珍品。德州文化建设也颇多,如修孔庙、建孔学等,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来德州传授经书儒道,培养了些力图仕进的进士、举人一类的文人。以进士为例,《德县志》载:在唐至元代只有4名,到明代猛增到65名,清代增至49名;武进士16名。可见当时德州文化之盛。另外,还有一些不图仕进、埋头研究学问的文人。明代的“李成明,字涵盖,号思伯,又号泰云,持躬端谨,究心理学,累荐不起,著有《翾翾草》,《广川人文初搜》等。
  从以上情况看,德州在明清两代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大运河通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德州人民不仅过去盼望运河通航,而且现在更希望大运河航运畅通。根据德州的地理位置和生产情况,如能通过南水北调,恢复德州的水运交通,德州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本书复设了《古今人物》、《古迹寻踪》、《历史足音》、《春秋随笔》、《名老字号》、《文史长廊》等栏目,续写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珍贵资料,又展示了德城区政协与广大的政协委员,不负历史重任,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动德城区两个文明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而风雨同舟的历史画卷。

阅读

相关人物

田艳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