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636
颗粒名称: 大事记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18
页码: 215-230
摘要: 袁桥乡大事记,上限自1840年6月,下限到1998年。本大事记对袁桥乡的政治变革、经济建设、重大兴事、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等均予以记之。6月,大水成灾。4月9日、12日、13日,三次冰雹。7月,虫灾伤禾稼。夏,蝗虫入境,大雨三日自僵。大旱,瘟疫流行,死者无数。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6月11日,德县解放,辖区人民召开庆祝大会。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月,发生水灾,进行救灾排涝工作。3月2日凌晨4点,河北邢台发生地震,波及本乡,旧房屋倒塌。7月20日,袁桥遭受雹灾。7月28日,唐山地震,波及全乡。1月,召开袁桥人民公社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撤销公社“革委会”,恢复公社管委会,李德玉当选管委会主任。
关键词: 德城区 袁桥乡 大事记

内容

大事记
  袁桥乡党委、政府供稿 田贵宝、杜文祥整理
  袁桥乡大事记,上限自1840年6月,下限到1998年。本大事记对袁桥乡的政治变革、经济建设、重大兴事、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等均予以记之。
  1840年——1911年(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
  1840年
  6月,大水成灾。
  冬,大雪,严寒。
  1842年
  夏,大旱。
  秋,冰雹成灾。
  1844年
  夏,大水成灾。
  1851年
  夏,修筑运河大堤。
  1856年
  春、夏大旱,九月才有雨水。秋,蝗虫成灾。
  1859年
  春,大旱。
  1860年
  秋,大水。
  1861年
  春,大旱。
  4月9日、12日、13日,三次冰雹。
  1862年
  瘟疫流行。
  1864年
  秋,雨雹。
  1865年
  秋,大旱。
  1868年
  7月,虫灾伤禾稼。冬,无雨雪。
  1869年
  春、秋大旱。
  1870年
  春,修筑运河。大旱,麦无收成。
  1871年
  夏,蝗虫入境,大雨三日自僵。
  1876年
  大旱,大饥,官府减免银粮税米。
  1877年
  大旱,瘟疫流行,死者无数。
  1879年
  秋,大水。
  1883年
  冬,地震。
  1886年
  官府开仓,救济灾民。
  1888年
  5月,地震。
  1889年
  夏,大雨成灾,缓征银米。
  1899年
  义和团(原义和拳)活动于德县城郊。
  1902年
  正月,地震。17日又震。秋,大雨成灾。
  是年,流通货币改用铜元(每枚合制钱十文)。
  1908年
  疏浚运河。5月,大雨雹,大风拔树。6月,旱。
  1912年——1949年(民国时期)
  1920年
  夏,大旱。免钱粮,设灾民救济会。
  1921年
  德县在本乡孝攒店村设第四高等小学。
  1924年
  本乡辖区内青年学生,到集市宣讲游行,号召人民大众抵制日货,废除卖国条约。
  恩县土匪头子张栋臣驻扎本乡牟庄村,横征本乡附近村民钱粮,为害百姓。
  1926年
  农历八月初四,德县县长林介钰带领官兵围剿红枪会,烧毁民房5000多间,数千人被杀,成为近代史上骇人听闻的血腥事件。
  1928年
  本乡东王官村人陈希增,在该村创立皈一道,收道徒5000余人。
  1931年
  3月,修筑德宁(德县至宁津)公路。
  1933年
  疏浚马颊河,按丁银摊派民工。
  1938年
  日本侵略军,侵入乡内部分村庄,残害百姓,抓壮丁、修工事。
  1940年
  4月,德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本乡王官庄成立。
  秋,辖区内“黄沙会”数百人围攻驻德日伪军,砸毁日军汽车3辆,砍死日伪军数人。
  1942年
  大旱成灾,庄稼籽粒未收。
  6月,蝗虫成灾。
  1945年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辖区人民欢欣鼓舞,共庆胜利。
  9月,袁桥村成立全乡第一个农民协会。
  1946年
  6月11日,德县解放,辖区人民召开庆祝大会。
  夏,德县县委,在本乡程官屯、王官庄举办土地改革训练班。
  1947年
  1月,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掀起参军支前高潮,村村成立贫雇农小组进行土地改革复查。
  1948年
  1月,袁桥村成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是年,组织支前民工,积极参军支援解放战争。
  1949年
  6月,发生蝗灾。8月,发生涝灾,各村开展生产自救、节约度荒运动。
  1949年——1979年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辖区人民隆重集会庆祝。
  1950年
  秋,声援抗美援朝。10月,土地改革结束。12月,划阶级定成分,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1年
  7月,开展抗美援朝捐献活动。12月,进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
  1952年
  8月,发生水灾,进行救灾排涝工作。10月,参加德县举办的互助合作积极分子训练班。
  1953年
  3月,掀起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7月,贯彻《选举法》,实行人民普选;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8月,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各村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
  1954年
  7月,宣传贯彻《宪法草案》。
  是年,渤海军区文工团来本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1955年
  9月,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农业合作社问题》的指示,辖区内共成立3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7年
  9月,开展整风运动,采取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形式,进行“反右派”斗争。
  1958年
  1月,撤区划乡,辖区划归王官乡。
  秋,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开展工农业生产“大跃进”运动。
  12月,本乡部分村庄划归德州市,部分村庄划归平原县。
  1959年
  1月,大办民兵师,实行劳动组织军事化,辖区内各生产大队、生产队、作业组分别编成连、排、班的
  军事编制。
  1960年
  4月,整顿“三风”(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
  夏,涝灾严重,部分民房倒塌,庄稼收成微薄,农民生活极端困难。人口死亡,外流人员增加,各大队采取措施,带领农民艰苦度荒。
  1961年
  春,发生特大旱灾,280天无雨、小麦亩产18斤。
  7月,普降暴雨,10日内降雨800多毫米,村庄被水围困,部分房屋倒塌,大部分农作物绝产。
  8月,袁桥等12个村,从曹村人民公社析出,成立袁桥人民公社(驻袁桥村)。
  10月,袁桥人民公社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王丕显当选为公社社长。
  1962年
  6月,农村实行包产到户,下放部分土地。
  10月,袁桥人民公社在驻地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李恩石当选为党委书记。
  11月,召开袁桥乡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
  12月,传达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贯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
  1963年
  5月,袁桥人民公社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任善润当选为公社社长。
  11月,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农业建设规划。
  1964年
  1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教育》的十条规定。
  是年,开展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
  12月,袁桥人民公社划归陵县。
  1965年
  1月,陵县边临镇、土桥、抬头寺人民公社的31个村庄划归袁桥人民公社。
  1966年
  3月2日凌晨4点,河北邢台发生地震,波及本乡,旧房屋倒塌。
  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
  4月,成立袁桥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石连芳兼任“革委会”主任。
  1968年
  秋,大旱,庄稼欠收。全乡共吃统销粮28.3万斤。
  1970年
  7月20日,袁桥遭受雹灾。
  10月,贯彻中共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
  12月,中共袁桥人民公社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恢复公社党委,石连芳当选为书记。
  1973年
  8月,横跨减河袁桥大闸筑建成功。同月,召开袁桥公社第二届妇女代表大会。
  1974年
  冬,杨庄沟破土动工,全公社出动13000名劳力参加会战,动土量178.6万方,全长8800米。
  1975年
  11月,牌子河开挖,全长3450米,动土54.9万方。
  1976年
  4月,建立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
  7月28日,唐山地震,波及全乡。
  9月16日,冒雨参加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
  1977年
  10月,全社出动5000名民工,参加“马西”会战和本乡组织“万亩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978年
  3月,召开袁桥公社第三届妇女代表大会。5月,
  召开袁桥公社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邹宝明为革委会主任。8月,袁桥公社电灌站筑建成功。
  1980年——1998年
  1980年
  12月,召开袁桥人民公社第三次党代会,朱硕儒当选为公社党委书记。
  1981年
  1月,召开袁桥人民公社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撤销公社“革委会”,恢复公社管委会,李德玉当选管委会主任。
  12月,传达贯彻省农村工作会议,完善生产责任制。
  1983年
  1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带领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科学院等13人,来袁桥乡调查研究并指导工作。
  1984年
  4月,社改乡,撤销公社管委会,建立袁桥乡人民政府。
  5月,袁桥乡召开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张居业当
  选为乡长。
  9月,召开袁桥乡第四次党代会,王金亭当选为乡党委书记。
  1985年
  8月,召开袁桥乡第四届妇女代表大会。
  是年,西官道魏村幼儿园教师刘建华获德州地区“模范幼儿教师”称号。
  1987年
  5月,袁桥乡召开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王福德当选为乡长。
  6月,召开袁桥乡第五次党代会,刘宝华当选为乡党委书记。
  是年,西官道魏被省妇联评为“先进妇女之家”。
  1989年
  1月,西官道魏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明星村”。
  1990年
  3月,召开袁桥乡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1991年
  10月,召开袁桥乡第五届妇女代表大会。
  1992年
  6月,西官道魏被德州地委、行署、军分区评为
  “民兵三落实”先进单位。
  10月,袁桥乡划归德州市。
  1993年
  1月,召开袁桥乡第七次人民代表大会。
  1995年
  8月,袁桥乡计划生育大楼建成。
  10月,经德城区政府批准,建立集贸大市场,年交易额达1000多万元。
  12月,召开袁桥乡第七次党代会,王怀勇当选为乡党委书记。
  1996年
  1月,召开袁桥乡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马振泉当选为乡长。
  7月,投资860万元的果品专业批发市场,在袁桥乡杨庄村建成。
  11月,乡邮电大楼建成,开通国内外直拨电话。
  12月,袁桥变电大楼建成。
  1998年
  12月3日,袁桥乡朱庄农贸市场建立。
  1999年
  1月7日,召开中共袁桥乡第八次代表大会,张庆当选为乡党委书记。
  1月18日,召开袁桥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朱冬松当选为乡长。
  后记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整个政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史资料工作,大有可为”,这是李瑞环主席对政协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撰写,给予的充分肯定。文史资料以“三亲”为特色,以翔实、具体的资料为内容,逐渐成为富有统一战线功能和“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新兴史料学科。是党史和史志书籍的有益补充和素材,是“有益当代,惠及后世”,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一项文化事业,它发挥着有别于党史、国史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推崇和喜爱。
  《德城文史》第十五辑,是介绍、记载和研究袁桥乡历史的专辑资料,其内容较完整的记录了袁桥乡近百年来的历史状况,再现了袁桥乡人民在民主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民族的彻底解放而浴血奋战的历史画卷,真实地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袁桥乡的两个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卓越成就,透射的是袁桥乡乃至全区各乡、镇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领域发生急剧变化的缩影。
  本专辑在编排上,采用了“以史为主,史、志兼容”的形式,是自《德城文史》创办以来,所进行的一次尝试性的创作。专辑共收录资料26篇,计13万余字,开设了袁桥乡概况、历史回顾、经济大潮、风物掌故等7个栏目,记、志、文、图并茂,以期能为袁桥乡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各业的建设与发展助力服务。
  由于编选时间仓促,编撰力量不足,加之水平有限,书中错讹之处,恐不少见,殷切期望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多多指正,以促使《德城文史》越办越好。
  在本辑资料的采编、出版过程中,承蒙区政协领导、机关各委室、全体工作人员的重视和参与;袁桥乡党委、政府及各部门、乡政协工委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编者
  1999年8月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德城文史》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德诚区文史资料等情况。例如袁桥乡概况、政权建设、乡村往事、历史回顾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