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德州大地上的辉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607
颗粒名称: 写在德州大地上的辉煌
其他题名: 来自袁桥村的报告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10
页码: 115-124
摘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使袁桥村集体经济结构、经营管理体制、劳动方式、核算分配等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以评工记分、按工分配为主要特点的所谓“一大二公”,“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已经被农民群众所抛弃。一个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家庭承包专业分工、双层经营为主要特点的集体经济新体制正在形成,其中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分散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家庭经济,已占居了集体经济的主要地位,并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袁桥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解放后,袁桥村人民在党和政府“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号召下,纷纷成立了互助组,少者几户,多者十几户。
关键词: 德诚区 袁桥乡 德州大地

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使袁桥村集体经济结构、经营管理体制、劳动方式、核算分配等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以评工记分、按工分配为主要特点的所谓“一大二公”,“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已经被农民群众所抛弃。一个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家庭承包专业分工、双层经营为主要特点的集体经济新体制正在形成,其中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分散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家庭经济,已占居了集体经济的主要地位,并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
  商品生产在袁桥的发展
  袁桥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全村共320户,1100口人;1340亩耕地,其中省级优质苹果、梨园550亩。
  解放前,袁桥村是个穷地方,土地脊薄,易旱易涝,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加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互相勾结,残酷地统治着中国劳动人民,袁桥村人民受尽了煎熬。1940年,中共渤海军区二地委在该地开辟了党的工作区后,袁桥村设立了区部联络点;1947年,党组织由地下转入公开,在上级党的关怀下,建立了村党支部。
  解放后,袁桥村人民在党和政府“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号召下,纷纷成立了互助组,少者几户,多者十几户。不久,互助组联合成了初级社,后来又与任庄、李庄、郑庄、牌子、庄科、杨庄等村庄组成为高级(友谊)社。李宪文(本乡李庄人)任社长,邱玉增(袁桥村人)任副社长。1957年秋,高级社为一村一社,邱玉增任社长,并兼任袁桥村党支部书记。
  袁桥村的历史所运行的轨道是弯弯曲曲的,而最强的历史感和最有挑战性的事实,是忧国忧民的袁桥人谁也抹灭不了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无不决定于最强的共鸣感和偶然因素。正如大海是多层次那样,无数次的潮流都在无数的波涛推荡下沉浮浪涌。在每一个时代,袁桥人虽上下求索,但终因世事乖谬把历史阻碍得太久太久。人民公社化以后,全村人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沟、挖渠、打井、平整土地,研制和使用新农具,农业上了一个新台阶,改变了袁桥穷历史,开辟了袁桥新天地。特别是历史衍进到20世纪70年代,王卓、周润生、潘世洪、袁昌梦等省、地专家来袁桥为这里的百年梨树更新后,300亩梨园返老还童,焕发了青春,每年收入10万元以上,全村的生产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全公社名列前茅。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夜,袁桥村在陵县也属上游。即便如此,粮食产量却仍然很低,皮棉总产四、五千斤,工值不过一元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似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给袁桥村带来了勃勃生机。1980年实行了“四小管理”;1981年实行了“联产计酬”;1982年实行了“五定一奖”;1983年实行了“大包干”(大小队统一耕种、播种、浇水)。用老支书邱玉增的话来讲,那几年是一年迈一步,一年比一年强。是啊!从1979年到1983年的生产情况看确实如此。1979年378亩粮田,单产725斤,总产27.4万斤;棉花60亩,单产35斤,总产2118斤;人均分配收入102.78元。1980年实行“四小管理”后,355亩粮田,单产872斤,总产30.9万斤;棉花90亩,单产181斤,总产1.6万斤,人均分配收入187.09元。
  1981年“联产计酬”后,280亩粮田,总产29.3万斤;棉花183亩,总产3.2万斤;人均分配收入273.78元。1982年“五定一奖”后,170亩粮田,总产19.5万斤,单产1150斤;300亩棉田,总产6万斤,单产200斤。1983年“大包干”后,粮食总产21.2万斤;棉花6.6万斤;人均分配收入530.6元。这五年期间,袁桥村的棉田面积增加4倍,皮棉总产增加30倍。因此,棉花和梨果的销售收入一时成了该村商品生产的经济支柱。这里的农民发了棉花财,加之梨果收入、副业收入和多种经营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上升,袁桥村生产和村民生活都有了较大提高。
  货币收入量决定支出量,而货币支出多少又强烈地影响着市场。农民有了钱,买得起生产资料,舍得向土地投资,更舍得向果树投入。1985年,村里从泰安、威海等地为农民购进了优质苹果苗,发展了550亩苹果幼树,达到了人均半亩园。多年来,袁桥村所生产的大鸭梨和胎黄梨、糍梨、日本晚三吉、糖梨等商品梨挤满德州市场,闻名德州大地。1990年,生产的优质苹果新红星、玫瑰红远销北京、广州、海南、深圳、香港、新加坡、俄罗斯等地。产量由1977年的年产50万斤,增至1997年的210万斤。果品的销售,扩大了市场,也为德州大地写下了辉煌。这里的农民和村集体的货币收入增加,更刺激了消费市场,农民和集体由原来的自己生产、自己加工、自己消费生产,一跃转化为市场购买。袁桥人的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日趋社会化、商品化。截止到1998年,村集体先后为村民修建了5处电灌站,购置了3台变压器,90千瓦电机组,架起了4000米高压线,打机井16眼,买55马力拖拉机一部,购置精播机,配备了旋耕犁。建起了大礼堂、民兵、青年、妇女之家活动室,文化、科普夜校,敬老院、百货商店、饭店、卫生室、旅馆、电磨加工坊、修配门市部,高标准的学校、育红班。安上了磁化自来水、电灯和100余部程控电话。铺设了2000米长的环村柏油路,更换了1200米地埋线。疏通了内外交通,改变了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农业生产和村容村貌及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服务,都有了相当大的改观。1997年,国民总值270.2万元,商业、第三产业收入60.86万元,人均纯收入1778元。1989年至今,先后被陵县县委和德城区委命名为“文明村”、“红旗党支部”、“小康示范村”、“安全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村”。该村1997年十星级文明户达到了70户;九星级文明户达到了90户;八星级以下文明户120户。
  袁桥人的商品生产发展方向
  袁桥村自1986年以来,党支部、村委会在狠抓粮棉生产的同时,合理地调整了产业结构,把发展林果生产作为实现经济翻番奔小康的重要途径。1991年,粮食总产135万斤,棉花22.5万斤,果品收入55万元。而1992年,全村粮食总产151.8万斤,棉花只有1.25万斤,果品收入43.7万元。究其原因,一是农民种棉投工投资大、受益小(虫害严重,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假农药屡打不止),挫伤了棉农的积极性,农民不再愿意种棉;二是果树种植面积猛增(袁桥乡三中全会前仅有近千亩,村庄只有袁桥、杨庄、尹庄、东王屯等七、八个村子,现在全乡1.2万亩,43个村庄村村有果园),商品果价直线下滑,出现了严重地卖果难现象,果农伤了心。因此,袁桥村一时成为经济支柱的棉花和果品生产经营,受到了严重制约。
  针对上述情况,党支部、村委会为了不让村民心伤透底,重新调动起村民的商品生产积极性,采取了果断措施,从强化统一服务入手,完善了双层经营机制。做到了农业上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耕播、统一浇灌、统一打轧、统一供电。副业上统一管理,实行承包,责、权、利分明,签定合同多年不变。这样以来,袁桥农民的致富积极性又得到了进一步的调动,商品生产又有了新发展,集体经济有了壮大,专业户收入大提高。
  商品生产的发展,依赖于市场的形成,取决于市场的扩大,而市场量与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何使一些农户内部的分工扩大到全村,农户剩余劳力的转移能在全村实现,是商品生产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因为,只有让农民能在非农业行业获得有保障的较稳定的收入,且兼业部分的收入超过农业的收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才会真正实现,土地才能集中到适于农户专业经营的水平,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的程度才会大大提高。所以,并不象一些人所说的那样,专业户的出现和发展,为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找到了新的出路。而是必须创造条件,提供出路,剩余劳动力才能转移,专业户才会出现和发展,农民由小生产者变为商品生产者的转移才会实现。
  长期以来,农村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的状态,农村成为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人力资源与土地资源之间的配置很不合理,农民不能在狭小的土地上充分利用自己的劳动,土地束缚着农民。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农业由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这一历史性变革,必然要求农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间配置合理,必然要求将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因此,允许和倡导农村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流动,势在必行。
  袁桥村做到了,且做得很充分。他们在兼业农户发展时,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顺利地转移到社会主义大市场上来。在历史衍进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第五个春秋,投资78万元,建成了德州市城东最大的袁桥农贸大市场,设立了袁桥历史上第一个四、九大集。农贸市场分设肉菜、针织鞋帽、畜牧、成衣四个分市场和一个果品专业批发大市场,年交易额1000多万元。至1997年底,该市场拓宽面为21840平方米,建商业房105间,设固定摊位600米,临时摊位100米。市场内建有酒家、饭店、旅馆、文化娱乐厅、卫生楼、银行楼、邮电楼、税务楼、供电楼、服务楼。装有多只广播喇叭和40余部程控电话。可宣传广大村民和众乡亲,积极从商,发展商品生产,从事个体私营经济。也可电话直拨国内外各大市场,联系业务,开办信息咨询,扩大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市场的建立,使农村这个剩余劳动力天然蓄水池得到了充分挖掘,较合理地配置了人力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利用比。袁桥人已不再受有限的土地束缚,他们从困惑中走出来,走向了开阔地,书写着自己的感叹号,从小城镇(乡)一条街上寻找着幸福的奥秘。它的出现,绝不象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只是为解决温饱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袁桥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商品生产的一种伟大创造,是实行农村经济改革后结出的一朵绚丽之花,是继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的又一次伟大变革。
  袁桥,这个州城东大门,为德州大地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东风。一个城乡交融的集政治、文化、商贸、金融为一体的商贸文化中心,似灯塔,像巨人矗立在德州大地。为德州这座古城写下了辉煌。我们相信,袁桥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在德州市委和德城区委“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号召下,这种新型的“农户经济”,一定能够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解决稳定完善提高中的问题,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向前发展。
  王官皈一殿
  王官皈一殿,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袁桥乡东王官村东部。此殿,系皈一道首陈希增创建(陈希增,道号悟真,东王官村人,幼读四书,善学武术,在平原县赵家洼皈一殿学道,1920年前后即到处讲道、化缘、筹集资金,在东王官修建皈一殿一座)。该殿有前、中、后三殿。前殿有合围明柱八根,靠山柱八根,鼓形柱石,台高一米,殿基以条石砌成。殿中塑神像,高约三米,罩以玻璃。中殿除雕梁画栋外,塑有二龙戏珠,悬于二梁之间。后殿三间,只有明柱四根,配有东西庑,西北角有偏后殿三间。正殿有三合院四处,道友和办道人员百余。1937年前后,香火正盛。有东北各省和附近诸县倾家而来的信徒。其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四:一是陈希增向韩复榘的母亲化缘,韩母除布施外,赠以“万道皈一”的匾额一方,悬于前殿,成为资本;二是陈希增善武功,扬言身轻如燕,窜房越墙,如走平地,使人误为神助;三是开设粥场,在冬春青黄不接之际,散粥济贫,以拢络人心;四是组织人员编写“善书”广为散发。每年春秋两季赶庙会宣传,蛊惑人心。
  陈希增死后,仅剩殿宇。1945年至1952年,该殿曾为德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驻地,1958年于该殿址建立陵县第四中学。今为东王官小学。
  编者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德城文史》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德诚区文史资料等情况。例如袁桥乡概况、政权建设、乡村往事、历史回顾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袁书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袁桥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