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桥乡工业企业发展简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606
颗粒名称: 袁桥乡工业企业发展简述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14
页码: 101-114
摘要: 新中国成立前,辖区境内经济落后,基础薄弱,根本谈不上什么工业,仅有少量加工和个体手工业。多是个人或家庭操作经营。也有雇工或招收少量徒弟或几家集资合营,就地取材加工,就地出售,工艺简陋,收入微薄。在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岁月中,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洋货的倾销,使加工和个体手工业不仅难以发展,而且在生产上遭受了严重打击和摧残。特别是民国时期,连年战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使这个仅有的几处个体手工业,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被迫改行转向、停业。而保存下的传统手工业已是七零八落,濒临绝境。
关键词: 德诚区 袁桥乡 工业发展

内容

袁桥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前,辖区境内经济落后,基础薄弱,根本谈不上什么工业,仅有少量加工和个体手工业。如榨油、土机纺织、木器加工等。多是个人或家庭操作经营。也有雇工或招收少量徒弟或几家集资合营,就地取材加工,就地出售,工艺简陋,收入微薄。在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岁月中,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洋货的倾销,使加工和个体手工业不仅难以发展,而且在生产上遭受了严重打击和摧残。特别是民国时期,连年战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使这个仅有的几处个体手工业,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被迫改行转向、停业。而保存下的传统手工业已是七零八落,濒临绝境。
  新中国成立后,推翻了三座大山,袁桥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重建家园。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个体手工业逐步得已恢复和发展;随着合作化纳入集体轨道,境内交通方便,给发展工业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至60年代末,虽有所发展,但由于靠单一农业生产,加之受“左”的思想影响,发展不快。进入70年代后,全乡工业企业才陆续有所发展。经过30多年的刻苦努力,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袁桥乡人民致力于改革开放,强化发展农业,膨胀提高工业,开拓突破第三产业,乡村工业企业方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企业体系,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终于在一张白纸上写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实现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国民经济大发展的宏伟宿愿。
  到1998年,全乡共拥有工业企业930处,其中集体工业8处;从业人员2945人,其中集体工业780人,村以下工业企业2165人。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1∶1.1。真正形成了左右经济形势的主导产业。而今的袁桥,已是马路宽阔、楼房耸立、商业兴旺、市场繁荣、烟囱林立、机器轰鸣。一个现代化的乡镇已初具雏形,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镶嵌在德城大门之东。
  袁桥乡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既不是一朝一日的功夫,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坐等而来,成绩的取得,主要靠全乡人民的顽强奋斗和努力拼搏,靠乡村党组织的敢想敢干和科学决策,靠改革开放的巨大推动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保障等等。
  袁桥乡的工业,首先是从为农业生产服务开始发展的。建国初期,由于当时生产力比较落后,农民未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加之受传统自然经济的小生产意识的影响,终年劳作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从未有过放弃农耕搞工业的奢望。随着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力量的日益壮大,在中央“调整、巩固、提高、充实”八字方针的指导下,1966年初,在袁桥街办起了第一个烘炉、缝纫、修车、白铁综合手工业组。虽然技术比较落后,条件简陋,可对当时农村经济发展却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6月,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掀起了“文化大革命”,在“停业闹革命”口号的煽动下,使这个刚刚建起的加工工业受到严重冲击,一度停滞。
  1970年8月,根据德州地区工交会议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抵制极“左”思潮的干扰,在党委的领导下,借用杨庄电灌站房屋七间,在水利上拨款1400元,建起了有32人参加,内设烘炉、白铁、电焊、汽焊、机床、镀锌、修理等项目的农机修配厂,年收入达4万多元。自1973年始,增添了新的设备,年产值达10万多元;上交利润7000多元。而且还增加生产了许多花色品种,生产的耘锄头,畅销齐河、宁津、平原、陵县、德州等县市。对促进全乡的工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不断巩固、扩大农机修配厂的同时,根据社会需要,在国家向地方下放一部分发展企业权力的形势下,本着认真规划,积极争取、自力更生、量力而行和依托本地资源的办厂原则,兴起了大办社队工业企业的热潮。在上级党组织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先后建起了日产5000斤的面粉加工厂和年产1500万块的砖瓦厂。年产值达30万元;利润5万多元。面粉厂、砖瓦厂的兴建,为袁桥乡的农业生产、水利建设和农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到1975年,全乡工业由1966年的一个综合手工业组发展到4个;工业产值比1970年增长8.57倍;拥有固定资产总值达57.1万元。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各方面原因,社办工业企业长期以来均未被列入工业企业的发展规划,而只能作为农村经济的补充成份,在小范围内加以限制和发展。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彻底结束,袁桥乡工业企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到1978年,全乡工业企业已发展7个;年产值达70余万元;利润8.7万元,上交积累3万元;固定资金50万元;职工358人。由于社办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队办工副业掘起,在“一种二养三加工”号召下,有5个大队办起了翻砂机件、罗帽插销、卫生香、大镜子、骨胶、修配,电、气焊等项目,总产值达30多万元;利润8万多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创了全乡工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在乡党委、乡政府正确领导下,全乡工业企业认真贯彻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改革总览全局,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积极、稳妥、协调地进行了企业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多方位改革。特别是自1993年以来,乡党委、乡政府通过学习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立足本乡实际,制定了发展工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对工业企业进行改制工作。实行了租赁、拍卖、转让等企业改制形式,使全乡工业企业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初步形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经济实力,以机械、化工、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综合加工工业企业体系,为促进全乡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决定作用。1997年全乡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3家,比1975年增加9家。其中乡办村办工业企业3家,个体私营企业10家;职工总数比1975年增加20.4倍;乡村办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比1975年增长66.4倍。全乡工业企业总产值,比1975年增长38.16倍,平均年递增4.53‰。
  袁桥乡工业企业在起步伊始,就立足把经济建设的着眼点放在自然特点和经济条件统一的基础上。自70年代初期始,先后建立起以金属品制造业为主体,砖瓦、食品加工业为辅的基础工业体系。经过几年的恢复和发展,这些企业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生产形势出现明显好转,为袁桥乡经济奠定了基础。70年代中期,在原有工业基础上,新建和扩建部分企业,新增加建筑、运输、编织等行业生产,出现协调、稳定发展的趋势。但因缺乏统一的长远规划,企业分布比较零散,特别是乡办工业,“插花式”分布在长达16华里的地域内,给企业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管理和规模化发展带来了很大局限。同时,由于企业类型单一,层次较低,大部分产品都处于初加工阶段,形不成拳头产品优势。另外,当时比较注重城乡加工业而忽略了配套服务的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一些,就严重制约了乡村企业向全方位、高层次、高目标方向健全发展。
  为尽快扭转这种不合理的被动状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袁桥乡党委、政府在明确发展乡村企业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到兴办乡村工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严密规划和科学决策,并在具体落实上搞好合理布局。研究制定了乡村工业企业综合发展的一整套思路和战略。他们在认真搞好规划布局,着力抓好配套设施建设,为全乡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优越适宜的客观环境的同时,大力号召和积极鼓励各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尤其在发展个体民营经济上给以政策激励和保护,全方位推动乡办、村办、联办、个体办“四个轮子”一齐转,引导乡村工业企业遍地开花。同时进一步确定了乡办企业以工业、建筑业为主;村办企业以工业、商业、服务业为主;联办个体企业以商业、饮食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的全面发展指导框架,并抓住时机尽快组织实施。
  为此,袁桥乡从1993年开始,按照高标准、高起点、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和“统一规划、适当集中、连片开发、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发挥定向投资等经济杠杆作用,从本乡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的角度出发,重点开发了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企业,先后建成一批纺织、食品、造纸、日用化工、消费品为主的骨干企业,积极向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从根本上改变了袁桥工业企业结构单一,技术装备落后的状况。围绕省道、国道规划建立起104国道大王段,乡1号路尹庄段两个工业发展小区和省道德宁路两侧各300米,东西长4公里总面积为240万平方米的工业发展带。并新建了3.5万伏的变电所,对外开设了通讯线路,基本达到了“四通一平”。为促进全乡第三产业的发展,乡党委、政府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有关规定》、《关于鼓励村办企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以乡驻地为重点,狠抓了商业集市贸易建设。从1995年至1998年,全乡先后投资910多万元,相继建成了袁桥商业一条街和杨庄果贸市场,共容纳个体工商户1153家,各类摊点1786个,年增加社会收入2528万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推动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在乡村工业企业的带动下,村以下企业也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到1998年,全乡村以下企业已达911处,比1986年增加150倍以上。从业人员1573人,比1986年增加1.7倍。
  经历了30多年曲折发展的袁桥工业企业,在近几年的努力下,总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一个产业基本健全、行业竞相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机械、建筑、建材、纺织、化工、造纸等加工工业及商业、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门类逐步增加健全,并成为全乡的支柱产业,日益显示出愈来愈强大的生命力。
  建国50年来,袁桥乡工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初步走上了协调、稳定发展的轨道。这其中凝聚了全乡人民大量的辛劳、智慧和汗水。没有拼搏,没有奋斗,便没有袁桥乡工业企业发展的今天。自1978年以来,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深入贯彻落实,全乡工业焕发了青春,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正在被集体、个体所有制结构所代替,形成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协调发展的兴旺景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全面推行多种形式的租赁、拍卖、转化等企业改制,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大大增强了企业后劲,工业生产出现了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的局面;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管理方式,为企业在商品经济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深化企业改革,逐步配套和完善内部管理经营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从而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国家调节市场,市场指导企业”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原则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得到体现。企业由“封闭型”已走向“外向型”发展,主要工业产品在竞争中崭露头角,倍受青睐。
  1998年全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163.5倍;完成销售收入比1978年增长205.8倍;实现利税比1978年增长122.7倍。三者之间基本上保持了同步增长的态势。
  由于袁桥乡工业起步比较晚,技术水平落后,企业生产的产品,在1970年前仅有2种,而且产量较低。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的影响下,造成企业无力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只能在拼时间、劳力的条件下超载运行,从设备的挖潜革新中提高产品产量,在增产节约上做文章。同时,因受当时封闭式经济模式的制约,从而形成企业产品单一,更新换代能力差的“低能症”。这不仅加剧了基本建设投资紧张的矛盾,达不到低投入、高产出的预期效果,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工业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到1978年全乡工业生产发展到6种,比1970年增加3倍,但是,所有这些都是用耗费一定人力、物力、财力作为代价换取的。所有工业基础设施及技术设备大多系60年代的产物,生产工业还只是停留在半机械化手工操作的水平,根本无从谈新产品的开发和提高产品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全乡上下迎难而上,千方百计,加足马力培植和扶持更多的骨干企业跻身于市场竞争的行列之中。从1996年始,采取内涵与外延并举扩大再生产的措施,彻底淘汰了一批报废、老化设备,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了设备更新速度,先后投资1928万元,共完成技改项目10个,新上21项。对原有企业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在较短时间内,就更新改造了一批技术装备和相关设施,使这些缺乏活力的企业重新获得了生机。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存面临挑战的严峻形势,他们审时度势,采取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明析产权关系,龙头带动战略等有效步骤,通过兼并、联合等措施,适时组建各种集团公司,为进一步站稳市场打下有力的基础。同时,在加强对企业原有设备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中,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引进和吸收国际上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增强工业发展的科学技术力量。如1995年造纸厂全套引进生产能力3000吨机制纸生产线和制浆系统;纸箱厂,西魏面粉厂引进的先进生产技术设备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引进,使这个乡工业技术水平迈进了国内80年代的水平,增强了袁桥乡工业经济实力。1998年全乡工业产品76种,比1978年增70种,而且产品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袁桥工业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质量升级的步伐,从此,结束了不能生产高、精产品的历史。
  此外,在企业管理和职工素质方面,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等一系列具体措施的落实,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较好地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需要和企业发展壮大的实际需求。自“七五”以来,他们在乡村企业中逐步开展了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耗能耗、提高经济效益为内容,以企业升级为主要形式的“抓管理、上等级”活动,从而促使企业的基础管理、专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八五”期间,又转向企业的规范化、科学化、正规化管理,围绕优质、低耗、高效、安全、文明等重点,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手段,引进现代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从而使企业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管理轨道大跨度地朝前迈进,大大保障了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在提高企业人员素质上,他们主要注重人员思想、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通过乡镇企业局、电大、函授、成人学校等各种形式和途径,对企业人员进行以增进技术技能为主的专业培养和专项训练,从而大大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个体素质和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自1990年以来,全乡共培训各类人才2011人次。据1998年统计,在全体乡村企业职工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3%。技工程度的占39.3%;大专以上的占1.1%;工程技术人员占6.9%;具有专业职称的人员占8.3%。
  30年来,全乡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工业总产值大幅度增长,1998年全乡工业总产值完成14472万元,比1978年增长184%;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4051万元,比1978年增长99.51%;实现利税798万元,比1978年增长99.2%。全乡工业企业面额流动资金周转期为21天,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563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838元。
  30多年来,袁桥乡的工业,经过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和忘我的劳动,旧貌换新颜。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德州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随着价值工程,目标管理,网络技术等科学管理方法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计算机和电脑现代化辅助设备的普及,不仅结束了长期以来在工业管理工作方面单凭经验及主观意愿指挥生产的管理模式,而且标志着袁桥乡工业科学技术水平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乡村企业的发展,促进和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乡村企业特别是村以下企业的日益扩展,大大改变了农村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经济模式,使农村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增强了该乡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乡村企业兴办的中小农具、农用建材、农用化工、农机配套修理等生产行业,直接支持了农业发展;生产的各种农用产品,满足了农业生产需求和农民的生活需要,对保障供给、繁荣市场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乡村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安置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1998年,全乡从事城乡企业的职工人数达2945人,占全乡总劳动力的32.2%以上。这些人有了固定的就业场所,既避免了盲目流动,稳定了社会秩序,又使他们自身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加快了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袁桥乡依托城区优势,凭借乡村企业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在城乡建设上,按照城区统一规划的要求,无论在房屋、道路、供水供电,还是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社会事业建设上,都基本达到了城市化的标准,人们已经从温饱型向着小康型迈进。
  袁桥乡的乡村企业和整个经济发展,虽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但广大干部群众却从不满足,他们正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和毫不松懈的斗志,沿着“十五”大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光辉的未来。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德城文史》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德诚区文史资料等情况。例如袁桥乡概况、政权建设、乡村往事、历史回顾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田贵宝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袁桥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