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591
颗粒名称: 政权建设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24
摘要: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后,日军侵占了德州,德州成为日军在鲁西北的统治中心。为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方针,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动群众和瓦解日伪军,1940年4月,德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和德县抗日战地动员委员会。在德县二、七区设了秘密联络点,开始宣传、组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活动。同时,在辖区包庄一带村庄建立了党的支部委员会。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党组织由隐蔽转入公开,并组织和带领人民武装进入了解放战争,从此,革命力量逐渐扩展,至年底,辖区内村村有了党的组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全社各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一度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党员被迫停止组织生活。
关键词: 德城区 袁桥乡 政权建设

内容

中共党组织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后,日军侵占了德州(当时称德县),德州成为日军在鲁西北的统治中心。为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方针,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动群众和瓦解日伪军,1940年4月,德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和德县抗日战地动员委员会。在德县二、七区设了秘密联络点(袁桥地属德县二、七区),开始宣传、组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活动。为迅速打开局面,1942年春,县委派刘子光同志深入辖区开展工作,积极发展党员。同时,在辖区包庄一带村庄建立了党的支部委员会。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党组织由隐蔽转入公开,并组织和带领人民武装进入了解放战争,从此,革命力量逐渐扩展,至年底,辖区内村村有了党的组织。
  1946年,德州解放后,中共德州市委在加强党、政组织建设的同时,注意对武装力量、群众团体等组织的建设。委派部分党员干部,帮助辖区内建立起农民、妇女、青年抗日救国会以及儿童团,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袁桥乡境内各基层党组织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领导人民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组织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医治战争创伤,镇压反革命,维护新生的革命政权;开展了反对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对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为发展生产,顺利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打下了基础。
  1953年始,袁桥乡人民认真落实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对小手工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联合起来,走互助合作化的道路。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整党运动,运动中坚持“团结、爱护、教育、改造、提高”的方针,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对每个党员进行了审查。通过整党,党的组织更加纯洁,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到1956年高级社时期,以高级社为单位建立了党的支部委员会。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根据上级指示,重点加强了对预备党员的教育。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搞“浮夸”、“共产风”,一度造成党内生活不正常。1959年,全乡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各级党组织,领导广大农民群众,克服困难,战胜灾荒,努力生产,稳定经济。1961年,德州市委,根据形势发展,将减河以东部分村庄析出,成立了袁桥人民公社,建立了中共袁桥人民公社委员会和公社管理委员会。公社成立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积极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同时,纠正“左”的错误,克服“共产风”和“平均主义”带来的弊端,恢复生产,全社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全社各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一度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党员被迫停止组织生活。1968年,经陵县“革委会”批准正式成立了由干部代表、解放军代表、贫下中农代表“三结合”的袁桥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76年,党中央一举粉碎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革命集团。1978年12月,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时期,公社党委和基层党支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时的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坚决而又积极的进行拨乱反正,清除“左”的错
  误影响,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努力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组织生活及各项工作走向正常。
  1984年4月,中共袁桥人民公社委员会,改为中共袁桥乡委员会。根据中共陵县县委布署,于1985年5月至1987年2月对全乡各级党组织进行整顿,通过整顿,达到了“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的要求,调整、充实了9个党支部,发展新党员15名,党员素质明显提高。1993年,根据区划调整,袁桥乡由陵县划归德州市。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乡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使全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乡党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建设,对基层党支部实行达标升级管理和党员目标管理,充分发挥了各基层党支部的核心与战斗保垒作用。利用乡党校和党员活动室,对党员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积极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致富奔小康等一系列活动,鼓励广大党员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做出积极贡献。截止1998年底,全乡共有党员668名,其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党员8名,新中国成立后的党员660名。
  中共党组织沿革
  1958年1月,建立了王官乡党委,袁桥时属王官乡所辖,乡党委机关驻地王官村。
  党委书记 姜光灿1958年1月任职
  副书记 郑继彬1958年1月任职
  张福才1958年8月任职
  1961年,根据形势发展,德州市委将减河以东部分村庄析出,成立了袁桥人民公社,同时召开了中共袁桥人民公社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了中共袁桥人民公社委员会。驻地袁桥村。
  党委书记 李恩实1962年10月任职
  副书记 魏清华1962年10月任职
  1964年12月,袁桥公社由德州市划归陵县。经陵县县委决定,建立中共陵县袁桥人民公社委员会。
  党委书记 李恩实1964年12月继任
  副书记 吴国良1964年1月任职
   魏清华1964年12月继任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全社各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党的组织及党的生活一度陷入瘫痪。
  党委书记 于延水1966年8月离职
  石连芳1966年8月任职
  副书记 吴国良1966年8月继任
  1969年12月,袁桥公社成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石连芳任领导小组组长。
  1970年12月,召开中共袁桥人民公社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公社党委。
  党委书记 石连芳1970年12月任职
  副书记 吴国良1971年5月离职
  1973年6月,调整公社党委班子,肖德盛、李宗福先后任公社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 肖德盛1973年6月任职
  李宗福1975年1月任职
  副书记 刘福合1973年6月任职
  崔光信1974年2月任职
  武中兴1974年8月任职
  孔令法1975年7月任职
  1977年8月,李宗福调离,邹宝明接任党委书记。
  1980年12月,中共袁桥乡人民公社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公社党委。
  党委书记 朱硕儒1980年10月任职
  副书记 李德玉1977年8月任职
  张居业1980年10月任职
  魏俊文1980年10月任职
  赵洪印1980年10月任职
  牟金英1980年10月任职
  1984年4月,根据上级指示意见,撤社改乡,成立中共袁桥乡委员会。同年9月,召开中共袁桥乡第四次代表大会。王金亭当选为乡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 王金亭1984年4月任职
  副书记 张居业1984年4月继任
  吴梦熙1984年4月任职
  魏俊文1984年4月继任
  1987年6月,召开中共袁桥乡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乡党委。
  党委书记 刘宝华1987年3月任职
  副书记 王福生1987年3月任职
  王书敏1987年3月任职
  王长义1987年3月任职
  1992年10月,袁桥乡由陵县划归德州市,至1995年乡党委班子成员更换频繁。
  党委书记 王富生1992年10月任职 1992年11月离职
  王长义1992年11月任职 1993年5月离职
  高子光1993年2月任职 1993年7月离职
  刘伟利1993年7月任职 1995年12月离职
  王怀勇1995年6月任职
  副书记 孟宪国1992年10月任职
  王朝霞(女)1992年10月任职 1993年10月离职
  卜庆金1992年12月任职
  程绍东1992年12月任职
  万亮1994年4月任职 1994年11月离职
  马振泉1994年11月任职
  杨洪利1994年2月任职
  蔡卫国 1994年2月任职1994年4月离职
  1995年12月,召开中共袁桥乡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乡党委班子。
  党委书记 王怀勇1995年12月继任1998年12月离职
  副书记 马振泉1995年12月继任
  杨洪利1995年12月继任
  卢顺利1995年6月任职
  程绍东1995年12月继任
  卜庆金1995年12月继任
  李林盛1997年6月任职
  朱冬松1998年2月任职
  1999年1月7日,召开中共袁桥乡第八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乡党委班子至今。
  党委书记 张庆1998年12月任职
  副书记 朱冬松
  李希河
  王维勇
  张加升
  政权
  建制前,袁桥乡地域隶属多变,历经变迁。分属区、乡、社所辖,无独立建制。
  1961年8月,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从德州市曹村人民公社析出,成立了袁桥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始有独立建制。
  1961年建制前,辖区人民在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开展了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完成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开始了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1959年“反右倾”、“拔白旗”出现了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加上1960年严重自然灾害,致使辖区内经济遭到严重损失。尽管如此,从1949年到1960年的12年间,辖区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仍取得了一定成绩。
  建制后,袁桥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积极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克服“共产风”、“平均主义”带来的种种弊端,恢复农业生产,加强劳动管理,普遍推行了包工到组、责任到人的劳动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社员的劳动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向前迈了一大步。到1965年底,在遭受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仍获得了大丰收,粮食总产达699.8万斤,棉花10.3万斤。
  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袁桥人民公社及所属单位都相继成立了“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取代了公社管理委员会和队委会,组织机构遭受冲击和破坏。1968年,经陵县革命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了袁桥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取代了公社管理委员会的职权。自此,几经反复,直到1981年,才重新建立了袁桥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袁桥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成立后,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突破旧的僵化经济体制,冲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格局,全面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双层经营责任制;恢复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大力发展副业和多种经营;改革农产品派购制度,扩大市场调节范围。从本乡实际出发,进一步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变了单一经营的农业结构,加强了合作经济组织,商品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和效益不断提高。围绕增强企业
  活力,积极搞活流通,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987年,对所属企业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改革了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普遍推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开展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1993年,袁桥乡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立足本乡实际,制定了发展工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对工业企业进行改制,实行了租赁、转让、拍卖等形式,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1998年,全乡社会总收入2.46亿元,工业产值14472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838元,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得到发展。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初步形成,理想、道德、法制教育广泛开展,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事业欣欣向荣。
  从1961年建社起,先后共召开8届人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了袁桥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袁桥乡人民政府。所辖行政村由建社初期的13个,截止到1998年,共辖43个。
  1997年12月,根据德城区人民政府指示,袁桥乡进行了机构改革,设置了乡经委、农委、土管所、财政所等20个行政部门。(见附表)
  历届行政领导沿革情况
  1961年8月,正式建立袁桥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同年10月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社长、副社长。
  社长 王丕显1961年8月任职
  副社长 张鹤亭1961年8月任职
  1963年5月,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公社管理委员会。
  社长 任善润1963年2月任职
  副社长 李尚祥1963年5月任职
  1964年12月,袁桥人民公社由德州市划归陵县,原陵县土桥、边临镇、抬头寺人民公社的31个大队划归袁桥人民公社。
  社长 魏清华1965年1月任职
  副社长 王盛玺1965年1月任职
   杨化林1965年1月任职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同年9月重新调整公社管理委员会。社长 任善润1966年9月任职
  副社长 李尚祥1966年9月任职
  1967年4月,成立袁桥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主任 石莲芳1967年4月任职
  1968年6月,经陵县革命委员会批准,重新建立了袁桥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主任 王书合1968年6月任职
  副主任 任善润1968年6月任职
   李士庆1968年6月任职
   孟宪安1968年6月任职
   孙玉升1968年6月任职
   魏希梦1968年6月任职
   王盛玺1968年6月任职
   吕桂香1968年6月任职
  1973年,陵县革命委员会对袁桥公社革命委员会班子进行了重新调整。
  主任 肖德盛1973年6月任职
   李宗福1975年1月任职
   王书合1973年6月任职
  副主任 汪洪林1974年1月任职
   李士庆1973年6月任职
   吕桂香1973年6月任职
   孟宪安1973年6月任职
   孙玉升1973年6月任职
   魏希梦1973年6月任职
   王盛玺1973年6月任职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先后由李宗福、邹宝明兼任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
  主任 邹宝明1977年8月任职
  副主任 李德玉1977年8月任职
   张林浩1977年8月任职
   徐士奎1977年8月任职
   刘书明1977年8月任职
  1981年1月,召开袁桥公社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上级指示,决定撤销公社革命委员会,重新建立了公社管理委员会。
  主任 李德玉1981年1月任职
  副主任 张居业1981年1月任职
   李德福1981年1月任职
   牟金英(女)1981年1月任职
   黄松吉1981年1月任职
  1984年4月,机构改革,撤销公社管理委员会,建立袁桥乡人民政府。同年5月召开乡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袁桥乡人民政府新一届领导成员。
  乡长 张居业1984年5月任职
  副乡长 李德福1984年5月任职
   薛玉荣(女)1984年5月任职
   朱士彦1984年5月任职
  1987年5月,袁桥乡召开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乡政府。1986年1月至1987年4月,由刘宝华代乡长。
  乡长 刘宝华1986年1月(代)
   王福德1987年4月任职
  副乡长 李德福1987年4月任职
   薛玉荣(女)1987年4月任职
   朱士彦1987年4月任职
   田明军1988年7月任职(补选)
  1990年3月,召开袁桥乡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乡政府领导成员。
  乡长 王福德1990年3月任职
  副乡长 田明军1990年3月任职
   朱士彦1990年3月任职
   杨书俊1990年3月任职
  1992年10月,袁桥乡由陵县划归德州市。1993年1月召开袁桥乡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乡政府领导成员。
  乡长 孟宪国1992年10月任职
  副乡长 孟繁辉1992年10任职
   卜庆金1992年10月任职
   程绍东1992年10月任职
   田明军1992年10月任职
  1996年1月,召开袁桥乡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乡政府领导成员。
  乡长 马振泉1996年1月任职
  副乡长 王桂华1996年1月任职
   卢顺利1996年1月任职
   郑玉亮1996年1月任职
   石德荣1996年1月任职
   程绍东1996年1月任职
  1998年至今。
  乡长 朱冬松
  副乡长 李希河 闫秀岗 李广旗 郝英明
   李恩泽 徐志宏
  人大
  1987年6月,经中共陵县县委批准,袁桥乡设人大工作联络室,1988年改为乡人大主席团。
  自乡人大工作联络室建立以来,制定各项活动制度、工作职责,开展调查、视察活动。按照代表工作性质、区域范围划分了活动小组,开展活动,联系选民。积极组织代表学习宪法和法律,配合乡党委中心工作。通过学习活动,促进和锻炼了代表们参政议政能力,调动了代表的积极性,发挥了代表应有的作用。
  人大工作联络室主任
   孙守法1987年6月任职
   王书敏1988年 任职
  人大主席团
  主席 王书敏1995年11月任职
  副主席 祁书文1995年11月任职
  1999年1月18日,召开袁桥乡第九届人民代表
  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人大主席团。
  人大主席团
  主席 杨洪利1999年1月任职
  副主席 方俊昌1999年1月任职 石德荣1999年1月任职
  政协
  1990年3月,经陵县县委批准,建立乡政协工作委员会。先后为政协陵县委员会、德州市委员会、德州市德城区委员会的派出机构。
  政协工作委员会自建立以来,在乡党委和上级政协组织的领导下,根据党和国家每一时期的工作和任务,认真组织本乡政协委员学习、视察和调查,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加强了委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振兴全乡经济建设献计出力。对一些重大事务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积极地提出意见和措施,较好地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对全乡“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政协工作委员会
  主任 杨书俊1992年4月任职
  副主任 李德福1990年3月任职
  二十四节气分类
  二十四节气从含意来讲可分为四类:即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应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关于农民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德城文史》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德诚区文史资料等情况。例如袁桥乡概况、政权建设、乡村往事、历史回顾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政府
责任者
杜文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