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桥乡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585
颗粒名称: 袁桥乡概况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24
页码: 1-22
摘要: 袁桥乡位于德州市德城区东部,北纬37°26′,东经116°24′。南与德城区抬头寺乡相邻,北与“杂技之乡”吴桥县接壤,东与陵县边临镇相连,西依城区隔减河相望。全乡总面积为55.1平方公里。袁桥辖区历史悠久,地处华北平原中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公路、乡村路交织成网,组成了一个南来北往、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工业、商业、农贸和果菜种植、畜禽育肥及良种、花卉繁育初具规模,并形成省、市、区多层次、高科技试验及生产基地。是市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与发展的重点乡。沿革 袁桥,始称于明。全乡劳动适龄人数9132人,育龄妇女3839人。漳卫新河 又称减河,位于袁桥乡西部,是本乡主要行洪河道。
关键词: 德诚区 袁桥乡 概况

内容

袁桥乡位于德州市德城区东部,北纬37°26′,东经116°24′。南与德城区抬头寺乡相邻,北与“杂技之乡”吴桥县接壤,东与陵县边临镇相连,西依城区隔减河相望。全乡总面积为55.1平方公里。
  袁桥辖区历史悠久,地处华北平原中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古老的马颊河、减河和新筑的京福高速公路纵穿南北,104国道、德宁公路、减马横河横贯东西。公路、乡村路交织成网,组成了一个南来北往、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区域内白杨参天,垂柳拂地,田园似锦,风光如画,素有“水果之乡”之美称。工业、商业、农贸和果菜种植、畜禽育肥及良种、花卉繁育初具规模,并形成省、市、区多层次、高科技试验及生产基地。是市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与发展的重点乡。
  建置沿革
  建置 袁桥乡是在建国后三年困难时期新设置的乡。1961年8月,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从德州市曹村人民公社析出组建新社,称德州市袁桥人民公社。1984年3月,体制改革,改公社为乡,称袁桥乡。
  沿革 袁桥,始称于明。在明朝洪武初年(1368)一袁姓在此居住建村,初称袁家庄。因地处古黄河东岸,村中有条河,常年流水,过往行人极为困难,为方便人们,此袁姓出资修建石桥一座,故名袁家桥,简称袁桥。1368年(明洪武元年)袁桥一带属山东行省济宁府陵州;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分属德州大兴依仁一里、二里、六里、七里和依仁大一里;1644年(清顺治元年)属济南府德州;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知州石之珂新定六乡三十四保,又加城内、外二里为三十六里,分属正东乡一、二、三、四保和东南乡四保;1909年(清宣统元年)知州杨学渊划为九区,将三十六里划归九区之中,分属连城区、临齐区。
  1912年(民国元年)仍沿省制,属东临道德县;1925年(民国十四年)属德临道德县;1931年(民国二十年)县长李树德遵照国民政府公布组织法编制,全县九区编为三十一镇、二百二十九乡,分属德县第二区、第七区;1938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德县城后,分属日伪德县第二区、第七区;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仍分属德县第二区和第七区。
  1946年6月,德县解放后,析置德州市,分属德县曹村区、抬头寺区、边临镇区;1952年6月,德县与陵县合并,称德县,分属土桥、抬头寺、曹村、边临镇区;1958年1月,撤区划乡,属王官乡;同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分属先锋(曹村)、英雄(土桥)、五星(边临镇)人民公社;12月,平原县与德县合并称平原县,同时曹村人民公社划归德州市,分属德州市、平原县;1961年8月,曹村公社划分为五社,辖区从曹村公社析出,成立德州市袁桥人民公社;1964年12月,区划调整,袁桥人民公社划归陵县,称陵县袁桥人民公社;1984年3月,根据上级指示,进行体制改革,改社为乡,称陵县袁桥乡;1992年10月,袁桥乡复归德州市;1994年市改区后,隶属德州市德城区至今。
  区划 1961年8月,袁桥人民公社成立后,辖袁桥、尹庄、清寅寺、齐桥、芦庄、李少槐、任庄、碾子赵、小李庄、郑庄、大杨庄、牌子、庄科13个生产
  大队;1964年12月,区划调整,原属陵县土桥人民公社的乔庄、贺庄、东官道魏、西官道魏、东程官屯、西程官屯、东王官、西王官、马庄、牟庄、张文成、小辛、耿庄、地屋刘和抬头寺人民公社的孝攒店、朱庄、大王庄及边临镇人民公社的东王张屯、西王张屯、管庄、胡庄、〓场刘、赵集、孟集、曹家庵、香坊赵、孙良、包庄、小刘庄、后赵、程庄31个生产大队,划归袁桥人民公社,全社共辖44个生产大队;1976年,东王张屯、西王张屯、管庄合并为一个生产大队,辖42个生产大队;1983年,管庄大队析出,共辖43个生产大队。1984年3月,体制改革,袁桥人民公社改为袁桥乡,以上所辖的43个生产队也改为43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 1961年全乡12814人;1978年16530人;1988年增至16608人,为1961年的1.296倍、1978年1.005倍。1998年全乡总人口19813人,出生率5.02‰,死亡率2.28‰,自然增长率为2.74‰,每平方公里360人。在总人口中男9913人,女9900人,男女比例(女=100)为1∶1。农业人口18887人,非农业人口926人。每千人拥有高中毕业生81名,初中毕业生168名,小学毕业生450名。全乡劳动适龄人数9132人,育龄妇女3839人。
  自然条件
  地形 袁桥乡地处黄泛冲积平原,由于受黄河百万多年来的冲刷、沉积及迁徙泛滥和人工改造作用,其形成的地形地貌呈现梯形状,全乡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呈西高东低之势,自然坡度为0.71‰。从总体看,地势平坦,无大起伏,但由于境内的故河道和浅平洼地,散乱地分布在高、洼地之中,使微地貌出现了高、洼不同的两种类型。
  河滩高地 据历史记载,该地约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前11年之间,由古黄河“北渎泛道”河漫滩沉积而成。面积56863.2亩,占全乡总面积的68.8%。其区域是西起漳卫新河,东至马颊河,南起乡界的东、西官道魏,北至清寅寺、尹庄。在漳卫新河与马颊河中间有一条被淹没的沙质河槽,俗称赵王河,经本乡的牌子、管庄自南向北相接,河槽宽300—600米。因有古河道的穿过,也就形成了本乡的牌子、王张屯等处浅平洼地,且浅平洼地与故河道一般低于附近地面0.5—1.0米。
  袁桥乡由于地势高、年代久,又处于漳卫新河、马颊河之间,经多年自然排涝的冲刷,形成了许多自然沟,如地屋刘沟,长达千米,深三米多,宽20—40米之间,且极不规则。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使这个区域的地貌也有了大的改变。潜水埋深低,一般在3—5米,淋溶作用强,地下水出流畅通。除少数洼地及沙质河槽中有少量盐化潮土以外,多系褐土化潮土,是本乡粮棉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
  槽状洼地 该地多分布在袁桥乡中部村庄,由西南斜向东北,呈狭长钳形地带。面积25786.8亩,占全乡总面积的31.2%。从微地貌来看,孝攒店以北洼地较多,并夹杂着部分条状高地和坡地。此区内排水条件较差。地下水矿化度3—5克/升。涝、碱灾害较重,是本乡的低产地区。
  河流 袁桥乡境内主要有三条过境河道和两条主干渠沟。河道总长度22公里,流域面积达163.34平方公里。在三条河道中,除减马横河为东西走向,其余两条均为西南至东北走向;两条主干渠沟纵横交错,分布全乡。
  马颊河 位于袁桥乡东部,在境内流经的是原徒骇河故道,是乡内最主要的排涝和蓄水灌溉的河道。由地屋刘入境,至东、西程官屯村,流经长度为5公里,流域面积达69.16平方公里。能够浇灌4600亩粮田及果园。
  减马横河 位于袁桥乡与抬头寺乡两乡交界处的104国道南侧,1970年,为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进行人工开挖的河道。流经该乡的大王庄、朱庄、孝攒店、小辛庄、东官道魏、西官道魏、贺家店、乔庄8个村庄,与马颊河相接,在袁桥境内流经长度为8公里,流域面积51.27平方公里。
  漳卫新河 又称减河,位于袁桥乡西部,是本乡主要行洪河道。上接抬头寺乡界,由大王庄村西入境,经庄科、杨庄、袁桥、芦庄、齐桥、尹庄出境,流经长度为9公里,流域面积42.91平方公里。1994年,市改区后,德城区委、区政府为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充分利用水利资源,于1996年在该河流经的袁桥地段,修建了一座大型排灌站,排灌至袁桥、赵虎、赵宅3个乡的百多个村庄的农田。
  地质 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060年,黄河有26次大的改道。有四次涉及陵县,两次涉及德州。因而袁桥一带也就形成了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孔隙水文地质区。岩性主要为粉细砂及细砂,相对隔水层为亚粘土和粘土。在粘土层裂隙中也储存一部分裂隙水。岩性受黄河古代冲积作用的制约,呈水平条状分布,延伸方向与黄河一致。垂直方向含水层与隔水层交互迭加,呈透镜状。均为第四系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淤积和多次决口形成的淤积物复盖。由于受黄河等河流流速向的变化影响,沉积时进行了一系列的分选作用,因此,冲积物较为复杂。沉积物质主要有砂质、砂壤质、壤质、粘壤质和粘质五种。
  气候 袁桥辖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冷热季和干湿季区别明显,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光热资源比较丰富。春季是雨水稀少,干旱多风,蒸发量大,有时并有早霜危害;夏季雨量大而集中,往往酿成大涝,有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各项建设造成一定危害;秋季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昼暖夜凉,温差加大,当有冷空气爆发时,会造成早期寒流,大风降温天气;冬季天气干燥少雪、寒冷。年平均气温13℃,月平均最高气温在7月份,为27℃,最低气温在1月份,为零下3℃;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3.4℃,出现在1968年6月;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0.4℃,出现在1979年1月。年平均降水量为580毫米左右,夏季占72%,春季占11%,冬季占2.5%,秋季占14.5%。年最大降雨量为1024毫米(1964年),年最小降雨量为272.3毫米(1935年),最大日降雨量为160.9毫米(1974年8月9日)。年平均光照2679.9小时,占可照时数60%,月均223.3小时。全年
  以十月的66%光照率最大,七月的光照率53%最小,其他10个月都在56%以上。年均太阳总辐射量124.2千卡/cm2。相对湿度年均65%,绝对湿度11.9毫巴。年均无霜期202天。最多风向为西南风(SW),次多风向为东北风(ENE),年均风速3.7米/秒。
  土壤 袁桥乡的土壤均属耕种历史悠久的农业土壤。土层深厚,沙粘相间,可利用土壤面积3.81万亩。在自然条件和耕作措施长期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一个土类,根据土壤母质来源,潜水状况及地貌特征分为三个亚类,三个土属,四个土种。一是褐土化潮土,群众叫它两合土或白土,占可耕地面积33.1%,主要分布在袁桥、齐桥、芦庄、任庄、大王庄、孟集、程庄、牌子及南部、东部村庄。土层深厚、保肥供肥能力强,潜水埋深一般在三米以下,淋溶作用强,土体剖面有明显粘化层,有白色假菌丝体和胶膜,土壤耕层质地较好,有机质、养分含量高,具有高肥长效性,既发小苗,又发老苗,是生产性能、生产水平较好的土壤。二是典型潮土,此土壤是目前乡内农业利用的重要土壤,也是粮菜生产的基地。潜水埋深一般在2—3米。地下水源丰富且水质好,土层剖面有明显的绣纹斑。其肥力状况与褐土化潮土基本相同,溶重较小,口松易耕,通气、透水性能好,水热条件适中,有利于作物根系下扎生长。面积为18326.1亩,占可利用面积的48.1%。三是盐化潮土,潜水埋深在1.5—2.5米,土体及表层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类。土壤易板结,通气性差,具有潮、湿、冷、凉、板的特点,对作物生长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盐害。主要分布在〓场刘、牌子、管庄、后赵等村,面积7163亩,占可利用面积的18.8%。这类土壤的形成,除自然因素外,也与灌溉蓄水过多、用水不合理和施用有机肥料少有关。
  资源 自然资源,是一个地域固有的宝贵财富。土地、水、动植物以及害虫、天敌等,均属自然资源。全乡经六百多年的开发利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现有土地总面积82650亩,可利用面积38100亩。从土壤质地上来看,壤质土占全乡可利用面积的96%,耕性良好,水、肥、气、热状况比较协调,适宜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4%为沙质土,通透性强,适宜花生、地瓜的栽培。水资源,多年天然水总量3809.47万立方米,其中地上水2193.39万立方米,地下水1616.08万立方米,尤以漳卫新河、马颊河的过境客水为丰。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523.89万立方米,其中地上水847.54万立方米,地下水653.55万立方米,过境水22.80万立方米,占天然水总量的40%。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资源比较丰富,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就有近百种,除部分属药材资源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很好的牧草。荠菜、曲曲菜、播娘蒿等可为人们食用;苇、蒲可用于建筑和编织;藕、菱、荸荠是水生经济植物。人工培植鸭梨、胎黄梨、谢花甜、马黄梨,盆栽花卉和露地花卉植物科种有着百年的历史。野生动物中,价值较大或对人类对农业关系较密切的兽类有黄鼬、刺猥、蝙蝠等;鸟类有猫头鹰、啄木鸟、燕子、喜鹊等;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有蜥蜴、壁虎、蟾蜍、青蛙等,蝎子、蜈蚣、蜗牛、地蟹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他虫类有鞘翅目的瓢虫、步甲,膜翅目寄生蜂类,双翅目的食蚜蝇、食蚜虻,同翅目的草青蛉,蜘蛛纲的某些蜘蛛等,是农作物和林木害虫的天敌。近年来,这里进行了大量的人工养殖菌类,主要是担子菌纲的伞菌科和木耳科木耳属等真菌,其中有蘑菇种的平菇、凤尾菇,银耳种的银耳等。
  灾害 袁桥乡自古以来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风灾、旱灾、水灾、虫灾、雹灾等自然灾害均有发生,尤以旱灾、风灾、水灾危害面积大,甚至导致农作物绝产。旱灾,不同程度的干旱几乎年年都有,有局部性,也有全乡性的,当地有“十年九旱”之说。从春秋两季看,秋旱甚于春
  旱,在一般春旱情况下,能够按时播种立苗,而秋旱不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如持续时间长,就要影响秋播,因此有“秋旱如刀刮”的说法。据有关资料记载,自1372年(明洪武五年)至1942年的570年中,出现旱情47次,较严重的有16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小麦无法种植。其中春旱9年,夏旱8年,秋旱14年。1988年至1989年连续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涝灾,主要是由暴雨和连续阴雨造成的。本区降雨多集中在夏季,随着河床漫溢,造成积水成灾。自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6月始至今,大的水灾就有12次,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苦难。解放前,每逢大的水灾,就有许多人挣扎在死亡线上。1917年(民国六年)秋,大雨淹没庄稼,屋舍倒塌无数。1961年7月,大雨连绵,十日内降水800毫米,多数村庄被水包围,庄稼淹没,部分房屋倒塌,农作物大面积绝产。风灾,对农业、林果、养殖以及建筑设施等均有很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自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至今,8级以上大风4次,有“大风拔木”、“树禾尽偃”、“大风伤禾”等灾情。1981年5月,遭受八级大风袭击,持续六小时,部分村庄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1990年7月,遭特大暴风雨的袭击,造成全乡停电,通讯中断,农作物、果树受灾损失惨重。雹灾,多发生于春夏之交,一般范围较小,时间短,但破坏性很大。1970年7月20日下午3时,玉米、棉花、蔬菜和果类均受其害。虫灾,以蝗虫、粘虫为害最重,从1403年(明永乐元年)以来,有据可查的蝗灾就有9次。1942年夏,蝗虫过境,遮天蔽日,谷叶尽伤,漫野如堆似积。建国初期,蝼蛄、蛴螬、金针虫等仍然成灾,自五十年代以来用药粉进行防治,灾情逐年减少。震灾,据资料记载:建国后共发生两次较大地震。一是1966年3月22日凌晨4时,河北省邢台地震;二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唐山市地震。辖区内均有强烈震感,均在五级左右,老旧房有倒塌,人畜无伤亡。
  经济状况
  袁桥乡的经济历来以农业为主,建国近50年来,随着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全乡经济结构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至1998年,全乡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2.48%,但农业仍占有相当的地位和优势。
  农业 全乡现有耕地面积38100亩,人均耕地1.92亩。建国前,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为主,亩产只有百多斤。建国后,党和政府领导农
  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农机,科学种田,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全乡兴建引水灌溉站8处,灌溉干、支、斗、农、毛渠226条,总长148.2公里;建机电灌站3处,机电井273眼,固定扬水站2处,排灌机械总动力为0.575万千瓦;修筑排灌工程附设桥梁48余座,涵洞闸10余处;有效灌溉面积达3.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万亩。全乡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4台,小型拖拉机304台,机动脱粒机496台,农用载重汽车8辆,农用运输车310辆,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6万千瓦,机耕面积达95%。耕作制度已突破传统的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以一年两熟为主,实行间作套种、立体种植,复种指数达153%。粮、棉、油、菜主要作物品种32个。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东西部盛产小麦、玉米。中部低洼地区多种植大豆。1949年至1978年间,粮田面积减少35.03%,粮食总产增加1.42倍,单产增加1.54倍。1980年以来,全乡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涌现出一批专业户、重点户和各种类型的经济联合体。1998年,全乡粮食总产达到2838万斤。经济作物面积由1978年前的10.18%,调整到1998年的20.09%。
  林业 建国前,由于长期处在战乱之中,又没有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林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据1949年统计,全乡存活林木不多,并且树种单调,多系杨、柳、榆、槐等,保留下的果树仅有3600株,多系黄梨树等。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林业生产,兴建林场、苗圃,大搞荒滩绿化,发展农田林网和四旁植树。1972年以来,重点营造农田防护林,河道防护林,社队合营林,加快了全乡林业生产的步伐。到1998年底,全乡累计造林面积13000亩,四旁植树30万株;农田林网面积1600亩;林木积蓄量11929.3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21%。在林业生产中,果树发展较快,现已达10263.8亩,主要有苹果、梨、桃、杏、葡萄,还有1986年从胶东引进的红山楂,果大、肉肥、营养高,且有开胃健脾之功效。年产果品总量达1980.6万公斤,其中苹果1847.8万公斤。
  牧业 全乡畜禽饲养业由过去的自繁自养自用,近年来向商品性生产发展。1998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6.54%,为1243万元。大牲畜存栏8400头,主要是牛、驴,少有马、骡,产牛肉74.2万斤;生猪存养7800头,产猪肉156.8万斤;羊存养4900只,产羊肉9.4万斤;家兔存养200只;鸡、鸭、鹅等8.2万只,产蛋123.4万斤。
  水产 鱼、藕、苇是本乡的主要水产。建国前,没有淡水养殖事业,靠自然生长。藕、苇种植多以长年存水坑塘,搞些零星种植。六十年代来,开始发展淡水养鱼,养殖鱼类有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罗非鱼等6种。1990年至1998年,投资31.5万元,新建鱼塘面积750亩,养鱼面积1000亩,总产鱼量192吨。养鱼专业户150个,平均每户承包水面5亩,仅向市场提供商品鱼一项,平均每户收入3800元。全乡宜植水面400亩,已植400亩,年产藕20万公斤,苇60万公斤。
  副业 1998年全乡副业总收入6176万元。比重最大、发展最快的是村办和个体副业,现全乡投入副业的劳力已达1325人,占劳力总数的14.9%。其次是种植业,除苹果、梨等水果产品外,蔬菜就成为副业生产的重重之重。自引进科学种菜技术,发展温室蔬菜大棚以来,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日趋繁多,产量倍增,现有蔬菜种植面积5400亩,其中蔬菜大棚800亩,年产蔬菜2256万公斤,远销北京、天津、哈尔滨、沈阳、河北等地。
  工业 解放前,袁桥乡仅有少量加工工业,其它个体手工业,如榨油业、土机纺织业、木器业等。解放后,个体手工业逐步恢复发展,随着合作化纳入集体轨道,境内交通方便,给发展工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乡办工业、村办工业,自1970年也逐步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乡办工业、村办工业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个体手工业和私营企业也相继出现,发展尤快。建国50年来,已建成初具规模的造纸、建材、纺织、化工、食品饲料加工等工业企业265个。1998年工业总产值8296万元,占全乡国民生产总值的40.79%,实现利税519万元。
  袁桥乡的工业,首先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或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农机及配件稳步增长,农机具维修尤为普遍。建社后,自1966年始,在袁桥村办起了烘炉、缝纫、修车、白铁组。1970年8月,借用杨庄电灌站房屋七间,投资1400元,办起了32人的公社农机厂,年产值达10万多元,生产的耘锄头,畅销齐河、宁津、平原、陵县、德州四县一市。其次是建筑、建材生产。近年发展起来的纺织、化工、五金、造纸、轴承、地毯、绣花、岩棉等26种制品,行销国内数十个省市和地区。
  商业 解放前,袁桥乡内商业十分萧条,仅有挑担货郎、卖油郎者,走村串户,沿街叫卖,别无它业。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1951年发动社员投资入股办起了商业合作社,入股社员达2709人,集资8426.68元,经逐步发展办起饭店、旅社,相继建立了粮食管理所、食品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搞活经济”的方针,促进了商业的发展。1998年全乡有商业网点1205个,从业人员2329人,其中集体所有制11个,35人;个体商业1194个,2294人。商业代销店112个,266人。这些集体、个体商业的建立和发展,繁荣了袁桥乡的经济,方便了群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504万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值6515万元。1995年,德城区人民政府批准开放的四、九袁桥集,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000万元。
  交通 袁桥乡交通较为发达。过境干线有济(南)德(州)公路,德(州)宁(津)公路,京(北京)福(州)高速公路。43个村均可通车,交通网基本形成。全乡已有运输汽车12辆,货运总量120万吨,货物周转量36000万吨公里。
  邮电1967年设总机一部,电话5部,人员2名;1975年6月正式建立邮电局,靠自行车投递。“八五”以来,建成邮电大楼,开通了程控直拨电话,可与国际国内直拨,移动电话、BP机、电报收发已进入全国自动转报网。实现了市话交换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无线传呼自动化。程控电话,由原来的70部发展到现在530部,年末电通收入40万元。
  财政 全乡财政收入主要是工商税、农业税、特产税。1996年至1998年连续三年收支平衡,三年财政总收入581万元,上交国家财政208.60万元。1998年财政收入240万元,比1995年增长107%,平均年递增30%。
  特产 袁桥乡土特产以梨、苹果附为大宗。梨在乡内有百余年的栽培历史,以个大、皮薄、含糖量高、耐贮藏,受到省内外市场的欢迎。现已培育出七、八个优良品种,其中1986年从山东威海引进的日本晚三吉梨为上品。盛产的红富士、新红星、金帅苹果,肉质细脆,香甜味醇,个大皮薄,色泽艳美,远销50多个大中城市和地区,赢得国内外市场用户的赞誉,连年荣获山东省和德州市优质果品金奖,成为省级名优产品。
  人民生活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98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838元,比1966年的46元、1978年的37元分别增加61.6和76.7倍。各类中、高档消费品大幅度增加,摩托车、电冰箱、空调机等高档耐用消费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农民家庭。现在是人民生活丰裕,精神生活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
  科技1974年建立农技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以推广农业、林业、畜禽良种,提高新技术为主。现全乡共有科技人员130人,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15人,初级职称45人,农民技师6人,助理农技师5人,技术员59人。工农业科技网、科技户749个。通过大面积、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林开发,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种效益同步增长。1979年,公社农业技术员张居业和袁桥大队科研队经四年精心选育的大豆品种,被省农业科学院鉴定命名为“陵袁一号”,并获地、县科技成果奖;1985年荣获德州地区玉米中产变高产科技成果奖;1990年获省拾万亩小麦综合技术开发奖。全乡不仅实现了农作物良种化,而且间作套种、立体栽培、地膜覆盖等种植模式和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
  文化事业
  教育 解放前,袁桥乡教育极为落后。抗日战争前,除1921年(民国十年)德县于孝攒店设立第四高等小学外,仅有几所私塾。1946年6月,德县解放,人民政府在百废待兴之时迅速恢复学校,组织夜校午学,劳动人民开始有了受教育的权利。为解决财政困难,采取自力更生,村庄补助的措施,坚持办学,为建国后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建国初期,遵照“山东省教学研究会”会议精神,各村先后都办起了小学,同时也办起了识字班、文化夜校,掀起了群众性的扫盲热潮。到1950年又开办了高小4处,小学30处。1964年发展到小学67处,高小6处,民办、农业中学各1处。1978年全乡有中学5处,小学73处,在校学生3454人,教师15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现全乡拥有小学20处,在校学生388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学1处,在校生945人,教职员工159人(包括民办教师57人)。1978年以来,向大、中专学校输送学生88名;重点、普通高中57人。
  全乡学龄前儿童教育和成人业余教育,也有了发展。1998年全乡有幼儿园10处,入园儿童350人,教师保育员13人;农民业余文化学校27处,业余技术学校42处,参加学习人数达3500多人。
  文化 解放前,全乡文化生活极为贫乏。只在春节期间有些传统节目,如高跷、旱船、跑驴、秧歌等地方曲艺演出,平日仅有盲人说唱。解放后,文化生活逐年发展,各村组织排演小型戏剧。自五十年代以来,广播、电影逐步普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户有了电视,文化生活日趋繁荣。到1998年底,已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一处,文化室38处。
  1998年全乡业余作者48人,其中:业余美术作者4人,文学作者11人,戏剧作者4人,音乐作者8人,曲艺作者18人,摄影作者3人。自1978年以来,业余作者在全国、省级及其他报刊发表的小说、诗歌、故事、散文、剧本等40多件。袁书平搜集整理的《选娘娘》等5篇民间故事,1989年由济南出版社出版。
  卫生 解放前,全乡只有少数民间医生,人民缺医少药,病疫流行,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健康。1958年在“公私合营”的基础上,成立了袁桥医疗诊所,当时有3名从业人员,租用民房三间。1961年购买民房五间,成立了袁桥公社卫生所,从业人员7人。1968年改为卫生院。经30多年的努力,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卫生队伍不断扩大,1998年全乡每千人有医务人员2名。建卫生室33个,有医生42名,儿童计划免疫率达95%以上,使常见病或多发病都能够得到及时治疗。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计划生育工作,在抓好“三为主”的同时,强化“三结合”。1998年有3510对育龄夫妇落实了各种节育措施,节育率达93.4%,一胎出生率占69.5%,一孩夫妇领证报名643个。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德城文史》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德诚区文史资料等情况。例如袁桥乡概况、政权建设、乡村往事、历史回顾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袁桥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