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563
颗粒名称: 名人轶事
分类号: K825
页数: 55
页码: 64-116
摘要: 孙勷字子未,号峨山,又号诚斋,山东德州人,书乡世家①,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博览典籍,才华过人。康熙二十年乡试解元,二十四年中进士,入翰林院,授检讨,文章优美,名满天下。四十八年督学贵州,性爱才,亲临黔阳学院对优秀学子谆谆教诲,不遗余力,为黔省培养了不少栋梁之才。雍正元年补为通政司右通(政)、后擢升为大理寺少卿②。勷知其意,婉言谢绝,不肯依附朝中权贵。雍正三年,33岁的郑板桥北上漫游京师,路经德州,风尘仆仆,仅以秀才身份,慕名前来拜谒刚刚辞官归里、年已69岁高龄的孙勷老人。
关键词: 人物 传略 德州

内容

孙勷与郑燮
  孙寿昌
  一
  孙勷(1655—1739)字子未,号峨山,又号诚斋,山东德州人,书乡世家①,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博览典籍,才华过人。康熙二十年(1681)乡试解元,二十四年(1685)中进士,入翰林院,授检讨,文章优美,名满天下。四十八年(1709)督学贵州,性爱才,亲临黔阳学院对优秀学子谆谆教诲,不遗余力,为黔省培养了不少栋梁之才。雍正元年(1723)补为通政司右通(政)、后擢升为大理寺少卿②。
  吏部尚书,皇亲隆科多(雍正帝之舅舅)知勷才,意欲罗致门下。勷知其意,婉言谢绝,不肯依附朝中权贵。征西大将军年羹尧亦想拉勷己用,得到与隆科多同样之回敬。蔑视权贵、礼遇时贤、爱才如癖的孙勷却与怀有真才实学之士相友善,如山左新城王渔洋(士禛),德州谢方山(重辉),江苏兴化郑燮(板桥)等。辞官后独居乡村别墅(今陵县孙家洼村)15年未曾至城市,以诗书自娱。著有《鹤侣斋集》,《诚斋诗草》,《使黔偶记》,《读韩秘记》,《四书集注》(《鹤侣斋集》收入《四库全书》)。德高望重的勷公年寿八十有四而仙逝,其高洁之情操,诗文之优美,受到世人之称颂,桐城方苞称他文章“得曾(巩)王(安石)遗轨”,蒲松龄称他为“海内宗匠”。
  二
  雍正三年(1725),33岁的郑板桥北上漫游京师,路经德州,风尘仆仆,仅以秀才身份(雍正十年1732年中举人),慕名前来拜谒刚刚辞官归里、年已69岁高龄的孙勷老人。由于勷公爱才好客,并不以年长、位高、名扬海内而慢待这位以卖画为生的穷秀才后生。孙、郑两人一见如故,谈诗论文,十分投契,成为一对忘年之交的好友。勷公学识之渊博、为人之正直,待人之可亲,使性情落拓不羁的郑板桥心悦诚服,感情激荡,更加尊敬面前这位才华横溢、文思敏捷的老前辈。
  当时郑在科举阶梯上起步较晚,虽然只攀登了第一步(秀才),但是他以奇才博学在“画、诗、书”艺文领域内已头角峥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得到了士林的承认和喜爱。这次会面,孙勷老人给郑燮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为此桥板曾题诗留念:
  孙峨山前辈
  讳勷,德州人,进士,通政司右通。文章满天下、子孙科甲无莫,先生泊如也。
  屡劝诸儿莫做官,立官难更立身难;
  一门自有千秋业,万石高风国史看。
  ※ ※ ※
  宿草栽培数十年,根深叶老倍鲜妍;
  而今归到山中去,满眼名葩是后贤。
  此雍正三年事也
  三
  乾隆元年(1736),44岁的郑桥板赴北京春闱,试礼部中试成进士。性情旷达的板桥遍游西山古松、荒寺、峭壁、墟墓之间,走访王公大人、骚人墨客、山中老僧、通人名士。饱览名胜古迹及广泛的社交活动之后,于乾隆二年(1737)离京南归。再经德州时,一晃又十三年过去了,再次探望孙勷老前辈。这次会面,郑以进士身份(乾隆七年才授官为范县令)前来拜谒孙公,45岁的郑板桥又展笔作画,题诗赠之。
  画盆兰送大中丞孙丈予归乡
  讳勷、字子未、号峨山
  后十三年过德州,公年八十二岁,十一子孙曾林立,并见玄孙复出是图索题,又书二十八字:
  栽得盆兰返故乡,天家雨露郁苍苍;
  今朝满地兰芽茁,又喜山中气候长。
  四
  清代中叶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虽出身“贫儒”,其“画、诗、书”谓之“三绝”。世人得板桥一片纸,只字书,如获至宝,皆珍惜庋藏。而平生束狂入世、落拓不羁的郑板桥,平生最望慕叹羡相友善者有六:同邑李〓、钱塘金农、胶州高风翰、北京紫琼崖主人(即慎郡王、雍正帝之弟、乾隆帝之叔父)、德州孙勷、卢见曾。在郑氏心目中所敬仰的六名士中,德州就占有孙、卢二公,可见“陵州此城古,德州名士多”。在中国文化史上,画家诗人郑板桥两次来德拜谒孙勷公,被后人传为佳话。
  五
  附录《清史列传·郑燮传》(摘抄)
  郑燮(1693—1765)字克柔,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知县,后调潍县。官潍县时,岁歉,人相食。郑燮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饲之,有积粟责其平粜。郑板桥善诗、工书画,人以“郑虔三绝”称之。诗言情述事、恻恻动人、不拘体格,兴至则成,颇近香山(白居易)、放翁(陆游)。书画有真趣,少工楷书,晚杂篆隶,间以画法。所绘兰竹石亦精妙,人争宝之。词吊古摅怀,尤擅胜场,或比之蒋士铨。内行醇谨,幼失怙恃,赖乳母教养、终身不敢忘。所为家书忠厚恳挚,有光禄庭诰,颜氏家训遗意。晚年归老之。与袁枚未识面,或传其死,顿首痛哭不已云。著有板桥诗钞。
  注①孙公书香世家、子孙众多、五世其昌。勷子:孙于〓进士(雍正五年丁未科三甲九名)、于盛(举人)、于盙(举人)、于盘(举人)、于〓(举人)、于宣(举人)。勷孙:孙金莚进士(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三甲八十四名)、金兰(举人)、金敬(举人)、三代进士,世人显羡。
  注②大理寺,清代最高审判机关,司审核刑狱案件,同都察院和刑部合成所谓三法司,置大理寺卿、少卿,满汉各一人,
  凡属重大司法案件,在京要会同刑部、都察院会审,地方要报请三法司会核。
  少卿即副卿,类乎现代中央最高法院、副院长之职。
  参考书目:《德县志》、《陵县志》、《郑板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本)
  我国历代的都城
  商(后期)——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镐京(今陕西西安)
  东周——洛巴(今河南洛阳)
  秦——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
  东汉——洛阳(今河南洛阳)
  三国:
  魏——洛阳(今河南洛阳)
  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吴——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洛阳(今河南洛阳)
  东晋——建康(今江苏南京)
  隋——大兴(今陕西西安)
  唐——长安(今陕西西安)
  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
  西夏——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东南)
  辽——上京(今辽宁巴林左族南波罗城)
  金——中都(今北京、开封)
  元——大都(今北京)
  明——北京(今北京)
  清——北京(今北京)
  德州石大将军传略
  孙寿昌
  昔日,枣市大街(今解放南路前进街)中间路西,有一所青砖灰瓦的古老宅院,高大的台门,门楣上悬一块竖匾,匾额为“御前侍卫府”五个大字。州城民间俗称这所府第主人,谓石大将军。笔者将这一历史人物的业绩和晚年其蒙冤悲剧,撰成史料,以飨后人。
  一
  石云倬(石大将军)(1679~1736),字天章,德州人。少时家贫,身强爱习武,青年立志从戎报国。康熙四十五年(1706),二十七岁的云倬赴京参加武科殿试。他功底扎实,动作娴熟,体质强健,精力充沛,力挽三百斤石锁,抓举过顶。十二力大弓(十斤为一力),一百二十斤铁刀,双臂用力,弓开满,刀舞花,得中武进士,授御前侍卫。后出为甘肃平凉游击,升凉州参将。康熙五十四年(1715),调赴新疆巴里坤协办军务数年,升甘肃庆阳副将,又特授江西南赣总兵,擢浙江提督,调福建提督。“历任二十余年,清空粮,增炮位,节经费,修器械,缮宁波城郭……增设水师,更番巡察以严海防;多备副枪并缭刀火斗等器,以资巡哨;分编七标战船,以专责成;修泉郡城池门八卦沟,以弭水患,……”(见《德县志》)
  云倬调往何地,忠于职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清初加强东南海防建设,保卫海疆,尽心竭力,随宜擘划,运筹周备,爱兵如子,指挥有方,成效显著,曾得到雍正帝嘉奖。其军事条陈准行勒入军政全书,充分显示出云倬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长于谋略驾驭战争的本领。
  二
  清初,除了汉族人民反清斗争之外,朝廷与周边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亦十分尖锐,康熙帝几次大规模对周边用兵,虽然基本上控制了整个边疆地区,但事情并没完全结束。最不安定的是西北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头子噶尔丹策零,长期与清廷处于敌对状态,经常挑起事端,还挑动青海、西藏、蒙古地区其他蒙古部族闹事。更为严重的是勾结沙俄,妄图分裂祖国。因此,准噶尔部不平,西北边境永不得安宁。雍正帝继承其父遗志,决心彻底解决准噶尔问题,向西北大规模地用兵,以武力荡平叛乱。
  三
  雍正七年(1729)三月十二日,胤禛以出师告太庙,在太和殿举行隆重的受钺礼,君臣行跪抱礼。胤禛命侍卫内大臣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北路出师阿尔泰山;命川陕总督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西路出师巴里坤,特授石云倬为征西副将军,挂振威将军印(从一品),两路大军形成对准噶尔的钳形攻势。云倬“甫至边,於土古鲁及巴尔库尔之东、西、北三面设卡,巡踩贼踪。立三法,日以尘扬辨夜,以烟火辨雪,以脚印辨瞭望,十分严密。整顿驼马、器械、牧场,添兵防范,屡立功。”(见《德县志两路大军,十万官兵,无数的车辆马匹,满载着兵器、粮草、行李、帐篷、炊具……浩浩荡荡出塞,向大西北奔去。在西北,官兵看到的是:没有人烟的荒野,无边的大漠,噶尔丹叛贼在哪里?真是“西出阳关无故人”,官兵找不到叛贼,仿佛“盲人瞎马,夜半深池”,而叛贼却注视着官兵。
  当西路军进入新疆腹地后,由于石云倬早年曾在新疆帮办军务数年,深知西北蒙古厄鲁特准噶尔部之凶残狡诈,故主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以守为攻,诱敌深入,围追堵截,一举歼之”的战略战术,“切勿轻敌冒进,分散兵力,盲目攻战,急于求成”。然而,大将军岳钟琪置若罔闻,不仅不采纳,而且遇事掣肘,骄横专断,刚愎自用。云倬只好听之任之,违心应命。
  △雍正八年(1730)十二月初,胤禛命两大将军至京面授方略。时岳钟琪大将军印务交提督纪成斌署理。纪成斌设十数万驼马牲畜之牧场于科舍图,距大营远,又不设防。噶尔丹策零遣二万骑,乘虚突劫科舍图牲畜。西路军损失惨重。(噶尔丹策零首先向西路军开刀,并得逞。)
  △雍正九年(1731)六月,噶尔丹策零派大头目敦卜多等率兵三万,越阿尔泰山直犯北路军。勇而寡谋的傅尔丹,轻信被擒贼兵供言,驱兵往袭,部下许多军官交谏不听。贼军把北路军诱至和通脑儿(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布多西二百里处)谷中,胡笳远作,毡裘四合,伏兵三万,驰骋冲突,四千余官兵被围。贼军以逸待劳,以主迎客,以静制动,以众击寡,北路军前锋统领丁寿,参赞苏图,副都统马尔齐均战死。贼军乘胜直犯大营,傅尔丹命索伦蒙古兵迎击,科尔沁蒙古兵先遁,索伦兵大溃。傅尔丹率二千满洲兵且战且退,跑了七天到科布多。是役副将军巴赛、查纳弼以下皆战死,全军失利。
  △败报传至京师,胤禛命顺承郡王锡保代北路大将军职,傅尔丹降为副职。后又以平郡王福彭为定边大将军,顺承郡王锡保又被革职(走马灯似的撤换北路军统帅)。
  △七月西路军得到北路军败报后,岳钟琪率大军进攻乌鲁木齐,行至纳邻河,探知敌遁,扑了个空,不得不回兵(官兵被叛贼牵着鼻子在荒漠中疲于奔命)。
  △雍正十年(1732)四月,军机大臣鄂尔泰参奏:“岳钟琪玩忽纵敌,应行议处”。命削去岳之公爵封号,护大将军印务,戴罪立功。
  △七月十四日,调岳钟琪回京,其宁远大将军印务由署陕西总督查郎阿署。
  △十月,将岳钟琪革职,交兵部拘禁。
  △再说八月光显寺(即额尔德尼招,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西南额尔德尼桑图之西)之战中,准噶尔大头目敦卜多率三万骑兵频频东犯。额驸策凌(康熙帝女和硕纯悫公主丈夫、雍正帝之妹夫)英勇善战,率右翼官兵,督骑横冲,奋勇冲杀时,左翼官兵丹津多尔济亲王消极观望不前,使敌敦卜多率败兵由左翼突围逃遁。策凌急檄另一支官军马尔赛截其归路,
  可恨的是马尔赛贪生怕死,拥兵闭城,副将军达尔济及军营将士求战,马尔赛立意不许,副都统傅鼐情急跪求,马仍不允,坐视叛贼从眼皮下逃窜,使“入网之兽,得以兎脱”。
  △十二月,命将马尔赛于扎克拜达里克军营前正法。
  △雍正十一年(1733)正月十八日,命大学士鄂尔泰往北路军营经略军务(但仍无济于事)。
  (凡△引文见《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第五卷)
  四
  此次西北用兵,一开始雍正帝及两路大军的统帅从思想上、心理上就犯了错误,他们君臣骄傲自大,目空一切,错估形势,认为小小的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作乱,大军一到,一举荡平,定获全胜,有何难哉。然而战事并非那么简单,噶尔丹策零叛贼,粗犷慓悍,凶猛残酷,狡诈多端,飘乎不定,时打时和,时服时叛。加之塞外荒漠,地理不熟,气候恶劣,轻敌冒进,为敌所乘。十万大军屯驻塞外,年复一年,旷日持久,不进不退,师老靡饷,一误再误,一败再败,损兵折将,犯了兵家大忌。再者旗兵入关已八十多年,承平日久,习俗所趋,文恬武嬉,贪生怕死,思乡厌战,纪律涣散,临阵脱逃,腐败无能之弊,完全暴露无遗。
  征西之战,清廷人力物力消耗极大,不得不于雍正十一年(1733)暂停进兵。胤禛命侍郎傅鼐、学士阿克敦、副都统罗密等往准噶尔部谕噶尔丹策零罢兵之事。堂堂的朝廷十万官兵,居然败在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三万叛贼手下,其为世人所耻笑。恼羞成怒的胤禛,为维护其至高无上的尊严,将战败之责完全推到臣下两军将领身上,将傅尔丹、岳钟琪、石云倬、马兰泰以失误军机罪,著斩监候。但是胤禛若反躬自省,扪心自问,其内心也难逃其咎。他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至死不变,在位十三年,也没有解决准噶尔部问题,撒手人寰,还是留给了儿子弘历去解决,直到乾隆二十年,才彻底平定这场断断续续准噶尔部汗桀骜不驯的叛乱战争。
  五
  雍正十年(1732)十月,西路军宁远大将军岳钟琪被革职后,交兵部拘禁。副将军石云倬为大将军所诬,被逮入京,时年五十三岁。由于雍正帝对他多年实绩印象颇佳,“优荷殊恩,念其操守好,免其刑具及大将军,罪状定,吏议以不能预行参奏,安置浙江,杜门省愆。”(见《德县志》)清廷部议许多大臣为云倬说了公道话。
  云倬戎马一生,由游击、参将、总兵、提督,至将军,他任职谨慎,忠勇多谋,特别是在浙江、福建任提督期间,对加强东南海防建设,保卫海疆,军绩显著。晚年调赴征西之战,对保卫祖国领土统一完整,贡献出他的智慧和力量,史籍多有誉语。
  征西失利,上下内外因素很多,胤禛及两路大军统帅,大言无忌,调度乖方,指挥有误,谋之不精,受敌愚弄,为敌所乘。云倬受诬而获罪,真是“热血丹心人谁信,横戈原不为封侯”,“疆场戮贼三尺剑,辨冤谁作上书人?”这样一位怀着满腔报国热血的爱国将领,蒙冤郁郁,仰天而亡,终年五十七岁。呜呼!悲夫,惜哉!
  将军之子,石景周亦是位很有战绩的军官,“由河标递升四川黔彭都司,从公相阿,平定金川,以军功升江南池州(今安徽贵池)游击,未仕告休归。”(见《德县志》)他看到父亲一生“忠君报国,驰骋疆场”,晚年却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因此对“效忠朝廷,建功立业”产生了怀疑,对“率军冲杀,东征西讨”也不再感兴趣。按说作为一员武士逐级擢升到游击(从三品)已是很不容易,也就是说由中级军官开始向高级将领迈步,他毅然请求解甲归田,返回故里,居家为民,不再与清廷合作,这是景周对满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展示的无声抗议,也是对蒙冤而逝九泉之下父亲英灵的最佳慰祭。
  中国方志之最
  △现在最早的一部全国划区域志是战国时期成书的《尚书·禹贡》。
  △一般认为现存最古的方志是东汉袁康的《越绝志》,堪称方志鼻祖。
  △现存最早的以志为名的方志是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
  △最早以帝王年号标志的志书是晋《秦始郡国图》。
  △现存最早的图经是唐开元年间修的《沙州图经》。
  △现在所知最早的图经是东汉的《巴郡图经》。清人华沅认为《山海经》的原始形态也是以图为主体的《山海图经》。
  △我国第一部全国性的总志是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
  △我国第一部体例空前完备的地方志是北宋乐史的《太平寰芋记》。
  △我国第一部一统志是《元一统志》。
  △我国台湾第一部府志是清康熙年间蒋毓英的《台湾府志》。
  △我国最早主张方志属于历史学范畴的是东汉史学家郑玄。
  △我国一省独有的方志种类是云南省的《盐井志》。
  摘自《鞍山市志通讯》
  德州文武阁与陈洪谏
  孙寿昌
  康熙三十年(1691)德州朝阳门外,柴市大街东首,文武阁竣工落成。一位年逾花甲,玄缎小帽,长衫马褂,和蔼可亲,精神矍铄的老人前来登阁。霎时,木匠、瓦匠、石匠、铁匠、油漆匠、雕塑匠及众多平民百姓,都以尊敬爱戴的心情围上前来,迎接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何人也?他就是告老还乡,兴建该阁的主人陈洪谏。
  该阁为二层建筑骑道门楼,下层青砖墩台,正中一城门洞,行人车辆门洞穿行。南北两端面西有砖阶上下,墩台顶端四周城堞垛口围绕。台上门楼一楹,砖木结构,四面廊厦,东西两檐,通安朱红木格棂门。内部当中有一道木雕花棂相隔,面东为泥塑彩绘关圣帝君坐像,左手托《春秋》,右手胸前捋须。两旁为周仓、关平站像,周仓双手扶立青龙偃月刀,关平双手托抱
  黄绫包裹汉寿亭侯将军印。塑技精湛,栩栩如生。面西为泥塑彩绘文昌神(梓潼帝君)坐像,右手提一朱笔,左手端一墨斗。封建时代被视为主宰人世功名利禄之神,历代文人学子多虔信之,故“文武阁”之名由来也。
  文武阁造型古朴,给人以“挺拔秀丽,小巧玲珑,风格独具”的美感。登阁视野开阔,极目远眺,令人胸怀舒展,心旷神怡。后重修时一度易名“长生阁”,但民间仍沿称“文武阁”。1939年,该阁被日伪拆除,系州城一大损失。
  一、兴水利除水患,造福百姓
  陈洪谏(约1629~1697),字宪宸,号觉菴,德州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初授四川峡江县令。该县土地硗瘠,洪水经常泛滥。水患之后,庐舍田畴尽毁,百姓食不果腹,苦不堪言,民生日蹙。陈洪谏赴任后巡视境内,体恤民艰,关心民瘼。他详勘地势,积极筹划,调度民工,兴修河渠,疏浚归流,引水灌田,化害为利,颇得民心。由于政绩昭然,“治水有功,升云南丽江府推官”(见《德县志》)。康熙七年(1668),清廷裁撤推官一职,陈洪谏改调江南兴化县令。
  二、七上血书求赈,为民请命
  江南布政使所辖的兴化县,地处苏北地区,是一深受黄、淮水患之害的穷县。清初黄河是夺淮河河道经苏北流入黄海的,淮河河道容纳不了两河之水,加上黄河泥沙淤塞,河床高于地面,一遇夏秋水涨,往往泛滥成灾。明末清初,战乱频仍,河防失修,为害愈烈。
  顺治帝在位十八年就有八年发生较大水患;康熙前十五年,几乎年年有水患,据文献纪载:
  △康熙七年八月十二日,河决桃源(今江苏泗阳南)黄家嘴,报闻。
  △康熙九年四月廿九日,河决归仁堤、高邮等以东城郭房舍尽毁。
  △是月,淮、黄暴涨,湖水泛溢,田舍被淹。
  △康熙十年十月廿七日,河决桃源(今江苏泗阳南)。
  △康熙十一年四月三十日,命侍卫吴丹、学士郭廷祚阅视河工,绘图进览。
  △康熙十二年十月初八日,淮扬地方清水潭石堤复决,黄、淮水势弥漫,高、宝等十八州县卫所受灾。
  (凡△引文见《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第五卷)
  易淤易决,易决又易迁的黄河,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黄河泛滥、漕运阻断,朝廷震动,急得康熙帝提笔把“三藩、河务、漕运”三大事记在宫中大柱上,以经常提示勿忘,并数次命两江总督、江宁巡抚,河道总督及京中侍卫、学士等高官大吏,前往会勘河工。这些大僚你来我往,走马灯似地下来看一看,问一问,哪个真正关心百姓的疾苦?!陈洪谏面对连年受灾,一望泽国、饿馑遍野,啼饥号寒,嗷嗷待哺的灾民,作为他们的父母官,忧心如焚。然而想到自己仅一七品官耳,没有资格在官至极品、封疆大吏面前议政的权利,最后决定甘冒丢掉乌纱帽之险,毅然刺指,血书上呈,为民请赈。一上不报,二上不报,再上不报……,陈洪谏七上血书,终于感动大吏,许发粟赈济,灾民赖存,活者甚众。
  洪水退后,陈洪谏劝导县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在灾情万分严重的情况下,高官过境,接来送往,陈洪谏“自捐千金供支应,毫不累民”(见《德县志》)。在封建官僚群中,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这样“慷慨任事,所至以才干称”(见《德县志》),实属难能可贵,百不挑一,真可谓贤令也。
  “后历任江西抚州同知(知府的佐贰),袁州(今江西宜春)知府,陕西神木道(台)”(见《德县志》)。
  三、为家乡修阁楼,慷慨捐资
  陈洪谏做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官,年老致仕,回到久别的家乡德州。他热爱家乡人的淳朴,更热爱德州这座古城。归里后,他没有像那些庸官俗吏那样,忙于置田产、修宅院,过养尊处优的寓公生活,而他想的、做的,是为家乡父老称颂的事。州城朝阳门外有两大通衢要道,一条南通济南府,南关大街南首,明代建有一座骑道门楼,名曰玉皇阁,非常壮观;另一条东通武定府(今惠民),东西走向的柴市大街东首,亦应建一座骑道门楼才相得益彰,增添州城的壮观雄姿。为此,陈洪谏亲自查看地形,丈量基地,与知州会商,设计绘图,购置料物,招募工匠,并慷慨捐资,随宜掰划,加紧施工,一座崭新的“文武阁”骑道门楼于康熙二十八年筹措,三十年告成。阁外断桥圮路,一并修整,州城百姓有口皆碑而感颂之。
  结束语
  陈公洪谏,为官清廉,一身正气,情操高尚。他做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官,任职谨慎,性格刚直,为人淳厚,最高也不过熬到个四品道台,但他却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关心民瘼,
  爱民如子,名载史册,功垂后世。那些权重一时的大僚,只知骑在黎民头上作威作福,鱼肉百姓,欺压良善者,若与芝麻官陈公相比,真是相形见绌。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陈公仙逝,传之不朽,虽死犹生,重如泰山。而世上那些视财如命,一身铜臭的贪官污吏,虽家财万贯,死后如荒烟腐草,湮没无闻,实如一鸿毛耳。孰得孰失,历史是公正无情的。陈公洪谏不愧为后世作人的楷模,仕子的榜样。
  我国书籍之最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最早的断代史史书是《汉书》。
  最早的词典是《尔雅》。
  最早的诗歌集是《诗经》。
  最早的小说是《搜神记》。
  最早的总结性药物著作是《本草纲目》。
  最早的农业专著是《齐民要术》。
  最早的传记体史书是《史记》。
  最早的有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是《史通》。
  最早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最早的长诗是《离骚》。
  最早的医学书是《黄帝素问》。
  最早的植物学书是《南方草木状》。
  卢见曾与《〔乾隆〕金山志》
  王桂云
  清代学者卢见曾爱才好客,交往名士甚多,四方来访者甚众。校刊、补刊古著述多种,著有诗文六卷。尤以纂《〔乾隆〕金山志》十卷首一卷,为方志事业做出贡献。
  卢见曾(1690—1768),字抱孙,号雅雨,又有澹园、渔洋山人、雅雨山人等称,山东德州人。父卢道悦,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河南偃师县知县。著有《公余漫草》、《清福堂遗稿》。见曾于康熙五十年(1711)中举,六十年(1721)进士;雍正三年(1725)授四川洪雅县知县。邑庶而贫,狱讼繁兴,见曾除杂派、清积牍,一以俭勤为治。四年,以忧归,服阕(即守孝)。九年,补安徽蒙城县知县,迁六安州知州。州豪户多占水塘为田,见曾大兴劝垦。十二年,调亳州知州,州有龙凤沟已淤塞,见曾倡开之,水患遂
  除。卢见曾有《龙凤沟碑记》略云:“雍正九年,予以蒙城令代理亳州,已知其水患之可以除,卒卒未三月而去。又四年,自六安调治亳,乃得亲履其土,度其势而为之。始至则欲开梭沟,然梭沟有砂疆十里,不可以开,众议纷纭,莫之适从。予兴水利于六安,十之成八九矣,而调治亳;予除水患于亳,十之成又八九矣,而迁庐州。将行,皆眷顾依迟而不忍去,安得不惓惓焉?”十三年,擢江南江宁府知府,未逾月,调安徽颍州。颍有西湖,宋欧阳修尝筑塞白龙沟,注水湖中,灌溉腴田,以为民利。明季湖废,见曾欲复之,有人刁难。见曾对众曰:“盗湖为田,利止湖旁数十家耳。然水大至,荡啮害田庐。若复湖,则水有蓄泄,利及一州,而又免淹没之患。”众服,湖乃得复。见曾又葺欧阳修、晏殊、吕公著、苏轼四贤祠,以宋佥书赵令畴、明通判吕景蒙配享,示有功于湖者,不敢忘也,并于乾隆元年(1736)作《颍州重〓西湖记》。乾隆元年,擢两淮盐运使,淮商习骄蹇,疾见曾整峻,中以蜚语,遂被吏议。五年,奉诏戍台。九年,起谪戍,补直隶滦州知州。逾年,擢永平府知府。洋河自塞外入,经抚宁之东北境,康熙时河身东徙,至是水暴涨,啮且及城。见曾倡导筑坝挑引河,自是患遂息。见曾作《洋河筑坝挑引河碑记》。见曾短小精悍,有吏才,荐者谓“其人短而才长,身小而智大”。乾隆十六年(1751),迁长芦盐运使,十八年,复调两淮盐运使。兴扬州水利,遂习水患,又修秦淮红桥二十四景及金焦楼观,以备宸游。《〔乾隆〕金山志》就成于此时,后以告归。三十年,高宗(乾隆)南巡,赐御书“德水耆英”匾额,时年已七十六岁。见曾勤于吏治,所至皆有殊绩。爱才好士,亦是有名的。金农、陈撰、厉鹗、惠栋、沈大成、陈章等数十人,皆为上客。王昶称其爱才好士,百余年来所罕见。见曾一生著述丰富,计有《雅雨堂诗文集》、《雅江新政》、《出塞集》、《感旧集》、《金石三例》、《雅雨金石录》和《山左诗钞》等十余种,统称《雅雨堂丛书》。上著自刻刊行,校勘精细,受到藏书家的珍视。
  关于卢见曾的记载,除《清史列传》外,许多方志载录甚众。以《〔民国〕德县志》最详,是志卷十云:“卢见曾,字抱孙,号澹园,别号雅雨山人,宗哲七世孙。幼从中州名儒高矩菴先生读,聪慧绝伦,学问具有根柢。学诗于王渔洋、田山薑两先达,益究精粹,山薑尝称之曰:‘吾乡后起,以诗名家者当在斯人。’……”由于他为官清廉,关心民苦,兴利除弊,政绩卓著,受到清庭重用,百姓拥戴。《〔嘉庆〕洪雅县志》卷十称其“为政公慎勤明,甫〓任,即除不便于民者数十条,凡所举行皆餍人心。在官日,著有《雅江新政》一书,至今传颂。尤加意士林,建雅江书院,与诸生讲诵无间时,关于其地立望春阁、雅雨楼诸胜,后遂以雅雨自号。”又云:“著《雅江新政》一书,诸谳语皆可诵,尤切于地方者,莫如《详禁开矿》一启……完善其议,厥事乃寝。”《〔同治〕续天津县志》卷十一称其“乾隆十六年任长芦运使,创立问津书院,招集诸生,亲为课艺,优给膏火,培养人才,一时称盛。”《〔光绪〕永平府志》卷五称其“再起任邯郸,补滦州牧,创修海阳书院,寻升永平守。时永平文风不振,公于明武学旧基,创修敬胜书院,命名之义,盖取丹书敬胜怠语。以东邻太公庙也,设立学规,增置膏火,至今书院尚设主祀之。”此外,尚有《〔光绪〕增修甘泉县志》、《〔光绪〕滦州志》、《〔乾隆〕德州志》、《〔乾隆〕六安州志》等多种志书有载。关于卢见曾的政绩直至今天,两淮盐民,仍念念不忘。1985年1月,德州市政协,曾收到江苏射阳县政协函件称:卢见曾未到任前,盐商们倚仗财势,勾结官府,巧立名目,侵犯“亭户”(后称灶户,即盐民)土地(盐池)所有权,广大贫苦盐民,备受其害。卢氏到任后,清理盐政积弊,以“灶属商亭,粮归灶纳”为主要内容的所谓“卢案”,肯定了盐民的土地所有权,并发给盐民凭证,百多年来,一直执行。到了民国年间,盐商们又想推翻前案,盐民们根据“卢案”,据理力争,又获胜利。贫苦的盐民,为了感念卢公,民国九年(1920)众人凑钱,修建了卢公祠,每年奏祀不衰。射阳县政协,为将这一史料征集完备,请卢氏家乡政协相助,提供有关资料。说明卢氏确为清代的清官。然而,不幸的是卢见曾竟遭到奸臣陷诬,告其贪污受贿,遭到抄家,遣戍(充军)乌鲁木齐。卢氏获罪原因,少有文献资料可查,只在《清史稿·纪昀传》中有简单的记载:“前两淮运使卢见曾得罪,昀为姻家,漏言夺职,戍乌鲁木齐。”纪昀的女儿是卢见曾的孙子媳妇,预先暗地里通知卢见曾是有可能的。纪昀是乾隆的近臣,又是军机大臣,查抄决定是会早知道的,据传说,纪昀写给卢见曾一封含糊其词的暗示性便函,大意是年岁老了,又有钱,不必俭省,可尽量享受。在临抄家以前,纪又派一亲信,在亲信的右手掌心,写一“少”字,(手加“少”为“抄”字),面见了卢氏。此说未必可靠,泄密一说,载于正史,当不容置疑的。可是不久,卢的冤案得到澄清,纪昀官复原职,卢见曾降调为滦州知州。
  卢见曾“诗笔健拔,而词旨深厚,穷居塞外,有惓惓望阙之忱”,徐世昌此评切确。诗《赠秋玉》云:
  “玲珑山馆辟疆俦,邱索搜罗苦未休。数卷《论衡》藏秘笈,多君慷慨借荆州。”又有《赠祓江》诗云:“弓衣织遍海东头,博奥曾闻贯九邱。犹善遗编仍藻绣,更番频到借书楼。”卢见曾《渔洋感旧集小传》略云:“扬州藏书之多,无如(汪楫)先生及玲珑山馆主人。余每借观于二家,因题所写为‘借书楼’,赠其文孙祓江云云,赠秋玉云云。”《扬州杂诗》云:“一翦鹅溪万点烟,山青未了水潺潺。夫子亭上闻诗日,为说门生画辋川。”另云:“江南老掘旧风流,十载蕃厘一砚秋。石室他年传御榻,游人争上写经楼。”《过瀚海》诗云:“龙沙迴望更霑衣,树别兼旬鸟见稀。惟有顽山时外向,曾无活水不东归。氈屯大静笳飞怨,草铺镫昏雪打围。宵寐难成成莫醒,梦行定不背朝晖。”《留别扬州》诗云:“脱却银黄敢自怜?不才久在受恩偏。齿加孙冕馀三岁,归后欧公又九年。犬马有情仍恋主,参苓无效也凭天。养疴得请悬车日,五福谁去尚未全?平山迴望更关愁,标胜家家醉墨留。十里亭台通画舫,一年箫鼓到深秋。每年绛雪迎朱旆,转似青山恋白头。为报先畴墓田在,人生未合死扬州。长河一曲绕柴门,荒径遥怜松菊存。从此风波消宦海,始知烟月足家园。岁时社集牛歌好,乡里筵开鹤发尊。癡愿无多应易遂,杖朝还有引年恩。”袁枚《随园诗话》云:“卢雅雨先生转运扬州,以渔洋山人自命,尝赋《红桥修楔》四章,一时和者千余人,余俱未见,而先生原唱,余亦不甚爱诵也。及其致仕,《留别扬州》诗,竟成绝调,真所谓欢愉之词难工,感怆之言多妙耶?其词云云。呜呼!后公果将杖朝矣,乃竟不得考终。余弔之曰:‘潘岳闲居竟不终,褚渊高寿真非福’。《列子》云:‘当生而生,福也;当死而死,福也。’其信然欤!”卢氏《承恩出塞留别扬州诸故人》诗云:“解网纶言下九阍,孤臣犹在识天恩。三年便许朝金阙,万里何辞出玉门。沙暗阴山秋猎壮,雪明瀚海夏裘温。多情应信扬州日,直送征轮到塞垣。”《送司空还山》诗云:“贺公矍铄据归鞍,不死龙沙风雪寒。到此纔知臣罪重,余年敢忘主恩宽。已无绿水疑巢父,容有苍生望谢安。帷幄边机重召对,汉家振旅不为难。岂应闻喜转生悲,无奈恩深重别离。亿万人中曾识我,五千里外更依谁。荒烟爨冷分甘地,胡拍声残祖道时。此去桑榆但寻乐,不须帐触寄相思。”卢见曾《渔洋感旧集小传》注称:“胶州高西园凤翰画、书、诗擅三绝之技,为歙县丞。余转运扬州日荐之,旋与余同被逮,抗辞不屈,事因得白。以病废右肱,乃运左腕作书,益奇绝。然竟以穷饿死。余哭以诗云云。”袁枚《随园诗话》云:“咏古诗有寄托固妙,亦须读者知其所寄托之意,而后觉其诗之佳。卢雅雨先生长不满三尺,人呼‘矮卢’,《题李广庙》云:‘明禋自有千秋貌,不在封侯骨相中。’”足见卢氏之诗,多有寄托之情,“词旨深厚”。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雅雨堂刻本,由卢见曾撰《〔乾隆〕金山志》十卷首一卷,是著名的山志。金山古名泽心山、氏父山、获苻山、伏牛山、浮玉山、龙游山、金鳌峰、金鳌岭等,原屹立江中,清道光中始渐与长江南岸陆地相连,风光秀丽,景色优美,上有金山寺、妙高台、“天下第一泉”等名胜。金山志书,始于明永乐间寺僧惠凯之《金山志》;明正德间,张莱以金山、北固山、焦山合撰《三山志》,笔虽雅洁,而失之太简;正德时又有郝子高、释智宜、胡经同撰《金山志》,略嫌繁芜;清康熙二十年(1681),住持释行海撰《金山游龙禅寺志略》,内容不仅于释,也多涉山;康熙五十九年,寺僧明诠、实雄又撰《金山新志》十六卷,向称明晰;乾隆初年,刘名芳也曾撰有山志,务在增广。乾隆二十七年,卢见曾于两淮盐运使政务闲暇之际,取裁诸志,核证群书,补缺订讹,编成是篇。卷首有序、凡例、宸翰、金山图;卷一山水、卷二碑刻、卷三方外、卷四杂识、卷五~十艺文,括有赋、诗、诗馀、敕谕、碑记、序跋、书、赞、铭、文、状、志。《宸翰》收有清圣祖、清高祖的诗、文、书、画等;《山水》于所记古迹、胜地、寺宇,凡今昔改易者,悉详加证验,备考兴废之由;《杂识》载方言、诗话、轶事、异闻、上稽史乘、旁采说部;《方外》所收高僧,有事迹可传者方予登采;《艺文》非可以表现山水之胜,古今异观者,概不问津。所录文献,各据原文,并注出处。如有异说,又附考证。体例较谨严,搜罗也颇宏富。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行,由释秋崖撰《〔光绪〕续金山志》二卷,乃继《卢志》而作。秋崖住持金山江天寺历三十年,以《卢志》去当时已130余年,虑年久之后其间种种史事湮没,遂博采群书,搜罗碑碣,以五年之力续成此编。《卢志》所载住持止于法乳(大清临济下第三十三世),《续志》则增补以下各住持,而止于显然(大清临济下第四十二世),可补旧去之不足。金山有志并可有续志,卢氏之开创之功不可抹煞。
  山志是地方志中专志里的一种,其特定内容是记有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的名山,这些名山具有开发历史悠久,风景佳丽特点,封建帝王封禅之所,佛教、道教胜地、文人学士吟咏之处。卢氏《金山志》正体现这种特色。这正是卢氏为方志事业所做的贡献。当书一笔!
  清代著名诗人谢重辉
  孙寿昌
  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两位官员策马出德州城朝阳门南行,其中长者为名扬海内的大诗人、刑部尚书王士祯(渔洋),次者系文章满天下的文士、大理寺少卿孙勷(峨山)。离城三十五里,来到一个名叫谢公村的小村庄(今德城区王村店乡谢家坟村)。渔洋高兴地吟道:“高原临马颊,中有谢公村。芳树春连屋,清川日在门。人如古渔父,地即桃花源。十载长安别,心期此重伦。”峨山接着唱和:“荒凉九龙口,寂寞谢公村。溪水空浮岸,风帆不到门。”两人相对而笑,原来王、孙二公前来该村探望辞官归里的挚友,著名诗人谢重辉。
  一、圣恩先荣登仕途
  谢重辉(约1639~1711)字千仞,号方山,又号
  匏斋,德州人。其生父名谢陛(明生员),方山从小过继伯父谢升为嗣子(谢升,明万历三十五年即1607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入清后,官清议公大学士)。明代谢府在德州城内广川门里,到清代康熙年间,方山迁往城南郊区,修建杏村别墅,并在此定居(今谢家坟村)。
  方山自幼生长在官宦之家,过着优裕的生活和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还有很高的文学天赋和修养,喜好读书,特别雅爱诗歌。他不必经科举之路,便可得到荫封官职(明清两代、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高官大吏子弟,不经考选,可取得官职,史称荫封)。康熙初年,他被封为中书舍人,入京为官,后调升刑部郎中,真可谓青春得意,前程似锦。公务之余,勤奋工诗,擅长五言古体,自成一家,在诗歌创作上,取得惊人成就。
  清初诗坛盟主王士祯(渔洋),倡导“神韵说”,要求诗歌贵含蓄不贵显露,重形象不重议论。追求自然、清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反对艳丽诗风。当时在清代诗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方山也是王渔洋“神韵说”的唱和者。康熙十六年(1677),王士祯在京选评《金台十子诗》①刊行,当时十位著名诗人作品被选,方山就是其中之一者,足见其文学造诣之深,诗作知名度之高。
  二、五古独树惊士林
  方山早期作品已散失不存,给后人留下唯一一部诗集《杏村集》七卷,书目收入《四库全书》。王士祯在《杏村诗评》里说“杏村诗去肤存骨,去枝叶,存老干,真尝甚稀,存之箧中,以待元次山、杜清碧其人者,定相尝于弦指之外,倾倒至矣。”(《清诗别裁集》卷十三),后来诗人卢见曾(雅雨)编选《国朝山左诗钞》选录方山诗八十多首,可见卢对谢诗多么雅爱。同乡诗人宋弼(字仲良,号蒙泉,德州人。乾隆十年进士,官陕西按察使)读了方山的诗集,心情激动,有感而作七言绝句一首:《题谢方山先生杏村集》
  木叶彫余石气清,谷音弦指自冷冷。
  蜉蝣蟋蟀多风刺,合取遗文续六经。
  方山在《杏村集》里写下了大量优美如画的田园诗,风土诗,闲适诗。语言清新洗炼,淳朴自然,清幽恬淡,读后给人以自然美的艺术享受。这里录几首来尝析。
  (一)敝庐
  平衢纷楼阁,吾止爱吾庐。茅茨无容剪,瓦砾不须除。但开阶下地,左右罗春蔬。明月到床榻,照见床头书。寥寥礼节少,施施心情舒。寂寞正自佳,僻陋乃安居。不信山中禽,性命悬庖厨。
  生活环境一切景物皆归自然,心情举止坦然自得,淳朴宁静,恬谧安祥,平淡闲适,意境优美,可与陶潜《归园田居》相媲美,如大匠运斤,全无斧凿之痕。
  (二)桑
  我昔闻诸葛,园林遍种桑。吾宅才五亩,墙下亦成行。不爱椹子垂,爱此远枝扬。浓荫日夕佳,常在吾庐旁。五岳老难游,对此可徜徉。鸣鸠忽高飞,三嗅入斜阳。
  诗中有传说,有桑林,有宅院,老人在林荫中漫步,鸟儿欢叫着飞上蓝天,抹金的斜阳向大地撒下一片温馨。诗中有画面,有形象,有声音,有气息,鲜明生动,意味隽永,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之感。
  (三)春来
  春来何所事,依然眈琴书。亲昵稀来往,人事欣无余。我身既暇懒,我性日益疏。时从池上钓,往往临清渠。春山到眼前,好风遍庭除。碧柳渐覆井,苍松郁不舒。时鸟解人怜,相向各自如。因自坐松下,日暮倾一壶。
  春天来了,我能干点什么呢?无非是弹弹琴,读读书。亲近的人来往亦少了,人老了,世态人情就是这样。身子懒怠、性情疏散,还是去渠上钓鱼吧。入春的青山映入眼帘,温柔的和风吹进庭院,碧绿的柳丝渐渐遮住井口,那苍松却忧郁的还不舒展,小鸟晓得人怜悯她,嬉戏不惊自然。我独自坐在松树下,趁天不黑,自酌自饮喝一壶吧!仿佛面对诗人,倾听他娓娓叙说。
  方山的诗,不雕琢,不晦涩,信手拈来,语言自然平易,意味却深厚醇美。一篇散文可浓缩成一首诗,一首诗又可还原成一篇散文,文字通俗,优美流畅,情景交融,清丽明快。犹如清泉潺潺流出,又千回百转波浪生花。
  方山诗题材摭取日常生活,眼前景物,松榆桑柳、梨枣瓜果、草木花卉、农桑之事。在他笔下写得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流畅优美,朴实自然,风格独具,宛然如画。散发着温馨浓浓的生活气息,蕴含着耐人深思的哲理。他的诗作有咏怀、游览、吊古、悼亡之作;有对挚友造访赠答、游园、观堂、赏画、登览寺庙及对前朝遗物;有对冠簪、玉带、朱绶、飞鱼、牙牌、赐履、朱盒、黄尊等,所引发的往事的感慨和忆念;还有访谒前朝本邑名公墓,悲感之作,如《礼部张尚书墓》,《兵部张侍郎墓》,《工部程侍郎墓》等。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出一代栋梁之士,逝后荒坟野草,冷落凄凉的景象。“细路樵人上,荒岗野雉飞。春秋谁奠酒,麦饭荐应稀。”“断碣埋秋草,颓垣上暮云”,“至今指佞草,犹傍墓前生”。流露出诗人“人去物非事事休”、“人生过客”的思想情调。触及现实弊端之作,如《甲申春日作》诗中写道“俗吏废教化,但知善一身。风俗日凋敝,古训任沉沦。”“饱食不事事,见异辄效颦。设席竟丰瞻,衣冠事鲜新。”“马上谁家子?辔首镀金银。道旁谁家室?高门巍嶙峋。扬扬意自得,欢会不厌频。”“以兹竟萧条,十室八九贫。纨绔不饿死,此语恐非真。”
  诗人用揭露现实,批判现实之笔,发出了社会风气和道德日下,豪门奢侈,百姓贫困,穷富悬殊,社会不公的愤愤不平之声。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多么难能可贵,可称得上封建知识分子颇有良知的典范。
  三、高廓博雅重友朋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方山出仕京师一晃就是三十载。名噪京都《金台十子》大诗人的芳名,远播四方,然而他却仕途平平。他为人性情淡泊,不慕荣利,风度高廓,人缘颇佳,许多著名诗人,作家,都愿与他结为友好,来访者不绝。如同乡名家有:田雯,程先贞,李浃,李源,孙勷,冯廷櫆等。外埠有:王士祯,宋荦,宋琬,吴雯,汪灏等。
  方山就要告老还乡了,他的挚友汪灏②为此题诗留念:
  《送谢方山郎中告归》
  孤心霜月回秋清,三十年来玩世情。
  真得意时惟啸咏,可如人处是功名。
  三台后辈多回席,五字偏师尽却兵。
  舒卷从心难系绁,白云天际任纵横。
  意说:你那孤高的心,好象秋夜清澈的霜月,三十年官场生涯,仿佛开玩笑似地过来了。你最拿手是题诗吟咏,若论政绩确实不如他人。如今三台学士碰到你,自叹弗如,避席而退。那些善作五言诗的人,与你临阵,也得退兵。从今你可以随心所欲的去生活,再不为官事所束缚。公允而论,谢公真不该当官,若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坚持毕生创作,成为一代伟大诗人大致无疑。
  方山离京回到了德州城南别墅谢公村,以诗酒自娱,聊度晚年。
  有一次挚友宋琬③来访,入门便道:“方山!取出好酒来,一醉为快也。”
  “大坛罗酒(康熙年间,德州一家酿酒作坊,主人名罗钦瞻,其酒远近闻名,故称罗酒)其味甚佳,不知合兄意否?”
  方山将宋琬让入客厅,二人痛饮二斗方休,琬提笔记之:
  《从谢方山索酒》
  零落高阳旧酒徒,萧萧华发刺狂夫。
  那堪重过新丰市,三百青铜近也无。
  琬与方山之间的情谊是何等真挚,友情之深厚,诚如手足。人都老了,见次面多不容易,只好“生前相遇且衔怀”来增添乐趣。
  方山所作诗稿,常寄友人阅之,宋荦(注①十子之一,著名诗人)就是其中之一者,荦阅毕,亦题诗奉还:
  《方山寄杏村诗用韵却寄七言绝句》
  雪满长安昼掩庐,故人马颊羡幽居。
  卅年契阔缘何事,十子风流每怅如。
  回忆当年大雪纷飞的京师,大白日都关门闭户。朋友们谈起你马颊河畔幽雅的居所,都羡慕不已。三十年长时期与家分别,为了个啥?你当选为《金台十子》一时的风流,回忆起那些往事,心中便生出一缕淡淡的寂寞和烦恼。老朋友之间,见了面多么想倾诉一番呵。
  在一个暮春的雨天里,有一老人,手撑着油纸雨伞,吃力地在通往谢公村的泥路上跋涉,从简朴的衣著看,不像是官员。是的,不是官员,是位很有名气的诗人,姓吴名雯。方山吴雯见面,老友重逢,格外亲,入书斋畅谈。方山将自己编撰的《德州先贤传》书稿,拿给挚友看,雯阅毕提笔以诗奉还:
  《雨中谢方山以所编〈德州先贤传〉见贻此奉答》
  吴雯④
  一雨绵绵三日余,泥深滑滑绝行车。
  高人未过应悬榻,公子乘闲好著书。
  柳絮欲沾金屈戌,炉香轻袅玉蟾蜍。
  襄阳耆旧方成传,文彩风流众不知。
  一场雨浙浙沥沥,连绵不断地下了三天多,泥泞难行的路上都断绝了来往的车辆。真才实学的高人未有过来,应把你那竹榻悬起来,(典故后汉豫章太守陈蕃,他屋内的竹榻平素用绳子悬吊起来不让人坐,只有才华横溢的高士徐穉来了,他才把竹榻落下来,让客人坐下。)方山,你恰好可乘闲著书。院中飘扬的柳絮,都落在了门窗的搭扣上。香烟缭绕,你这优美的环境,仿佛就像那清静的月宫。古城德州那德高望重的人都被你写出传记,你的文采风流,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结束语
  清初诗人谢重辉,出身名门士族,自幼生活在锦衣玉食的封建社会上层,后又长时期在京都署衙度过,他一生经历了清王朝所谓鼎盛时期的康熙朝代。由于时代、阶级的局限和影响,而对社会下层黎民百姓接触较少,其生活动态,视野心情,是非常狭窄的,这对他诗歌创作影响很大。因此,谢诗在题材、风格、内容、场面、心态、意境等方面,均欠宏大旷阔,迴避了当时激烈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到了晚年离开官场城市,对民间百姓的疾苦和悲凉,有了较多的了解和同情,所作诗歌亦逐渐向劳动人民方面靠拢和转化,这是非常可喜的进步,今天我们不能对三百年前的古人作过高的苛求。
  所遗撼的是这样一位有个性、有才华、有影响而又多产的诗人的早期作品散失殆尽,没有流传后世,实在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大损失。
  附注
  ①金台十子诗:康熙十五至十六年,当时诗坛盟主王士祯选定名扬京师十位著名诗人作品刊行,名为《金台十子诗》,后人称这十位诗人为“十子”,名次如下:
  一、宋荦(牧仲)河南商邱人,官至吏部尚书,著有《绵津诗钞》。
  二、王又旦(幼华)陕西郃阳人,官至户科给事中,著有《黄湄集》。
  三、曹贞吉(升六)山东安邱人,官至礼部员外郎,著有《珂雪集》。
  四、颜光敏(修来)山东曲阜人,官至吏部考功郎中,著有《乐圃集》。
  五、叶封(井叔)湖北黄岗人,官至工部主事。
  六、田雯(子纶)山东德州人,官至户部侍郎,著有《山薑诗选》。
  七、谢重辉(方山)山东德州人,官至刑部郎中,著有《杏村集》。
  八、丁炜(雁水)福建晋江人,官至湖广按察使。
  九、曹禾(颂嘉)江苏江阴人,官至国子祭酒。
  十、汪懋麟(季角)江苏扬州人,官至刑部主事,著有《百尺梧桐阁集》。(见王士祯《居易录》)
  金台十子,山东占其四而德州居其二,足见当时山东和德州诗风之盛。
  ②汪灏,字文漪,又字天泉,山东临清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巡抚河南,著有《倚云阁集》。
  ③宋琬,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顺治四年进士,官浙江按察使,著有《安雅堂全集》。
  ④吴雯,字天章,山西蒲州人。康熙十八年晋京应博学鸿词不遇,吴雯的诗在当时颇有名气,著有《莲洋集》。虽没出仕,但属颇受士林敬重的著名诗人。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是:
  《窦娥冤》(元)关汉卿
  《汉宫秋》(元)马致远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琵琶记》(明)高则诚
  《精忠旗》(明)冯梦龙
  《娇红记》(明)孟称舜
  《精忠谱》(清)李玉
  《长生殿》(清)洪异
  《桃花扇》(清)孔尚任
  《雷峰塔》(清)方成培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是:
  《救风尘》(元)关汉卿
  《墙头马上》(元)白朴
  《西厢记》(元)王实甫
  《李逵负荆》(元)康进之
  《看钱奴》(元)郑廷玉
  《幽闺记》(元)施惠
  《中山狼》(明)康海
  《玉簪记》(明)高濂
  《绿牡丹》(明)吴炳
  《风筝误》(清)李渔
  德州著名清官张海
  田贵宝
  德州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别是自明洪武以来,更是人才济济,群星灿烂,名人辈出。张氏家族有很多学者,也蜚声当时,张海则是其中成就最大的一位,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明史上德州籍的著名人物之一。
  张海,字文渊,生于明宣德十年(1435),卒于明弘治戊午年(1498),官至兵部侍郎。据《张氏族谱》记载,“祖鹏举,本北直隶顺天府(今北京市)涿州(今河北省涿县)人,从居通州(今北京市通县)”。明洪武年间,皇帝下令迁移郡(明府之称别)“平民允实于平原”。“于永乐年间自通州迁山东济南府德州,入依仁二里一甲民籍,居住南门外平原岭下路东古槐堂”。
  张海“少游乡学,性敏而勤,才特著,在诸生中,岐嶷不凡,德器拔山”。虽出身德州世族,“父忠早卒,惟李母在堂,其年幼时家已破落”。学塾时,在经济上得其岳父潘士真之助,才得以专心文业。登科前,妻潘氏,“忧恐以沮丧志,乃竭力女红,以资新水,劳勤事纺,绩以供宾祀之奉”数年。天顺己卯(1459)年,山东乡试第一人。成化丙戌二年(1466)登进士第,授吏科给事中,进左给事中,再进都给事中,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污之声鸣,于谏垣文誉籍,籍动朝著,随被命辽东,核让钱谷”。擢顺天府丞,掌管京府政令,校理文册。岁巡所属县,观风俗讯囚,再擢太仆寺卿。此时,明朝衰落,皇帝昏庸无能,朝纲不正,国力衰退,尤其是宦官汪直专权,残害内外重臣,朝野上下缄口默言,朝正更加混乱。张海因上疏揭发万贵妃之弟和太监汪直骄横不法的罪恶,及吏部尚书尹某的错误,“汪直用事”,“海以公事,往见不屈,”因此受到杖责。后受命出任云南鹤庆府知府。在此期间,和他一起在朝为官的乡人,“也皆遭贬斥”。
  弘治元年(1488)三月,明孝宗朱祐樘继位,为振兴帝位,刷新政治,改弦更新,在用人上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整顿,斥逐奸邪,选用正直而又具有能力的大臣。下令吏、兵两部,把两京文武大臣,在外知府、守备以上的官吏姓名,全抄录下来,贴在文华殿的墙壁上,遇有迁罢的人,随时更换。多次指示吏部、都察院提拔罢免官吏的主要标准,是看此人有无实绩。由于朱祐樘注意任用贤能,形成了朝多君子的盛况,许多名臣“上嗣召还”。海为顺天府尹,“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令。”因政绩卓著,弘治二年(1489)拜兵部右侍郎,进左侍郎。妻潘氏,也诰进为淑人,“从命夫班右,每当岁时,朝谒后宫,礼度雅重,妇林景范。”
  弘治六年(1493),吐鲁番第三次侵犯哈密,杀都督佥事阿木郎,俘新王陕巴。明廷得此消息,立即下令拘捕了吐鲁番在内地的使臣172人,关闭嘉峪关,断绝西域贡道,以示儆戒。张海在兵部聚议,吐鲁番入侵扰乱哈密屡次,现尚未恢复,为解决此事,朝议说:“哈密是连接通往西域的重要道路,自永乐皇帝朱棣时,封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起用酋长,赐给金印,使之遮挡一方。今微弱不振,应当在文武大臣中,选一较有能力和名望者,前去治理。”于是皇上命张海率兵前往处治。抚之并赐之玺书。海至此言“近来夷狄不顾一切,欺侮边疆,不能防备抵挡,此时威严命令不通,致此”。始奏“调迁的分守副帅在此痛苦镇守,主要是因投书官三人耽误事情,这防备之事暂且不说,可防御抵挡当中的道路,应当先坚守我大明国土。如永昌镇夷人,近来往到甘肃,况且现在永昌已被破坏得较为残重,身体强壮的人和较肥的畜牧已被抢走。边疆群大,垂涎两路,实难防守。应选择有勇有谋者二人,各率领流动兵两千,相互联系和结合,在内没有什么担忧,慢慢谋取,那些在外的吐鲁番兵不足一治”。弘治八年(1495),张海率领甘肃巡抚许进,偕部将刘宁、彭清,率三千骑兵,分数道进军哈密,“急行军六天至哈密城下”,施行奇袭,守将牙兰逃走,哈密收复。由都督奄克孛剌管理哈密国各项事宜。
  在此期间,哈密“回回”和畏兀儿、哈剌灰一样成为难民,但三族仍保持着自己的建制。哈密都督奄克孛剌言于张海:“哈密以种类高者为根基,非根基正大者不能管摄其族类,请以回回都督佥事写亦虎仙及失伯颜答管回回,委畏兀儿知院南答及指挥使若木管畏兀儿,哈剌灰千户拜选力迷失、平章革失帖木儿及舍人迭失虎力管哈剌灰”。既然如此,“询谋群策筹画,计虑旦暮不遗”,于是张海“合众议,条上六事:”
  一、定酋帅。哈密依附在边疆,年久奉献,花费损耗,如近来断绝,不是永久的计策,今其地残破,相邻有劳苦的峪城,全部供给耕作所用农具、种子、粮食,派送哈密居住。特设酋帅一人,副帅三人(三个民族各一名),各给冠带,以主管整理镇摄。
  二、除乱本。哈密既弱,下人数叛,其主投顺上番(主要指回回都督写亦虎仙),以关心替乡的方法,在极短的时间内俘新王陕巴,占据哈密。现在他们的人都在此居住,一定前来察看,或充当贡使而入哈密,既然知道和认识他们,来时马上逮捕,以正其罪。
  三、访夷情。吐鲁番西距哈密七百里,通过翻译得知,他国城池倒塴,兵马不多,东胡仅依靠地势险恶,道路遥远,如有紧急事情,只能向北逃跑。在他们当中,应先用间谍加以破坏,待他们还没有省悟的时候,出其不意,突然出击。
  四、遏乱夫。吐鲁番多次受到朝廷的金赠之赐,他们的心意,已自高自大,对所赐物应该追还,仍闭关谷绝,不要同其来往,来者拘禁。他们的贡使,仅放一二返回,告诉他们的主俾,自去评细。既然计划追究,其一定前来,在险要的地方就此处理。
  五、固封守。甘肃面对边界设置镇守以来,台堡相接,勤为守望,虽有嘉峪关,驻扎军队狭窄不适合,应该增加整治筑建,致力坚固完好。再展城墙,筑建望楼,用做贡道大观。
  六、预调度。那些被擒的骑犯入侵边疆,时多在冬月,应当在缘边重要的地区,预先驻扎重兵若干,以便应援;可又必须预先练游兵若干,用以调动所用;需准备粮草若干,可给五年之需,就差不多了。有备而外患可免也。
  上陈六条,后由兵部集议,共同商量于朝,兵部尚书马文升认为,张海筹策得较为深远,计划安排得精辟详细,并非简略,赞叹“当时无人能和他比”,“辄覆奏行”。于是吐鲁番开始互相敬服,陕巴返回哈密,哈密也慢慢得以自立,“乃复修土,功以广戍,守伤兵器,以便战伐”。
  哈密既然收复,自以为没有什么事情,于是张海擅自还朝调养休息,在台阶遇见有些人言:“你疏经略,事目以上”。张海说:“吾昔已具奏矣”。官劾上奏他未等召见而返回,“海刚直扉同”,帝以其无功下之狱。遂落职山西右参政。他出使众多,功劳在外,今不发一矢,定罪入狱,与虏之乱,当蒙显擢,顾以微青去意,他虽不平,还是前往赴任。到此渐渐从事,从事不松懈,遮盖过失。弘治戊午年(1498),因病二次上书,恳切要求辞官归里。在得到恩准后,将要临行,于二月十六日突然故于官舍,终年六十三岁,“人尤惜之”。关于张海入狱降职的原因,除《墓志铭》记载的以上原因外,据《德县志》和《张氏族谱》记载,主要是因言“远方不可加兵,来则抚之,去则拒绝之”,“已得命闭嘉峪关,捕通番回夷数十人,分别诛遣,而还朝”。帝以无功定罪入狱,后谪山西右参政。
  张海为官三十二年,在封建时代的官吏中,是比较正派的。他素刚直,居谏垣,亢直敢言,不辱君命;居官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掌握原则,不徇私情;建言疏章,多出他手,数因灾异,陈时政得,公事填委,裁决无滞;性更廉洁,周贫济困,个人无所营树,虽为兵部侍郎,从不傲气凌人,谦虚谨慎,不以功臣自居,不贪位恋爵,是明代著名的清官。清初学者程先贞,对他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有诗为证:“从来御外侮,薄伐出吾境。况彼两虎争,我宜示之静。奈何左右袒,万一辱威猛。闭关养全力,群醜焉能骋。张公身见点,抗言如星炳。”
  张海不但政绩显著,而且豪迈而有气节,“喜文事,擅长诗文,酷好吟咏,篇章甚多。”为明代诗坛上一位颇有影响的诗人。著有《诗文集》三十一卷,“晚年自焚其稿,《广川人文初搜中》存数十首,得於其族人参政大业处。”时人评其诗云:“诗文超逸,不类凡响,注重音调,讲究词藻。”“其词调之刻露似鸟佛。态息之清超似陶令,意之绵邈寄托遥深似商隐。”观其格阔,颇似高启,“天子称其才,压翰林不虚也”,评价甚高。今观其诗,似有过誉之处,纵览《遗诗》,就其明诗人中,居上流,是唐诗宋词在明代的继续和发展。
  他从小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自幼养成建功立业和廉明正大的秉性,就其诗体而言,多为七绝、七律、五言,就其内容有记事、咏物、记游、怀古、悼亡、题赠、答送等。内容“直而不野”,抒情“婉转附物”,或惆怅切情,慷慨以任气,磊落以长思。形式多彩纷呈,律畅弦诸,既有李白、杜甫诗律之美,又有明代气息。象那“圣主恩同天地深,采衣不惜费黄金。开君日日披图册,多少孤儿在羽林。”毫无顾忌地抨击现实,一针见血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又如《送刘孟元》:“先生鹄立海东头,簪笔十年侍冕旒。官好却从安处退,名芳偏向去时留。半亭杨柳蓟门晓,一棹芦花湘水秋。我望白云不归去,月边分得望云愁。”语言粗犷而不庸俗,节奏跌宕而畅达。再如《春日偶成》其一:“呼童多买杏花酒,张翰早晚之江东。有好兴来时举盏,且图一醉批东风。”其三:“半夜烛花一穗开,相看应恐笑非才。明朝需问江南信,北鹰新从月下来。”上首写来潇洒脱俗,下首言词婉转自如。还有“镇日无人疑竹扉,自将滚滚认天机。顿於风歇花初露,狂似春残絮乱飞。门外僧归双履冷,池边鸟宿一支稀。侯门笑拥貂裘饮,曾念关霜生铁衣。”写得哀痛悲切,正如杜甫《春望》一般心情。
  张海之诗,最能代表风格的是他的《秋江送别》迴文诗。诗文:“何如帐别此停舟,滚滚长江一送秋。荷盖翠藏秋鹭宿,树烟浓对晓山幽。歌来暗想花惊眼,赋罢新愁月过楼。波浪碧摇帆影碎,乡情正是可人游。”倒过来仍成一诗:“游人可是正情乡,碎影帆摇碧浪波。楼过月愁新罢赋,眼惊花想暗来歌。幽山晓对浓烟树,宿鹭秋藏翠盖荷。秋送一江长滚滚,舟停此别帐如何。”真是山水有意,泉林多情,诗人如痴如醉,物我两忘,有超脱尘世,留恋忘返之意。景情融合在一起,相而折迴,乃是真情之自然流露,无怪时人评曰“非有纵横之才不可为矣”。象他这样的迴文诗,远之不言追朔,可在明代诗人中,还是不多见的。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一生最得意的是“以七言绝句自负,自少到老”其中佳篇不少,因晚年自焚其稿,加之都未刊行,故而立之年前诗稿无存,现仅有不惑之年后的遗稿数篇,仅举二首为例:《清明》“痛大如天未天涯,痛将麦饮洒昏鸦。几年不见清明日,来扫白杨树底花。”《过张尹宦舍》“下马堂阶日已斜,吏人都侯退堂衙。黄鹂欺得陶潜醉,吓落门前五树花。”此二首皆有清奇之妙,语言抒情意在言外,韵味无穷。
  他的近体诗,以五律、七律最多,多为咏物、题画、饯行赠别,“五言逼真谢鲍”,“七言全傲杜韩”,象《题杨太守竹梅二图》“一管凤凰竹,洒湘风雨秋。虚心清到骨,不是觅封侯。谁剪梅花时,亭亭冰雪姿。清香飘不到,宜入岁寒时。”写来清淡自然,雅致新颖。在七律诗中,表达他政治态度之作的有,如《送胡尚明省亲光山》、《送刘孟元》、《送赵方卿同知广州》、《送陈民〓知鄢陵》、《送孟壁同知成都》、《送刘训术还禹城》等,这些人中,有因文字牵连而归,有因政治不得意,受排挤而外仕,张海皆赠送以诗表示同情或留恋,或对明廷政治不满。在《送孟壁同知成都》诗里说“独占才名二十年,关中人物许谁先。轮蹄久惜攀花别,铜虎祈分宰府权。林曲双瞻天尺五,剑门西去路三千。明朝应有音书至,二月燕南雁过前。”诗里暗指受压制的苦闷心情和有才干而不得重用的心情。继之,又愤然写下《吟人》一诗,“只有吟人不自由,无聊且上翠云楼。临风偶推出佳句,弄月仍还来旧愁。十嶂柳眼莺唤起,半春花梦鸟吓林。多情浓似池塘草,犹为王孙绿满州。”
  在其遗诗中,人生过客的思想也很突出,特别是怀友、寿挽诗表现的最明显。如《怀宋民表》“落落思君意不任,蓟云燕树晚阴阴。论文久贞一尊酒,明月常悬千里心。终日嚣尘侵白面,何人交通重黄金。春光又过看花眼,催取流莺吓上林。”可见对其怀念之深。再就是《寿张大伸》“一嶂云屏尺五天,薰风吹入绮罗筵。长生不限三千岁,初度才逢六十年。短发长惊头上雪,高名独步饮中仙。黄眉知有真消息,只在瑶池青鸟边。”再在《挽张公睿尚书》诗里,写出了他不但是“洛阳才子旧知名,玉笋班头列上卿。”的国家栋梁人物,而且还评写了他“云外履声辞酒杜,月边山色冷诗盟。”那“花残绿野吓莺合,两泣白杨宿草生”的情景,观之使人心酸,可“独有回朝牌一片,龙光夜夜照佳城”之感,也由然而生。
  综观张海之诗,不仅才力高,而且取材丰富,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值得继承和研究的。
  中国的别称
  我国是在辛亥革命后,才开始用“中国”作为国名简称的。
  在历史上,我国有过这样一些称呼:华夏、诸夏、中华。公元前二千年居住在我国黄河中下游的华夏族,最早进入了阶级社会并建立了国家。“华夏”既是这个民族的称呼,也是当时最早形成的国家的称呼。“华夏”也叫“诸夏”或“中华”。
  九州。传说上古时大禹治服了洪水之后,把天下划成九个州,于是“九州”也就成了我国的代称。“九城”、“九有”、“九土”、“九区”等,都是从“九州”派生而来的。
  赤县、神州。“赤县”又称“赤县神州”。古人说赤县神州内分成九州。可见这一称呼是“九州”的别称汉朝以后,唐、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都是以各自的朝代名作为国名的。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德城文史》

本书分为州城往事、人物春秋、名人轶事、乡匪土霸、乡庵村庙、名老字号、风物民俗、民间传奇、文史长廊等栏目,收入文章20余篇。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