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克明的一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527
颗粒名称: 武克明的一生
分类号: K295.24
页数: 8
页码: 119-126
摘要: 武克明,原名联鹏,字腾九,原德县六区武庄人,生于民国三年。幼年在本村读书,十六岁考入德县职业学校。武性格开朗,平易近人,急公好义,颇具侠风。所长李鸣岐对其极为不满。国民党反动派丧权辱国的行径激怒了全国人民,到处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纷纷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由于德县国良党县政府及讲习所领导人的阻挠,未能如愿。1939年9月18日,在德具九区三保店成立了“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二游击大队”,兵源来自德县、吴桥、德平三个方面。此时,武克明经王哲介绍
关键词: 德县 武克明 一生

内容

武克明,原名联鹏,字腾九,原德县六区(今德城区抬头寺乡)武庄人,生于民国三年(1914年)。幼年在本村读书,十六岁考入德县职业学校(校址在英烈街)。武性格开朗,平易近人,急公好义,颇具侠风。
  旧社会,人们的头脑中,等级观念很强,城里人歧视乡下人,认为是天经地义。这种意识反映到学校里来,也是如此。城里出身的学生,看不起农村出身的学生,甚或加以凌辱,凡是遇到这种情况,武克明总是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受欺的学生鸣不平,因此,赢得了多数同学的好感,少年时期的武克明,既已崭露头角,不同凡庸。
  1931年,职业学校解散,武克明考入德县师范讲习所,任学生自治会主席。国民党德县县党部常委、所长李鸣歧为了培植亲信,决定吸收一部分优秀学生加入国民党,武克明便首当其选。武了解当时德县国民党内部,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排斥,腐败黑暗,莫可名状,因此,拒绝填表。所长李鸣岐对其极为不满。“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国民党南京政府,采取了丧权辱国的不抵抗政策,胡说什么“和平未到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非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顽固的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继续进行剿共的反动立场。国民党反动派丧权辱国的行径激怒了全国人民,到处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纷纷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北京学生赴南京要求抗日请愿团路过德州时,武克明带领师范讲习所的同学,到火车站欢呼迎送,以示支持。回校后,立即与“十二中学”、“博文中学”联系,要求三校联合,组织赴南京请愿团。由于德县国良党县政府及讲习所领导人的阻挠,未能如愿。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武克明愁思焦虑,忧心如焚,立志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当代左翼作家的文章及各种进步书刊,经常和张文德、曹书元等几位同学聚在一起,寻求讨论救国之道。后又接识了德县仓廒小学的校长王力泉(王是景县党组织派过来的共产党员),经常交换对当前时局的看法,王力泉对他给予诚恳地帮助和教育,使其对于共产党“对外争取民族独立,对内要求政治民主”的主张逐渐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并立志终生为之奋斗。
  1932年,武克明于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在德县六区王蛮街小学任教。在一次县教育科召开的小学教员会议之暇,由武克明倡议,成立了“师范校友会”,并制订了简章,武被推为主席。1936年,小学教员齐集于平原县进行鉴定,县教育科宣布:“考试完毕,都不要走,迎接省教育厅长何思源,听候训话。”武对此不满,考试一结束,便离去了。县教育科长梁赞忱恼羞成怒,开除了武克明的公职,后经“师范校友会”的努力,不久恢复了武的公职。
  1937年“芦沟桥事变”,武克明投笔从戎,跟着李玉双、宋达民在德县、吴桥一带农村进行抗日活动,宣传“抗日救国,人人有责”,解除农民“谁来就给谁纳粮,当个甩手自在王”的错误思想,动员民众一致抗日。1938年春,在吴桥县认识了王哲,一同参加了张国基的学生队,计有武克明、王哲、张文德、曹书元、王玉璋、张嘉澍、张立成、蔡元凯、梁丙寿、焦栋梁等人,因为经常生活在一起,无话不谈,获知王哲是共产党员,哈尔滨党组织遭到敌人破坏后,才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吴桥县(他的姐姐家),待机寻找党组织。武不断地向王请教,以开阔自己的胸怀。为了扩大抗日力量,1938年春,武克明到鲁北军事重镇——德州城里,动员老同学出来抗日。先找到王桂馨(女)、郭兰珍(女),二人均表同意,约于某日上午在三音村西首(卫氏博济医院西南角)集合同行。不料郭兰珍的族兄郭长振(日寇特务)得知此情,报告给鬼子宪兵队,宪兵队将其逮捕(在今新湖东南角),郭虽备受折磨,但正气凛然,后经家里人花钱保出。不久,德县、吴桥、德平三县地方武装,组成了“冀鲁边区抗日同盟军”,下领八个中队(德平三个中队,吴桥两个中队,德县一个中队,宁津县两个中队),约千余人。司令徐仲扬,副司令曹镇东、张国基,参谋长李玉双,政治部主任宋达民,共产党领导的三十一支队派赵焕文为驻“抗日同盟军”代表,任政治部副主任。后赵焕文调走,八路军东进抗日纵队又派王宾三为驻“同盟军”代表。王宾三调走后,挺纵又派杨忠为驻“同盟军”代表。“同盟军”解体后,杨忠改为驻曹五旅的代表。“同盟军”司令部设在义渡口,政治部下设宣传科、宣传员计有武克明、王哲、张文德、曹书元、阎新生、霍永清、王玉璋、丁德臣、张立成、徐文成等二十余人,以司令部驻地义渡口为中心,南至兴安街、联五庄,北至鲍家、张家、郭园、小吕家,东至堤后刘、王囤家,西至时家、李家、赵家等周围几十个村庄,开展了抗日救亡的活动。当时,武克明、王哲、阎新生、曹书元四人在张家工作。经过一段工作,这个四十户人家的村庄,群情振奋,斗志昂扬,成立了农救会、民兵队、小学校、夜校等抗日组织。随着运动的发展,不失时机的进行了建队、建党的工作,经过阎新生介绍,先后吸收了张龙、张凤桐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队长,不久,又发展二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斯年秋,挺纵在乐陵成立了军政学校,“同盟军”决定保送武克明前去学习。武在去军校之前,就把打算在德县、德平两县边界上建立一支游击队的设想告诉了张龙和张凤桐,争取意见。二张表示大力支持,并承诺在本村发动青年参加游击队。经过一冬天的努力,动员成熟了张龙、张凤桐、张井宽、张立让、张立琛、张立冬、张书智、张立治、张立珩、张书荣等十人为参军对象。
  挺纵军政学校,下分三个大队,一是军事队,二是政工队,三是民运队,三个月结业。当时规定,凡是自动参加的,愿留就留,愿走就走;凡是友军保送的,一律回保送单位。武克明系保送学员,结业后愿意留下。而校方对他说:“你是‘同盟军’送来的,应该回到那里去。你的‘民先’关系(武在学校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已经介绍给驻“同盟军”代表杨忠同志了,你和他去联系吧。”武回到“同盟军”,和杨忠接上关系,便继续在“同盟军”司令部周围村庄活动。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同盟军”解体,武想回乐陵,正巧王哲从乐陵回到德县(王哲已和冀鲁边区党委接上关系),劝他说:“留下吧,我们一块工作。”武接受了王的建议,就在德县七、八、九三个区的青年知识分子中开展了工作,先后发展了刘子光、魏国光、王学武、李书芳、李恩浩等十余人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武念念不忘地还是创建游击队,一九三九年春,武克明和魏国光一起到了张家,和张龙商谈关于成立游击队的问题。当武得知张家已有十名青年做好参军准备时,信心更强了,便着手进行筹建工作。六月,张龙带着张立让、张立治、张书智参加了挺纵五团一营三连(对外称三小队、连长由副营长吕光先兼),张凤桐、张书宽、张立琛、张立冬、张书荣六人,在家待命参加游击队。
  党的统战政策,原则是不在友军地区建立地下武装,武克明利用和国民党委任的德县县长李玉双的师生关系,在李玉双控制的地区建立武装,不但取得了李玉双的同意,还争取到李玉双给予的物资供应。1939年9月18日,在德具九区三保店成立了“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二游击大队”,兵源来自德县、吴桥、德平三个方面。当时只有两个班,二十多人,魏维祥(即张忠民)为第一班班长,吕永顺(即吕子诚)为第二班班长,武克明为大队长,王哲为指导员,谢元春为副大队长,郭德元(即曹书元)为管理员。11月,经“挺纵”同意,张龙带着张立让一同参加了游击队,张龙任民运组长。此时,武克明经王哲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4月上旬,国民党德县县长李玉双被其政敌暗害,4月16日,在德县九区翟家,以挺纵第二游击大队为基础,成立了德县抗日民主政府,游击大队(此时已发展到六十余人)改编为县大队,王哲为县长兼县大队长,武克明为县大队副大队长,张龙为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郭德元为财政科长,崔振东为教育科长。不久,又设粮秣科,刘子光任科长。后县大队升级,武克明改任动委会主任,张龙为副主任。1941年春,武调冀鲁边区第二专员公署任秘书。1942年,德县环境恶化,武调回德县任副县长(县长张硕),经常带着一个排的兵力,与敌人周旋于公路、界沟、据点、炮楼之间(据点和炮楼,并非同一类型,炮楼规模小,只驻伪军,据点规模大,日伪军共同驻守)。某日夜,在西淋店伏击日军运输队,除给敌人以杀伤外,还缴获敌人一辆汽车,因我们当时无人驾驶,便一烧了之。1944年春,武被调胶东党校学习。1946年春,调至渤海行署任秘书。1947年,调至山东黄河河务局任工程处长。1953年,调至水利委员会水利学校(校址在河南郑州),任党委副书记兼校长。“十年动乱”期间被打成“走资派”,多次批斗,备受摧残,忧郁成疾,医治无效,遂于1972年9月13日逝世,终年58岁。半生风雨,含冤九泉,直到1974年2月28日始获昭雪,移葬于烈士陵园。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德城文史》

本书选编了一些记述德州解放前后这一历史时期的文章、资料,分为黎明前后、战地报道、今古人物、古迹寻踪、文史长廊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龙
责任者
魏国光
责任者
王学武
责任者
曹书元
责任者
孙象九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武克明
相关人物
德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