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486
颗粒名称: 喜看稻菽千重浪
分类号: F123
页数: 3
页码: 223-225
摘要: 我的家乡,建国前有个习惯,就是好修建庙宇,天穷的村子,也修有富丽堂皇的庙宇,供着神像。就说我周围的村名吧,大龙王庙、小龙王庙、三教堂、云遮寺等,都因有寺庙而得名,他们把个人命运寄托在神灵身上。云遮寺是在我小时盖的,我去赶过庙会,母亲说我当时刚会走路,戴着和尚帽子,穿着虎头鞋。据说这个寺庙上梁时,云彩遮着,故名。里边供的是玄道神,房多高,神多高。都是老百姓为了祈福,求上天保佑,其实这些庙宇神像一点也不管事,家乡照样年年发大水。建国前夕,国民党修炮楼,扒了庙,运走石头,神像们“暴尸街头”,他们也奈何不得。还是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辉煌50年的成就,人民当家作主人,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词: 历城区 社会经济 发展

内容

我的家乡,建国前有个习惯,就是好修建庙宇,天穷的村子,也修有富丽堂皇的庙宇,供着神像。就说我周围的村名吧,大龙王庙、小龙王庙、三教堂、云遮寺等,都因有寺庙而得名,他们把个人命运寄托在神灵身上。云遮寺是在我小时盖的,我去赶过庙会,母亲说我当时刚会走路,戴着和尚帽子,穿着虎头鞋。据说这个寺庙上梁时,云彩遮着,故名。里边供的是玄道神,房多高,神多高。再说我们村子就有好几座庙,村东头的叫大庙,号九圣堂,有钟楼,供着九位神仙。我家附近有关帝庙,供着关羽,侍奉的是周仓、关云。东场园边上是文昌阁,村西头还有个双庙。都是老百姓为了祈福,求上天保佑,其实这些庙宇神像一点也不管事,家乡照样年年发大水。建国前夕,国民党修炮楼,扒了庙,运走石头,神像们“暴尸街头”,他们也奈何不得。还是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辉煌50年的成就,人民当家作主人,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老家是沿黄地区,生活很苦,一到夏天就被大水淹,只能种高梁,长个林秸也是弯弯的。当地有民谣说:“春天冒碱白茫茫,夏天水淹明晃晃,种一葫芦收一瓢,糠菜半年粮。”人家外村笑话我们村上顿下顿喝高梁粘粥,抽抽的声音,能传出3里地。一年一家人家剁野菜吃一个木板子,是常事。是毛主席号召:“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引来黄河水,压碱种水稻成功,祖祖辈辈吃高梁的肚茬,换了饭食,吃上黄河大米。沿黄人民永远不忘毛主席的恩情,记得毛主席逝世时,我们村大人孩子哭得泪人一样,追悼会时大雨倾盆,在知青院里,那么多人谁也不动一动,那是一种多么深厚的感情啊,只有吃过黄连的人才知道蜂蜜甜。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龙江村”,我无数次回家,几十年来家乡的变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3次还乡的见闻。第一次是1961年夏天,老天发大水,我家乡成了一片汪洋,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了。积水围了村子,沟满河平,进出村淌水,太平河排不迭当,社员家墙倒屋塌,粮食欠收。老百姓没有生活出路,就家家靠用长镰,割满地半人高的三楞子草,拉到济南五大牧场卖,换点儿口粮钱。
  第二次是1964年秋天,那时历城县委派出工作组,有县水利局张局长和几个工程技术人员,到俺村带领社员试点引黄稻改,老百姓干劲那个大啊,用地排车从峨眉山往家拉石头,修桥修涵洞。当年稻改成功,社员吃上了白花花的黄河大米。一天,我跟着全村的干部、社员代表,淌着水,参观800亩丰收的水稻,丰硕的稻穗耷拉着,真喜人。从东洼到官道北,从三家湾到一号桥,我也和家乡人们一块享受丰收的喜悦,我吟诵起了毛主席的著名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一个常年吃返销粮的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子,第一次卖给国家10万斤爱国粮。从此,我每次回乡探家,父母都给我拿上几十斤黄河大米,也很为家乡出产黄河大米自豪。这样的丰收一直持续了几十年,引来几十个国家外宾参观,他们啧啧称赞:“中国人,了不起!”
  第三次是1997年国庆节,正是水稻的收获季节,又闻稻花香,我陶醉了。这十几年,家乡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们种田的积极性更高了。虽然遇到了黄河频繁断流的困难,他们千方百计打起机井,育苗,照样把香喷喷的黄河大米送上济南市民的饭桌。现在家乡家家盖上了新房,搬迁了新村,荷田片片,鱼塘方方,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好一派北国江南风光。
  建国50年了,家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我为家乡真诚地歌唱。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书资料多为亲闻、亲历、亲见史料,有文章《闪光的历城 辉煌的成就》、《绿色长城展风采》、《军民共育文明花》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永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