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彦直与中山陵和中山纪念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7054
颗粒名称: 吕彦直与中山陵和中山纪念堂
分类号: K928.76
页数: 5
页码: 240-244
摘要: 中山陵、中山纪念堂的建筑,首次打破了我国单一的传统建筑风格,借助西方的建筑特色,融中西建筑为一体,在我国现代建筑史上揭开了辉煌的一页,然而它是怎样设计和建造的呢?这些随着时间的飘逝,越来越成了鲜为人知的史实。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于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在弥留之际曾向家属及侍疾者嘱咐,愿去逝后象苏联的列宁那样,保存尸体,并归葬南京紫金山。
关键词: 山东 吕彦直 中山纪念堂

内容

中山陵、中山纪念堂的建筑,首次打破了我国单一的传统建筑风格,借助西方的建筑特色,融中西建筑为一体,在我国现代建筑史上揭开了辉煌的一页,然而它是怎样设计和建造的呢?建筑设计师又是谁?这些随着时间的飘逝,越来越成了鲜为人知的史实。
  中山陵是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的墓地,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它前临平川,后拥青嶂,视野开阔,气势磅礴。满目葱茏的松柏,簇拥着乳白色的陵园建筑,看到这层层叠起庄严肃穆的建筑物,想到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就栖息其间,不由从心底升起一种静默之情。
  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于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在弥留之际曾向家属及侍疾者嘱咐,愿去逝后象苏联的列宁那样,保存尸体,并归葬南京紫金山。遵照中山先生遗愿,4月18日,以杨杏佛为主任干事,宋子文、林焕廷,叶楚伧为常务委员,张静江、汪精卫等12人为委员的葬事筹备委员会在沪成立,此后葬事筹备委员会曾作过较大调整。4月21日晨,宋庆龄、孙科等由沪抵宁,直至22日两次登上紫金山实地考察。宋庆龄表示:墓地不宜选在山顶,应建于南坡平阳处。23日晚,葬事筹备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委员会议,确定紫金山中茅山南坡为墓址所在地,并决定派主任干事杨杏佛赴宁接洽圈地等事宜。
  与此同时,中山陵墓图案征求登报悬奖正在进行。其奖额为“头奖2500元,二奖1500元,三奖1000元”。自5月15日起,至9月15日止,共收到海内外应征图案40余份,经中外专家,葬事筹备委员以及各界人士评定,年青的建筑设计师吕彦直技压群雄,获得头奖,并被聘为中山陵建筑师。
  吕彦直,字仲宜,又字古愚。原籍山东省东平县人,于1894年出生在天津,8岁丧父,1902年随姐姐居住巴黎。回国后,进北京王城学堂读书,由著名文学家林琴南教他国文,19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接着到美国康南耳大学深造。留学期间,他的钻研精神和建筑方面的才能受到师友赏识,刚毕业就当上了美国建筑大师茂斐的助手,曾协助设计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和北平燕京大学的建筑图样。始用我国传统建筑风格设计现代建筑。
  吕彦直设计建造的陵园由广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等组成,平面呈警钟形,寓有唤起民众之意,即象征《总理遗嘱》的精神,“唤起民众,以完成未竟的事业”。整个建筑以级级升高的石阶为主轴线,表示出革命事业的艰难卓绝与胜利的必然,而每隔一大段台阶设立一个大平台,正是三五相加的八字。蕴喻着孙公所倡导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制度,即民族、民生、民权和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制度的宪法原则,巧妙的构思和精密的运算,那线与面的结合,融政治和艺术为一体,充分的体现了一个建筑设计师的睿智和天才。
  整座陵园建筑融中外建筑为一体,以不失我国传统建筑之风雅,这风格在祭堂上尤为突出。祭堂是一栋长30米,宽25米,高29米的宫殿式建筑,外壁用香港花岗石砌成、堂顶作重檐歇山式,屋面覆以蓝色琉璃瓦。正面开三个大门,门楣上分别刻有“民族、民生、民权”的阳文篆体字,中门嵌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直额。祭堂外面立有两柱高耸的花岗石华表,增添了祭堂的庄严气氛。大厅正中是一座高达5米的孙中山坐像。其用料为意大利白石,而祭堂用料主要是黑色大理石,它与坐像的纯白一起,烘托出浓重的哀悼静默的氛围,白玉般的坐像经黑色的衬托,也显得更加高洁,恰如孙中山先生的为人,这正是设计师的匠心之作。
  就在南京中山陵建筑工程进入高潮之际,吕彦直又投入了广州纪念堂的设计之中。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广东革命政府”决定在广州建造一座永久性的建筑物作纪念,并定名为中山纪念堂。当时广东省长陈明枢,广州市长林云陔,建设厅长金曾澄等组成了中山纪念堂筹建委员会。这一消息传开后,广东人民和海外华侨出于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和爱戴,纷纷捐款资助。1926年4月中旬,纪念堂筹建委员会登报悬奖征求建筑图样,应征者不少是中外著名的建筑师,经中外专家评审会议评定,被评入前三名的设计都是中国建筑师的作品,而以首奖入选的设计者,竟又是年青的吕彦直。
  中山纪念堂建造在越秀山南麓,越秀山是市区内的最高处,登高远眺,全城景物尽收眼底,且交通方便。这里有一个其它地方所没有的条件,就是在山下疏落和杂乱的房屋中,有一幢清朝时期的督练公所。辛亥革命后改为督军衙署,孙中山于1921年5月5日就任特别大总统时,总统府就设在这里。1922年6月,军阀陈炯明举兵叛变,曾围攻总统府。因而,在这里建造纪念堂,不但地理位置比较理想,而且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
  1929年1月5日中山纪念堂举行奠基仪式。在这期间,建筑设计师吕彦直已病魔缠身,但他忍受着病痛,以顽强的毅力设计出中山纪念堂的建筑详图,并亲自主持了这段时间的工程建筑事务。
  中山纪念堂由上海馥记营造厂承建,建筑费为250万银元,那时一银元买大米40斤,可想而知,这是标准极高的造价。中山纪念堂建筑不但规模宏大,建筑结构巧妙,而且别具特色。连同挂楼共容4700多位观众的大堂内,竟看不到一根支撑顶盖的柱子。实际上柱子有八根,都藏在周围的内墙里,而这八根柱子支承着4个跨度约30米的大型钢桁架,上面再支承着八个主桁架,构成一个八角开顶盖,象一把张开着的没有伞柄的雨伞一样。这个顶盖以桁架为骨干,分三层砌成。最下层是云纹色彩的斜形方格,中层镶嵌花玻璃天窗,最上层是一个乳酥色的弧形圆顶。光线通过大面积嵌花玻璃射入堂内,使偌大的会堂,不用灯光即可视物。由于钢桁架跨度大,构成的空间也非常大,人们坐在堂中的任何一个座位上,都不会挡住视线。最使人叫绝的是,这座可容近5000人的大会场,集会时,进出只需5分钟,大堂里北面是舞台,东西南有连起来的挂楼,有6座巨梯供观众上落,堂内四周的墙壁上面有彩色斗拱和花板作装饰,转角处有半圆朱红色石柱,下配云石柱座。大堂还有11个进出口通外边宽阔的走廊,这又是建筑师考虑周全之处。
  中山纪念堂除建筑结构独具匠心外,还非常讲究坚固和色调的和谐。它的基座和阶级是花岗石砌成的,基座以上是青色大理石护墙。砖墙全都是45寸厚。砖墙上面是五彩颜色的人造石屋檐。屋檐上面是宝蓝色琉璃瓦面,瓦面最高处有一圆形金顶,瓦面分高低四层,每层飞檐出卷,构成宫殿式样和民族传统色调的气派。
  中山纪念堂高49米,建筑面积达8300多平方米,是中国空前的群众大会场。在中国的过去,大型建筑物除宫殿庙宇外,真正供群众集会用的大会场是没有的。因此,1931年10月中山纪念堂落成剪彩的消息一经报道,立即轰动一时,中外人士纷纷前来参观。
  然而年青的建筑设计师——吕彦直,却为中山陵、中山纪念堂工程的完善和数据的精确,不分昼夜推理演算,积劳成疾,就在中山陵即将完工,中山纪念堂进入高潮之际,因身患肝癌于1929年3月18日不幸世逝,终年36岁。
  吕彦直逝世后,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第17次委员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山陵祭堂的西南角,为吕彦直立一纪念碑,由捷克雕刻家高琪雕刻,上部为吕彦直半身遗像,下部刻于佑任所书的碑文:“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于1929年5月28日决议,立石纪念”。当1929年6月1日,中山先生的灵柩移入陵墓时,人们遗憾的是未能在送葬的行列中,再次亲眼见到这位建筑艺术上的佼佼者,人们无不为之惋惜。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著名科学家郭永怀烈士、杰出物理学家王淦昌、我国早期原子能物理专家王普博士、忆束星北教授、著名力学专家刘先志、著名航空工程专家丁履德、电子计算机专家王正、“西圣”孙学悟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赵玉良
责任者
于吉平
责任者
李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吕彦直
相关人物
宋子文
相关人物
林焕廷
相关人物
叶楚伧
相关人物
宋庆龄
相关人物
孙科
相关人物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