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过九江口 不从东坡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909
颗粒名称: 宁过九江口 不从东坡走
分类号: D068
页数: 5
页码: 63-67
摘要: 解放战争时期,在驻历城的国民党部队中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宁过九江口,不从东坡走。”这得从刘志德老人说起。刘志德,柳埠镇东坡村人,1923年11月出生,1944年8月参加革命,曾任柳埠地区联防指导员,突泉乡副乡长,刘家公社武装部长,柳埠果品厂党支部书记,李家塘办事处副书记等职,离休干部。刘志德迅速组织联防队员赶往门牙,支援群众抢收,并组织群众连夜将粮食转移到柳埠的亲戚家中。粮食保住了,粮食保卫战取得了胜利,但狡猾的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当队员们撤至门牙东风山桃花峪时,与敌人相遇,双方相距有50米。刘志德带领联防队员,凭着机智和勇敢,以少胜多,顺利地将区中队的同志掩护出去,这便是有名的桃花峪战斗。
关键词: 历城区 解放战争 九江口

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在驻历城的国民党部队中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宁过九江口,不从东坡走。”究竟为什么呢?这得从刘志德老人说起。
  刘志德,柳埠镇东坡村人,1923年11月出生,1944年8月参加革命,曾任柳埠地区联防指导员,突泉乡副乡长,刘家公社武装部长,柳埠果品厂党支部书记,李家塘办事处副书记等职,离休干部。
  斗地主 打土豪 闹土改
  刘志德从小吃够了受地主、土豪压迫的苦,立志长大后为群众谋幸福。1944年8月,经当时任柳埠八区区长朱孝铭同志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一天开始,他立志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解放奋斗一生。1945年,刘志德担任柳埠地区联防指导员,成立了由基干民兵、普通民兵、青九会、妇女会、儿童团等七、八十人组成的联防工作队,负责东坡地区的“减租减息”工作。他当时只有20多岁,带领群众,按照上级指示,在尧庄、东坡、红旗、南崖头、百而崖等村,方圆30里的范围内开展斗地主、打土豪的斗争。建立了党的村组织。1946年,在东坡村搞土改,他积极响应上级“搞一个地方,解放一个地方,翻身一个地方”的号召,成立组织,采取“增平补齐”的原则,把地主的土地分给贫农,使农民人均达到两亩地,土地改革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由于刘志德在工作中敢于斗争,不怕困难,他的名声在当地越来越响,成为东坡地区的带头人。
  桃花峪战斗
  1945年,只有30多人的柳埠地区联防队,多次配合部队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受到上级的重视。1946年,刘志德接到上级命令,为了粉碎敌人趁麦收季节搞抢粮破坏的阴谋,保护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绝不让敌人抢走一粒粮食。刘志德迅速组织联防队员赶往门牙,支援群众抢收,并组织群众连夜将粮食转移到柳埠的亲戚家中。敌人来抢粮食时,看到粮食已收割完毕被转移,只得空手而归。粮食保住了,粮食保卫战取得了胜利,但狡猾的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一天晚上,敌人一个营的兵力偷偷包围了东坡村,当时正在开会的区中队20多名同志也在村里。刘志德想,不管敌人来势多凶,绝不能让区里的同志作出无谓的牺牲。他马上带领30多名的联防队员,利用夜色掩护和熟悉的地形顽强抗击敌人。由于敌我兵力悬殊,刘志德只好带领联防队员边打边掩护区中队的同志向外突围。当队员们撤至门牙东风山桃花峪时,与敌人相遇,双方相距有50米。桃花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刘志德便指挥队员们依靠有利地形,迂回到敌人背后,狠狠打击敌人,打得敌人心惊肉跳,丢下十几具尸体仓皇逃窜。刘志德带领联防队员,凭着机智和勇敢,以少胜多,顺利地将区中队的同志掩护出去,这便是有名的桃花峪战斗。
  这场战斗之后,大大鼓舞了当地群众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大长了联防队员的士气,刘志德的名声也随之传开。随着斗争的深入开展,柳埠地区的联防队在刘志德的带领下,埋地雷、查路条、抓奸细,建立起了比较稳定的根据地。因此,在国民党的部队中便流传出“宁过九江口,不从东坡走”的说法。
  莱芜店子增援
  1947年麦季,联防队驻扎在柳埠天齐庙休整,接到上级命令,莱芜店子遭到敌人的偷袭,要求刘志德迅速组织一个营的兵力前去增援。他连夜召集民兵,组织了300多人的队伍,火速抄近道赶往莱芜。当时天黑找不到路,满山荆棘,但队员们克服困难不停步地赶路,第二天天刚亮便赶到了预定地点。完成增援任务后,同志们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又接到敌人一支大部队袭击柳埠的消息,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保护胜利果实,队员们又连夜往回返,经过七、八个小时的急行军,天刚亮便赶到了大会村,得知敌人在北峪村枪杀3名村干部后慌忙逃窜。队员们这才松了口气,坐下来歇息,好多人的脚上都磨起了血泡,但同志们毫无怨言。
  胡树岭战斗
  1947年冬季的一天夜里,卧龙池区总机关所在地关井村(今西坡村),遭到了国民党正规军十二军的偷袭,联防队员赵奎兴同志在战斗中牺牲。因敌我力量悬殊,不能和敌人硬拼,刘志德便带领民兵和联防队撤退,敌人气势汹汹地叫嚷着:“谁抓住刘志德,赏大洋一千元!”联防队员沿百而崖村河道往东撤退。当时河上只结了一层薄冰,同志们便一个个地从冰上爬了过去。当时,如果有一点动静,就会被敌人发现,幸亏同志们机警灵活,从敌人的眼皮底下过去了。赶到柳埠北峪后,联合柳埠地区的民兵,一起撤到胡树岭。敌人在东坡没有抓到刘志德,便开车跟踪,双方在胡树岭展开了激战,仗打得十分激烈,我方利用有利地形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气急败坏的敌人用机关枪、迫击炮狠命地向我方阵地攻击,如果长时间打下去,我方必然伤亡惨重。看到这种情况,刘志德组织联防队员和民兵开了个短会,决定运用“运动战”和敌人周旋,将敌人拖垮。这种方法果然奏效,敌人知道沾不了便宜,狼狈收兵。
  第二天夜里,天降大雪,联防队员和民兵便住在付家村的一户农民家里。当时天气十分恶劣,他们只有五、六床被子,同志们只好烧起黄芦柴取暖,刘志德亲自战岗放哨,防备敌人的偷袭。过了三天,由于大雪封山,敌人无法攻山,便胁迫一些民兵家属往山上喊话:“敌人退了,快回家吧。”其实,刘志德心中雪亮,敌人消灭不了联防队是决不罢休的,于是,带领同志们沿山路连夜转移。雪深找不到路,同志们跌跌撞撞地往前走,摸到山脚下,发现有一户人家还亮着灯,刘志德便派联防队长张金岭前去打探,方知这家媳妇正在生孩子。当主人得知是刘志德的联防队被困后,很快为他们做了好多饭。主人言谈中说,有一支部队刚刚路过这里。在不知道是敌是友的情况下,为避免发生冲突,保存战斗力,刘志德迅速带领同志们转移。后来知道是我军的一个连从这里路过。于是联防队边侦察边走,来到刘家峪村董成芳家后又撤到了东山唐家沟,几经周折,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最终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正当同志们想好好休息一下的时候,又接到上级命令,驻柳埠地区的国民党一个营的兵力要到泰安去,要我们在半路伏击敌人。双方在刘家峪村的砂石山上交了火。战斗中,我部队一个连奉命前来增援,亲人相见,悲喜交加,合兵一处,从团山、小槲疃、刘家峪三面包围敌人,打得敌人尸体遍地,退回了槲疃老窝,圆满地完成了阻击敌人的任务。这次战斗中,我军有两位同志牺牲,大部分敌人被打死打伤,俘虏8人,此役的胜利,大大打击了柳埠地区国民党势力的嚣张气焰。战斗结束后,联防队在唐家沟进行了短暂休整。
  当时正在泰安开会的区领导朱孝铭、任冠一等领导听说柳埠的形势十分严峻,敌人活动嚣张,很关心刘志德和联防队员们,立即从泰安赶回,在唐家沟与刘志德会合后,联防队员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没有枪声的战斗
  1947年春天,国民党“万把军”一个营的兵力,沿高而往里走,我联防队奉命侦察敌人的动向。敌人在路上耀武扬威,沿路抢劫,但为了完成任务,同志们强压心头怒火,在他们的前面观察其一举一动,敌人住北高而村,刘志德带领的联防队员就住出泉沟。敌我一前一后,敌人不打枪,我们也不打枪,双方均未发生冲突,但敌人发现又是刘志德的联防队后,心里便胆怯了,夹着尾巴逃跑了。这虽然是一次没有枪声的战斗,但在敌军中产生了巨大反响,都说我们联防队人员多,武器精良,联防队壮了声威。
  在解放战争和土改斗争中,刘志德就是这样多次出色地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在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中,由最初的几十个人、十几条枪,不断发展壮大,他和他的联防队在柳埠地区成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抗联英雄和一支战之能胜的英雄团体。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历城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名人轶事、人物春秋、人物写真、烽火岁月、史林探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志德
责任者
马长春
责任者
徐化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