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干革命 辛劳为人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906
颗粒名称: 一心干革命 辛劳为人民
其他题名: 朱孝铭革命生涯
分类号: K827
页数: 10
页码: 46-55
摘要: 朱孝铭,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干过南高而村抗日村长、中共卧龙区委干事,组织委员,柳埠区委宣传委员。建国后,任柳埠区指导员兼区长、县委组织部部长兼监委书记,1956年当选为历城县县长,后任县委副书记(正县级)等职。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他出生入死,赤胆忠心干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满腔热忱勤勤恳恳为人民,为历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是历城的“朱老总”。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投降,1946年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内战,又把矛头指向了保卫和平、民主、统一的共产党八路军。他深感责任重大,因此,他非常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
关键词: 历城区 朱孝铭 革命生涯

内容

朱孝铭,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干过南高而村抗日村长、中共卧龙区委干事,组织委员,柳埠区委宣传委员。建国后,任柳埠区指导员兼区长、县委组织部部长兼监委书记,1956年当选为历城县县长,后任县委副书记(正县级)等职。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他出生入死,赤胆忠心干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满腔热忱勤勤恳恳为人民,为历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是历城的“朱老总”。
  不畏艰险 赤胆忠心干革命
  朱孝铭,1923年7月10日出生在历城县南高而村,自幼家庭贫寒,全家六口人,住着两间草房,种着六亩山坡薄地,一家人常年以糠菜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南高而村地处泰山后麓、历城的南边沿。这里山高沟深、林木茂密,道路崎岖、地形险要。是济南与历城通往泰安的交通要道。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敌、伪、我三方经常出没这里,因此,南高而村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1937年,侵华日军的铁蹄踏进神州大地。1938年,驻扎在仲宫的日军经常来南高而一带扫荡,他们抢粮、抓人,奸淫烧杀无所不为。朱孝铭对侵华日军的暴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恨不得马上消灭他们。1940年,泰安地下党八路军开始来南高而村宣传抗日主张,组织抗日活动。1941年,朱孝铭18岁那年,在泰安地下党员的指引下,瞒着家人参加了抗日游击小组,秘密搜集敌人情报。他利用年龄小、个子矮不被人注意之便,经常去尹家店、并渡口、突泉秘密联络点送鸡毛信。这是个危险的差使,一旦被敌人发现就有掉头的危险。一次,他去尹家店送鸡毛信,回来的路上,遇到两个陌生人,当时,被吓出一身冷汗,后来他灵机一动,钻进了西山沟,几经周旋,才甩掉那两个可疑人。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南高而的战略地位日显重要,我党为了打击日军,1942年在南高而村建立了地下党支部,朱孝铭接受了党的教育,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从此参加抗日活动更加积极。为了抵制日军的骚扰,他同广大民兵经常去八大岭北、东山根、土地庙、孙家崖布地雷,满山遍野用石灰水写上“小心地雷”字样,使日军望而生畏,不敢冒然进犯南高而。
  南高而村的抗日活动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日军为了监视我们的抗日活动,1943年夏天在南高而设了据点。一天朱孝铭下地走到村北桥上,被日军抓去,逼他提供八路军的情况,被朱孝铭严辞拒绝,因此遭到日军的拷打,他们用枪托子捣他,穿着大皮靴踢他,朱孝铭被打的满身青肿,最后,日军没有捞到什么消息,不得不放了他。7月27日,高而据点设了不到两个月,在我地下党仲宫区委书记陈杰同志指挥下,通过里应外合将据点捣掉。1944年春,为破坏日军的铁路运输和通讯联络,朱孝铭带领民兵,多次翻山越岭去津浦铁路万德大桥扒铁路,到张夏站铁路沿线割电线,他们不顾敌人机枪的扫射,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因朱孝铭抗日积极,表现突出,1944年7月,经焦延泉、刘德玉介绍,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他又当选为南高而村抗日村长。当时朱孝铭只有21岁,是南山区最年轻的村长。从此,朱孝铭工作更加努力,他发动民兵站岗放哨,让儿童团查路条,组织妇救会为烈军属碾米、推面,为八路军做军鞋、补鞋袜;在全村成立了四处夜校,开展抗日宣传,村里的抗日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当时500多户的南高而村,就有300多人参军参干,不少户全家从事革命活动,成为名符其实的抗日村。在泰山南北工作的同志,大部分都在南高而村吃过饭、住过宿,八路军都把南高而村当成自己的家,被誉为是历城的“小延安”。因南高而村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1945年被鲁中区党委评为抗日模范村,并奖励大黄牛一头。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投降,1946年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内战,又把矛头指向了保卫和平、民主、统一的共产党八路军。
  是年,朱孝铭在中共卧龙区委当干事。春节后,泰安地委调他去淄博学习。1947年2月21日,国民党李仙州部,向莱芜解放区发动进攻,朱孝铭被调到地委工作队,带领担架队到莱芜战场口镇一带支前,抢救八路军伤病员。莱芜战役结束后,工作队回到解放区博山的大同,当年秋天,国民党又进攻博山的解放区,在南麻、芦庄同八路军交火,工作队被迫转移。当时朱孝铭身患伤寒病,病情十分严重,同志们将他藏在青纱帐里,战斗结束后,又将他送进医院,经医治朱孝铭转危为安,保住了性命。
  1947年夏天,朱孝铭回到中共柳埠区委任宣传委员。当时,正逢开展“贫雇农坐天下”交权运动。黄巢、卧龙池的地主、富农、还乡团借机与反动“道会门”勾结,发动武装暴乱。他们蒙蔽上千群众,手拿大刀长矛四处追杀八路军。朱孝铭鞋子跑掉,赤着脚一气跑了十几里山路死里逃生。当时,柳埠林场隐藏着一股地主武装,他们多次堵截我县委从西营来柳埠区工作的同志,给工作造成极大不便,县委指示柳埠区委要尽快消灭这股匪徒。朱孝铭得知后,抢先请命,身挎两把盒子枪,带领十名神枪手,埋伏在大会一带,几次交锋,匪徒屡屡受伤,面对我们的军事压力,匪徒们再也不敢出头露面。
  1947年,济南处于我军包围之中,为扫清解放济南的障碍,人民解放军先后对泰安、曲阜、兖州县城发起攻击。战斗打响后,朱孝铭带领2000名民工踊跃支前,他们冒着枪林弹雨,抬担架、运给养,战斗中屡立战功。战斗结束后,朱孝铭手捧立功喜报,凯旋而归。
  1948年,朱孝铭担任柳埠区副指导员。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柳埠区成了我军大后方,每天都有大部队从此路过,朱孝铭遵照上级“一切为了前线”的指示,积极组织群众支前,为部队提供吃粮、烧柴、抬担架、运给养,冒着炮火为解放军作向导。据不完全统计,在济南战役中,柳埠人民共为前方提供吃粮近万斤,柴草8千余斤,参加支前的民工达2000人次。随着济南战役的胜利,1948年9月22日,历城县城解放,朱孝铭同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心情无比激动。他万分感慨的说:“枪林弹雨十几年,人民终于夺得了自己的天下。”
  满腔热忱 勤勤恳恳为人民
  历城解放后,1949年朱孝铭任柳埠区指导员兼区长,此时的他工作积极,干劲十足。1950年领导全区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让贫苦群众分得了土地,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1951年,根据上级部署,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镇压反革命运动,逮捕了200多名兴风作浪的反革命分子,根据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政府处决了王××、翟××、赵××等20名罪大恶极的坏家伙。从而巩固了新生政权,保卫了人民的胜利果实。
  1951年下半年,朱孝铭调县委组织部任副部长兼监委书记,1952年任组织部部长。1953年调山东分局学习,经过二年多的学习,文化水平与政治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955年回历城后到仲宫区任区委书记,学习后的朱孝铭工作热情无比高涨。任职期间,组织实施了锦云川倒虹吸工程,解决了营而、草沟近千亩山地的灌溉问题,兴建了锦绣川、门牙、张庄环山水渠,为南山水利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因此受到省委的肯定与表扬(当时历城为省委基点县)。1956年10月,朱孝铭当选为历城县县长。他深感责任重大,因此,他非常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为改变南部山区的落后面貌,1957年,带领山区工委的同志们先后勘察与实施了八大岭水库、孙家崖水库、大会水库、三龙潭水库、桃科水库、泉泸水库、枣林水库等水利工程,使山区干旱缺水的面貌得到了初步改观。1958年夏天,朱孝铭被省委组织去大西北参观学习水利建设,通过到陕西西安、甘肃兰州、河南郑州一个多月的学习参观,使他大开眼界,学到了治水经验。回来向县委汇报后,县委研究决定,“筑堤拦三川,腰斩玉符河”修建卧虎山大型水库,并确定由朱孝铭任工地党委书记兼总指挥,随之将当时的山区工委领导成员调往卧虎山,成立了卧虎山水库指挥部。朱孝铭走马上任后,在县委的领导下,于9月2日调集仲宫、柳埠、西营、南郊四个区的4000名民工,云集卧虎山下,打响了修建卧虎山水库的战斗。开工后的第一战役是进行大堤清基,朱孝铭同民工一道,在寒风刺骨的气温下,从水中捞石挖沙。在筑堤时,朱孝铭同大家一道拉车运土,天天干在工地,累得又黑又瘦,脸上老长的胡子来不及刮,很多人认不出他,都认为他是来修水库的民工。1960年大堤合垅时,由于资金物料不足,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如果合垅不能按期完成,汛期一到将会给津浦铁路和省会济南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对此,县委领导非常着急。关键时刻,朱孝铭向县委请命,带领20名同志进驻济南,设立办事处,他们三天两头跑省、市委,多次找当时的省委书记舒同、副书记裴孟飞和农村工作部部长张新村同志求援,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解决经费100多万元,手推车1万多辆,从而保证了合垅工程的如期完成,使大堤顺利渡过汛期。
  现在的卧虎山水库,几经岁修,已成为全国321座大型水库之一,历城山区人民致富的聚宝盆和旅游观光胜地。饮水思源,人们都知道,卧虎山水库里有朱孝铭的汗水。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朱孝铭的身影。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的侵袭和工作中的失误,群众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特别是地处沿黄贫困地区的群众更是雪上加霜,不少人得了水肿病。1961年朱孝铭受县委之托,亲自到沿黄生产救灾指挥部,组织领导救灾工作,面对生病的群众,他心急如焚,四处调运粮食,千方百计筹集大豆,让群众磨豆汁补身子。他整天奔波在吴家铺、华山、遥墙等沿黄公社,组织群众种瓜种豆,开展生产自救,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制止了水肿病的蔓延。谁料,由于过度劳累,朱孝铭自己却得了水肿病。
  1963年,朱孝铭赴京参加中央七千人大会,会上聆听了毛主席的谆谆教导,见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及国家的十大元帅。朱孝铭回县后,干劲倍增,1964年按照县委部署,积极投入了改天换地的沿黄稻改工程。当时历城沿黄西起吴家堡东至王家梨行全长32.5公里,面积大约20万亩,全是盐碱涝洼地,“春天遍地霜、夏天水汪汪、秋天割茅草、冬天去逃荒”,亩产不过百把斤,群众生活非常贫困。为改变这一状况,县委经过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决定进行沿黄稻改工程,并成立指挥部,确定由朱孝铭具体负责领导。在县委的领导下,当年冬天,指挥部组织二万劳力上阵,在沿黄摆开劳动战场,动用土石方155万个,修筑渠道280多条,整平土地10万亩,将多年的涝洼地整成了能灌能排的大地畦田。同时建起了盖家沟、付家等5处虹吸管工程。施工期间,朱孝铭同指挥部其他领导成员多次召开生产调度会、现场会,抓质量、促进度,使工程踏实而有效地进行。第二年沿黄试种稻田成功,亩产达到500斤以上,这一创举让沿黄群众欣喜若狂,当时以“一次革命的飞跃”为题上了《人民日报》和《大众日报》,随后通过继续扩种,昔日的沿黄涝洼变成了鱼米之乡。如今的沿黄地区已成为历城多种经济的最发达地带。富起来的沿黄人民每当谈起家乡的变化时,都异口同声地说:“多亏了县委的英明决策,多亏了我们的朱书记!”。
  朱孝铭经过党的多年培养教育和实际工作的锻炼,使他对同志对人民有一颗炽热的爱心。1965年全县开展“四清”(清经济、清政治、清思想、清阶级)运动,全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承来历城搞试点,选择毛主席视察过的东郊大辛大队为试点,县委派朱孝铭同志去协助工作,担任副组长。工作组进村后,有人反映大队书记魏承恩有经济不清的问题,要求撤掉他的书记职务。当时工作组持有两种意见,朱孝铭经过深入走访了解,原来魏承恩只不过是逢群众办喜事时,赶去喝两盅喜酒,本意是联系群众,沟通干群关系,别无其他问题。朱孝铭将情况向当时住在南郊宾馆的张鼎承作了详细汇报,工作组求得共识后,才保住了魏承恩大队书记的职务。随后,朱孝铭又调到西郊后周大队开展“四清”运动,当时由省委副书记周星任组长,朱孝铭去后任副组长。有人反映大队书记邱玉海有政治不清的问题,建议撤换他。工作组举棋不定,朱孝铭经过调查了解,原来是邱玉海解放前曾被国民党抓过,但是没有参加任何反动组织,也没做任何坏事,是地地道道的贫农成份,而且思想进步、工作积极。朱孝铭将情况向周星书记作了汇报,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保住了邱玉海继续工作的权力。
  在极“左”思想盛行的当时,朱孝铭面对顶头上司,敢于坚持原则,挺身而出保护同志,是很难得的,充分表现了他崇高的党性原则。
  壮志不已 拉革命车不松套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的风暴袭击历城,本来安定的社会出现动乱。历城县委、县政府被冲击,朱孝铭和其他领导同志都被罢官,工作权力被剥夺,游街示众遭批斗。1969年,被送到西郊农场“劳动改造”,接受造反派的“再教育”。当时朱孝铭只有一个信念:“相信群众相信党,任凭风云多变幻,革命意志永远不动摇。”
  1971年,朱孝铭被解放,是全县第一个站出来革命的领导同志。当时被派到董家公社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兼革委会主任。开始工作很不大胆,无论办什么事都要取得造反派的同意,军代表的批准,在此小心谨慎地工作了一年多。1972年又调到章灵铁矿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年近50岁的朱孝铭,不顾年高劳累,天天外出找矿,骑着自行车一天要跑百十多里路,几乎跑遍了历城的沟沟峪峪、山山岭岭。他爬过柳埠的冻冻山、高而的西山,下过董家洪沟矿坑,从唐冶、章灵矿坑背过矿石,历经大半年的艰苦奋斗,铁矿生产出了一万多吨矿石,给当时吃不饱的历城铁厂解决了大问题,受到县委核心领导小组的表扬。主持县委工作的陈明达书记看朱孝铭积极肯干,1974年提议调他到历城铁厂任党委书记,领导“55”高炉的修建。朱孝铭上任后,虽然对搞工业不熟悉,但他凭着一股不辞劳苦的干劲,带领全厂职工大干苦干,不到一年时间,“55”高炉正式建成投产。因朱孝铭工作成绩显著,1973年被提为县委常委。1974年底调回县委,任县委副书记,1975年任县革委副主任,分管生产指挥部,负责抓工农业生产。1976年3月,上边又号召,开展什么“反击右倾翻案风”,日益好转的形势又出现动乱,造反派再次冲击县机关,指名揪斗当时主持工作的陈明达书记,朱孝铭挺身而出,对造反派说:“陈书记这么大年纪,不能揪斗他,有什么问题和我说。”从而使陈明达书记免遭批斗,他却多次遭批斗。朱孝铭高风亮节的政治品德深得陈明达同志的赞赏,说朱孝铭是个难得的好同志。1976年10月,祸国秧民的“四人帮”被粉碎,朱孝铭欢欣鼓舞,大好形势激励他夜以继日的工作。1977年上半年,指挥完成了历城解放后规模最大的黄河春修工程,河堤加高1.78米,加宽7.8米,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证。朱孝铭从事农村工作几十年,是领导农业生产的内行,由于他领导得力,措施得当,加之粉碎“四人帮”后群众激发出来的革命干劲,1977年全县小麦取得全面丰收,夏粮征购超额150万斤完成任务,从而受到市委的表扬。当时,全县计划生育、教育、文化、体育、政法工作全由朱孝铭分管。在他分管计划生育工作期间,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要求一把手要像抓生产一样抓计划生育,使全县计划生育工作由后进变先进。人口出生率由1977年的13.5‰到1983年降至9.8‰。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造成历城教育质量下滑,升学率降低,尤其是小学教育受到严重破坏。1978年10月8日,朱孝铭亲自主持召开了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经过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议”,1985年小学教育出现大的转机,入学率上升为97.9%,巩固率达98%,毕业率95.9%。同时,加大对中学教育的措施,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达到70%以上。1978年朱孝铭兼任县体委主任,他除坚持开展经常性活动,按期举办体育竞赛外,突出抓了体育设施的建设。1983年发动机关干部与部分乡镇,将占地83亩的东风矿坑填平,建成历城体育场,修了400米的标准田径运动场,2100平方米的旱冰场和篮球场、健身房等,从此结束了历城没有体育场的历史,为以后创建全国体育先进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4年4月,朱孝铭光荣离休。风风雨雨几十年,离休后本应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可是他却闲不来,不顾家人的劝阻,硬要出来发挥余热。1984年9月,朱孝铭出任历城区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而且连干三届,先后达16年。上任后,他积极落实中央“九五”规划,历经5年,使当时19个乡镇的665个行政村普遍建立起了老年人体育协会,将分散的自发的老年体育活动发展成为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使全区活动项目由原来的十几项发展到四十多项。在他任职的16年中,年年都举办综合性老年康乐运动会、门球、台球赛等专项运动会。全区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达5万多名,占老年总人数的60%。朱孝铭对老年体育工作尽心尽责,真抓实干,有目共睹。1998年全市老年体育现场会前,已是75岁的他不顾年老体弱,不怕疲劳,对全区33个老年体育活动点一一进行检查,使历城老年体育活动在全市十区县评比中名列前矛。1998年,历城老年体协被评为山东省老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连续15年先后7次被评为济南市老年体协先进集体。1998年,朱孝铭被评为全国老年体育先进工作者。
  2002年,朱孝铭已达八十岁高龄,由于工作的劳累,身患多种疾病,但他乐观豁达,心底坦荡。他说:“我生在饥荒岁月,长在动乱年代,为革命艰苦奋斗大半生,老来走进幸福的新时代,一辈子没给党丢脸抹灰,尽心尽力为人民,我心底坦然,无憾无悔,能活到今天,已经是很大的幸福了,我很满足。”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历城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名人轶事、人物春秋、人物写真、烽火岁月、史林探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延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