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济阳馆藏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阳县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794
颗粒名称: 二济阳馆藏文物
分类号: K875.52
页数: 8
页码: 58-6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济阳馆藏文物情况包括石器、骨器、贝、蚌饰、陶器、瓷器、铜器、玉器、古书等。
关键词: 济阳 馆藏 文物

内容

(一)石器。共十六件。大部器物已残破,但均能识辨出器物的造型和使用痕迹来。其中有石刀、石铲、石锤、石斧、穿孔石铲、双孔石刀等。以双孔石刀历史最久。
  (二)骨器。共二十六件。其中有骨簪、骨笄、骨锥、骨凿、骨铲、骨匕、骨箭头等,还有古人占卜用的卜骨(图一)。该卜骨长二十五厘米,宽二十厘米,是用牛肩胛骨刮削磨制而成,臼端残破,下端呈弧形,正面右下角削成“厂”形。正面中间有二十一个〓形钻凿,分四行排列,惟左二行多出一个。二十一个钻凿均是凿在钻的右边,已灼的十九个。卜骨背面,左上边有四个钻凿,均残。但能看出凿均在钻的左边,都已灼。右边有八个钻凿,凿均在图钻之中,排列是由上而下---二---,皆已灼。卜骨中上部有较小的有凿无钻的凿空七个,尚未灼。卜骨正反两面,均有兆纹,兆纹附近有长短粗细不等的刻纹。有一二三〓〓〓〓〓〓〓〓〓等刻画。经北京古文字专家鉴定公认为是习刻。所谓习刻,就是古人练习刻的字,它和甲骨文还不相同。据古文字专家李学勤同志来信说“这块卜骨可能是商早期的”,有共重要的研究价值。
  (三)贝。贝产于南海一带。据说古人曾以贝代过货币。但后来又用作装饰品,现存四百枚。
  (四)蚌饰。古人利用较大的蚌壳,经过刮削磨制成工具或装饰品。目前馆藏一宗,有蚌刀、蚌钩、蚌泡,棱形柱饰、圆形柱饰及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蚌饰。除极少数做工具外,大半用於衣帽上做装饰品,或者棺椁上做装饰品。
  (五)陶器。陶器九十四件。其中有黑陶、红陶、灰陶、褐陶、夹砂陶、细泥陶、摩光陶、黑衣陶等。器物中,有鼎、簋、釜、罐、鬲、甑、壶、瓶、豆、钵、盘、纺轮、陶〓、网坠等。纹饰有粗绳纹、
  细绳纹、篮纹、划纹、印纹、附加堆纹、乳丁纹等。还有黑陶微型串珠,最小者直径一毫米、厚半毫米;圆周漆黑发亮、两端粗糙无光,但串孔均很规整。近年来,山东境内有的遗址已发现这种串珠。但认识不一,有的认为是石串珠,有的未定其质。笔者曾细心观察,仔细钻研。认为是陶土所制,烧制而成。其理由①该串珠出于商末周初之墓中,那时最锋利的工具,只是青铜器,没有条件钻制这样微小的串珠。②四千年前古人已能烧制黑陶和蛋壳陶,三千年的周朝,当然亦能烧制蛋壳陶。③古人在制陶继续发展中,是有条件创制微型串珠。④制做方法:先把泥土淘洗好,和泥培胎,用轴把胎泥轧薄,选择最细的植物秸,卷入胎泥中。将胎泥卷轧到最细时,少晾,待胎泥略干,用刀一节一节的截,截的似断非断,放入罍内烧。等烧好后取出,中间的植物秸已焚,留下的是穿眼。再将所截,一节一节的断开,即是黑陶微型串珠。虽然微小串珠,但充分证明我国古人早在三千年前,在制陶工艺上已经达到高超的水平。
  (六)瓷器。共二十四件。其中有西周的瓷罍,瓷豆、瓷盖,唐代的半釉罐、璧足碗、白釉假圈足碗,宋代的刻花双耳莲花壶,元代的黑花罐,黑花瓶,明代的黑彩小人,清代的天珠瓶。以上器物以周代瓷罍(图二)在陶瓷史上价值为最高,也是我省少见的珍品之一。
  (七)铜器。共七十四件。其中青铜器三十五件;周代的礼器有方鼎三件、园鼎(图三②)六件、甗一件、篮八件、盉一件、觯三件、尊一件、爵二件、卣一件、鬲(图三③)二件,盘一件,车马具有奕铃二件、车〓二件;武器有铜戈一件,铜剑一件,生产工具有铜锛一件,还有汉代的铜镜,唐代的铜人,明代的佛像,清代的折合灯。纹饰中有龙纹、凤纹、饕餮纹、云雷纹、目雷纹、象纹、羊纹、乳丁纹等。最大的器物是铜甗(图三①),通耳高四十七厘米,口径二十九厘米七,最小的器物是铜觯,高十六厘米九,口径七厘米五;最细致的是二式方鼎,通耳高十九厘米二,长十七厘米四,宽十二厘米八,四周以云雷纹作底,上饰凤纹蟠螭纹、饕餮纹、四角饰痱棱、柱足上部饰羊头纹。造型最生动的是一式方鼎,通耳高二十厘米三,长十五厘米二,宽十一厘米一,颈部以耳雷纹作底,上饰凤纹,四周有痱棱,腹部饰饕餮纹,足部饰象鼻纹,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刘台六号墓出土的铜器铭文较多,对我县考古极为重要。刘台二号墓所出土的两件铜簋铭文均是“逢彝”。刘台三号墓所出之铜篮亦是“逢彝”(图四5),六号墓所出之铜簋铭文仍然是“逢彝”。方鼎内铭文“逢”(图四1),盘内铭文“逢”(图四2),觯内铭文“逢”
  (图四、3)盉内铭文“逢”(图四、4)、二式方黑内铭文“逢宝!〓鼎”(图四、6)。这些“逢”字看来不是巧合。《济阳县志》民国版沿革篇戴“殷代,邑隶逢伯陵”;《山东古国考》引韦昭语“天鼋即玄枵、齐之分野也”。又说“逢公,伯陵之后,太姜之侄,殷之诸候,封于齐者”。太姜(周)姜姓,太王之妃,生少子季历(王季),(图四、7),季历娶太任生文王。以上记载,说明了“逢”(姜)姓族与姬姓族周文王是表亲,上面说的“逢公”即季历(王季)之表兄弟周文王之表叔或表伯。这个“逢公”又是商末周初分封而来。看来时代、地址完全相符。再根据出土的礼器组合看,六鼎、五簋、一甗、一鬲、一盘、一盉、一卣、一尊,二觯、二爵,其造型纹饰字体具有商末周初之特征,而又符合诸侯级的葬品。然是否就是所说的“逢公”之墓,尚待后考。但敢断言该处是这一“逢公”家族之墓地。
  (八)玉器。一百三十二件,绝大多数是商末周初之遗物。玉色分白玉、青玉、黄玉、赭玉、碧玉等。雕琢有阳刻、阴刻,素面琢,还有巧做,其共同特征,多数物件均有穿孔,上面刻纹反正相同。器型中最大的是戈,长二十一厘米,但厚度仅有四毫米。最小的是小飞虫,长一厘米五,厚五毫米。最多的是玉簪共二十一个,造型有直、有弯,有圆体、扁体、方体,尺寸大小不一。其次是玉鱼,共十八条,最大的长九厘米四,最小的长四厘米七。有动的,有静的,有俯式,有仰式等。再次是玉龟,共十七头,有十六头是串饰,均全身饰龟纹,但无头足。惟有一个较大的长四厘米,宽三厘米三,前腿伸,后腿踡,似乎爬动。礼器中有玉璧六件。其中有四件刻龙纹,二件是素面。最大的直径四厘米八,最小的直径三厘米五。玉佩四件。最大的长十五厘米,宽五厘米三。纹饰有龙、鹦鹉、人像等。玉璜五件,最大的长十五厘米五,宽二厘米七。最小的八厘米三,宽二厘米一。纹饰有云雷纹、龙纹和透雕。玉琮二件,均素面;大的高四厘米,上下口面都是四乘四厘米。玉玦一件,饰龙纹。白玉漩玑一件,直径六厘米八,外有痱棱三个,其型似琢。玉柄形器四件,长者十六厘米,宽三厘米六,短者六厘米五,宽一厘米五。上端均有柄把,下端有尖、有圆、有扁平的。武器中有戈七件,大的前已介绍,不再赘述;小的长二厘米六,宽一厘米四;造型各有差异。玉钺二件,均素面,两边有痱棱,尺寸基本相同,长四厘米三,宽三厘米五。玉戚一件,长十三厘米,宽六厘米八,两边有六个痒棱,素面,但有天然云纹,形象逼真。玉镞三件,最大的长八厘米五,宽一厘米。其上端均有穿孔,下端均有刺锋。工具有玉锥,大者长六厘米,圆体,饰鱼纹;中者四厘米七,扁体弯形;小的长四厘米四,体扁直针形。其他的玉器造型更美。玉鸳鸯,高三厘米三,长四厘米,饰云头纹,造型生动,美观大方。玉蝉(图五、下中)六件,有胖有瘦,有弯有直,有厚有薄,但均露脊,有的欲栖,有的要飞,别有风趣。碧玉兔(图五中间),长四厘米,高二厘米二,大眼长耳,前腿伸,后腿踡,伺机待动。巧做游鹅(图五下右),高三厘米二,长三厘米三,上部白,下部赭色,饰水纹四道。鹅仰头挺胸,向前游动。巧做鱼鹰(图五下左),高三厘米五,长五厘米,鱼赫色,鹰淡黄色,鹰踡腿歪脖,嘴紧衔小鱼,小鱼跷尾挣扎,造型逼真,可谓巧夺天工。该品现已列入《中国文物精华辞典》。还有清代大司寇艾元微之玉扣,长十五厘米,宽六厘米,分三段结合,上饰浮雕云纹,造型相当精致。曾参加一九七六年山东省流散文物展览。
  (九)古书。共五十三部,均是线装本。有的版本缺页,有的缺册,其价值最高者是清代张尔岐所著《仪礼郑注句读》,现已列入善本书中。
  (十)书画。共十件。其中有明末清初经学家张尔岐手迹中堂(图六、1),乾隆时期进士王际华、王蒿、陈大伦等所书写之手卷;光绪时期维新派翁同龢亲书对联(图六、2);民国时期,王讷所写之四扇屏;刘宗狱之花鸟,郭味渠之花鸟;还有真仿难辨的宋徽宗的白鹰,金农之佛像,郑板桥的竹子。虽未定论,但构思、构图、技法、笔墨工夫上确很高超,具有重要保护价值。
  (十一)金器,十三件。有金顶、梅花针、金瞥、金钱、金戒指、金坠子等。上面宝石均无。其中以金锁最为精致,锁长一厘米六,宽九毫米,链长二十厘米,小巧玲珑,引人注目,观者爱不释手。金钱与铜制钱造型相同,上有康熙通宝四字。据说不流通市场上,而是贵族的随葬品,按死者年龄,每岁一枚。

知识出处

济阳县文史资料

《济阳县文史资料》

本书是济阳县文史资料讲述的包括抗日战争期间有关济阳的几点情况、济阳的武装建设和武装斗争、冯玉祥将军的婚事、济阳文物考古、也谈济阳县的建置沿革、回忆抗日战争时期在济阳的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济阳七、八区的革命斗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尔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济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