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文化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阳县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793
颗粒名称: 一古代文化遗址
分类号: K875.52
页数: 8
页码: 51-58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古代文化遗址情况包括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址、奴隶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址、汉代文化遗址、古代墓葬等。
关键词: 古代 文化 遗址

内容

(一)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址
  (1)玉皇冢,又名玉皇寺。位于店子乡店子街南二百五十米处。南北六十四米,东西七十七米,总面积四千九百二十八平方米。中间呈台形。采集到的标本,有红陶钵残片、红陶锥形足、凿形足、柱形足、骨箭头、骨矛、石刀、石镰残片等。根据标本判断,该处属聆原始社会时期大汶口文化类型遗址。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山东省(一九七七)一二二号文件指定,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2)颜家遗址。位于垛石镇颜家村西一百米处,南北长八十四米,东西宽七十米,总面积五千八百八十平方米。文化层低于地面,因此,原无人知道。近年来挖沟筑路,文化层才暴露出来。采到的标本,有浅褐陶锥形鼎足,摩光米黄色器物口沿,还有一块手制陶片,陶质坚硬,外皮赭色,上涂淡黄色,画有黑灰色的平行线,是一种少见的彩陶,根据以上标本分析该处暂定为龙山文化类型遗址。待彩陶确定后,时代上推。
  (3)邝冢遗址。位于庙廊乡邝家村西南二百米处。《济阳县志》民国版记载:“邝家西北距邿城三里。世传此冢为邿王点将台。邿於春秋鲁襄公十三年灭国”。《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邿城”在山东济阳县城西二十五里,相传为邿国。遗址南北长一百三十八米,东西宽一百二十二米,总面积一万六千八百三十六平方米,部分呈台状,最高点达四米。一九七九年曾试掘一条长二米,宽一米,深二点三五米的探沟。出土的文物,有灰陶三足盘(残)、浅褐陶凿型足、石铲、石刀、穿空石铲等。据标本分析判断,该处属于龙山文化遗址。
  (4)刘台遗址。位于姜集乡刘台村西三百米处。东西长一百五十二米,南北宽一百三十四米,面积二万零三百六十八平方米。中间呈台形,故当地人叫“平顶山”。采集到的标本,有骨箭头、铜箭头、石镰、蚌镰、陶网坠、陶〓、蛋壳陶。根据标本判断,该处属於山东龙山文化遗址。
  (5)张沟遗址。位于辛集乡张沟村东北七十米处。南北长四十九米,东西宽四十七米,面积二千三百零三平方米。一九七九年曾试掘一条长二米、宽一米、深二点六五米的探沟。出土文物有骨箭头、骨笄、蚌饰、石镰、石斧残片、红陶甗足、红陶〓足等。根据以上标本判断,该处属於龙山文化遗址。
  (6)霹雳冢遗址,又名平陵冢。位于店子乡淮里庄西南一百二十米处。东西长五十一米,南北宽四十八米,面积二千四百四十八平方米。采到的标本,有石刀、石镰、半月双孔石刀残片。判断为龙山文化遗址。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址
  (1)杨家遗址。位于曲堤镇小杨家村西三百米处。东西长三十五米,南北宽二十八米,面积九百八十平方米。原来遗址高於地面,一九七○年,挖渠筑堤时被推平,现已成粮田。采到的标本有红陶、灰陶、鬲足、鬲口沿、红陶钵残片、红衣陶、黑衣陶残片等。特别引人注意是一块灰陶口沿,上面有一陶文,释为“酉”。北大高明教授准备列入“陶文合集”中,依据标本判断,该处属於商周文化遗址。
  (2)洪岑寺遗址。位于庙廊乡东坡崖村东北二百三十米处。东西长三十四米,南北宽三十二米,面积一千零八十八平方米。大部高於地面一至二米。采到的标本,有灰陶、褐陶、红陶鬲足、鬲口沿,石刀残片,骨匕残片等。故定为商周遗址。
  (3)小李遗址。位于索庙乡小李村西北二百米处。南北长一百二十六米,东西宽九十米,面积一
  千一百三十四平方米。中间横穿临济公路。从暴露的剖面土层看,文化层矮於耕土层。采到的标本有石锤、石斧、陶纺轮、陶网坠、红陶灰陶鬲口沿、鬲足等。依据标本判断属於商周遗址。
  (4)洼子遗址。位于垛石镇洼子街东南四百米处。南北长八十二米,东西宽五十六米,面积四千五百九十二平方米。中间横穿大寺河,河南为城关镇赵胡村所有,河北为垛石镇洼子街所有。因为是地下遗址,原未有人知道。一九七○年挖大寺河时,遗址被挖破,文化层、遗迹、遗物才暴露出来。采到的标本,有红陶、灰陶、绳纹鬲足、鬲口沿等。该处特点附加堆纹陶片较多。依据标本判断,属于商周遗址。
  (5)紫佛寺遗址。位於垛石镇老杨沟村东南三百米处。东西长六十七米,南北宽二十八米,面积一千八百七十六平方米。现已成粮田。采到的标本有石镰片、磨光黑陶片、夹砂灰陶器皿口沿、红陶灰陶鬲足口沿等。据标本判断,属于商周文化遗址。
  (6)曹冢遗址。位于江店乡曹家村北四百米处。南北长五十二米,东西宽四十米,面积二千零八十平方米。部分呈台形。采到的标本,有红陶、灰陶、鬲足、鬲口沿、绳纹、附加堆纹陶片、石刀、骨器料等。依据标本判断,该处属于商周文化遗址。
  (7)歇凉寺遗址。位于唐庙乡歇凉寺村东北四百米处。南北长七十米,东西宽四十米,面积二千八百平方米。中间呈台形。世传汉代皇帝刘秀在此歇过凉,故名歇凉寺。采到的标本有红陶绳纹口沿、红陶鬲,足等。故判断属于商周文化遗址。
  (8)梁家冢遗址。位于新市乡梁家村东南一百八十米处。南北长二十五米,东西宽十五米,面积三百七十五平方米。中间高于地面一米四。采到的标本,有红陶、褐陶、绳纹鬲足等。根据标本,定为商周文化遗址。
  (9)江店遗址。位于江店乡江店村西北九百米处。南北长六十米,东西宽三十四米,面积二千零四十平方米。地势平坦,现成粮田。一九七五年开沟筑路时,才暴露出文化层。采到的标本有石刀一块,褐陶器物底,红陶、灰陶、鬲足等,依据标本判断,该处属商周遗址。
  (10)大鳖盖遗址。位于曲堤镇沙李村东南角三百五十米处。东西长三十米,南北长五十八米,面积一千七百四十平方米。中间横穿水沟一道,沟南为稍门乡苇园村所有,沟北为曲堤镇沙李村所有。原来此处地势较高,故名大鳖盖。现在已成粮田。采到的标本,有石刀、灰陶纺轮、素面半瓦档、夹砂陶片、褐陶鬲足等。据标本判断属于商周遗址。
  (11)冉家遗址。位于店子乡冉家村西南角。南北长五十米,东西宽三十五米,面积一千七百五十平方米。采到的标本,有鬲足、鬲口沿等。故判断属于商周遗址。
  (三)汉代文化遗址
  新市遗址。位于新市乡新市街西面、西南面。遗址共分六冢,均为台形。村西一公里左右分布有四冢,北距土马河三十米,最西一冢就靠着南河岸。村南分布有二冢,北距土马河九百米。最大冢面积为三百平方米,最小的冢四十八平方米。采到的标本,均是灰陶,均是轮制,有小瓶、朴满、漏器等。经分析判断,属于汉代文化遗址。
  (四)古代墓葬
  (1)杨烈墓。位于索庙乡石亩田村南三百米处。抗战前,立有石人、石马、石羊、石碑等。一九四七年因黄河防汛,均砸碎运往河堤。现在墓封土已平,成为粮田。县志记载:杨烈字清卿,进士,济阳人,生卒于金,二十二岁登太和,三年词赋,仕至弘农郡伯食邑七百户。
  (2)杨文郁墓。杨文郁是杨烈之孙,故两人葬一处墓地。县志记载:杨文郁字从周,号损斋,天资颖悟,举止异常。儿龀时,读书过目辄成诵,平生冲澹寡欲,寄兴琴书绝,不问家人生产。按察使节斋陈公闻其名贡、诸朝除阙里,教授四方之士,从受业者多所成就。后历官翰林承旨,封文安公,著有《林下集》。
  (3)张圭墓。位于稍门乡李官庄东一公里处。县志记载:元,张圭进士,仕至兵部侍郎。
  (4)张世杰墓。位于三教乡张庙村南二百米处。县志记载:元代,张宪肃侯墓阙名,城东北三十里。据张庙村负责人说张是带刀护卫。
  (5)耿在臣墓。位于三教乡石亩田村北二百米处。据当地人传说,该墓地原有四十亩,墓前立有石人、石兽、石碑、石牌坊。据了解,耿在臣是元朝的一位大官,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干爹,朱反元遇难,被耿营救。后来朱元璋统一天下,耿死后朱以厚葬报之。
  (6)秦先德墓。位于庙廊乡秦家村东北二华里处。县志记载:元,秦镇抚进咸先德墓,城西三十五里。秦家冢,在城西三十五里,秦先德墓南,冢高七八尺,相传为进咸观兵之地。
  (7)张尔岐墓。位于店子乡前陈玉寨东五百米处。一九五六年曾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并立标保护。七○年因修济太公路,迁移到张稷若村东北三百米处,墓前立有石碑。迁移时,出土蒿庵自叙墓志,锡酒壶一把,宜兴茶壶一把,几个酒杯,一个泥制火炉,一方石砚,均藏于张士龙家中。一九七六年将墓志运至济阳县图书馆。多年来。文物工作者,征集到的张之著作有《周易说略》、《仪礼郑注句读》《书经直解》,还有张之真迹中堂一幅、《遗嘱》一书、“父君实事状”一份。北京图书馆藏有瓷版本《周易说略》、《蒿庵闲话》各一部。《清史稿》儒林篇,顾炎武赞张尔岐“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清代三朝(康熙、雍正、乾隆)巨儒黄叔琳赞张尔岐“……处士于是书删繁就简,劈理分肌,磾皓首穷经之业,乃观其自序之意,不惟不欲以一家言增名山之藏,并不欲以贾,郑功臣自居;而惟明于训诂,不苦于难读,今而后开数千百尘封之籍,家弦而户诵之”。

知识出处

济阳县文史资料

《济阳县文史资料》

本书是济阳县文史资料讲述的包括抗日战争期间有关济阳的几点情况、济阳的武装建设和武装斗争、冯玉祥将军的婚事、济阳文物考古、也谈济阳县的建置沿革、回忆抗日战争时期在济阳的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济阳七、八区的革命斗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尔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济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