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有关济阳的几点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阳县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781
颗粒名称: 抗日战争期间有关济阳的几点情况
分类号: K265.9
页数: 8
页码: 1-8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抗日战争期间有关济阳的几点情况包括关于县界区划的变动情况、关于抗日组织机构及干部情况、关于抗日斗争形势变化的情况。
关键词: 抗日 济阳 情况

内容

一、关于县界区划的变动情况
  1941年10月到1943年夏季,这个时期我在临邑县任抗日政府县长。在我之前是徐尚武(后任军分区司令员,43年初王家楼子战斗牺牲)。临邑县所辖活动地区,除临邑城以东地区外,还包括商河县城东地区、旧商河五区、六区及胡家集一带,也包括济阳四区。济阳四区即徒骇河以北地区。以新市大庄为中心的地区,也包括济阳五区一部分村庄,如温家桥、南北辛庄(五区大部分为敌占区,这时我们不能活动)。
  这期间济阳四区是临邑县的一个区,归临邑县领导。在42年下半年已成为我们的根据地之一。贾家寨以北一带是较有基础的地区,以南是经常活动的游击区,西和临邑的牛毛徐、清凉店,北和原商河县的王书家坊子、十二连庄及其以北连成一片,除孙家庵和新市大庄敌伪据点外,是比较好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在43年上半年,日伪军开始对这一地区加紧蚕食、扫荡、安设据点、挖封锁沟。临邑城到夏口,在公路沿线掘了封锁沟。沿济阳、临邑老县界,济阳至商河老县界都掘了封锁沟。封锁沟深宽在三到五米,并每隔三到五里有岗楼,内住伪军一班或一排人。在临邑县其他地区也都如此,其目的就是限制我抗日部队来往,增加我军活动的困难,便于对我分割封锁,可分块各个消灭。此时济阳四区在临邑县中反成为比较好的根据地了,其他区活动增加了困难,敌伪力量较强,我军不便多住,而济阳四区由于日伪军相对较少较弱,我们逐步向敌占区开辟新区,此时济阳四区也是鲁北各县比较安全的活动地区。
  从临邑县的角度看,这个县被敌伪封锁沟、岗楼弄得来往活动困难甚大。夜间要转移,通过几道沟,白天工作人员也难以通过敌伪岗楼和封锁沟,所以到了夏季,上级决定把临邑县建制撤消,根据敌我斗争形势,重建领导县制。
  与此同时,齐河县政府也建立了,县长是李聚五。济阳还建立了一个叫济阳视察团的组织,他们的具体活动地区、机构等我不甚清楚。
  1943年7月到44年2月县界的划分。由于临邑县政府撤消了,把济阳和齐河划作齐济县,县长是李聚五,副县长是吴洪宾。济阳视察团也撤消了。此时,我调到专员公署任秘书主任,虽然也常在齐济县活动,但具体情况就不甚清楚了。此时,济阳四区和三区仍是比较好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并逐步向二、五区发展。
  44年初,地区抗战形势又有好转,为了扩大抗日根据地,发展新的游击区,鲁北地委又调整了县制,恢复了济阳的完整县界,但把三区即二太平、辛集、孙耿一带划为齐临县,撤消了齐济县,成立济阳县(把原商河五、六区划为济阳县),齐临县辖齐河地区、济阳三区和临邑县南部。
  我由专员公署调为济阳县长兼大队长,县大队副为朱宝承,教导员刘桂阳,县委书记李萍,副书记张振国。李萍是地委组织部长兼任县委书记也兼任县大队政委。
  到45年10月我调到专署工作,吴洪宾同志接任县长。此后在46年春季,我到黄河上组织修复工作,尚未完工,国民党部队进占济阳城,不久我军又收复,此后一直成为解放区了。
  二、关于抗日组织机构及干部情况
  在44年后一般分县区二级组织,党政军民四种组织。
  县级有中共县委会、抗日县政府、各界抗日救国会(包括农救会、妇救会),区级亦同。县大队后期有独立营。不过由于抗日组织是随着抗战形势逐步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健全的。有的区是老一点的根据地,如四区在44年以前就有了区政府和区中队、中共区委。44年后先建立了五区和二区组织,以后随着向敌占区开辟工作,建立了六、七、八区各组织。
  区以下乡公所这一级还有村长这一级,初期大部由一面政权逐步为两面政权。就是当我还未到达时,完全为敌伪控制和为敌伪服务,当我军事活动已到达这种地区时逐步变成两面政权,既为日伪服务,也为我们服务。如征集粮秣物资、动员人力等,他们有的对我忠心对敌应付,这叫革命的两面派政权,有的对敌忠心对我应付,叫反动的两面派,后者一般是少数,大多属于中间状态。敌伪据点拔掉之后,也就变成一面的抗日政权了。这种变化,随着抗日斗争不断取得胜利,发展也是很快的。
  这一年多的时间有大量的人被动员出来工作了。参军的很多。在二区、五区各有一所高小,内有初中班,其中不少人以后出来成为干部。还有当地的一些知识分子,在抗战大好形势下纷纷参加工作了,如皂户李庄张小乙、张干,蒯家的马××,二区的王春华、艾学纯、何辑五、何书来。办了几期知识分子训练班,由县府秘书李笃臣同志亲自负责,培养了不少青年干部。
  当时为了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和当地国民党员及知名人士也经常联系,他们由开始对我怕而逐步消除疑惧心理,也动员他们的学生子弟出来工作,当时接触多的有二区何道全、五区孟泽洪、郭登五。
  当时的县区各组织的干部现记忆的有以下这些同志:
  四区区长张国权,妇救会主任刘克。
  五区区长蒋瑞甫,区青救会刘兆明(现名田林),妇女主任李冶金。
  二区区长李玉友(后到县府任民政科长、县府秘书),区委书记王良民。
  六区区长付洁民。
  县妇救会主任邱岩桂,农会主任李兴民。
  县府秘书李笃臣(后调回专署),财务科长魏达展(后调回专署),教育科长艾学纯,民政副科长何辑五,公安科长胡天绪,司法科长张书光,郭子栋以后为财务科长,县府事务长盛清渭(盛家人)。
  三、关于抗日斗争形势变化的情况
  济阳县在41年以前是完全被日伪军控制的敌占区,我军队偶有路过情况,如到惠民地区经过济阳东部,到齐河地区经过济阳四区三区,其他抗日的组织根本没有,个别党组织秘密发展党员则有之。敌
  伪则是有一套完备的统治工具,伪县区乡级政权及村中的普遍保甲长,伪军有县区武装,并分设在县城和各区伪政权所在地。在重要地方还增设据点,如新市大庄、夏口、垛石桥、唐家庙、刘家营子、回河、济阳城、曲堤、仁风等,后来还增加了党家庙。
  伪军首领是白玉亭(回族)
  除上述日伪军及其统治的政权外,还有新民会的组织,在县区级都有,是日伪控制的群众性组织,他们也住在据点上,为奴化中国人民卖力。
  在东部六区七区八区,还有一种武装力量张子谦等部,他们是在国民党的曲线救国论的招牌下受山东沈洪烈国民党省府的控制、受惠民国民党行署刘景良的指挥。日军来了他们就打起伪军的旗号住据点,当伪军、日军走了,他们就分散到乡村扰民,根本不抗日,而称曲线救国。他们横征暴敛,敲诈勒索,恶不作,群众恨之入骨,又无法摆脱,他们无战斗力且吸毒者多,对我军是怕的,我军人多了就躲藏起来,对我工作人员及零星武装就杀害,这种情况鲁北各县均有。济阳三区有赵芙亭,邻近二区的历城青宁区有杨明章部也类似他们。
  我军向济阳进军,发展济阳抗日游击区是从41年以后开始的,总的发展趋势是由北而南,由西向东,从县的西北部开始,大体上是42年到43年。
  三、四区开辟为游击根据地,这两年二、五区只能偶然性的进去活动,其他地区尚为日伪占领区。44年上半年二、五区已成为游击根据地,六区只能偶然性的进去活动,七、八区基本上仍为敌占区。在45年初的春节期间,军分区司令部和济阳县政府在李家坊子东西纸坊住了许多日子,搞大参军,还搭戏台唱戏。这时,周围据点的敌伪军也不敢来犯了。说明这时西北部已成为较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了。凡是已成为巩固的游击区或开始成为游击区的地方,我区政权、区中队及区级群众抗日组织也就建立发展起来了。
  消灭敌伪顽军的情况大致如下:42年上半年鲁北军分区部队消灭了赵芙亭部(孙耿一带),从此三区成为根据地。44年在二、三区邻界一带,济阳县大队配合军分区部队消灭济南来的治安军三百多人,来犯者约千人,缴枪二百余支。在沟杨家伏击从济南来的日军汽车,获汽车一辆及军用品一车,日军在这次战斗后安设了吴党庙据点。44年下半年,军分区部队和济阳县大队向东部六、七、八区进军,消灭张子谦等顽敌伪部队全部约二千多人,拔掉了曲堤、仁风、白桥等据点,六、七、八区成为根据地。45年上半年陆续拔掉了孙家庵、新市大庄、夏口、垛石桥、刘家营子据点。此时,全县除济阳城外均已解放。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

附注

注:本文作者王其元同志为我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兼县大队队长,后转上海市地震局工作,现已离休。

知识出处

济阳县文史资料

《济阳县文史资料》

本书是济阳县文史资料讲述的包括抗日战争期间有关济阳的几点情况、济阳的武装建设和武装斗争、冯玉祥将军的婚事、济阳文物考古、也谈济阳县的建置沿革、回忆抗日战争时期在济阳的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济阳七、八区的革命斗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其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徐尚武
相关人物
王其元
相关人物
李聚五
相关人物
吴洪宾
相关人物
朱宝承
相关人物
刘桂阳
相关人物
李萍
相关人物
张振国
相关人物
张小乙
相关人物
张干
相关人物
王春华
相关人物
艾学纯
相关人物
何辑五
相关人物
何书来
相关人物
李笃臣
相关人物
张国权
相关人物
刘克
相关人物
蒋瑞甫
相关人物
李冶金
相关人物
李玉友
相关人物
王良民
相关人物
付洁民
相关人物
邱岩桂
相关人物
李兴民
相关人物
济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