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川中三道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727
颗粒名称: 锦绣川中三道观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43-45
摘要: “明真观”位于锦绣川乡政府所在地西南四公里处,廒而村正南。据碑文记载,隋朝时这里为“庵”,唐朝为“寺”,明朝为“观”。在这弹丸之地,先后竟有“庵”“寺”“观”相继出现,这种现象实不多见,可见佛道两家均对此处情有独钟。“明真观”初建于明朝,其观名,来自当初一位道号为“明真”的道长,他深受众道士拥戴,因此,此观便冠以“明真”之名。清朝时曾多次重修此观,原有殿房二十多间。绣川三观,是明清以来道教兴衰的见证,颇具考古价值;观址,又均在山清水秀之间,确为游览胜地。
关键词: 名胜古迹 道观 历城区

内容

明真观
  “明真观”位于锦绣川乡政府所在地西南四公里处,廒而村正南。据碑文记载,隋朝时这里为“庵”(因此此观又名“小庵”),唐朝为“寺”(观前曾有一座砖塔为证),明朝为“观”。在这弹丸之地,先后竟有“庵”“寺”“观”相继出现,这种现象实不多见,可见佛道两家均对此处情有独钟。“明真观”初建于明朝,其观名,来自当初一位道号为“明真”的道长,他深受众道士拥戴,因此,此观便冠以“明真”之名。清朝时曾多次重修此观,原有殿房二十多间。
  “明真观”的景致:“左折右入旋螺,然而眸间,有殿脊突,林木蔚然,水声淙淙,拾级而升则精舍在焉。其地穹以之高其势,深以窈山三面环之;古柏出丛樾中,若舒夜叉之臂,又如乘龙之欲攫以爪也;林木四季常青,此川幽胜处也。”
  “明真观”的道士全部为女性。“师弟”、“师兄”、“师爷”是女道士们师徒之间的尊称。这里的道士盛时十多人,少时三至四人。经历六百多年沧桑岁月,一直延续到文革前夕,“明真观”才没有道士们的踪影。“文革”中这里的“三霄娘娘殿”“关帝公殿”遭到破坏。
  “明真观”西边悬崖峭壁上有天然造就的栩栩如生的一对“石猴”,这里称为“猴子沟”;观南曾有一棵“龙柏”,因长像确象一条正欲腾飞的巨龙而得名,此树现已毁。观东斜坡上还存有一个相传是喂“大虫”的石槽,仍立在那里,等待人们去观赏。
  柳泉观
  “柳泉观”位于锦绣川乡政府西北两公里处,北坡村西,因殿前有“柳泉”,故名。柳泉也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此观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八母殿”、“镇公殿”各三间,另有二间东配房,一间西配房,其余建筑已废。
  “柳泉观”的景致颇具特色:“山川胜境又天道地设以饷遗后人者乎?至其地则见翠柏银杏苍蔚于左右,泉池花木交错于门前;升起堂,仰观马头风门,诸峰起伏隐现于云雾中,群山排闼而送青;俯视殿前之杏林,川内之泉面,红白错杂,会归眼底。时届溽暑,风来自清泉寒而冽,虽功名势中之士,强悍难训之夫,徐徐入观瞻拜神像,未有不静焉而凉、贴然而服者,然后叹神道之寒爽,实足以化民而服天下也。”
  据当地老人讲,柳泉观殿前曾有两棵合抱粗的银杏树,其中一棵为雄性,另一棵为雌性,雌树上长有40公分长的乳头,十分逼真,称为一奇。可惜这一雄一雌树已不存在,幸好它们的子孙,一棵胸围120公分粗的银杏仍茁壮生长在那里。另外殿前的“柳泉”清澈透底,水质甘甜。盛夏酷暑时到泉池旁一憩,便会“泉气扑面爽,饮之六腑清”。“柳泉观”虽创建年代不详,但据重修碑文推断也算久远,它的最后重修可能在明朝,修后不久,“柳泉观”的道士们便迁往“明真观”。是乔迁新居,还是另有说法,至今还是一个谜。道士一走邻近“三兴庙”的和尚便搬来居住,至解放初期为止。林泉观
  “林泉观”(见图12)位于锦绣川乡政府西北二公里处,北坡村北。因观西南方向有“林泉”,故名。“林泉观”的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有“菩萨殿”三间。
  “林泉观”在锦绣川乡的三个观中,留下的石碑最少,现只发现一块重修碑,立碑的时间为大明景泰年岁交,即明代宗在位时(公元1450——1456年)所立。
  绣川三观,是明清以来道教兴衰的见证,颇具考古价值;观址,又均在山清水秀之间,确为游览胜地。

知识出处

历城名胜古迹

《历城名胜古迹》

本书记录了历城区的名胜古迹史料,分为古迹篇、名胜篇、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篇,其中包括了千年古刹——神通寺、济南最古的道教宫观——华阳宫、洪家楼天主教堂、党家庄清真寺、老寨清真寺、天齐庙、云雾润蒸华不注、幸福柳、济南战役山东兵团指挥所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刚贤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