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记我区东部的年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701
颗粒名称: 简记我区东部的年俗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7
页码: 140-146
摘要: 所谓年,我们一般是指春节(阴历年),并且习惯上称之为大年,如:本年的最后一天谓大年三十,第二天称为大年初一。并且约定俗成的从腊月初八至次年正月十五这一段为大年下戛。下面就历城东部地区过年习俗分别记之。待纸烧完后,起身端盘返回家中,这表示老的已。家来了,这一夜一般不叫小孩再往椅子上坐,以示对老的尊重。下午黄昏时,下好饺子供一下开始把老的送走,同时收起家堂轴子。
关键词: 年俗 春节 大年

内容

所谓年,我们一般是指春节(阴历年),并且习惯上称之为大年,如:本年的最后一天谓大年三十,第二天称为大年初一。并且约定俗成的从腊月初八至次年正月十五这一段为大年下戛。下面就历城东部地区过年习俗分别记之。
  腊八日:腊月初八这一天早上,几乎家家户户用大枣和粘谷米熬腊八饭喝;更多的人是用同样的原料做稠饭,待稍冷后即成糕,还有人在这一天剥下蒜瓣用食醋泡制,称为腊八蒜,以备过年期间就饺子吃。
  小年:腊月二十三,亦称辞灶,将当年贴在锅头边墙上的灶王爷撤下来烧掉,表示叫他上天交差去,同时将贴在两边的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亦有下界保平安的下联)。同时焚之,并且开始大扫除,要知道在这之前是不允许彻底扫除的。但从这天起以后的几天均可扫除。同时在扫完后贴上新灶王,生活也开始改善,诸如做豆腐蒸祭面、发糕、粘糕、馒头、渣窝窝,这一天俗称小年。
  年三十:供家堂:将家堂轴子挂至正屋,将写有已故前辈名子的折子和点过主的木牌位摆至桌上,有的还挂上桌头,椅垫,摆上腊台,香炉,傍晚时端一木传盘,上摆纸香,供品、到村外,跪在那里,将香纸点燃后,一面叩头一面召呼老的们家来过年啦!待纸烧完后,起身端盘返回家中,这表示老的已家来了,这一夜一般不叫小孩再往椅子上坐,以示对老的尊重。因为这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大家说话、做事都格外谨慎,不说不吉利的活,如:饺子下破了,不能说破、要说挣了(谐音意思是挣钱发财),最忌摔家什,孩子的母亲格外小心。
  照庭:请来“老的”后,每家将一捆十余公斤重的谷草搬至街当中,然后由一好事者点燃,霎时火光冲天,照耀如同白昼,照庭之意大概寓此。同时儿童们竞相放鞭炮,小一点的则拿着点燃的滴滴筋穿梭似地跑,一部分老人则用木棍插上一个窝窝头在火上烤,说什么吃了这种窝头可消灾,袪病。待谷草化为灰烬后仍由好事者将灰匀开成半园形把街口巷口“封”起来,这样做是为了不叫邪蠡蟊鬼崇进来,于是便欢喜雀跃地回自己家去团圆,吃饺子守岁。
  初一:除夕夜的零点,(即初一凌晨)全村渐渐地鞭炮声大作,各家都在自家院的香台子上摆上供品,俗称发码子,这时家庭主妇已将包子下好,盛上三个半碗亦做供品摆上。点上香烛,烧纸间由家长跪在那里,三拜大礼间口中念念有词,无非是乞求上天为家中老人赐寿、保佑全家老幼平安、发财之类的话。尽管这些乞求上年也表示过,至于今年兑现了多少,那就无人去计较这个了。于是年复一年的,一代一代的照此办理,届时仍然跪在那里,仍然学着父辈的程式,仍然口中念念有词,仍然虔诚地叩头再叩头。
  拜年:大年初一黎明前,各家中先自行中拜老,青少拜中、后开门由支份近及远的挨家挨户拜,即便是过去有些矛盾,此时也要捐弃前嫌,履行礼节,而且开头语总是某某(按辈份称)过年过得好啊!尽管昨晚曾在一起,也得照本宣科的寒喧一遍。拜年中自己家中人,长辈要给少年晚辈开代岁钱,对外则用烟茶糖果应付一下了。下午黄昏时,下好饺子供一下开始把老的送走,同时收起家堂轴子。
  初二:为候贵客日,新婚夫妇,甚至不少中年夫妇,双双为女方父母拜年去、女方父母这一日需让上坐予姑爷(右边椅子),酒菜亦为上乘以示对姑爷的厚爱,岳父母也从中尽享天伦之乐。
  初三:开始走亲戚,一般是先走姥姥家或姑家、姨家。总之由近及远、有的要走到初七、八,不过此时已无好酒菜相待了,有人编了顺口溜道:走亲戚走到初七八,丝淖豆腐烂豆芽。
  初五:俗称五祃日,比较讲究的人家这一天不串亲戚,亦不出远门。这一天也象初一那样:吃水饺大家团团圆圆在一起。
  十五:人们没有吃元霄的习惯,这一天仍然是吃水饺,白天高跷队踩街,每当外村高跷队来作表演时,村里几组锣鼓队在村头迎接,鞭炮齐鸣,很是隆重。在村头大场里做表演时,村上男女老少围个水泄不通十分热闹。从十四晚上始,各家门前都挂上灯笼,可谓“万家灯火”。如此连续三日晚上。
  十六:部分村庄有接闺女的惯例,将出嫁的闺女接到家中小住数日。解放前富裕人家雇的长工十六上工,由东家置酒款待以示慰劳。
  个别村庄将节日气氛延至二月二,至此大年便告一段落了。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历城区史料,主要内容为辛亥革命人物传略,明初历城移民考,年俗习惯,名胜古迹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春贵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