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地名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669
颗粒名称: 历城地名概况
分类号: K928.652
页数: 8
页码: 55-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地名的起源非常古老,它的出现,是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地名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科学性都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今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深入发展,对地名规范化、标准化的使用已越来越显得重要。我县自一九八〇年开展地名工作以来,完成了全县地名普查任务,并经省、市地名单位批准了地名标准化处理。通过地名普查,第一、基本上查清了全县大小八百四十六个古老和新建自然村名的来历、含义、沿革及其现状;第二、纠正了“文革”中乱改的地名,初步解决了地名方面的混乱现象。
关键词: 地名 历史地理 历城

内容

地名的起源非常古老,它的出现,是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地名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科学性都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今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深入发展,对地名规范化、标准化的使用已越来越显得重要。正如国务院在1977年79号文件中所指出的那样:“地名的称呼和书写是否正确和统一,地名问题的处理是否恰当,关系到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对军事、外交、新闻、出版、〓电、交通、测绘、文教、公安、城乡建设等各项工作都有影响,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我县自一九八〇年开展地名工作以来,完成了全县地名普查任务,并经省、市地名单位批准了地名标准化处理。这是我
  县有史以来第一次开创性的大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地名科学探索,它填补了我县在地名方面的空白,为今后地名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地名普查,第一、基本上查清了全县大小八百四十六个古老和新建自然村名的来历、含义、沿革及其现状;第二、纠正了“文革”中乱改的地名,初步解决了地名方面的混乱现象。
  根据地名普查资料,全县地名情况有以下三方面特点。第一、地名起源时间较早。历城县历史悠久,古为齐鲁之会。三齐之首县。《三齐记》载:地处“历下城,南对历山,城在山下,故名。”战国时期称历下邑。自西汉建历城县,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最早出现的地名,有商朝殷纣王时期,为传递官文设五里一墩,十里一堡而因名的董家镇、十里堡。现在村东面仍有古堡及砌垒烽火台遗址可见。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载有“〔十里铺〕在山东历城县东四十里董家乡。路通章丘县。胶济铁
  路经之”就是指的这里。另是春秋战国时,地处齐、鲁交界地而因名的党家镇之“分齐”。在《旧唐书》中,对分齐沿称的记载非常详细,“旧志(长清县志)有丰齐镇。古山茬邑也。元宝元年,改为丰齐。”《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丰齐镇〕金置。”还有南朝宋置〔顿丘郡〕”,《山东通志》载有“顿邱县故城在县(章丘县)西南七十里,赵山之北,刘宋侨县魏封窦瑾为顿邱卫国侯。今为三顿首庄。”这里指的“三顿”,就是今日孙村镇之东顿邱、西顿邱、南顿邱。以上仅是举的几个较早出现的地名。其他各朝代地名情况是:唐代八十二个约占百分之十;元代四十二个约占百分之五;明代三百六十六个约占百分之四十三。清代二百五十个,约占百分之三十。汉、宋时期地名较少。建国前后也有废弃和新建立的地名。第二、地名的含义比较健康,内容也比较丰富。大体可分这样几个类型:1、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如张家庄、王家庄、林家村等二百七十七条,约占百分之三十三;2、
  以山水地理命名的地名如水泉、东崖、十八盘等二百七十条,约占百分之三十二;因事奇闻命名的地名如神武、西仙庄、催马庄等一百一十九条,约占百分之十四。其他以当地矿藏物产、吉祥嘉言、古国古迹等命名的地名,如白炭窑、枣林、兴隆村、城子村等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第三、地名在区域分布上较广,如平原地区多以姓氏命名的为主:山区、丘陵地区则多以崖、沟、峪、上、下命名的地名为主要特点。第四、地名考证率较高。有史书、碑碣、家谱等文字记载的三百九十九条,约占百分之四十七;传说的四百零六条,约占百分之四十八;未查清来历或含义的地名,仅占百分之二左右。
  在这些地名中,有西汉终军故里仲宫(原名终军村,后沿称现名)。隋唐名将秦琼故里北草沟。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故里四风闸(俗称四横闸)。明代文学家李攀龙故里韩仓等远近闻名的一些古老地名,为我县地名增辉不少,这对探索我县地名和研究文
  化发展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这些地名中,由两个历史名人传说而命名的若干地名,这对深入研究我县地名起源和沿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其虽无史料可考,但在当地却被群众传为佳话且代代传颂着,也可以说是我县地名中显著特点之一。如:在柳埠地区以黄巢传闻而命名的地名就有十五处之多。黄巢,原名大草峪,俗称黄草峪。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续修历城县志地域考二》载:“黄草庄”。传说隋唐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大军曾在此安营扎寨,抵抗官兵追袭,转战在这一地区,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而死。后来村民为纪念黄巢,故将地名改为黄巢村。在《旧唐书列传》中就有:黄巢于公元八八二年退出长安,转战泰山北麓大黄草峪,后唐兵追袭,巢众战败于狼虎谷的记载。如今在这里传颂着许多以黄巢起义军因名的地名,有黄路泉、车子峪、上黄瓜峪、下黄瓜峪、大蔡峪、小蔡峪(原名大、小菜
  峪)、上裁缝峪、下裁缝峪和饮马湾、跑马场、交战顶、杀人沟(俗称狼虎谷)等地名,即是黄巢曾在这些地方驻军、存放军车、种菜、做军服、练兵打仗的地方。二是,以唐太宗李世民传闻因名的地方,多达三十余处,主要流传在唐王、港沟、大龙堂、西营等地区。据说李世民率领大军东征,路经历城县境,当李世民领兵渡过巨野河时,得村名为唐王道口。为保障大军粮饷到处建仓屯粮而得村名的有“还仓”(今韩仓)、廒而庄,东、西积米峪、万粮峪等。凡供兵马饮水之处而命名的地名有中泉、东泉、拔槊泉等。其中拔槊泉,传说李世民一路之上战斗接连不断,大队人马走到这里已是兵困马乏,寸步难行。李世民看到这种情形,当即传令将士在此稍事歇息休整。这时正值久旱无雨,山泉干枯。一员将领,眼看一个个士兵渴得倒下就站不起来了,焦急万分,绝望地仰天长叹:“天哪!难道就这样把我们活活困死在这里不成!”说吧,将槊
  (古代兵器,似长矛)往地上一插,当马桩拴好了战马,带着随兵去找水。就在这时,只听得由远而近传来敌兵的喊杀声,军情十分危急。这员将领伸手去拔槊迎敌。那知道将槊一拔出,就听得哗哗声响,一股清澈甘甜的泉水随槊涌出。这位已绝望的战将顿时惊喜万分,情不自尽地高喊:“真乃天助我也!”火速传令全体将士,痛饮泉水。转眼间,军情大振,个个挺枪跃马,英勇无比,终于杀退敌兵又继续前进。当李世民来到西营地区,视三山峪口会合处,进能攻,退能守,是操练兵马的好地方,便安营扎寨,一营为西(今西营),一营为南(今大南营)驻扎下来,在原上箭竿、下箭竿、后箭竿(今沿称为上下后降甘)和遛马岭、跑马岭等地拉弓射箭演练兵马。李世民会见故友于“迎河”(今云河)岸边,为赐赏众老将军在征战中之功德,得村名为上阁老、中阁老,下阁老。在战息之余还建造球场以活跃军营文体生活。传说当时打的是木制球。一次玩
  球不慎,木球飞出球场落于山涧。李世民问取球之卒,球落何处?答曰:山沟也。又问:有道否?答:顺山坡而下是道也。这便是今日道沟村名之由来。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包括《忆抗战时期历城的公安工作》、《位卑未敢忘忧国》、《访江希张先生》、《江希张》、《胜利先声》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德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