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怀芝修建私宅的经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599
颗粒名称: 一、张怀芝修建私宅的经过
分类号: TU986
页数: 2
页码: 152-153
摘要: 张怀芝购买土地,开始并不是为自己修建私宅,而是为袁世凯修建生祠。清光绪二十九年,张怀芝奉袁世凯之命来山东组建新军第五镇。为袁世凯修建生祠,必须由当地士绅共同举办。张怀芝初到山东,又是军职,与士绅交往尚不密切,若他贸然提出为袁世凯修建生祠的主张,对能否得到士绅的赞同很没把握。此时,张怀芝则调北京任北洋防务大臣。在政治上发生如此重大变化,张怀芝为袁修生祠一事当即停止。张怀芝感到与老上司袁世凯难以相处,遂辞职回济南。即使在他1918年调离山东去北京任职和1924年退役闲居天津后,亦未停止施工,并且常来济南查看营建状况。这样一直到1927年,经10年断断续续的施工,万竹园张氏私宅始告竣工。
关键词: 万竹园 张怀芝 修建私宅

内容

(一)购买宅基的起因
  张怀芝购买土地,开始并不是为自己修建私宅,而是为袁世凯修建生祠。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怀芝奉袁世凯之命来山东组建新军第五镇。翌年,袁世凯授意张怀芝发动山东官绅为自己修建生祠,因为袁世凯认为他任山东巡抚时曾镇压了义和团运动,有“恩惠”于山东人民,在山东施了“德政”,所以在张怀芝到山东任第五镇统制的第二年,他便迫不及待地授意张怀芝为他修建生祠。
  为袁世凯修建生祠,必须由当地士绅共同举办。张怀芝初到山东,又是军职,与士绅交往尚不密切,若他贸然提出为袁世凯修建生祠的主张,对能否得到士绅的赞同很没把握。但他慑于袁世凯的淫威,不敢违背老上司的意愿,于是张怀芝略施小计,申明自己自愿为袁世凯修建生祠,并故意将此事加以播扬,然后再联络士绅共同为袁世凯修建生祠。
  名人祠堂按一般惯例多建于风景区,于是张怀芝便通过牙商选购地址。起初在大明湖一带选择了几处,但均不中意,最后选定在趵突泉西、剪子巷南端以西种植蔬菜的园畦地约40亩作为祠宅。此处原系古万竹园旧址,地上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但属列济南七十二名泉之数处名泉仍淙淙流动,且此处东邻趵突泉,南邻围屏街,交通便利,环境清幽,修建名人祠堂比较合适,因此张怀芝购得此地。但此处之西北隅约有亩余土地,为清末小吏回民陈继尧所有,陈坚不卖地,虽张怀芝出高价为诱饵陈亦不为所动,张怀芝不便强买,因此这片土地之西北隅缺少一角,不成方形。地虽购妥,但一时还不能动工,因此暂租给原菜农耕种。
  (二)张怀芝营建私宅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张怀芝奉命调离山东,改任天津镇总兵兼第四镇统制。张怀芝远离济南,难以与山东士绅随时商酌为袁世凯修建生祠之事,因而为袁修建生祠一事便搁置起来。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德宗、慈禧先后病死,清廷下诏,“命外务部尚书袁世凯开缺回籍养病”,袁世凯乃回河南,垂钓洹水。此时,张怀芝则调北京任北洋防务大臣。在政治上发生如此重大变化,张怀芝为袁修生祠一事当即停止。宣统三年(1911年),清廷迫于革命形势,乃利用袁世凯之余威,又起用袁为总理大臣。张怀芝感到与老上司袁世凯难以相处,遂辞职回济南。在张氏赋闲期间,开始在其所购得之古万竹园旧址上营建私宅(在围屏街14号)作久居之计。1916年5月,张怀芝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山东督军(后兼省长),于是开始在新购得的万竹园土地上大兴土木,营建私宅(在围屏街13号)。即使在他1918年调离山东去北京任职和1924年退役闲居天津后,亦未停止施工,并且常来济南查看营建状况。这样一直到1927年,经10年断断续续的施工,万竹园张氏私宅始告竣工。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录了解放前的济南育英中学,怀念先父王翔千,山左著名学者王献唐先生事略,我在家乡的一段经历,对往事的一些回忆,怀念许衍梁同志,许衍梁老师在成都监狱,王元信先生述略,济南机制面粉工业历史概况,公私合营前后的济南火柴业,对济南齐鲁针厂的回忆,驰名泉城的老字号——隆祥布店,济南国货售品所史略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东木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怀芝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