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523
颗粒名称: 建置沿革
分类号: K928.2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历城县建置沿革:位置、沿革、区划、人口的情况。
关键词: 历城县 概况 建置沿革

内容

位置 历城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北纬36°20′~36°53′,东经116°49′~117°22′。南依泰山,北濒黄河,西接长清,东邻章丘。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62公里。全县总面积为1381.8平方公里。县政府驻济南市东郊洪家楼镇。
  沿革 历城县历史悠久,从南郊商代遗址及龙山文化遗址表明,远在六千多年前已有先民繁居。历城地势冲要,古为齐鲁之会,三齐之首县。历史上周称“泺邑”春秋称“齐邑”,战国称“历下邑”,秦朝称“历下城”。《读史方舆纪要》载:《三齐记》:
  “历下城,南对历山,城在山下,因名。”自西汉初建历城县至今。古县城在济南历山下,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始离济南迁于王舍人庄。
  1945年日军投降后,县政府进驻仲宫镇,1948年9月,历城县全境解放,县委和县政府迁至东郊冷水沟。1949年夏,迁至王舍人旧县城。1950年春迁董家庄。1951年秋迁滩头、坝子。1953年9月迁祝甸、辛甸。1955年秋迁王舍人庄南新建县机关驻址。1958年4月迁洪家楼至今。
  区划 历城县自1948年解放后至1983年,行政区划变化频繁,先后共有17次调整,1984年全县设11个区,52个乡,2个镇。即:遥墙区:遥墙乡、鸭旺口乡、河套乡、杨史道口乡、东大郭乡。唐王区:唐王乡、娄家乡、老僧口乡、崔家乡。董家区:董家镇、温家乡、山头乡、张而乡。孙村区:孙村乡、西芦乡、白谷堆乡、庄科乡、西顿邱乡。港沟区:港沟乡、邢村乡、章灵邱乡、章锦乡、西梧乡、东梧乡。彩石区:彩石乡、宅科乡、大龙堂乡、虎门乡。邵而区:邵而乡、郑庄乡、党家庄乡(回民乡)、渴马乡。十六里河区:十六里河乡、涝坡乡、兴隆乡、吴家乡。仲宫区:仲宫镇、邱家乡、二仙乡、尹家店乡、泉泸乡、高而乡、锦绣川乡。柳埠区:柳埠乡、突泉乡、阎家河乡、李家塘乡、窝铺乡。西营区:西营乡、大南营乡、枣林乡、红岭乡、龙湾乡、大水井乡。
  人口 1948年全县共有71,054户,325,371人,1964年488,172人。1983年有134,470户,586,300人,其中男293,400人,女292,900人,性比例为100比100.35,平均每平方公里424人。农业人口561,000人,非农业人口25,300人。人口出生率14.74‰,死亡率6.44‰,自然增长率8.27‰。据1982年人口普查,年龄构成:15岁至19岁的61,255人,占18.77%;20岁至59岁的250,748人,占76.8%;60岁以上的14,314占4.38%;100岁以上的2人。全县人口文化程度(6岁以上者)大学毕业生697人,占1.26‰,大学肄业或在校生52人,占0.094‰,高中36,002人,占6.5%;初中125,600人,占22.66%;小学236,246人,占42.6%;文盲、半文盲155,639人,占28.08%。
  民族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县人口中98.66%为汉族,其余1.34%为回族、满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8,237人,分布在邵而、仲宫、柳埠及十六里河区。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第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 第一辑》

出版者:历城县机关印刷所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历城县历史悠久的历城县,地处济南毗邻,物阜民丰、人杰地灵。特别是近百年来,历城县人民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振兴中华民族,在同大自然和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前仆后继,英勇奋斗,谱写了数不尽的壮丽诗篇,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

阅读

相关地名

历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