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境国军蠢动无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488
颗粒名称: “鲁境国军蠢动无地”
其他题名: 记国民党《山东新报》的一次新闻事故
分类号: K295.2
页数: 4
页码: 96-99
摘要: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久,国民党山东省主席何思源率其省政府进驻济南,其机关报《山东公报》也迁入济南出版。1946年末,何思源调任北平市长,山东省主席一职由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继任。1947年1月,王将《山东公报》改名为《山东新报》,暂时留下何思源系统的马温如任社长,另派他的中校秘书吴晃任副社长。吴飞扬跋扈,一心想当社长,很快便把马温如挤走了;但他却并未如愿以偿,王耀武另派他的国际问题顾问杜若君当了社长。1947年秋,有一天杜若君通知报社全体人员晚上开会。尽管如此,吴晃还是不甘心,不时在王耀武面前对报纸乱加指责,伺机夺取社长宝座。1947年底,国民党选举伪国大代表时,杜若君曾多方奔走,但终未能如愿以偿。
关键词: 抗战 国民党 济南

内容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久,国民党山东省主席何思源率其省政府进驻济南,其机关报《山东公报》也迁入济南出版。
  1946年末,何思源调任北平市长,山东省主席一职由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继任。1947年1月,王将《山东公报》改名为《山东新报》,暂时留下何思源系统的马温如任社长,另派他的中校秘书吴晃任副社长。吴飞扬跋扈,一心想当社长,很快便把马温如挤走了;但他却并未如愿以偿,王耀武另派他的国际问题顾问杜若君当了社长。
  1947年秋,有一天杜若君通知报社全体人员晚上开会。吴晃得知后,分别叮嘱大家不要与会,想晾杜社长的台。编辑主任袁未央得到通知后,白天没见到编辑仲延钦,就写了一个条子,留给勤务员转交。条子是这样写的:“强出头今晚召开会议,奉昊副社长谕不准参加”。(“强出头”者乃报社编辑人员为杜若君所起之绰号也)。这个条子不知何故落到杜若君手中,他自然无法容忍,于是闹到王耀武那里去,结果是吴晃丢掉了副社长的职务。但王耀武为了照顾吴的情绪,又把他提升为上校。尽管如此,吴晃还是不甘心,不时在王耀武面前对报纸乱加指责,伺机夺取社长宝座。
  1947年底,国民党选举伪国大代表时,杜若君曾多方奔走,但终未能如愿以偿。当时王耀武曾许诺在竞选立法委员时,一定让杜得到一个席位,可是结果又落了空。杜一气之下,来了个不辞而别,把挑子一撂,独自到青岛去了。
  到1948年初,全省大部地区已解放,济南成为孤岛。当时新闻界从业人员待遇本极菲薄,加之物价一日数涨,又值旧历年关将届,故人心惶惶不安。《山东新报》由于社长不在,连薪金也无法发放,从业人员更加牢骚满腹,无心工作。
  一天上夜班时,人们无精打采,总编辑王笠汀喝了酒早去睡了;编辑主任袁未央更心不在焉。就在这种情况下,“热闹”出来了。那时国民党诬称解放军为“匪军”,中央社当晚有条电讯吹嘘“国军”在山东取得优势,“匪军”在山东已无立足之地。但袁未央一时粗心,误将“匪”字写成“国”字,头条大字标题成了“鲁境国军蠢动无地”。意思完全反了。这种笔下误本来很容易发现,但由于当时人人心不在焉,几次校对也未看出。照规定看大样是至为重要的最后一关,必须由总编辑看过后签了“付印”,才可以送印刷厂印刷。可那天总编辑王笠汀竟没有看大样,报纸就马马虎虎付印了。
  第二天当新报纸送到绥靖区司令部时,吴晃首先发现,他高兴极了,立即跑到王耀武面前进谗,声称报社有“匪党”分子捣乱,要求立即派人接管。王耀武听了当然很生气,于是立即打电话指令总编辑王笠汀立刻到司令部去。这时候忙坏了报社经理张照溪,他一方面多方解说,应付司令部派来的几位秘书;一方面打电话向在青岛的杜若君告急。
  王笠汀到了绥靖区司令部后,被王耀武当场叱骂一顿,据说还狠狠打了一记耳光,并随即将王笠汀软禁。
  杜若君接报后火速赶回济南,并立即同经理张照溪约同济南几家报社的社长,先后会见王耀武,要求保释王笠汀。几天后王耀武渐渐心平气和下来,要召见事故的直接责任者袁未央。袁由张照溪陪同到了绥靖区司令部。袁为人沉稳,他在王耀武面前如实地陈述了发生笔下误的经过。这样一来王耀武倒不好发作了,只好说:“本来想把你关起来,可是看来你还很坦率,好吧,回去听候处分。”他一挥手,袁就退了出来。王笠汀也由张照溪陪同回到报社。
  紧接着,王耀武下令:王笠汀免职,袁禾央开除。杜若君则引咎辞职。当时最高兴的是吴晃,他踌躇满志,忙着去当社长。但他却空欢喜了一场。因杜若君是王耀武的“客卿”,平时王以老师相待,在王面前说话有些分量,杜坚决反对吴晃当社长,所以王耀武便另派一位上校秘书汪镇华当了社长。
  王笠汀原本身体不好,受此一场侮辱惊吓,旧病复发,住进省立医院,几天后便与世长辞。
  王笠汀死后,济南新闻界从业人员议论纷纷,都认为是被王耀武逼死的。当时曾在经二路纬二路的“文化会堂”为王笠汀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灵堂正中的横幅为“为国捐躯”四个醒目大字,意思是为了一个“国”字被逼死。遗像旁挂着许多挽联,其中杜若君的挽联最引起人们的注意,上联是:我辞职君辞世先后似曾有约;下联是:君闭眼我闭嘴是非付诸无言!
  新闻界从业人员看到王笠汀的下场,触景生情,一种“免死狐悲”之感油然而生,不少人失声痛哭,与此同时,在杜若君的主持下,《山东新报》为王笠汀出了一个纪念专版。这一切,总多少透露出一点“抗议”情绪,但王耀武却装聋作哑,未加干涉,这也许是王耀武较韩复榘“开明”之处吧!
  注:韩笑天现任山东科技主任编辑景舒元大众日报编辑,已离休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

本书收录了忆周恩来同志与冯玉祥将军交往片断,我所知道的李杜,在历城坚持党的地下斗争的回忆,济南解放前后我在八区工作的一段回忆,任山东巡抚时的袁世凯,伪山东省省长唐仰杜被刺未遂经过,忆为国捐躯的方叔洪将军,石友三兄弟之死等20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韩笑天
责任者
景舒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何思源
相关人物
王耀武
相关人物
马温如
相关人物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