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李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456
颗粒名称: 我所知道的李杜
分类号: K827
页数: 9
页码: 13-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杜投笔从戎,历任东北军连、营、团长及吉林警备司令等职及反内战,抗倭等内容。
关键词: 李杜 抗战时期 剿匪

内容

李杜原名李荫培、字植初,又名玄存、黎苏,1880年8月4日生于辽宁省义县西关。其父李万钟半农半商,是殷实人家。李杜6岁入私塾,学习刻苦,聪慧过人,读书12年,对唐宋诗词颇感兴趣,尤其喜爱李白、杜甫诗篇,更慕二人忧国忧民豁达坦荡的胸怀,遂更名李杜。
  李杜1901年投笔从戎,历任东北军连、营、团长及吉林警备司令等职。“九一八”事变后他组织抗日联军,奋起抗击日本侵略。1938年我曾受李杜委派任东北抗日联军某部游击司令,其间与李杜曾多有接触,是以对李杜生平知之较详。今我已至耄耋之年,自谓来日无多,故我愿在我有生之年,将这位曾在白山黑水间纵横驰骋使日寇闻风丧胆的风云人物,就我所知者予以记述,俾不至任其与草木同朽。惟因笔者年纪老迈,所记者又多系半个世纪前之旧事,是以挂一漏万,错讹舛误之处或所难免,敬希知其事者不吝指正,则幸甚!
  忧国难投笔从戎
  1901年李杜离开父母及新婚的妻子,写下“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有青山”的豪迈诗句,投笔从戎。1906年考入东北讲武堂普通科,跟同盟会秘密会员吴禄贞将军学习军事及民主革命的先进思想,毕业后在奉军历任连、营长等职。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东北革命党人在长春、哈尔滨等地纷纷响应,当时李杜在锦州驻防,与标统车震、商震各处奔走,救了很多同盟会员。
  献良策招抚蒙匪
  1916年李杜任东北军114团团长,此时日本参谋本部和关东军司令部,正在策划满蒙独立,组织“宗社党”;张作霖调兵,在郭家店把蒙匪首领巴布扎布击毙,但徐患未除。李杜亲书招抚计划,请求单身直入匪穴,劝其降服,以避免征杀祸及百姓。军中同僚深知蒙匪强悍凶残,恐李杜遇害,百般劝阻,李杜挥笔写下诗文,其中有“倘若靖边氛,一身何足惜”之句。军中同僚无不佩服其凛然之正气。李杜当即跨上一匹青马,踏上征途。蒙匪首领大将军拉巴拉和二将军贲巴加卜闻报李杜单骑深入,不胜惊讶,暗暗钦佩李杜的胆量和勇气。二将军贲巴加卜率队武装出迎,李杜面不改色,在刀枪丛中阔步走进大将军帐中,然后从容不迫地陈述来意。拉巴拉沉默不语。当夜李杜便宿在二将军贲巴加卜的营中。李杜在匪穴滞留20日之久,细心了解匪情,终日与队员们喜闹一起,时而饮酒,时而射猎,并与拉巴拉、贲巴加卜结为异姓兄弟,力劝二人以国家为重,勿听信日本人的挑唆,放下武器返旗安业。在李杜的教育下、拉、贲二人交出山炮6门,长短枪千枝、手榴弹千枚及清室逊帝肖像、龙旗等物,同时又献出肃亲王所赐的日本战刀一把。贲巴加卜手持战刀虔诚地宣誓说:“今后如有二心,请用此刀枭吾首级”。李杜呈明当局,准将匪队收编成一个骑兵营,其余发给免罪执照各回家乡安业。
  李杜单骑劝降,功绩卓著,这引起其主官吴俊升的嫉妒,李遂于1917年秋,辞职拂袖而去。
  1919年秋,李在北京就任步兵统领衙门咨议兼将校研究所所长、陆军部军事科长等职。当时他看到北京政治舞台上,黎元洪、段褀瑞、张勋、徐世昌、冯国璋等争权夺利,倒行逆施,狼狈为奸,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对此,李杜心灰意冷,乃毅然辞职回乡。
  忧国爱民反内战
  1921年黑龙江督办孙烈臣邀请李杜整理全省森林警察事宜。李接任后勤于治事,常年栉风沐雨,出入山林草莽,民众称赞,木兰七县商民,给他在松花江北岸立德政碑一座,当地人民称“李公亭”。
  1925年郭松龄反奉,由于李杜斡旋,遂免去一场自相残杀,此时李杜任吉林第十五师第十旅少将旅长,随张作相第五方面军撤至锦西,保护了民宅和百姓生命安全。1926年奉军出兵关内打冯玉祥,李杜深感内战频起祸国殃民,不就第十五师师长,张作相只好委任李杜为依兰镇守使兼第二十四旅旅长。1927年4月就职,担任下江13县的军事防务,得到民众的尊敬和信赖。
  秣马厉兵谋抗倭
  1931年9月18日10时30分,日本帝国主义者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揭开了侵占我国东北的序幕。张学良奉蒋介石之命不予抵抗,李杜目睹国上沦于敌手,悲愤万分。
  9月23日下午,熙洽把日军多门将团长及天野旅团长迎进吉林,组织伪吉林省长公署。李杜闻之怒火中烧,拍案斥贼,并立即向依兰镇守使所辖各县发出通电,呼吁各县军民团结起来,一致对敌,做好一切应变准备。接着通令属下冻结松花江下游各县的永衡官银号、边业银行及财政税收的款项,以备军需,然后设立镇守使署所辖的自卫团督办处,在下江13县组织民团、保卫团等,登记民枪,整顿地方武装,积蓄军用物资和弹药粮草,以备战时之需,并清除隐患汉奸,又把富锦省府的无线电台迁往依兰,同北平张学良、黑龙江马占山取得联系,并派人联络张作舟、冯占海等抗日派首领。李杜从富锦返回依兰后,立即召集全旅少校以上军官会议,李杜慷慨陈词,守土抗战保国卫民是军人的天职。当时全场顿时沸腾起来,各团长争先发言,请缨奔赴沙场,驱逐日寇,洒血捐躯在所不辞。李杜的号召象一把火炬点燃了下江地区轰轰烈烈的抗日怒火,坚定了13县军民杀敌卫国,誓死不当亡国奴的信念。
  击日伪首战哈尔滨
  1932年1月26日李杜率部进入哈尔滨外围,1月27日与冯占海夹击伪军于琛澄部,李杜冒着枪林弹雨,亲临第一线指挥奋勇杀敌,伪军溃退。当天下午日伪军不甘心失败,在重炮掩护下,并派4架飞机助战,向李、冯军阵地反扑。李冯军奋起反攻,将日伪军包围并将敌机击落,日军福田中尉和清水大尉被击毙。伪军团长田德胜被迫率部起义,抗日军大获全胜。1月28日,哈尔滨处处挂满横幅标语,高大的楼房上悬挂威严的国旗,人群在道路两旁热烈欢迎抗日军,李杜率队井然开进哈市,驻哈市外国人皆惊其用兵神速。1月31日,抗日军将领冯占海、马占山、赵毅、邢占清、王之佑等在哈市召开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吉林自卫军总司令部,公推李杜为总司令。当地各团体、商会、银行等支援自卫军银元50万元。由各将领领衔发表了抗日讨逆通电和告民众书。
  1932年2月1日又歼灭十里铺伪军刘宝麟,缴获长短枪600余枝,俘伪军700余。口军第三旅团长长谷率领兵车到双城车站,自卫军用轻重武器一齐截击,日军横倒竖卧在站台上,被击毙甚多。日军闻报急令田岛旅团增援,并出动飞机20多架,日军两个旅团,伪军6个旅,分三路向哈东进犯。2月3日战斗开始,李杜亲上前线指挥,打退敌人一次一次的进攻。自卫军伤亡惨重,弹药告罄,李杜悲愤交加,要与阵地同殉,被部下救走。
  1932年3月8日,溥仪就任伪满执政。李杜闻讯即向国联发出电文,誓死反对。4月2日,马占山发表抗日通电。王德林救国军,辽宁省各处义勇军兴起,得到共产党声援支持。李杜在依兰自卫军总司令部召集各将领会议,决定分三路反攻哈尔滨。战斗中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使日本侵略东北的计划,一再受挫。日军不甘心失败,增派第八师团、第十师团、第十四师团、第二十师团、朝鲜派遣队、间岛派遣队、混成第十四旅团、混成第八旅团,分别对东北各地义勇军。进行大规模围剿。1932年秋击败了黑龙江马占山。1932年末辽宁省各路义勇军撤往热河。日军又对李杜、王德林等部进行围剿,战斗异常残酷,终以众寡悬殊,粮弹绝源,李杜满怀悲愤和忧伤,退入苏境,1933年7月8日辗转到了上海。至上海后,李杜总结东北抗日经验教训,对如何组织领导东北义勇军,写出意见书呈交国民政府。1936年1月18日,各义勇军首领在汤原兴隆镇开联席会议,统一组织成立东北抗日联军,公推李杜为总司令领导抗日。
  1937年2月,李杜奉蒋密令,组织东北抗日联军总部。7月20日,蒋介石召见李杜及抗联代表李延禄、孙克昌等,令造具各军编制开始工作,并批准军费2万元。“八一三”沪战一起,李杜奉蒋令,偕参谋及技术人员携带电台,经迪化绕道西伯利亚,前往东北推动各军扩大游击战争。不料飞抵兰州,新疆当局盛世才电阻入境,旋奉电召返回南京。
  李杜抗日救国得到张学良的支持
  1933年李杜在东北抗日失败去上海后,决心亲自潜回东北,组织旧部,训练民众再揭抗日义旗。这一义举得到张学良将军的支持,张特派他手下的亲信应德田协助李杜工作。1934年秋,李杜向蒋提出出国考察的申请。1935年的一天,李杜偕应德田拜访苏联驻华总领事鲍格莫洛夫,向他提出由西欧假道苏联潜入东北抗日的计划,当即得到鲍格莫洛夫和参赞鄂山阴的赞同。接着李杜又拜会了美国驻华商务参事和太平洋海军司令,美国人对李杜的计划也表示了同情和支持。李又积极联络在关内各地的旧部商议抗日计划、返回东北后的行动方案、斗争策略,以及活动方式等具体事宜。
  1935年12月一天夜晚,李杜带着应德田在上海吴宫饭店会见中共领导人潘汉年,向他表达返回东北抗日的心愿,得到中共的热情支持。冯雪峰推荐共产党员柏承芳等人,做李杜的秘书和翻译,帮助李杜出国入苏转道东北抗日。1936年3月,李杜的申请得到批准,6月,李杜乘法国邮船到达巴黎,但没有得到批准进入苏境。李杜只得从法国返回上海。此时中共为了推动东北抗日工作,周恩来推荐李杜就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并刻制关防交给李杜。李杜再次计划通过迪化去苏转道东北,结果到兰州,新疆当局仍不准入境。1937年11月李杜返回南京。当时上海已经陷落,李杜化装乘法轮再去欧洲,1938年春李杜获准入苏境,但却没能进入东北。
  李杜前后三次去东北未成,但他历经坎坷并不灰心,仍以抗日联军总司令的身份,继续从事抗日工作,派董麟阁在香港,孟述先在天津、重庆等地架设电台,与东北抗日联军保持着联系。1942年初春,中共领导人董必武、叶剑英到重庆南山抗联总部拜访李杜,李杜热情接待,聆听他们对抗日斗争的卓见,交换对时局的看法。1942年6月,国民党特务到南山抗日联军总部,摘下总司令部的牌子,封锁办公处。取消了李杜抗日联军总司令的名义,缴收无线电台,停止经费供应,并解除了李杜军事委员会上将参议职务。
  送毛岸英、毛岸青去苏联
  1936年6月当李杜第一次去欧洲时,在他的随行人员中,有三个十几岁的孩子,这三个孩子,一个是地下党员董健吾之子,另外两个是毛泽东同志之子毛岸英和毛岸青。因为1936年收养革命后代的上海大同幼稚园遭到敌人破坏,居住在这里的岸英、岸青兄弟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所以上海地下党决定委托李杜将岸英兄弟送到苏联。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宋庆龄同志为了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曾委托董健吾前往陕北苏区,向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送交一封重要信件。当时陕北剿匪副司令是张学良,董健吾秘密通过李杜的介绍会见了张学良,找机会与中共代表谈判,张学良很高兴地用自己的座机将董送到延安。这样董健吾结识了张学良,二人交往渐厚。一次董健吾提及,送革命后代和自己的子女去外国留学,张学良慨然应允资助10万法郎。为了保密起见,董健吾没有直言岸英兄弟与毛泽东的关系。以后上海地下党找到李杜,向他言明实情,李杜欣然应允,甘愿承担极大风险,保证把孩子们安全送到苏联。上海地下党组织就把岸英等人送到李杜家里,半个月以后李杜化名王天华与随行人员及三个孩子,秘密乘法国邮船到了巴黎。经向苏联驻法大使馆接洽,他们只同意岸英兄弟入苏,但不同意李杜入苏。
  李杜介绍中共代表与张学良接头
  张学良决心停止内战同共产党讲和,想到李杜。1935年12月,张学良趁去南京参加国民党五全大会之机,借故来到上海同李杜会面,希望李杜从中斡旋。李杜听少帅改弦更张,不再与共产党为敌,准备团结起来,枪口一致对外,内心兴奋,满口应允,一定设法竭力办妥。李杜自从接受张学良之命,立即同潘汉年取得联络,言明张学良与中共谈判的心愿。上海党组织经过妥善研究,决定派刘鼎同志前去西安。李杜接到通知即给张学良发去密电,张学良特派他的高级参议赵毅来沪迎接,1936年3月刘鼎便以李杜代表公开身份前去西安。张学良与刘鼎相处甚善。由于李杜的斡旋和推动,张学良同中共建立了友好关系,终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秘密加入共产党
  抗战期间李杜在重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将参议时,经常与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会晤,同共产党的关系非常密切,以后终于在1945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特别党员。抗战胜利后,李杜寓居重庆,坚决反对蒋介石打内战的反动行径,因此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猜忌和迫害,令其退出军籍,断绝了他的生活来源。然而李杜不畏强权,仍以不屈的精神投身到反蒋、反内战的民主进步运动之中。
  全国解放以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高度评价了李杜的功绩,推选他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常务委员。
  1956年8月,李杜在重庆病逝,终年76岁。

附注

注:作者系济南市民革成员,黄埔同学会成员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

本书收录了忆周恩来同志与冯玉祥将军交往片断,我所知道的李杜,在历城坚持党的地下斗争的回忆,济南解放前后我在八区工作的一段回忆,任山东巡抚时的袁世凯,伪山东省省长唐仰杜被刺未遂经过,忆为国捐躯的方叔洪将军,石友三兄弟之死等20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毕长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杜
相关人物
毕长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