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父郑金声的一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209
颗粒名称: 先父郑金声的一生
分类号: K827
页数: 14
页码: 9-22
摘要: 本文记述先父郑金声的一生。其中包括家世、从戎、参加民主革命活动、从滦州起义到参加北伐等。
关键词: 济南市 郑金声 传略

内容

一、家世
  我父郑金声原名嘉涟,字振堂,1979年(清光绪五年)出生于山东省历城县北辛店村,是我祖父郑潜修的次子。始祖郑佛保,自明初投洪武军,由江南江宁县随军迁来济南,至我父亲已是第十九代。祖父务农,家境贫寒。父亲童年,在家仅读几年私塾,后因贫困辍学,帮助祖父从事农耕。1896年,他十七岁时,经乡亲介绍来济南学徒,曾先后学过中药、绱鞋等手艺。当时学徒生活又苦又累,还经常受到掌柜的虐待。在学徒期间,他总还要挤点时间出来,阅读一些新学书籍,借以增长自己的文化知识。从此思想逐渐对清王朝统治的政治腐败与社会黑暗产生不满。因有时对店掌柜的虐待进行对抗,后来,引起店掌柜的不悦,被解雇还乡。失业后,生活无着,曾一人跑关外谋生。
  二、从戎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山东连年遭受灾害,加之清政府苛捐杂税的勒索,逼得饥饿的农民,只有外出逃荒。父亲当时也因家庭无法生活,乃投入袁世凯新建陆军武卫军当兵。
  1903年到1904年期间,他在军中由于勤奋好学,由正兵提升为副目,后又逐级升为哨长。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武卫军改为第六镇。父亲在该镇二十四标任排长。当时,统制是段祺瑞,协统是陆建章,标统是王化东。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徐世昌由邮传部大臣调为东三省总督。第六镇由南苑开赴奉天新民府驻防,改为第一混成协。协统是王化东,父亲被提升为某营右队队官。
  在军中,父亲与冯玉祥、王石清三人,感情深厚,关系密切,三人换帖结盟,拜为兄弟,亲如手足。冯玉祥将军在他所著《我的生活》一书中说道:“那时我为三营后队队官,同我相砥砺的,一位是二营左队队官王石清,天津人,为人刻苦耐劳,好学不倦,对人对事,都必恭必敬,把小事当大事做,把假事当真事做,最擅长的是拳法,在营中首屈一指。一位是右队队官郑金声,山东人,为人热诚浑厚,努力读书,什么苦都能吃。他当排长时,每月二十五两的饷银,分出一半去奉养老母,留下的一半,都被营中伙食等项扣光。往往在冬天还穿着单薄破旧的军衣。”
  三、参加民主革命活动
  1908年,父亲目睹当时清朝的腐败无能,昏庸误国,深为痛恨,开始接受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树立了反对清廷、立志革命的决心。他和同在第一混成协已任帮带的冯玉祥以及王金铭、施从云等,志同道合,都向往革命。同时结识了在第一混成协作革命活动的同盟会员刘瀛,得以接触一些如《嘉定屠城记》、《扬州十日记》等当时的所谓新书,受到很大启发,于是和冯玉祥、王金铭、施从云、王石清、岳瑞洲六人,组织了一个革命团体,进行推翻清王朝的秘密活动。经冯玉祥提议,他们的团体定名为“武学研究会”,以掩他人耳目。会长一席,推冯玉祥担任。当时这个团体以讨论时事、收集清王朝卖国投降、压榨残害人民的罪行为主。在军队中,进行宣传鼓动工作,深入各连队,扩大组织。当时有工兵营高震龙、孙谏声、戴锡九,骑兵营有张云江、张树声、张宪廷,其他营有李炘、龚柏龄、李鸣钟、鹿钟麟、葛盛臣、石敬亭、刘骥、周文海、商震、邓长耀等百余人参加。此外还取得二十镇参谋长刘一清,第三镇参谋官孙岳,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等人的同情和支持。后与天津“北方革命协会”的白雅雨等取得联系,筹划武装起义。当时为了筹措武装起义的经费,又成立了“山东同盟会”从事募捐。筹集到一笔款子,秘密买到一批武器,准备待机进行武装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炮声一响,他们这些在第一混成协的同志,乃积极活动,后来于1911年12月31日在滦州起义,宣布独立,成立北洋军政府,公推王金铭为大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冯玉祥为参谋总长。但终因革命力本身量的脆弱,领导的幼稚急躁,旋即失败,王金铭、施从云等壮烈牺牲。
  四、从滦州起义到参加北伐
  1912年,滦州起义失败后,清廷为了分散革命势力,将父亲由原部调往绥远八十混成团,任骑兵营营长。不久,发生蒙古独立问题,后来,竟兵戎相见,大战于百灵庙。这次战役,中国军队由徐树铮指挥,首先出击的部队,就是八十混成团。战斗十分激烈,当时我父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予敌重创。因作战有功,1913年,他被提升为陆军骑兵第三团团长,在武训县驻防。当时绥远一带,土匪猖獗,烧杀抢掠,民不聊生。而骑兵三团驻绥期间,却纪律严明,与匪激战,屡战屡胜,深得地方人民的爱戴。1918年,他又由骑兵团团长升迁绥远陆军混成旅旅长,兼护路司令,归马福祥指挥。
  1924年,我父率部由绥远班师回京,参加冯玉祥将军发动的首都革命,囚禁了直系头子曹锟,逐走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同年十月二十五日,冯玉祥主持召开了西北军将领的政治军事会议,决定组织国民军,冯将军任总司令。并电请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国家大计。父亲任国民军暂编第三师师长,并加入国民党。部队驻北京南苑整训。
  1926年5月,国民军受直奉军阀的压力,被迫离开北京,退守南口。此时,冯将军赴苏联考察。吴佩孚、张作霖集合他们的直、奉军十万余人来打南口,激战数月,伤亡甚重,最后国民军败退绥远、包头一带。父亲在这次战役中,任国民军东路第一军军长,兼前敌总指挥,终因敌众我寡,被迫撤退。
  1926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
  冯玉祥将军九月由苏联回国,当即通知我父赴包头开会,研究响应北伐事宜。随后国民军五原誓师,宣布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将国民联军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
  冯玉祥将军率部由五原出发,西经宁夏、甘肃、陕西,在西安与吴佩孚部队刘镇华激战数月,把刘部赶出潼关。北伐军进至河南时,吴佩孚直系部队已是望风溃逃,刘镇华被迫投降。冯玉祥将该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方面军,委刘镇华为该军总指挥。冯因刘部很不可靠,故特调当时任第二集团军总参赞的我父为第八方面军副总指挥,以便控制监视该部。此时,吴佩孚众叛亲离,见大势已去,遂偕其妻张佩兰,由巩县南逃,去四川投军阀杨森去了。
  第二集团军参加北伐军行列后,迅速出师中原,指挥平汉路、津浦路与平汉路之间的军队。豫东大战期间,黄河北岸大名一带皆为奉军势力,河南归德一带为北伐军占领。徐州外围及砀山、曹州一带,都是张宗昌、褚玉璞和孙传芳等北洋军阀的军队。当时第二集团军内部,收编的刘镇华部,迟延不动,袖手观变。张联升及于学忠在鄂北、豫南亦在观望。在此情况下,东路敌人发动攻势。直鲁联军徐源泉、王栋、褚玉璞、袁家骥、方永昌等部,十万余人大规模进犯归德,鹿钟麟率杨虎城、庞炳勋、王金韬、常好仁、吕秀文等部五万人,在马集与杨集一带与之激战。不久,刘镇华、姜明玉等,趁前方紧张时候,相继叛变,与敌军刘志陆、潘鸿钧等会合,将柳河、李霸集等处占领,切断北伐军前方部队的归路。鹿钟麟急忙向太康、柘城一带撤退,庞炳勋、杨虎城不能支持,退回安徽颍亳。父亲时为刘镇华第八方面军副总指挥,驻曹县刘部师长姜明玉处。1927年9月姜明玉叛变投敌,将我父逮捕,由曹县押送济南向张宗昌献功。
  五、慷慨就义
  父亲被姜明玉劫持解到济南后,关押在济南警察厅狱中。经张宗昌多次审讯,并以死相威胁,我父毫无畏惧。继以高官厚禄相诱,都遭我父痛斥。这一情况在冯玉祥将军所著《我的生活》一书中曾说:“张宗昌在豫东苏北战败,回到济南,一肚子气,无处发泄,迁怒所及,横施虐杀。郑金声被姜明玉叛变劫获,即被解赴济南。同时被押的尚有田瑞霖及一位从安徽捕去的马君,此时张宗昌为发泄气愤,便把他们三人提出来,想加以处置。见了郑金声,立即迫令下跪,郑不跪,怒道:‘你要枪毙我,就赶快下手,不要多话。我为三民主义,为中国国民革命而奋斗,什么都不怕’!闻者均为之落泪。张宗昌乃改变态度,许以大官。郑金声即满口土匪、卖国贼,对之痛骂,张恼羞成怒,把他们三个人同时枪决了。”
  父亲于1927年11月6日,在济南警察厅后院,遭受杀害。
  六、身后殊荣
  姜明玉叛变后不久,二集团军攻占曹县,姜明玉暗藏地洞内被俘。为与父亲及死亡烈士复仇,特将姜明玉之人头砍下,在我父灵前祭奠。后又将其人头挂在曹县城门上,示众三天,以解民愤!1932年9月,我兄郑继成,为报父仇,将张宗昌打死在济南火车站。冯玉祥将军在他所著《我的生活》中说:“张宗昌,祸国殃民,落得如此下场,想来还有点死有余辜!”以后,冯玉祥将军请准当时中央政府,追赠我父为陆军上将,并在山东泰山南麓普照寺,建立了革命烈士祠,以资褒扬。冯将军并亲自书写郑金声被难记碑文,以留纪念。兹将碑文附录于后:
  故上将郑金声被难记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是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此文文山公语也,系于郑公之死也亦云。公资禀刚果,笃信好学。世居鲁之历下,为人慷慨豪侠,有肝瞻。辛亥滦州之役,时公为管带,居中策划甚力。此后首都革命,以及天津、南口诸战役,为民请命,恒置身锋镝间,百战纵横,愈挫愈奋,论者辄以淮阴国士目之。盖其得于天者独厚,而所以彰其果敢者性使然也。丙寅九月十七,玉祥誓师五原,绕道潼关,冀与北伐军联而为一。遂升公以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参赞职。翌年七月,改授援鲁军副司令,率姜明玉部驻曹州。初公之奉命也,方养疴郑州医院。亲属知其事者。咸相诫曰:“姜本巨匪改编,纪律废弛,且其人嗜利而忘义,不可去”。公慨然曰:“国家多难,而吾人复畏葸如此,将何以图成。且张宗昌据鲁,政令苛暴,无人道,纵不为国家多难,而吾人独不为桑梓祸福计乎!金声即以革命为职志,临阵退缩,匹夫也!”卒至曹,与姜共起居,饮啖,动以诚,冀其有所悔改。其沉毅果决有如此者。黄口之战,直鲁军倾巢来犯。迭攻马牧集,相持旬日,不得逞。时公在曹,任左翼指挥。扼防刘志陆、潘鸿钧部,使不得与西侵诸贼相联络。张贼畏而憾之。度进攻陇海正面之不易,乃阴使刘志陆贿买姜贼,掣公肘。姜贼果为利惑,乘不意囚公押赴济南。适我军孙良诚,韩复榘,石友三部大败直鲁军于柳河、内黄、归德间,俘获甚众,张愤,迁怒于公,卒置之死。临刑喝跪地,公大骂曰:“死亦何惧,我革命将领岂跪而受戮者!张贼祸鲁三载,罪恶丛积,吾生不得食其肉,死当殛贼之魂!”言讫从容就义。时丁卯十一月六日晚十二时。迄今六载矣。当我军孙良诚部戊辰克曹之日,姜明玉即已伏诛。去年九月,张宗昌复为公嗣子继成刺杀于济南津浦车站。公以名闻中外,而公之子复以孝义见称于国人。微公之力无以成北伐之功,微公子继成之举无以振失坠之国法。怀仁蹈义,两世坚贞,英灵炳千古。呜呼!公不死矣。玉祥窃闻北伐之初,公与石君敬亭对眠墅幕,尝曰:“此役幸获成功,吾决引退,购地数亩于泰山之麓而躬耕焉,暇则骑驴游泉石间,夜篝灯而读书,吾愿足矣。”呜呼!观公之志,功成不居,脱然权利之外,襟抱超旷为何如耶!乃区区之愿未偿,中道而殒,痛哉!今筑祠泰山之阳,馨香祀公,其犹公之志也欤!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十一月冯玉祥识
  关西杨绍麟敬书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为济南史料,包括人物传略、惠丰面粉厂简史、济南六户小型机器染厂史料、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简介、济南八景介绍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郑继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