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思敏先生搭救杨一辰同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208
颗粒名称: 鞠思敏先生搭救杨一辰同志
分类号: K827
页数: 8
页码: 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今年初夏,余修同志在百忙中为我们撰写了这篇文稿。付印前,当我们正欲前往向余修同志请教时,不幸他已辞世。此文发表前,我们曾请熟知这段情况的杨希文同志和省党史办李肇年同志对文中某些史实作了订正,谨此致谢。
关键词: 济南市 鞠思敏 杨一辰

内容

编者按:今年初夏,余修同志在百忙中为我们撰写了这篇文稿。付印前,当我们正欲前往向余修同志请教时,不幸他已辞世。
  此文发表前,我们曾请熟知这段情况的杨希文同志和省党史办李肇年同志对文中某些史实作了订正,谨此致谢。
  1928年,蒋介石已经背叛了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行白色恐怖,举起屠刀向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他到处搜捕共产党人,执行宁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的镇压政策,一派反革命气焰何其嚣张!同时,他又打出继续北伐的幌子欺骗群众,挥戈沿津浦铁路北上,夺蚌埠,下徐州,直取济南。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把山东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胶济铁路早就成了它侵略山东的交通要道和吸吮山东人民血汗的脉管。当蒋介石进兵济南张宗昌逃之夭夭时,日本侵略者公然兵临济南城下,威胁、逼迫蒋介石的北伐军撤出济南。五月三日,日军挑起事端,惨杀了国民党山东交涉员蔡公时和大批中国军民,继之又以重炮轰击济南城垣,一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济南惨案。
  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这种罪恶的侵略行径,奴颜婢膝,妥协投降,与日本使者眉来眼去,答应了胶济线廿华里内不得驻军、省会由日本军占领等苛刻条件。当时山东人民真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蒋介石卖国求荣的丑恶面目,完全暴露在全国人民面前。
  当时中共山东省委依然留在危城中,一方面同广大爱国人民一道坚持进行反抗日军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继续揭露蒋介石背叛革命、伪装革命的实质;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秘密地进行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而国民党则退踞泰安,建立山东省党部,大肆封官许愿,争权夺利,打着北伐的幌子为蒋介石摇旗响喊。这时,国民党内山东地方上的头面人物,借革命低潮的到来,暗中勾引了共产党内不坚定的分子,诱之以利禄,使其走上叛党道路——这就是山东党内出现大叛徒王复元的事件。
  王复元是山东党内最早的党员之一,当时在省委负责组织工作。他的叛变,使山东党遭到大破坏,革命组织受到大损失。这个叛徒以共产党人的鲜血换来了“捕共队长”的职位。
  叛徒的出卖立刻破坏了省委机关及淄博、潍坊、青岛等城市的一些党组织和某些县委机关。许多负责同志除有计划疏散者外,几乎全部遭到敌人的逮捕。叛徒王复元的这次出卖,使山东党遭到了极其严重的损失。
  1928年底、1929年初,省委机关遭到破坏时,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党的创始人之一邓恩铭同志被捕,这期间相继被捕的还有刘谦初、郭隆真、刘晓浦、刘一梦、朱霄等数十位同志,其中有一位就是杨一辰同志。
  杨一辰,原名杨翼宸,字德如,又名台三,山东金乡县人。他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上过学,也上过北京大学的预科,但没有学完,于1927年的上半年回到济南,由邓恩铭、丁君羊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一辰同志,青年时期勤奋好学,头脑颖慧机敏。入党后忠诚于革命事业,每受党的委托,临危不惧,能排除万难、百折不挠地去完成任务。他曾负责省委互济会工作。1929年春,王复元叛变时,一辰遭敌人逮捕,羁押于省会警察局内的牢房里。当时,羁押在那里的大都是共产党人,如邓恩铭、朱霄、刘一梦等,他们多是省委的负责人。
  1929年春,济南仍为日军所占据,由少数汉奸出面维持社会秩序。对于被捕的共产党人,则由国民党山东省党部派遣人员会同叛徒进行秘密审讯。1929年3月,蒋介石与日本达成日军撤离济南的协议。4月,国民党山东省党部正计划迁入济南,国民党军政机关也正积极筹备接管济南军政机关,在日寇与国民党交接、政局动荡不安的情况下,羁押中的共产党人举行了狱中秘密支部会,决议买通狱卒,趁黄昏“放风”之际,组织越狱出逃。日期已有安排,并约定狱外同志接应。此事不料走漏风声,被同时在押的几个土匪犯探知,他们乃先一日发难。4月19日晚,土匪犯李殿臣等人借上厕所之机,打倒看守警,破门而出,夺枪击毙一看守,砸开镣铐,呼喊在押人犯越后墙出逃。杨一辰等同志见事出猝然,不得不同时行动,趁牢房一片昏黑混乱,越后墙豁口处跳出,各自逃散。此时只听警笛乱鸣,枪声四起,追捕的武装人员呼喊追赶,形势十分紧张。一辰同志在慌乱中逃出,脚上穿一双破棉鞋,行动十分不便,兼之衣衫不整、鬓发寸许,在街头逃窜极易被人识破,乃趁昏暗中,出仓巷,进英武街小巷,料不能远行,遂转身急趋鞠思敏先生私宅,暂避追捕。
  鞠思敏先生,名承颖,山东荣成县人,清末秀才出身,于山东师范学堂(后易名为优级师范)特科毕业。先生早年曾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失败后,从事教育事业,创办济南私立正谊中学。历任济南一师校长、济南乡师首任校长,桃李满天下。先生为人刚正不阿,诲人不倦,有长者风。一辰同志的伯父和父亲都是在优级师范与鞠同学,往常每逢年节,一辰都是随父辈往鞠宅拜谒,故有世谊交。一辰于危急时刻突然扣门而至,鞠老见他狼狈光景,知有变故,便急速邀至家中。当鞠老先生知其原委后,乃冒险予以接济,留宿一宵,为之更衣整容,馈赠川资。因城内搜捕甚急,就设法将一辰同志转移至北园菜市小北门南头张子栋家。一辰同志以后又转去滨县,化装为拉纤船夫,沿黄河至海口转去大连,到东北找党去了。
  这次越狱,举事仓促,其他囚室的同志因缺乏思想准备,一时打不开镣铐,未及逃出牢房。同杨一辰同志一起出逃的朱霄、李宗鲁等同志,也因逃出后无处落脚藏身,至章丘县境又被敌兵追上捕回,故此次越狱,仅一辰一人因得鞠老救护而脱险。
  鞠思敏先生平日思想进步,搭救革命者于危难之中,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有胆有识的行动。无怪后来他遭到国民党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的斥责,说鞠老是“老朽昏庸”。鞠老却笑着反击他道:“我是老而不朽,庸而不昏”。鞠先生拥护真理正义的坚定立场,老而弥坚。他同情共产党人,支持革命行动,帮助共产党人,搭救杨一辰同志即其一例。
  杨一辰同志(1905—1980)是山东地方党内早期党员之一,在党内担任过许多重要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山东分局城工部部长、济南市委书记等职。全国解放后,曾任中央商业二部部长、河北省副省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为济南史料,包括人物传略、惠丰面粉厂简史、济南六户小型机器染厂史料、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简介、济南八景介绍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余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鞠思敏
相关人物
杨一辰
相关人物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