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会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083
颗粒名称: 专家会战
分类号: S511
页数: 4
页码: 82-85
摘要: 本文记述历城引黄种稻是一项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工程,它不仅需要农业技术科学,更需要水利、机械、电力设施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科学。
关键词: 历城 沿黄地区 专家会战

内容

引黄种稻是一项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工程,它不仅需要农业技术科学,更需要水利、机械、电力设施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科学。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时代,沿黄曾用过虹吸管引水种稻,由于缺乏科学论证和配套的工程设施,结果非但没有成功,反而“雪上加霜”,使土地碱化、沙化程度更加严重,人民怨声载道。为了接受这一教训在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市、县两级抽调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奔赴沿黄参加会战。我知道的就有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曾派出两名技术人员和济南市农科所水利技术员王玫同志来沿黄帮助渠道工程和田间工程设计,直到所有工程结束,他(她)们才离开沿黄。济南市科委从农科所、农机所、机械所、冶金所和科技情报所等单位,先后抽调了几十名科技人员来沿黄帮助工程设计、机械安装、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历城县的水利、机电、农业等行业的科技人员也云集于此参与会战,沿黄各区的有关技术人员,几乎全部投入这项工作。
  这里值得一书的是市科委副主任,总工程师钱高淼同志的事迹。他是浙江嵊县人,五〇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工学院机械系。③六四年引黄稻改试点前,他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组织科技人员普查了浴黄盐碱地的分布,地下水位的变动等情况,这为他以后提出引黄稻改的设想方案提供了依据。他为了论政引黄稻改的可能性,曾查阅了黄河水文、水稻需水规律等有关资料和书籍,得到一切必要的理论和科学数据。稻改试点开始时,他亲临渠道工地实地勘察指挥设计,对利用原虹吸管应采用的引水设备的机型、引水方式及机械的安装位置等进行反复试验探讨,提出了一套最佳设计方案。
  由于黄河水位极不稳定,丰水季节几千甚至上万个流量,枯水季节只有几百甚至几十个流量。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枯水季节供水育秧、插秧,成了引水工程的最大的难题。于是,钱高淼同志提出“三保险”的设计方案:即高水位虹吸,低水位助吸,堤外安装机械设备),枯水位堤内堤外一齐提。实践证明,这个方案对保证枯水季节水稻用水起了关键作用。我在沿黄稻改指挥部工作时,曾多次听何乐峰同志说过:“钱主任在引水工程上真动了脑子。”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历城区文史资料,主要为该地区文化教育发展史、当地抗日史料、人物传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历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