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一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081
颗粒名称: 光辉的一页
其他题名: 历城沿黄稻改片断回忆
分类号: S511
页数: 14
页码: 75-88
摘要: 本文记述这是历城区沿黄人民在引黄种稻成功后,怀着对党的感激之情,从心底里唱出的一支颂歌。
关键词: 历城 沿黄地区

内容

稻谷香、鱼儿欢,
  如今家乡变江南。
  都是党的好领导,
  沿黄才能有今天。
  这是历城区沿黄人民在引黄种稻成功后,怀着对党的感激之情,从心底里唱出的一支颂歌。
  历城北部沿黄地区,东西长一百零四华里,南北宽三至五华里,是一段狭长的地带,有耕地面积二十五万亩。一九六六年区划变动前,包括王庄,吴家堡、西沙、药山、洛口、新城、鹊山、华山、卧牛、坝子、娄家、河套、杨史道口、鸭旺口等十五个小公社,一百六十五个生产大队,一千零五十四个生产队,十几万群众生活在这里。由于历史上黄河的变化,河底淤高,地下水位上升,再加上汛期南部山洪下泄,小清河排泄不及顶托倒灌,使这里十五万亩土地越变越坏。昔日沿黄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春天一片霜(盐碱),夏天明光光(水),豆子不结荚,地瓜不爬秧。”人民生活极端的贫困。历城旧县志有“野生碱卤,地尽不毛”的记载。
  一九六四年,历城沿黄人民在县委正确领导下,开始引黄改稻试验,面积一万八千亩,平均单产三百斤。获得成功后,翌年乘“四清”运动之势,掀起了大规模的稻改高潮,到一九六六年稻改面积达十二万亩,平均亩产五百五十斤。人称“百害”的黄河开始为人类造福,使不毛之地变成鱼米之乡。
  历城引黄种稻的成功,惊动了新闻界,《人民日报》、中央电台、《大众日报》、山东电台以及新华社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来沿黄穿梭采访。一九六五年《人民日报》以“巧用黄河水”为题,向国内外作了报道,从而招来成批的参观者(主要是河南省和黄河两岸的地县),一些外国专家学者也慕名前来参观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为了进一步宣传、推广历城引黄稻改经验,六六至六七年,省农展馆曾两次在显著位置上展出。六八年国家黄委会在郑州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原历城县副县长何乐峰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题为《学习毛主席“一分为二”的哲学思想,除害兴利改造盐碱洼》的经验介绍,赢得会议的好评。六九年,历城“利用黄河水沙资源,落沙固堤、落淤造地”的经验在省河务局展出。七八年,在济南召开的科技大会上,这一成就获市政府颁发的科技成果奖。受奖单位:历城县黄河稻改指挥部。
  沿黄稻改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县委,特别是当时担任县委书记的李发荣同志的决心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在受到临沂地区东张屯大队改种水稻一年巨变的启示后,认真分析了历城沿黄的实际情况,运用毛泽东主席辨证唯物论的思想,充分肯定了引黄种稻是改变沿黄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为取得第一手资料,他亲自蹲点搞试验。用他的话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并亲自总结经验,写文章,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一九六五年他总结的《学习辩证法,改造盐碱洼》的经验,在《大众日报》上发表后,引起省内外读者的关注。就是在一九六七年一切都被颠倒的岁月里,李发荣同志仍然关心着沿黄稻改。记得在一次机关干部会议上,他对当时一些错误言论给予了坚定有力的批判。那时有人把修卧虎山水库和沿黄稻改说成是两大罪恶,是劳民伤财。他严厉批评说:“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共产党是为人类谋利益的。沿黄地区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缺粮区变为余粮区,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书记的决心和态度极大地鼓舞着广大沿黄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去工作、去战斗。
  历城沿黄稻改从开始到现在,时间已过二十几个年头了。这期间,区划多变,人事沦桑。但我作为沿黄稻改的参与者和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对当时的情景,特别是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难以忘怀。现就我比较熟悉的几个片断记述如下:
  指挥机构
  沿黄稻改是一场改天换地的战斗,从思想发动、物资供应到技术指导,需要多部门、多行业的协同作战。为了保证稻改任务的顺利完成,县区两级均成立了稻改指挥部,公社、大队成立稻改领导小组。县稻改指挥部(全称:历城县沿黄稻改指挥部)于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建立,地址在泺口济南市黄河修防处院内(后迁至历城县沿黄排灌站院内),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陈明达任总指挥,历城县副县长何乐峰任副总指挥,指挥部的成员由各区委书记组成:东郊区翟洪德、遥墙区聂兆温、北园区最初是郭子敬,后为韩其芳、西郊区赵志庚(副书记)。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最初工作人员有:程乃云、李登娥、孙会山、王春立等,后来还有王延庆、周家惠等。我是六六年三月调去的,直到六九年才离开沿黄。
  为了取得指挥经验,县、区两级都设有稻改试验点。县里的点设在东郊区的姬家庄大队,由县农业局邵增和副局长负贵,技术人员由市、县两级抽调。其中有济南市农科所的高士强、张炳华同志、历城县农业局的薛士溪、张乃甲等同志。点上的技术力量较强,县里最初几年的现场会都在这里召开。各区的试验点分布情况是:东郊区付家、遥墙区河套、西郊区七里堡(区指挥部驻周官屯),北园区丁太鲁。各区点上都有精干的工作班子,配备有农业科技人员,区委书记大部分时间驻点办公,与沿黄人民共同书写着这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专家会战
  引黄种稻是一项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工程,它不仅需要农业技术科学,更需要水利、机械、电力设施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科学。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时代,沿黄曾用过虹吸管引水种稻,由于缺乏科学论证和配套的工程设施,结果非但没有成功,反而“雪上加霜”,使土地碱化、沙化程度更加严重,人民怨声载道。为了接受这一教训在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市、县两级抽调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奔赴沿黄参加会战。我知道的就有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曾派出两名技术人员和济南市农科所水利技术员王玫同志来沿黄帮助渠道工程和田间工程设计,直到所有工程结束,他(她)们才离开沿黄。济南市科委从农科所、农机所、机械所、冶金所和科技情报所等单位,先后抽调了几十名科技人员来沿黄帮助工程设计、机械安装、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历城县的水利、机电、农业等行业的科技人员也云集于此参与会战,沿黄各区的有关技术人员,几乎全部投入这项工作。
  这里值得一书的是市科委副主任,总工程师钱高淼同志的事迹。他是浙江嵊县人,五〇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工学院机械系。③六四年引黄稻改试点前,他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组织科技人员普查了浴黄盐碱地的分布,地下水位的变动等情况,这为他以后提出引黄稻改的设想方案提供了依据。他为了论政引黄稻改的可能性,曾查阅了黄河水文、水稻需水规律等有关资料和书籍,得到一切必要的理论和科学数据。稻改试点开始时,他亲临渠道工地实地勘察指挥设计,对利用原虹吸管应采用的引水设备的机型、引水方式及机械的安装位置等进行反复试验探讨,提出了一套最佳设计方案。
  由于黄河水位极不稳定,丰水季节几千甚至上万个流量,枯水季节只有几百甚至几十个流量。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枯水季节供水育秧、插秧,成了引水工程的最大的难题。于是,钱高淼同志提出“三保险”的设计方案:即高水位虹吸,低水位助吸,堤外安装机械设备),枯水位堤内堤外一齐提。实践证明,这个方案对保证枯水季节水稻用水起了关键作用。我在沿黄稻改指挥部工作时,曾多次听何乐峰同志说过:“钱主任在引水工程上真动了脑子。”
  技术普及
  沿黄人民过去只会种地瓜、大豆、高梁、谷,对水稻栽培技术一窍不通。这就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普及,让农民尽快地掌握水稻浸种、催芽、育秧、插秧及田间管理等技术。当时,大批技术员,深入到社队和群众之中通过编写“明白纸”,办技术夜校,种试验田和现场示范、巡回指导等方式很快培训出一批技术农民。在这一方面,薛云溪同志的事迹是感人的。
  薛云溪同志一九五〇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我和他相识是在六五年春县稻改指挥部召开一次水稻技术座谈会上,他那时是历城县农业局农业技术员。我是被市科委抽到药山公社张庄大队搞水稻试验点并负责周围几个大队的技术培训。会上,薛云溪同志的发言引起我的注意。他从水稻的生理特性谈起,一直谈到水稻催芽育秧、水层管理以及田间管理等技术要求。他口才之好,知识之丰富令我佩服。后来我调到指挥部工作时,我们便成了挚友。
  早在一九五八年薛云溪同志就在北园公社水屯大队从事过水稻种植的技术工作。六四年沿黄试种水稻一开始,他又在姬家庄搞试点,前后有四、五年。他根据沿黄地区盐碱沙的土质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栽培技术措施。他认为:要在盐碱沙板地上夺高产、除大量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条件外,在技术上,培育壮秧是重要一环。于是他提出,改水育秧为湿润育秧。即地皮见湿不见干,隔三、两天放大水冲洗盐碱。通过试验证明,湿润育秧法比水育秧法育出的秧苗根多根深,素质好,插秧后,成活率高,同时返青早、分蘖多,为创高产打好基础。湿润育秧法便在全县普遍推广,收到显著的效益。
  薛云溪同志酷爱水稻,毕生精力大都用在水稻的研究上,并积累了很多经验。他写过不少水稻技术普及材料,在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水稻栽培技术的文章,对指导水稻生产起了重要作用)。就是在十年内乱最困难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忘记水稻生产,依然活跃在沿黄地区为水稻生产作宣传发动工作。
  薛云溪同志八二年晋升为农艺师,当年二月当选为济南市郊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这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生动体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他的信任。

附注

注:①见历城县人民委员会《沿黄地区改变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生产规化纲要(草案)》一九六五年。 ②见中共历城县委、历城县人委《历城县治理沿黄涝洼地的初步总结》一九六六年。 ③见山东科技出版社《山东高科技人员名录》一九八七年。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历城区文史资料,主要为该地区文化教育发展史、当地抗日史料、人物传记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姜文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