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险岁月永矢弗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075
颗粒名称: 艰险岁月永矢弗谖
分类号: K265.9
页数: 11
页码: 27
摘要: 本文记述艰险岁月永矢弗谖,其中讲述了探敌情,深入虎穴;遇叛徒,痛失手足;斗奸特 除恶务尽;曝钞票 化险为夷等。
关键词: 历城 陈光琪 抗日战时期

内容

我本姓陈名光琪,世居历城东部孙村附近的东顿邱村。一九四一年一月,由吕子义同志和弟弟陈光珠介绍,在章邱县办事处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那犹如昨日发生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均已成为悠悠往事了。但当时艰苦的战斗生活,十分险恶的环境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几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探敌情,深入虎穴
  入党后不久,组织上派我化名郑爱华,打进“十五中队”当兵,这个十五中队是由鲁西一带流窜过来的杂牌军,官兵多为土匪。队长张高臣为惯匪,下属三个分队长也很坏。他们抢粮要款,搅得章历边缘一带百姓叫苦不迭。由于他们是兵匪合一的队伍,当时我们的装备条件差,一时难对付他们。我受命打进去搞情报兼作策反工作。
  我穿着他们发给的衣服,学着他们的样子,每当走过离家较近的村庄时,认识我的人无不嗤之以鼻,说我没出息,家里人起初也不理解我。我想:为了革命工作自己暂时受点委屈也没什么。
  这伙杂牌军对新参加者很不放心,我也时时处处小心谨慎。有一次,中队长突然喊我的名子,我下意识地马上立正站好,这引起了他的怀疑,他问我是不是当过兵,当过什么兵?我说:我哪里当过什么兵啊,上学时确实受过军训,他半信半疑的放过了我,从此我更加小心。
  队伍里认字的较少,不少士兵想往家写信,苦于无人代笔、我便毛遂自荐试着为他们代笔,想不到这一来我倒成了“秀才”。从写信中,我能摸清士兵们的思想状况,也使小队长、中队长减少了对我的疑心。我有了较大的自由,便利用散步的机会把情报送出来。尔后我又发展了几个苦出身较进步的士兵为党员。
  有一天队伍突然集合,然后开到垛庄去了,这一来离家远了,传递情报也发生了困难。我正在捉摸如何送出情报,这时父亲却不期而至,我就利用这个机会,由父亲把情报带出来。
  遇叛徒,痛失手足
  俗话说:日月如穿梭,不觉到了一九四二年,这年十二月,我们准备打垛庄消灭“十五中队”。我把情报搞好,县办事处吕子义叫弟弟陈光珠(化名陈月波)带出。谁料途中碰上王连仲的暗杀团(王亦是杂牌军,王于解放后被镇压)内有一个叫弥中友的人,他过去曾是我们的人,后叛变投敌,他认识陈光珠,为了讨好敌人,弥中友出卖了弟弟。敌人虽对他百般拷打,但并没能得到什么,绝望中敌人将他带到河滩上,然后用石头把他砸死了。那年他只有二十二岁。后来县委派我父亲找到我,假说我母亲病重叫我回家。我只好强忍着失去弟弟的悲愤,将画好的垛庄火力布署图送给组织。当时军分区和章丘县的领导南萍、胡寅等同志都在场,他们勉力我一番,又将县上的意图告诉我。我回敌营后将此情况告诉我要好的朋友胡松岭(班长),想到时候我们共同作内应。这天晚上战斗果然打响,十五中队终于被我们全歼了。
  斗奸特 除恶务尽
  十五中队被消灭后,我的身份暴露了,旋即被组织派往十区区中队工作。那时的十区辖现在的孙村镇、彩石乡和章丘县的部分村庄。当时的环境十分恶劣,鬼子据点林立不说,还有日特“三角”部队到处活动。所谓三角部队是因为佩带“>”符号而得名。这些日特在国内经过五年特种训练。此刻他们昼伏夜行,常常爬墙越寨搞偷袭;又常化装成民工、乞丐、赶集百姓,袭击村庄,杀人越货。他们大肆宣扬“大东亚共存共荣”,但却经常召集百姓训话时抢劫钱财。他们夜间行动脚穿软鞋,连狗都觉察不到,这无疑是对我们的一种威胁。冬天的雪夜里,他们身穿白布,藏在大石后面,墙角暗处,窥伺我们的情况,第二天早上我们发现雪地上有“丫”字形脚印,起初还以为是什么野兽活动,后来才知日本人的棉鞋是脚母趾和其余四趾分开的。为了和这些狡猾的鬼子斗,我们加强了情报工作,并时时处处小心。
  一次区中队夜宿两岔河村,有庄科籍张某请假回家,我再三叮嘱他小心从事,他答应着走了。第二天正是庄科集,清早他父亲先出门看了一下集上情况,当认为没有危险时才让他上路。张某腰扎皮带,一出门就被化装成卖鸡蛋的鬼子小林盯上,将他带至郭店据点,好吃好喝收买他,让他带鬼子进山扫荡,这一次他没领鬼子扫荡区中队驻地,过了几天后他居然跑了回来,数日后他又跑到鬼子那里去了。不久在两岔河东面山上我碰见他,没客气我就将他处决了。
  曝钞票 化险为夷
  有一天鬼子包围了东顿邱村,我当时正在村东头一个关系户家,这家只有大娘一人。我想越墙出村,可我探头一看:村外布满敌人,走不成了。我让老太太把我反锁在家,她去开会了。不一会只听鬼子砸门,我连忙躺在床上装病人,鬼子砸坏了锁进了门,当我想摸枪时无意中将枕头下的钱弄出来了,鬼子见钱便冲上来拿,我装作可怜的样子求他留下点钱好治病,那鬼子大概动了恻隐之心,真的留下了三张给我,可是刚走出几步,另一鬼子回来又拿走了。一会儿大娘回来了,见我没出事才松了口气,我问大娘枕下是多少钱,大娘说:这是平日积攒的四百块钱,我对大娘说这四百块钱买了我一条命,等胜利后我加倍还你老人家……。
  施诈计 以少胜多
  一九四五年秋季,一天我带着区中队的同志活动在小龙堂一带,我正在和县敌工部长夏寒同志商议事情。有人报告说:三十支队(王启祯的杂牌军)的三十二个人,在东顿邱抢完东西后正在家庙里开饭。可当时我们只有九人,要对付三十多人,不能硬拚,得动脑子。
  我派两名同志去村东头,又派两名同志去村西头,并嘱咐他们听到枪声后同时鸣枪冲向家庙……。按排妥当后,我带领其余同志冲向家庙,先由村里的地下党员张圣吉扔一颗手榴弹进去,接着我们就冲进去,这时村两头也响起了枪声,敌人以为我们包围了村子,就乖乖地交枪投降了。清点俘虏和枪枝时均为三十一,后来才知道敌人哨兵看见我们后,爬到碾盘底下藏起来了,待我们走后他才狠狈逃窜回去。我们押着俘虏赶往小龙堂找敌工部交差去了。
  靠群众 威慑敌胆
  日寇投降后,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杂牌军勾结,加紧了和我们的摩擦。我们依靠党的“三大法宝”战胜了不少困难,依靠人民群众,狠狠打击了敌人的气焰,使敌人闻风丧胆。
  有一次,我和几位区中队员,为暂避敌人的合围,决定驻在号称老虎口的鸡山村,因鸡山是高松坡杂牌军的大本营,住进去或许更安全。我们夜间越墙到一老乡家,这家只有老汉和女儿两人。早上我请房东大爷给保长送信:让他送吃的东西来,还嘱咐他封锁消息,还说:高松坡的人来了别叫他进这小北屋。过了一会,两个人进来了,说是来寻粮食的,但推开小北屋门看到正在睡觉的我们时,也未惊慌,却把枪给拿走了。我连忙把大家喊起来准备转移,正在这时保长却领着几个人来了,见面后又是赔礼又是道歉,还把枪还给我们。自此我们在这一带活动,不再绕鸡山村走了。敌人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我们经过他们的岗哨时,往往还和我们打个招呼。我们得以在这一带开展工作。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历城区文史资料,主要为该地区文化教育发展史、当地抗日史料、人物传记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郑爱华
责任者
张曰明
责任者
王春贵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