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5年历城县政府迁移纪念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6033
颗粒名称: 民国25年历城县政府迁移纪念碑
分类号: K877.42
页数: 6
页码: 101-1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历城县政府迁移纪念碑、历城县政府移治王舍人庄碑记、历城县政府迁移纪念碑文的简介。
关键词: 历城县 纪念碑 政府迁移

内容

济南市成立以前,历城县署位于老城中心地区。在县署周围的街巷,也以“县”命名,如:以东的叫县东巷,以西的叫县西巷,南边的叫县门前街,北边的叫县后街。中心坐标在东径117°8′13″、北纬36°45′24″,总面积3.1平方公里。
  历城因位于历山下,而得名。县城始于周代,汉代置县,历史悠久。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毁于兵,知县宋祖法及相成龙等重建。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毁于火,又重修。今是省政府宿舍大院之一。约自唐代起,县分三等。历城人口多,土地广袤、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来为一等大县。县衙门坐北朝南,大门宽大,门两侧垣墙突出,所谓“县衙大门八字开”。大门、二门、大堂都在一个中轴线上,两旁多是小院,是附设机构。县衙前边不远是府署(今省政协机关驻地),西南不远是署院(今省人大机关驻地),县、府、院成三角布局,互为犄角。民国15年(1926年)有12万余人,成为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设有山东督办军务公署、山东省长公署、济南道署、县公署。1929年7月1日,济南市成立后,县城划归济南市,故有“先有历城县,后有济南府”的说法。
  民国25年(1936年)11月,历城治所迁至济南市东11公里处的王舍人庄,位于济青公路北100多米,现为济南市第三医院院址,总面积0.15平方公里。县府的围墙是用土筑成的,有3米多高,上面能跑汽车。时任县长张贺元。
  “历城县政府迁移纪念碑”就是1936年11月建立的。碑高约3米多,碑主体2米,为六面体青石柱。螭首雕刻得栩栩如生。中心处刻有“纪念”二字。碑柱的一面是4个醒目的楷字“县治更新”,落款为“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韩复榘题”(见图)。碑柱的4面各镌刻了6行或7行碑文,满行31字,总计26行779字,字体为正楷,笔力深厚,结构严谨,雍容端庄。碑文内容记述了历城的沿革、人文景观、历城典故、治所迁移概况等,文笔精练,读来令人遐思万缕。其碑体之独特,碑文之别致,书体之精美,当具有保护价值。
  现在,据市三院已退休的邵克乾医生和汤宝成大爷讲,他们是1951年在县治所旧址筹建第二陆军医院时,来此工作的,亲眼看到过“县治更新”碑的全貌,立碑的位置在现在的新住院楼前西侧。到“文革”年代,“县治更新”碑难逃一劫,碑柱被截成了4块。如今,我们在市三院住院楼前的花园草地上,看到了高0.9米、宽0.8米的螭首和二块被用作石桌的碑石。在西南小树林里,看到了东西向摆放的被当作石桌的三块刻字的碑柱和二块碑座。三块碑柱高分别为0.42米、0.45米、0.49米,都倒置于地面,截面处文字残缺不全。第四块碑柱置于院东北角。在小树林东柏油路旁还有6块被当作桌凳的长宽不等、厚约15厘米长条石,从石质看,应是与迁移碑有关的石材。
  经抄录、整理“县治更新”碑文,有关碑记如下:
  一、序文:
  历城县政府移治王舍人庄碑记
  肇建之二十有五年冬十一月,历城县政府移治于王舍人。历城古邑也,以其城在历山之下而得名。县城肇于周,曰鲍,曰谭,曰平陵,曰台,曰历下,周城也。曰东平陵,曰营,汉代以来疆域之沿革不一,加以魏晋五代丧乱之际,邑以城考之,则唐宋以前之城与今城不同,《方舆纪要》断言也。当日,划疆分界因山川形势之便,致使县境近也远也,甚特以其为附郭之地更千百年,而因仍如以隶市府管辖,而今昔情形则又无不同矣。夫有官则有土,疆界不清,耳自混淆,情势阻隔,运用不灵,乡民之有事于县,岂不知民苦乐而善张驰者乎!于是乃辨方正位,就王舍人庄征民地若干,故建筑公廨若干,楹费之所需,悉以变卖。然而工程告峻,规划宏远,轮奂一新。当其鸠工庀材也,竭力其精勤为何如也?因事以推其心,则将来风俗之兴隆,吾知经纬万端,凡所以为人民谋福利,而奠后人有所考云。
  二、历城县政府迁移纪念碑文:
  县治更新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韩复榘题
  历城县政府迁移纪念碑
  山东省会附郭地曰历城。周时兖州□诵小东之诗,知关□□瘼者,谭国自古大有人。自齐晋□□而历始名,自汉置□而历始县,自唐宋至明清,置道,置路,置省。而历城始隶济南,方百里,户七万□,名山十三,名泉七十二。繁缨相望,工商毕集,安居乐业者数□。李杜苏曾游览,题□下者甚多,何用迁徒□?然而易穷则变,代有沿革,平阳□□舜异都丰镐二京,□地从宜从俗,礼有理□,苟有利于国,有便于民,虽迁徒□□。民国肇兴,事事从□昭,然自设济南市,分疆划界,则县宜迁,若泥而不迁,是□贤者而不让,仁者不为。公贺元以县未□□,□事待理,设施不便,招集历邑□□,□商迁移良法,素知□极,不欲再增民负担,故标贾旧县治各处房产以为□,□□恐扰民也。议决施□观流泉爰,卜于华不注东,鲍山西北麓吉。又卜于王舍人庄北,舍人墓南吉。遂□权举于乙亥夏历□□,告成于丙子八月。县长举耆绅□□居近新府,请予为□。步至其地,见南有□□远,环似列屏。北有白泉两清河□,淹洄映带。昂首四顾,□居舍人之故里,割股疗孝遗风犹有存者,村有张掞读书堂并东坡书三字碑□,旧迹虽没,遗集可□□。有管鲍分金台,鲍叔知人之明,重情之义,至今闻风无□。有檀道济之量沙喜。□里长城,至今犹见。右有逢丑父之□泉与君易位,忠义□长白。范文正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闻其语,如见其人。历城迁于此,繁华诚不及□□,而君子所居,山川生色,名流遗正,□缀尤佳,洵无愧为□也,吾因之有感矣。曾巩因登华不注望鲍山诗云: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若道人心似茅戟,管仲哪得叔牙城。十余年,遍地称戈人,□矛戟可知历邑地。□生雕敝,强邻逼处,风□日惊。较诗之小东大东杼柚,其□更甚,正宜休养生息。而贪功心热者,犹□其矛戟及锋而试,罔上贼下粉饰□平,历民之生机有□。故覩斯碑者,作谭大□做歌以告哀可也。张公不欲增民负担是不忍也,以不忍行不忍人之政〓,□□府尚,友古人,师鲍叔之知人,
  效文正之存心,抱檀道济□张叔文、李于鳞之学,□□以丑父之忠,王常之孝,以激□□民自得,唐虞知人,安之本源矣。从此经正□兴,正道崇而邪说息,风俗敦而□□去,表海之雄风,尤□府张公见之非,特历城之幸,山东之大幸也。是为记。
  鲍左山人 撰
  河北张贺元 历城县公廨
  三、跋文:
  移既峻,县长张公贺元请予为文勒石以记之。明初而规模大备,县境之中得古城十有二:曰城也,曰肥乡魏城也,曰管隋城也,曰全节唐城,废无常。代禩绵邈,沦桑更迭,离析合并,纷糅难府城西,据此则故城在今治西南隅而小今,缩于西北,故谓南山百里有老死不知城市者。市划界以后,凡城关商埠及附近四乡,十数里之所自出也。以一县府重地而孤寄于市区之往,疲于奔命,佥谓不便。长民者,察民情以为治,草昧以建治所以顺舆情,王舍人庄者历城六百年根本大计,非徒便利一时己也。是役也,计嗟?立辨,智周于物而不伤民财,惠浮于人而不修明。社会之改造,农村之复兴,教育之发展,政治是基之矣。予既乐观厥成,遂援笔而为之记俾。
  二十五年十二月三河 张绍堂敬撰

附注

注:张绍堂时任山东省政府秘书长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历城县,历史足音、委员撷英、史海存真、施政纪实、往事回眸、风云录、人物春秋、史林探幽、文教史话、时代新貌、名人续补12个栏目,其内容翔实,形式新颖,既有“三亲”特色,又有综合性特征。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彤
责任者
赵正扬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