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果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938
颗粒名称: 胜果寺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2
页码: 198-199
摘要: 胜果寺座落于董家庄东北方约半公里处,遗址现为历城区医院董家分院。胜果寺是一座佛教寺院。山门为八字粉墙,门前有古柏两株,胸径约五十厘米,郁郁葱葱、直插青空,蔚然可观。山门内有“四大天王”的泥胎彩塑,庄严威武颇具气派。第三殿为主建筑“大雄宝殿”,内供佛祖“释迦牟尼”,与各地其他寺院、神像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大雄宝殿前的东侧,立有两块石碑,实为赑屃驮碑,为元代重修寺庙时立的。胜果寺住持法名佛莲,他有个师兄叫佛来,佛莲有四个徒弟曰元贞、元明、元亮、元友。不明原因,前三个徒弟都先后离寺出走,后来佛莲圆寂时,只有元友侍奉在侧、亲视含殓,为他送终。解放前夕,元友闯关东谋生去了,现在黑龙江省农安县37队务农。
关键词: 胜果寺 佛教 董家庄

内容

胜果寺座落于董家庄(现历城区董家镇镇政府所在地)东北方约半公里处,遗址现为历城区医院董家分院。
  胜果寺是一座佛教寺院。山门为八字粉墙,门前有古柏两株,胸径约五十厘米,郁郁葱葱、直插青空,蔚然可观。
  山门内有“四大天王”的泥胎彩塑,庄严威武颇具气派。据说他们是专管人间风调雨顺的。
  第二殿是观音菩萨。第三殿为主建筑“大雄宝殿”,内供佛祖“释迦牟尼”,与各地其他寺院、神像大同小异。
  值得一提的是大雄宝殿前的东侧,立有两块石碑,实为赑屃驮碑,为元代重修寺庙时立的。碑文已字迹模糊,较难辩认。但石碑背面的“施财善人”(指修庙捐钱的人)却独具特色。捐钱人的姓名与众不同。一律都是第一个字为姓,末一个字为“仔”,姓与仔之间全是数字。如:“李四仔”、“王六仔”、“张十三仔”、“吕二十四仔”等(可能这个人初生时,正赶上他父亲二十四岁)。究其原因,大概是元朝统治者,重武轻文、推行愚民政策,以致民间文化低落,连个名字都不会起了。碑文上的字也粗拙可笑,很欠水平。
  胜果寺前稍偏东南,原有一个水塘叫“老龙湾”,现已填平,就压在董家医院新大楼的东端,抗日战争前后,附近几十个村子的群众,于每年农历正月十六,舞着龙灯,踩着高跷,到胜果寺前参加灯会,一则是拜佛求福保平安;二则是到老龙湾畔“龙取水”盼风调雨顺、保丰收。这种活动历有年矣,据有年纪的说,可以上溯一百年。
  那灯会可有意思,各村龙舞,都有特色,每队高跷异彩纷呈。单说高跷有崔家庄的“九天仙女”、陈家岭的“神奇竹马”、谢家屯的“八仙”(汉钟离、蓝采和、曹国舅、韩湘子、张果老、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他们的高跷腿在六十厘米以上,随走随诵诗句,文质彬彬、翩翩君子。董家庄的高跷队扮的是“打渔杀家”、“断桥”、“错中错”等剧中人物,并能演“上扁担”(下面七、八人肩上扛扁担,另两个演员站在扁担上随走随演)。最奇特的是张而庄的“一窝猴”,踩高跷的全是孙悟空打扮:金脸、黄褂、腰系虎皮裙,斜披铜响(旧时拉轿车的马脖上带的铃铛)嘴里衔口哨、挥舞金箍琅琊棒,活蹦乱跳,逗得观众(特别是小孩)直笑。
  胜果寺东邻为另一大院,栅门里面是和尚的打麦场,当时,寺外有八亩地(600弓步),雇有一个长工,喂着一头大黑牛,住持当家,每年只种一季小麦,麦后青草长满,就用牛拉犁把草翻入土下,沤作肥料,秋后再犁起种小麦。
  场北面有门,进门便是和尚的禅房。正南方约二三十米处,立有一座青石牌坊,坊横批上写有“万国道德会筹备本处”,落款为“康有为题”。
  胜果寺住持法名佛莲,他有个师兄叫佛来,佛莲有四个徒弟曰元贞、元明、元亮、元友。不明原因,前三个徒弟都先后离寺出走,后来佛莲圆寂时,只有元友侍奉在侧、亲视含殓,为他送终。解放前夕,元友闯关东谋生去了,现在黑龙江省农安县37队务农。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的“光辉历程”、“名人轶事”、“人物专访”、“往事追怀”、“人物春秋”、“人物写真”栏目中的20余篇史稿,集中体现了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历城儿女及在历城工作的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富强和文明,不畏斗争艰险,不惧征程困苦,勇敢献身,勇于进取的革命斗志和爱国、爱家、爱事业的高尚情怀。本书辑录的“史林探幽”、“古迹寻踪”、“文物珍品”、“名士剪影”、“旅游胜地”等栏目的史稿,进一步挖掘了历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对部分人文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历城民俗文化资料进行了整理,这部分史料对于发展历城的文化事业、旅游事业,以及增加小城镇建设中的文化内涵方面,必将产生积极的渗透效应。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文濂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历城
相关地名
胜果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