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北店子险工段安澜五十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913
颗粒名称: 黄河北店子险工段安澜五十年
分类号: TV882.1
页数: 3
页码: 125-127
摘要: 我的故乡在黄河岸边,济南著名北店子险工段附近。黄河从西南长清方向汹涌而来,到北店子拐了一个急弯上北,造成险工,至曹家圈向东而去。听老人讲,1937年日本鬼子进中原的7月,一个五更头子里,黄河在小清河源头——睦里庄附近的宋桥,开了口子。人们都蜂涌逃向大堤,我村一朱姓人家,听说黄河开口子了,背起老父亲就跑,逃命要紧啊。使当地粮食绝收,有的地方三年碌碡没翻身,只好背井离乡去逃荒。年年闹黄水,提心吊胆,村里都扎上林秸筏,准备逃命。据《历城县志》称:建国前,县内黄河段,从1883年堤防始建,有历史记载的决口,就有17次,沿黄人民深受其害。
关键词: 治理黄河 史事 济南

内容

我的故乡在黄河岸边,济南著名北店子险工段附近。黄河从西南长清方向汹涌而来,到北店子拐了一个急弯上北,造成险工,至曹家圈向东而去。听老人讲,1937年日本鬼子进中原的7月,一个五更头子里,黄河在小清河源头——睦里庄附近的宋桥,开了口子。人们都蜂涌逃向大堤,我村一朱姓人家,听说黄河开口子了,背起老父亲就跑,逃命要紧啊。当时宋桥黄河开口子三十多米,黄水顺着小清河上了东,沟满河平,淹了北园,济南官扎营也见了黄水。一直淹到羊角沟入海。使当地粮食绝收,有的地方三年碌碡没翻身,只好背井离乡去逃荒。年年闹黄水,提心吊胆,村里都扎上林秸筏,准备逃命。据《历城县志》称:建国前,县内黄河段,从1883年堤防始建,有历史记载的决口,就有17次,沿黄人民深受其害。
  为了寻访宋桥开口子的地方,今年夏天,我驱车前往。那里已经成了玉清湖水库的沉沙池,我漫步在黄河大堤上,只见堤下藕池方方,沟渠相连,已没有决口的痕迹。只有那伟岸的大柳树,成排成行,象战士列队,高几十米,挺拔秀美。浑圆的树冠,粗糙的树皮,手拉着手,膀靠着膀,围护着那坚固的大堤。据说当年合垅就是先修的月芽坝,打下柳树桩子,组成柳树墙,阻挡水的势头。用柳枝、石头绑成柳枕,沉下水口,慢慢合垅的。那些柳树可曾是64年前的柳树,也未可知,至少是它们的子孙。因为我们黄河边柳树好活,春天从柳树上砍下个柳棍子,当地叫柳椽子,插到地里,第二年就长成一棵亭亭玉立的绿树。大堤内外都是成排的大柳树,即使大水围了堤,也挺立水中,依然生气勃勃。我们家乡亲切叫它黄河柳。
  自解放前宋桥开口子,到解放后50多年黄河安澜,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沿黄人民,贯彻毛主席“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党和人民心连心,众志成城,卫护着沿黄人民的生命财产,就像那巍然屹立在大堤两侧的黄河柳,岿然不动。50年来,我曾经历了三次大的黄河防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是建国后的1953年夏季,黄水一涨,济南市的工人、机关干部上了堤,解放军也来了,有的连队还住到我们村。解放军在北店子险工处,往河里抛柳枕,即用麻绳捆住柳枝和石头,往河里抛。柳枕,多美的名字,让黄水枕着柳枕安稳的睡觉,别兴风作浪了,柳树以自己的身体,保护大堤安全。有一天,牛角峪出了险情,在堤外查堤的人见有一股黄水冒出来。听到警报,解放军没命的往大堤上跑,他们在临河治漏,用大铁锅堵,用棉被堵,终于堵住了漏水口,排除了险情,后来这个连的战士,参加了一江山岛战斗,听说有的战士牺牲了,很叫我村青年们痛惜。
  第二次是1958年,黄水大得吓人,水涨一寸,堤长一尺,济南的工人、机关干部、解放军都上阵。解放军是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那里,冒雨在大堤上,修了一米多高的子埝,挡水。听说周恩来总理亲临泺口铁路大桥,视察水情,当时对防汛大军鼓舞很大,不怕虫叮蚊咬,日夜巡查在大堤上。
  第三次是1976年,毛主席逝世的那年。黄河发大水,群众上了堤,花圈摆满了大堤上的土牛子,人们以沉痛的心情,怀念毛主席。大水闹了一个多月,工人、机关干部、农民不下堤。黄河柳也泡在大水里一个多月,天天顶风破浪,保护着大堤。
  打那以后,黄河就没涨过几回大水,再没肆虐,乖乖驯服了。黄河安澜50年,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这都是因为党和政府多年来,年年“岁修”,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高加固堤防的结果,如今块石砌垒险工段,犹如铜墙铁壁。
  我漫步在从宋桥到北店子的黄河大堤上,抬头远望,那一排排黄河柳,巍然屹立在大堤内外,经风历雪,铁骨铮铮,更加茁壮。我们党走过80年历程,也象黄河柳一样,茁壮成长,继续为人民造福。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的“光辉历程”、“名人轶事”、“人物专访”、“往事追怀”、“人物春秋”、“人物写真”栏目中的20余篇史稿,集中体现了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历城儿女及在历城工作的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富强和文明,不畏斗争艰险,不惧征程困苦,勇敢献身,勇于进取的革命斗志和爱国、爱家、爱事业的高尚情怀。本书辑录的“史林探幽”、“古迹寻踪”、“文物珍品”、“名士剪影”、“旅游胜地”等栏目的史稿,进一步挖掘了历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对部分人文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历城民俗文化资料进行了整理,这部分史料对于发展历城的文化事业、旅游事业,以及增加小城镇建设中的文化内涵方面,必将产生积极的渗透效应。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永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1958年黄河防汛
相关事件
1976年黄河防汛
相关事件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