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锻炼,下乡知青茁壮成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912
颗粒名称: 实践锻炼,下乡知青茁壮成长
分类号: K273
页数: 2
页码: 123-124
摘要: 为了使知识青年思想稳定健康成长,各知青点都根据中央、省、市、县指示,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学习、生产、生活等规章制度。劳动方面,大部分知青都积极参加劳动。滩头公社滩头大队九小队,在种麦时连战14天,有的夜里三点就下地,有的搞夜战。青年苏玉兰一天一夜就干了24分(工分),超过了当地最好的劳力。他们还帮助青年社员学文化,为烈军属做好事,受到了表扬。牛旺知识青年小麦管理组,坚持科学试验闯新路,在三类苗上创出历史上从未有的816斤的好收成。姚家知青在建造大寨田中,充分发挥突击队作用,开山劈石,勇当先锋,深受贫下中农的好评,有12人被评为农业学大寨好社员,其中3人被评为标丘
关键词: 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 历城县

内容

为了使知识青年思想稳定健康成长,各知青点都根据中央、省、市、县指示,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学习、生产、生活等规章制度。组织他们学习时事政治和毛主席著作,学习董家耕、邢燕子的先进事迹,并进行专题讨论,写心得体会,出墙报,稳定了他们的思想。劳动方面,大部分知青都积极参加劳动。滩头公社滩头大队九小队,在种麦时连战14天,有的夜里三点就下地,有的搞夜战。青年苏玉兰一天一夜就干了24分(工分),超过了当地最好的劳力。他们还帮助青年社员学文化,为烈军属做好事,受到了表扬。牛旺(现归历下区)知识青年小麦管理组,坚持科学试验闯新路,在三类苗上创出历史上从未有的816斤的好收成。姚家知青在建造大寨田中,充分发挥突击队作用,开山劈石,勇当先锋,深受贫下中农的好评,有12人被评为农业学大寨好社员,其中3人被评为标丘
  历城县下乡知青,在各级党组织及广大贫下中农的培养教育下,政治上逐渐成熟,学得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中茁壮成长,不少人成为农业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据1977年上半年不完全统计,下乡青年中有190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167人加入了共青团,842人参加了各级领导班子。还有更多的知识青年担任了理论辅导员、宣传员、民办教师、农业技术员、赤脚医生、农机手、保管员、会计、饲养员等。县委、县政府曾三次召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会议,表彰了知识青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援了农村建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从1974年开始,国家每年下达招工指标,都规定从下乡、回乡参加劳动满二年以上的知识青年中招收一定数量的工人,还可以推荐考学、参军。到1980年,知识青年安排工作的有35754人(其中顶替1358人),考入大中专105人,参军83人,因病及其他原因返城726人,死亡19人。个别遗留问题,依照1978年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精神,逐步作了妥善处理。知青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1980年底,“历城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撤销,长达17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就此结束。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的“光辉历程”、“名人轶事”、“人物专访”、“往事追怀”、“人物春秋”、“人物写真”栏目中的20余篇史稿,集中体现了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历城儿女及在历城工作的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富强和文明,不畏斗争艰险,不惧征程困苦,勇敢献身,勇于进取的革命斗志和爱国、爱家、爱事业的高尚情怀。本书辑录的“史林探幽”、“古迹寻踪”、“文物珍品”、“名士剪影”、“旅游胜地”等栏目的史稿,进一步挖掘了历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对部分人文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历城民俗文化资料进行了整理,这部分史料对于发展历城的文化事业、旅游事业,以及增加小城镇建设中的文化内涵方面,必将产生积极的渗透效应。

阅读

相关人物

路洪珍
责任者
展昭星
责任者
李有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