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老前辈党的好朋友——省政协委员孙东阁先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889
颗粒名称: 杏坛老前辈党的好朋友——省政协委员孙东阁先生
分类号: K827
页数: 2
页码: 80-81
摘要: 解放前后在历城任教的孙东阁先生原名宝贤,山东省临清县张堤村人。于191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即留北京私立山东中学任教,后到山东任教育厅督学。至1930年又回济南任省教育厅督学。次年,任临清六县联立乡村师范校长。学校的消费合作社是地下党秘密活动的联络点。在土地革命时期,支持、鼓励学生赴南方参加革命行动。满树桃李,争艳吐芳。
关键词: 孙东阁 济南市 历城

内容

解放前后在历城任教的孙东阁先生(1880——1965.5)原名宝贤,山东省临清县张堤村(今属河北省临西县)人。于191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即留北京私立山东中学任教,后到山东任教育厅督学。1919年任聊城第三师范校长。至1930年又回济南任省教育厅督学。次年,任临清六县联立乡村师范校长。孙东阁先生在两处师范校长任内,思想开明、办学民主,大胆消除门户、派系之争,选贤任能,延聘了沙月波、王贵笙、金石兰等品端学优的进步知识分子来校任教;亲自任课,在教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仅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还重视学生的思想和体魄,提倡学生亦文亦武,要有知识,会耕种、为人师表,还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保护学生的爱国行动。在联师读书会能读到鲁迅、郭沫若及茅盾等进步文艺作品乃至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革命书籍,学校演出队还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阿Q正传》等抗日及反封建剧目。学校的消费合作社是地下党秘密活动的联络点。在土地革命时期,支持、鼓励学生赴南方参加革命行动。“九一八”事变后,数次帮助学生摆脱敌人的搜查与追捕,有一批进步师生就是从这两处师范学校毕业后奔赴到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解放斗争的第一线,如金谷兰、黑若仙、李华光、李绍忠等为了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再如赵健民、夏子凡、鲁西良、姜凯风、张存恪、萧续武、李苦禅等同志,经过了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洗礼,有的成长为建国治国的栋梁之才,有的则成长为学识渊博,专业有所建树的专家、教授,有的则是深明大义、义无反顾的起义将领。满树桃李,争艳吐芳。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停办,孙东阁先生出走川、陕等地,仍坚持做教育工作,曾在川陕地区国立第六中学任教。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山东,执教于历城中学(在王舍人庄,现为济南十八中学)。据解放后在该校就读的同学回忆:当时孙东阁先生已近古稀,但迎来解放,精神颇佳,担任地理教学,授课开宗明义,语言简洁,加之先生步履曾遍及南北,见闻颇丰,讲课犹如高山流水,故同学皆愿听孙老师的课;孙老师衣着朴素、待人和气、谦虚谨慎,从不自得自诩、炫耀个人,亦无疾言厉色,涵养颇深,大有长者之风,深得师生的钦敬。孙东阁先生退休后居住济南市区。
  1954年,孙东阁先生作为教育界的代表,被选为第一届省政协委员,并于1959、1963年连任第二届、第三届省政协委员及第二届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委员。1958年被聘任为省文史研究馆员。1965年因病逝世。
  主要参考书目:《山东省文史研究馆四十年》《聊城人物大辞典》《山东历史人物辞典》《山东省志·政权志》《临清文史资料》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的“光辉历程”、“名人轶事”、“人物专访”、“往事追怀”、“人物春秋”、“人物写真”栏目中的20余篇史稿,集中体现了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历城儿女及在历城工作的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富强和文明,不畏斗争艰险,不惧征程困苦,勇敢献身,勇于进取的革命斗志和爱国、爱家、爱事业的高尚情怀。本书辑录的“史林探幽”、“古迹寻踪”、“文物珍品”、“名士剪影”、“旅游胜地”等栏目的史稿,进一步挖掘了历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对部分人文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历城民俗文化资料进行了整理,这部分史料对于发展历城的文化事业、旅游事业,以及增加小城镇建设中的文化内涵方面,必将产生积极的渗透效应。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兆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孙东阁
相关人物
历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