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敬仰的菅菊人先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邱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839
颗粒名称: 我敬仰的菅菊人先生
分类号: I226
页数: 6
页码: 71-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菅菊人先生的生平事迹。
关键词: 菅菊人 人物传略 章丘

内容

飒爽英姿鹤不群,奇才海岱尽传闻。
  苦吟佳句千丝雪,遍踏名山两屐云。
  好古祇求虞夏器,立言确是汉秦文。
  图书金石知多少,积案堆床足十分。
  这是清末民初章丘著名学人袭福庭先生《赠菅菊人》的一首七律诗。它艺术地概括了菅先生一生的人品、学养和风度。“亦可说明菅先生雅爱金石、藏书甚富之誉、”(见《教育志通讯》第7期)
  菅菊人(1882—1938)名芳谱,章丘县砚池山村人(今属明水镇)清末秀才。他一生几乎全部时间从事于舌耕砚耘的教书生涯。先生性狷介耿直、热情豪放。虽蓬枢瓮牖,恬淡〓盐,不为所苦。自幼好学不倦、焚膏继晷,寒来暑往,年复一年,苦学有成。及长,考中秀才后悠游乡里,走访缙绅藏书之家,遍询县内外名山、古刹。所见历代石刻、辄记入行篋,归来题词记之。平时到处搜寻古瓦、异石,装制成盒,书其产年。先生26岁时,受济南章丘帮北厚记酱园经理石绍先之聘,为其教授孙女。自此,先生得有机会出入省垣各大书肆,一时,成为古籍、古玩商号的座上客。举凡上始三代(夏商周)下迄五季(梁、唐、晋、汉、周)钟、鼎、彝、尊之款识,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
  迹,名家书画之题跋,古刹、名胜之缘由,均在搜集之列,并经常与书画家、收藏家一起对历代文物鉴别真伪,品评次第。因此极得著名文物学家省图书馆馆长王献唐的赏识。自此先生眼界开阔,见闻日广。先生对历代篆刻印章收藏甚多。仅笔者所见,计有田黄石、鸡血石、寿山石、青田石、水晶石、黄杨等多式印章不下一百枚。尤其所藏汉代虎钮铜印,篆文古拙大方,格调别具,笔虽断而意在,形未有而神存,真可谓一洗眼目。先生对历代碑石拓片收藏亦富。对书法尤精于魏碑,有时为室友亲朋题字,多系修身力行之言。
  先生素贫俭,平时注意节衣缩食,积洋数十,购得李易安折梅图像一帧(此件,1928年张鸣九祸章丘时被土匪抢走)。与同道者舒卷摩玩、欣喜不已。此像端庄凝重,与后人揣凿附会者绝然不同。不数年,几案床头,书石罗列,平时意会心谋,目往神授、怡乐自得。
  辛亥革命前夕,废科举,兴学堂。1910年,先生由济返里,名家硕儒待之如上宾,先后任职浅井、四营等村学校,讲授经文史学课程,深得校董、学子的信任。不久,与我祖父高奇峰相识。祖父出身廪生、喜爱书法、文玩,与先生志趣相契,遂成忘年交。祖父认为先生人品敦厚,学问渊博,对治学、教子具有深知、灼见,让先生在城内自家的南花园洗心养性,从事著述并教授高氏弟子。当时祖父常以粮款资助先生家人,略尽菽水之意。又因祖父系当地学界名宿(1914年,祖父曾捐款2095元,兴建城关西北隅国民学校,荣获北洋政府金色三等褒状匾额.见《章丘县教育志》),又善交往,给先生以文会友之机。为著名中医高承之、学者高盘之、吴霭宸,书法家高鼎元、袁德臣、李萼楼
  社会名流韩梅臣、王质堂等,经常诗书往来。因此诸凡西关高氏珍藏的历代文物,先生无不过目,品评高下,指点疵病,从此眼界更广。
  先生平时治学严谨,受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的冲击,倾向民主,赞助革命。因此,经先生指教过的后生,大都锐意精进。几年间,受其教泽在诗文、书法、绘画、雕刻诸方面,较有造诣者有高次乾、高为田、耿狂澜諸君。在金石、图书方面直接间接受到先生指点、教诲的也大有人在,卓有成绩者有唐鸿川(刀镇区尹家)诸人。因此,先生受到后学者的尊敬。
  1919年先生由友人推荐就任章丘县立第一小学国文教师,除讲历代文选,兼授音韵、训诂之学外还讲文章、义理、考据、辞章,并能根据学生要求,深浅适度,娓娓施教。学书法,先介绍历代书法家的流派、洲源,出示多家之笔帖、墨迹,然后本字休的难易、形神兼注、循循而进。深得师生的好评。
  1927年,先生在明水珍珠泉学校成立了书社,将自己的部分藏书,编成目录,挂在墙上,让人借读。书还时要写读书笔记一篇,或诗词各一首,由其评点,以此提掖后进。
  1930年,先生再次被邀到县立一小讲课,许多学生无不以能亲聆先生雅教而引为快事。授课时往往坐无虚席。一日,先生有病,步履维艰,学生煎药送饭,侍候在侧,未敢稍懈一步。先生以学业为重,非坚持上课不可。学生只好背着先生进入课堂。平时先生还致力于地方考古,如李格非、李清照父女的里籍问题,是多年来文史界争论不休的悬案。先生依据《章丘县志》、《李氏家谱》、《廉先生碑
  记》等材料,反复考证,断定李氏父女的里籍是章丘明水,为研究古代文人生平澄清了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抗战前,先生曾联合地方当局(县长冯云和时代)提出在明水百脉泉大殿修建李清照纪念祠的建议。
  平时,先生仅靠微薄的薪水,已不足用;还要克勤克俭,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求。有时甚至以衣易市以购到手下为乐事。1931年,先生在济南小市上买到一个玉扳指,上刻“明月松间照”。先生想必有下一只,要凑成一对。他到天津、南京、上海找过,均无下落。他想赶到端阳节去青岛,先到家稍息。他从济南乘火车东去,车到龙山(今平陵城站)时,看见同坐的一位胖子,正摘下一个玉扳指擦汗,真巧,正是他所找的“清泉石上流”那一只。先生不胜欣喜。胖子知道他在明水下车,火车进站后,胖子问他:“明水到了,你为什么不下车?”先生答:“没什么!”胖子又问:“你有事吗?”先生答:“我有一个玉扳指和你的是一对,我到天津等地找过了……我想给你叫它原物成对,看好吗?”胖子说:“那……干脆给你吧。看来你是个好玩艺的,我留没用。”先生说:“普集到了,咱们一同下车,到商会会长家坐坐,好吧!”胖子同意,随先生下车来到济南商会会长刘兰阁(普集人、乡绅)家中,茶间、先生酬以重金50元,又送胖子上车他去。此例证明先生为搜求文物已达到竭尽心力的程度。
  先生性喜好游,诸凡西关高氏诸家的花园。旧军孟氏矜、进两花园、高家庄焦馨的预青园、城内李开先故居、南北大寺(南指磐泉寺,北指邹平醴泉寺)、女郎山、白云湖、绣江寺等名胜古迹,都留下他的足印。诗云:“遍踏名山两屐
  云”,虽系艺术概括,却能说明问题。先生写过不少诗文,还有不少书画题跋,然几经战乱,物换星移,无法查寻,至为可惜。
  1937年,抗战爆发,先生蛰居乡里。不久,战火遍起,面对国将不国,民何以堪的现实,忧心如焚。先生深恐毕生苦心经营的藏书毁于战火。然卷帙浩繁,又不忍置之他所。故不得不困守孤村,静观时变。先生数十年积历代文献典籍等六千卷,人称万卷藏书。其中多阮刻本、尚志堂本、殿本、仿殿本。四书五经大都为清代注家之善本、孤本。仅笔者所见,明版《西厢记》诸书以及书法家董其昌、祝枝山的手书,仇英的画轴,郑板桥、何绍基等的对幅,还有端砚(其中有高凤翰所刻)、徽砚,特别是明天启年间制作的墨顶(扁平、呈圆形)、更是刮目相看。
  1938年,先生身陷敌区,田园荒芜,糠菜糊口,难以为继。先生迫于生计,以带病之身,受友人之请,在普集天尊院设塾收徒。不半年,先生病入育肓,返回旧园,延医诊治。时日寇扫荡日甚,村村萧疏,不见炊烟,医药更是奇缺。且老妻幼子,啼饥号寒,先生在僵卧帐愁中赍志而殁,终年56岁。
  先生所藏历代图书,据其后人谈,城关所存,被土匪张鸣九抢掠毁坏。家中所藏(大部分)又遭日寇强夺,伪顽诈骗,所余由济南古玩商人借势要挟,强行迫卖(一个小名叫“江子”的贩古董的人,以五元法币一小车买走)。自此,十九荡然。现家中唯《北魏造像》岿然独存。此石为北魏正光三年所刻。阳面有比丘像,颈上系有念珠一串,并烧于右臂,下垂于地。上端雕有三飞天,阴面有43个残字。
  这些字的笔画虽残,但直处依然有骨,曲处仍然有筋。两侧各有飞虬。其上各有小比丘像。雍正之“三鱼碗”,外有三朵红云,恰似金鱼游翔浅底,跃跃欲动。五十年后睹此造像,可见先生为保护古代文物所表现的煞费苦心的精神,使后学者激起无限敬仰之情。

知识出处

章邱文史资料

《章邱文史资料》

本书主要包括《郭恒祥烈士千秋》、《妇救会长伦桂香》、《爱国志士马云亭》、《任家庄战斗始末》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菅菊人
相关人物
章丘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