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张春軒先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邱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836
颗粒名称: 忆张春軒先生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63-65
摘要: 本文作者回忆了张春轩先生的生平事迹。
关键词: 张春轩 人物 章丘

内容

事情虽过去六十多年,但在马棚村一带,许多老年人往往会不时地谈到一个人,他就是民主战士张春轩先生。
  一九一一年春,张春轩从济南师范回家探亲,家中挤满了人,都想从这个衣着时髦的“洋学生”口里知道点外面的新闻。张春轩则彬彬有礼地接待着乡亲们,并向父老痛陈大清王朝的种种弊端与腐朽,极言东方睡狮已醒,中华革命一定成功。
  一九一八年,鲍元荣靠山东省长张怀之的提携,爬上了章丘县太爷的宝座。他为填私囊,横征暴敛,置民众死活于不顾,致使民怨沸腾,众口唾骂.
  一九二一年秋,鲍元荣气势汹汹地率众来到马棚村私立宏文高等学校,借口教员李学山向学生讲“红学”进行赤化宣传,勒令停课待审。时在朱各务村任教的张春轩闻讯星夜回到马棚,联合全体教师公具讼状,控告鲍元荣。状文给鲍列罪十条,其中有这样几条:
  ①为得奖银,献媚取宠,置民于水火。是年邑南胡山、垛庄、文祖、一带大旱,颗粒不归,城北临济等地区秋收季节则淫雨连绵,洪水为患,一片泽地。大歉之年赋税当免。可名利熏心的鲍元荣为得全科,上博主子青睐、自己又获万元之奖,于是派马步兵弁配合地方衙役,强征硬取,逼得百
  姓卖儿鬻女,乞讨他乡。这年仅邑南山区一带村庄就有二千五百余众离乡谋生,不少人饿死于途,暴尸异地。
  ②借夫妻过生日,大收寿礼,得银二千五百余元。
  ③阳奉阴违,倒行逆施。教育公署三令五申学校停学“四书五经”,鲍元荣却竭力推行尊孔读经,列四书五经为学生必修课。
  上述罪例,皆由张春轩、张耐卿等亲赴县城实地调查后列定。经全体教师及部分关心教育的进步人士研究通过,张春轩去省府告状。鲍元荣知情后,暴跳如雷,当即派县衙六班总领刘清山率兵卒六十余人,来马棚包围了学校和张的住宅,声言捉拿要犯张春轩、李学山等归案。由于张、李两人的巧妙周旋与群众的掩护,无一人被捕。第二天,西埠村的张玉泉、朱各务村的郑子元,不幸被捕。严刑拷问,二人正气凛然,一切诬陷之词概不承认,鲍无奈,只好令其取保释放。
  鲍元荣为逃脱罪责,置张春轩于死地,一面派亲信刘清山暗藏武器胁迫马棚村地保王文经共赴省城,伺机绑架张春轩;一面亲自带银二千余元去省府买通关节(张怀之受贿银二千元)。此时张春轩亦在济南多方奔走,唤起同情者的支持。几经周折,在京议员刘兆一、省议员辛铸九、省筹备处原宏文高等学校校长张怀清等人的赞助下,终于将鲍元荣从章丘县太爷的宝座上,拉了下来,赶出了章丘。消息传开,人们奔走相告,停课四十五天的宏文高等学校,在一派欢乐气氛中又复课了。
  一九二八年冬,因张鸣九祸章丘之故,各地学校先后停课,在张先生的倡导下,一些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并关心教育
  事业的先进知识分子如李寿臣、张绍赐、王风桐,着手创办了马棚村夜校,组织进步知识分子如张耐卿、张丕权、张兴杰、王清立,自愿担任夜校义务教员。学员达二百多人,经费不足,张先生带头募集,学员无课本,教师自己编写(因年代久远早已不存)。为动员更多的人入学,张先生与教师一起,编写了快板,内容大致是:“马棚村建夜校,大家来学习,不分老和少。莫管男与女,贫富都一样,共同求进步。一不拿学费,二不买书籍,若是再不学,错过好时机。识字够上千,记帐不费难,能写来往信,事事都方便。”
  一九二九年春,是马棚夜校的鼎盛时期,真是学员勤奋,教师善导,纪律严明,处处井井有条。为了配合社会宣传,张先生又组织教师编演了短小精悍的文明戏,如《不识字的害处》、《缠足苦》、《剪辫子》、《刘大娘送祟》等,对当时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帝反封建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这年夏天,张春轩到县建设局任苗圃管理员,他恪于职守,勤奋工作,在局长曹銓钟的赞助下,兴办了环城苗圃,每隔十米,植加拿大杨一棵。在县城附近又先后建立了甜水井苗圃,徐家庄苗圃、李八村苗圃。在县城东南角建立了中山公园,园内设有六柱亭、荷花池、外植桐、杨、槐等树,间植各种花草,高低相间,错落有致,每天游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此外,张先生还从外地引进许多新品种的果树,广平甜杏、龙眼葡萄、肥城甜桃等,至今移植栽种者源远不断,正当张春轩先生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职业上有所建树时,不幸身染重病,久治不愈溘然与世长辞,时年三十八岁。

知识出处

章邱文史资料

《章邱文史资料》

本书主要包括《郭恒祥烈士千秋》、《妇救会长伦桂香》、《爱国志士马云亭》、《任家庄战斗始末》等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润儒
责任者
张树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春轩
相关人物
章丘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