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抗战时期的育英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市中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587
颗粒名称: 二、抗战时期的育英中学
分类号: G639.285.2
页数: 2
页码: 84-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抗战时期济南育英中学发展史。
关键词: 育英中学 校史 济南

内容

(一)奉令南迁,辗转入川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9月19日学校奉令南迁,开始报名者300多人。时局日紧,师生有的返乡,有的参加了救亡组织。在10月起程时,只有百余人了。这些学生由校长曲太一和教务主任王树先带领,随行的教师有任研佛、王大可、刘焕文,以及工友李复生等。先迁至汶上,校长曲太一因家属牵累,无法随行,后由王树先率领继续南下。11月到单县,省内各中等学校的师生员工3000多人汇集此地。省教育厅派杨展云负责领导。1938年2月,南迁师生到达河南南阳赊旗镇,在此度过流亡中的第一个春节。此时费用告竭,师生备尝国破家亡之痛、离乡背井之苦,凄楚情景可以想见。后教育部指定在湖北郧阳、均县设立湖北中学,悉数收容山东流亡学生,5月到达郧阳、均县,得以短时上课。此时校长为杨展云,8月宋还吾继任校长。1938年11月,湖北中学奉部令迁川,编入战时内迁中学之序列,命名为国立第六中学,校长为葛为棻。六中校本部在绵阳,另设一、二、三、四分校,一分校在梓潼,二分校在德阳,三分校在绵阳新店子,四分校在罗江。育英中学的师生多被编入六中第二分校。
  (二)育英二院,改设小学
  1937年底济南沦陷,日军占领校舍,封闭校门,扒通院墙与省立高中连为一院。1938年6月和1940年12月,育英部分留济校董,曾一再呈请伪省长转函日军腾让校舍,拟继续办学,但未得结果。后伪政府拟开南郊为新市区,二院校址在开辟之列,虽一再呈请伪省长望保留二院做开学之用,终未如愿,再办中学已难实现。1940年3月,经校董决定,在二院余部改设育英小学,推李仲三任校长,使育英校名得以延续,该小学于1946年7月停办。

知识出处

市中文史资料

《市中文史资料》

本书概述了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解放前后的发展史,包括工业、商品贸易、教育、卫生的发展史。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新宇
责任者
谢均之
责任者
于澄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