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解放前长清城内几家铺店的回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長清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482
颗粒名称: 对解放前长清城内几家铺店的回顾
分类号: F717
页数: 12
页码: 128-139
摘要: 那是三十年代,当时我才六岁。记得长清街道上的买卖就很多了,这里我仅就县衙门前公正街、东西大街、线市街、大隅首、南北大街,以及南关街的主要铺店作一简要的追溯:。我记得当时县执事名字叫李起元,他是前清时的拔贡,据说韩复矩曾是他的学生。这人很同情长清商业的发展,他对县衙前做小生意的人从来不恫吓。当时,县衙门前有两座大石狮子,狮子南侧是一道由东到西的大迎壁墙,这座迎壁墙是用来贴布告、批示榜文的。两家药铺虽是斜对门,共同的目的是治病救人,均未因利而相争。解放不久,张淑荣老夫妇先后去世,客栈停了业。盐公店是掌握全县销盐的总办公处。不管是城里,还是乡村,若要承办盐店分
关键词: 长清县 商店 回忆

内容

那是三十年代,当时我才六岁。记得长清街道上的买卖就很多了,这里我仅就县衙门前公正街、东西大街、线市街、大隅首、南北大街,以及南关街的主要铺店作一简要的追溯:
  我记得当时县执事名字叫李起元,他是前清时的拔贡,据说韩复矩曾是他的学生。这人很同情长清商业的发展,他对县衙前做小生意的人从来不恫吓。
  当时,县衙门前有两座大石狮子,狮子南侧是一道由东到西的大迎壁墙,这座迎壁墙是用来贴布告、批示榜文的。围着这墙布满了小摊贩。迎壁墙左有一处饭馆子,掌柜的名叫曹京海,有些乡下人来县衙打官司都常到此住宿吃饭。迎璧墙的右边是三合裁缝店,后来改为杂货酱菜店,经理赵连州,柿子园人。附近有一家面叶铺,掌柜的叫王老六,面叶擀得和灯笼纸一样薄,买卖小,质量好,调料全,数量多。面叶铺的对门是一个剃头棚,门面虽小,看去却很讲究,门上常在过年的时候贴这么副对子:“做天下头等事业,练人间顶上工夫”,横联“推剃两便”。剃头棚的师傅叫王双合,剃头快,价钱低,讲卫生,态度谦和。往南走有两家饭店,一家是华美村,经理叫赵东华;一家杨家饭馆,经理叫杨文亮。这两家饭店常有县衙里的官吏差役去就餐。在两家饭店中间,有一所文瑛石印局,经理叫贾延泉、胡继庆。专门为县衙里印布告和公文的。南邻,是人和居饭馆,杜老太太(房秀庭)对来往顾客服务周到。夏季,给顾客洗衣服;冬季,让顾客取暖,受到来往顾客的赞美。华美村的南邻是鸿庆祥杂货店。这家铺子的对门就是我的住宅。父亲董玉林,原籍归德镇董家庄人,年年屡遭水淹,家中一贫如洗,索性逃荒,一担子两筐来到县门前定居。起初做小生意,摆摆山果摊,后来和他的四儿子董俊岚在公正街南头开了一座干鲜果铺,起了个字号叫“庆兴和”,买卖不大,货物挺全。铺内有黑瓜子,白瓜子,红白花生醮,香蕉,桔子,山楂串,核头,糖炒栗子,花生仁,最让百姓爱吃的就是五香干烘长果仁,吃到嘴里焦酥挺香,有个特殊的味道,是饮茶下酒的好肴。记得父亲向大家传说的配制办法:用花椒、白芷,大茴、小茴、橘皮等配料,放在盆里,加适当的盐水,将花生仁浸泡其中,数日后捞到席上,凉到半干,再在大铁锅里用沙炒到一定火候,捞出稍凉即成。打那,庆兴和干鲜果店的干烘长果仁在长清城内外传开了名声。由于他五儿子董俊水早在一九三八年参加了八路军,到了一九四五年国民党先遣军旅长冯寿朋说董家私通八路,搞地下活动,将我爷儿四人抓到县衙,干鲜果铺的东西被敌军全部抢光,无奈停了营业。
  从山果铺往南就是东西大街。头一家便是驰名的文升园饭庄,到文升园饭庄就餐的主要有两种人:一是官衙的老爷太太;一是阔人家的豪华子弟。这个饭庄规模较大,跑堂的是王智明。他很会待客,不论什么样的顾客,不论顾客多少,他都会应酬,做到人人满意。
  当时,白案上的师傅是魏希文和吴茂堂。二人专做酒席宴上的点心,有寿桃、寿鹿等,象征着顾客福寿。另外,做一些三鲜包(海参、虾仁、肉做馅)、水晶包(白糖、核头仁、青红丝做馅),还有马蹄酥,大麻酥、用江米做的麻团、凉糕、西洋糕、卷糕、银丝卷、金丝饼,最出名的是玫瑰豆沙包(将红小豆浸泡后去皮、在小磨子上磨成浆糊状,掺上白糖玫瑰花做馅),当时,来吃豆沙包最多的是日本人。
  红案上的厨师是王登玉,助手是他的外甥焦光和。拿手菜算是糖酥鱼、把儿鸦、云片鸡(火腿加玉兰片),他做的琉璃核头仁,吃起来清脆香甜,一个星期不化湿、不改味,颇有名气。所以,一些由长清到山西、河南、浙江、东北等地走亲戚的,都带着王登玉做的琉璃核头仁,做为贵重礼物。此外,像扒海参、爬鱼翅、酱鸭等都十分适口。
  这个饭庄曾一度火暴兴隆,但由于官兵豪门出入其间,多数赊帐进餐,终因帐项累累致使饭庄倒闭。
  从文升园饭庄西行,在目前新华书店这个地址就是鲁方茶庄。经理叫于晓堂。走到茶庄门口就能闻到茶香,可以说是物美价廉。白天营业,到了晚上,城里的京剧爱好者集聚于此,拉拉京胡,唱唱京剧,锣鼓喧天,确乎热闹得很。只要是从茶庄经过的总是留步不前,临走时买着二两茶叶回家。这处茶庄昌兴不久,因于晓堂迁徙西安,茶庄停业。
  再朝西走十五米,就是福寿堂和广德堂两家药铺。福寿堂在路北,广德堂在路南。福寿堂掌柜的叫韩泗明,字杰三,乃七旬开外的一位白胡子老头,系章丘人氏。坐堂看病的先生最初是柿子园的张晓麟,后来是长清城北松园张俊三。二位先生看病十分小心负责,对前来就医者一视同仁。福寿堂三个字就象征着药到病除,福寿同康的意思;广德堂意味着在百姓中广行善事,救死扶伤。一位管着拿药的叫孟广普,这人细致认真,多少年来没拿错过一次药。两家药铺虽是斜对门,共同的目的是治病救人,均未因利而相争。在药店附近还有隆昌大杂货铺,福兴和立泰山茶庄,云记广货铺。连着三家饭庄:一是裕丰楼,经理赵明海;二是同义楼,经理邵润生;三是长春饭庄,经理邢廷俊,助理厨师杜金三。三家饭庄,都位于东西大街繁荣的中心点。菜鲜可口,价钱便宜。经常宾客来往,满座如云,收入都不次于文升园饭庄。大家传说:“裕丰楼的海菜美,同义楼的包子香,长春饭庄的苜蓿肉,文升园里把鸡鸭尝。”附近一家血肉铺,经理叫徐日仁,血肉和大葱相掺,在肉锅里烫热,吃锅饼就血肉这个饭食是长清第一名吃。
  由福寿堂药店往南这条街叫线市街(今天的望麟街)。逢集,农村妇女们来这条街上卖线、卖鞋、卖棉花。这街中段有一家东长客找,掌柜
  的叫张淑荣,这人原籍归德张庄,平日好报打不平,早年被迫下了关东,后又来到长清开了客栈。他助人为乐,好为穷苦百姓说话,多有来城打官司的穷兄弟爷们住到此处,对一些因八路嫌疑受押的无辜良民,他毫不顾忌地前去伪顽官府作保。八路军游击队打鬼子需要子弹时,他曾一度设法在城内备好了子弹,让儿媳装做走娘家,放到车座底下带出城去。解放不久,张淑荣老夫妇先后去世,客栈停了业。
  从线市街北头往西这个十字街口叫大隅首。这里有三家大杂货店,即五峰楼、华醒、双合成。这三家杂货店以五峰楼生意为最好,店内备有江米、大米、红糖、白糖、点心、纸张、茶叶。别家铺子卖东西给足秤就算是不错了,而五峰楼出售东西每斤总是要涨一两,为此受到千家万户的赞美。因日本鬼子、二鬼子对这些买卖多次敲诈勒索,几户杂货店先后都塌了铺子。后来隅首路南的华醒这个门头,以张丹廷为首的组织了一处社会服务处。张丹廷又名张培墀,北门里老户人家。这人口才很好,能说会道,是个旧社会游子出身,为小土地出租者,有一套看风驶船的本事,他很会结交官长,所以被伪县府看中,利用他开了社会服务处,并兼土膏店经理。社会服务处如同宾馆,穷人住不起,到社会服务处的人多是官吏豪绅子弟。土膏店就是大烟馆。内设床铺若干,一些好逸恶劳的伪官兵、警察、大掌柜的、有钱的绅士在里边抽大烟、打麻将、吃喝玩乐,秉烛达旦,浪荡逍遥。大约干了一年多,因同伙分脏不均,自行解散。解放后张丹廷和他的老婆又在长清公正街南路西开设了一座饭店叫又一村,来维持生活。
  从大隅首往南路西有一酱园——大公酱园。内有麒麟菜,蓑衣萝卜、甘露菜、八包菜,买卖不错,顾客盈门。经理名字叫郭湘南,长清城南唐李庄人。配制咸菜脆香可口,他做买卖的信条是交易公平,百姓们给他送了副对联是:“大名传众口,公道在人心”。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大公酱园以北有一处高台子大门,房舍宽阔富丽堂皇,这里叫盐公店。盐公店是掌握全县销盐的总办公处。不管是城里,还是乡村,若要承办盐店分销处,都得由公店批准。公店利贯全城,财连银汉,政府缺了钱都要向公店去借。记得各处盐店的柜台很高,可能是为了防备有人抢东西或防备挨揍而故意把柜台垒得这样高。尽管盐公店独霸一方,钱很多,但也顶不住腐败、抽大烟、吃喝嫖赌的侵蚀,慢慢地就被社会淘汰了。
  长清城里几条街道较为繁华的地区首推为南关大街了。出去南门,在护城河边路东的头一家杂货店,是双兴姜店。这个店的经理叫刘连五,财东李广生。相传民国初年以卖姜为生。有一年推着一车子姜由滨县来到长清,出人意外的是正赶上长清瘟疫流行,百姓抢争姜用,一开始论斤出售,后来论两卖,最后论了片,卖姜兴隆挣钱不少,后来就开成杂货店。因此,这个店买卖再发财,什么时候也不缺姜卖。想到这家姜店,当时卖姜虽不择方式赚了百姓的钱,可是对这方黎民百姓瘟疫的防治上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双兴虽成杂货店,可当地百姓却一直叫它姜店。
  姜店以南,路东就是和兴源杂货店,经理叫韩伯言,他的儿子韩方顺。店内纸张、杂货、糕点、酱菜、调料一应具全。后院设施庞大,光酱菜缸足够二百个,生意兴隆得很。原因是货全价廉,店员对顾客态度和霭,百问不烦,称平斗满,薄利多销。外走水掌柜的焦兆兰和店员们遵循着一个信条:“和为贵”,“礼貌待客”。群众热情地送了一副对联:“和为无价宝,兴来有道财”,横披是“源远流长”。
  和兴源的南邻是升记杂货店,经理叫焦文卿。经营的特点是善于资金周转,时刻注意市场物品的盈缺,缺什么进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他就准备什么,别的店家没有的货他家都有,从不因他有而抬价。行情信息灵通,计划周密,凡是卖出去的东西,保证要抓紧时机顶起来,防止缺货和市价突高。同行们都很赞扬他经营管理有办法,他的外号“小诸葛”。大家公认这家买卖货真价实,童叟不欺。
  南关这条商业街,从南到北有修筑的三座石牌坊,以中间一座牌坊最为壮观,雕梁画栋,石刻精湛。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商户们出钱在牌坊上配松枝,挂红花,悬灯结彩,四村八庄的花灯聚集于此,空中不时出现五彩缤纷的烟花,十分引人注目。每一至此,确有古色古香之感,给南关大街增添了不少情趣。这牌坊上四个朱红大字——“永乐千载”,左右立柱上是:“明明明大明天下国一统,乐乐乐永乐天子乐万年”。相传明代永乐年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永乐天子关心百姓,为政清廉,后来黎民百姓们为纪念永乐树了这座牌坊。
  在牌坊的西面是一家自明代传至解放前夕的名德堂药店,经理叫宋广居。今日中医医院退休中医师王东笙,字华源,曾一度在此药店坐堂看病。药店门口虽不多宽敞,看起来倒也雅致不俗。由于药店面向群众,面向农村穷苦百姓,药真价实,所以是百姓信得过的药店。常贴杏黄色的对联:“名扬大海龙能汇,德重深山虎报恩”,横披:“虎守杏林”。中间两扇门是,岐黄事业,济世活人。里面墙上还挂着清朝状元龚廷贤所作的寿世保元的摘句:“诸药之性,各有奇功,温凉寒热,补泻宣通,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返畏恶,立见吉凶”。同时张贴着雷公药性中十八反:本草言明十八反,半娄贝〓芨攻乌,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蜜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炙爆莫相依。更有意思的是医疗室里还有一些名医用药名所组成的对联值得欣赏:白头翁海石望月,红娘子常山降香;一阵乳香知母到,半窗故纸防风来。
  相传这家药店来之不易。原来是宋广居的老奶奶出于贫寒之家,但心地善良,怜恤劳苦大众有病人买不到好药,于是大发慈心,把纺棉花积存多年的三十吊钱当本开了这座药铺。一天兴通起一天,逐渐扩大,他们购好药,售真药。为了辨别药品的真假,特地请了一位姓李的经理,专门出外购药。李经理对药性熟悉,即便是晚上把灯熄了,也能辨别出哪是真药,哪是假药来。八十三岁的王东笙医生向我介绍说,这位李经理和他在一个晚上开展辨别药品真假的比赛,看看谁辨别出药品的好坏、多少。比赛办法是把灯熄了,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尝。最后比赛结果是李经理能辨别六十种,王东笙医生只辨别三十种。这药店取药时掌握一个原则:一样药包一包。这个包法以防止药物出现偏差,所以来此看病的人很多。在解放前夕,这座药店内就有三盘辗子,利用它来自制膏、丹、丸、散。向各县送货进药的大车有三大套,骡马数匹,与曹州、菏泽等县均有来往。解放后,我县药材公司的前身,就是当年这座很有名望的名德堂。
  南关还有很多商店,如福泉居,三盛园,庆香楼,中兴源等。这些买卖家很义气,为了相互照应,自发地组织起来轮流值班,一年一次轮换。作用是一家有事,十家来帮,这个做法在南关街上一直传为佳话。
  当年南关街是通往平阴,肥城县的必经之路。来往行人不断,这里的买卖一直兴隆。一九四八年长清得到解放,南关街的商业逐渐向长清城内转移,城里的东西大街及东关大街又成了最繁华的商业地区了。

知识出处

長清文史资料

《長清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山东省长青县近现代历史上人物、军事、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资料。共设立人物春秋、抗日史话、艰苦岁月和文教文生四个板块。

阅读

相关人物

董俊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长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