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文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245
颗粒名称: 章丘文庙
分类号: B222
页数: 2
页码: 184-1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章丘文庙的建立和发展。
关键词: 章丘 文庙 儒教

内容

章丘文庙建于何时?无史籍可考。根据秦汉以来封建制度的沿革,在郡、府、州、县城池兴建的同时,就修筑文庙和城隍。隋开皇十六年。始有章丘(以前称阳丘),治所就是现在的绣惠镇。文庙建在隅头十字路口的西南角,大门朝东。进门首先看到的是坐北朝南的文昌阁,里面供有白面黑须的文昌帝君塑像。由此西去便是半圆形的池子,名叫泮池,旧时考中秀才叫入泮。再西去不远,穿过廊庑就是坐北朝南的“大成殿”,庄严肃穆,富丽堂皇。正面是“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即孔子的塑像,两侧分别为颜回、曾子、孔伋、孟子,谓之四大贤。还有十二哲人,即子路、冉伯牛、闵子骞、子游、子夏、公冶长等。其他是七十二张木牌,分别写着七十二贤的名子。紧靠大成殿的“明伦堂”,是各书院山长、举人、秀才们每月初一、十五聚会的所在,他们在这里谈经论道,阐释儒家教义,什么礼乐道德、“三纲”、“五常”、智、仁、勇。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在此举行祭孔典礼,县太亲自主持。文人学子、耆老乡绅纷纷赶来,他们衣冠整齐,秩序井然。礼成,便开始宴会。
  明、清以来,官办的县学(儒学)大都设在文庙,是全县童生学习、考试做举业的地方。管理县学和春秋祭孔的教育署和训导署也设在这里。分别在明伦堂的两侧,各有教谕、教导一人,下设书办、斋夫、膳夫、门斗。
  县学之外,还有鸿儒、乡宦所办的书院。其中较有名望的是城内西南隅的中麓书院,为明代大戏曲家李开先所创,东南隅的阳丘书院,东北隅的绣江书院,长白山麓的白雪书院,危山大寺的圣泉书院,毕杨村附近的凤凰书院等。各书院设山长一人,主持书院工作,他必须是本县科举中的德才兼备者,由乡绅公议荐举。这些人可说是标准的儒教信徒。据说,每次祀孔,他们都必须到县学文庙聚会,向教谕汇报情况或接受教谕指示等等。
  据旧军镇亚圣孟氏《家谱》记载:清光绪年间,孟继箴(号铭鑫)、孟继笙(号洛川)兄弟二人曾主持重修过文庙。
  传说,明朝万历年间,旧军孟家会同全县乡老在胡山建起一座石塔,名曰“望鲁塔”。高二十余米,共四层,顶层塑有魁星点状元的神像,其貌若凶神恶煞,蓝面赤发,目如闪电,令人望而生畏。他一脚跷起后伸,一脚立于一龟头之上,一手捧斗(墨斗),一手执笔,笔尖指向西北方的旧军镇,这就是所谓“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举子状元多出“旧军”了。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

《章丘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山东省章丘县历史上政治、文化、人物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文史资料。本辑共设革命春秋、杏坛佳话、电影戏剧、古今评说、史海探赜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子厚
责任者
明兆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章丘文庙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