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正直 洁身育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175
颗粒名称: 清廉正直 洁身育人
其他题名: 忆伯父刘冠九
分类号: K820.852
页数: 7
页码: 34-40
摘要: 本文是刘培云所记述的刘冠九的生平事迹。
关键词: 章丘 清廉正直 刘冠九

内容

伯父名甲字冠九,生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卒于1967年,享年81岁。他大半生是在混乱龌龊的旧社会度过的,然他处污泥而不染,慎独处世洁身育人,因而有桃李满天下之誉。又因他反对私塾提倡学校,被人称为“城南教育之光”。
  伯父幼读私塾,经课之外常读史传、朝典之类的书,先生发现后,教他多留心“八股”和制艺时文,以求举业。伯父对这样的劝导,总是“口是心非”。他常说读书是为了明理做人,上致国家,下泽黎民。如果只为中举做官,那不成了“国盗”、“禄贼”了吗?
  弱冠前,经先生推荐,去危山圣泉书院攻读。1901年,慈禧太后明令废八股,办学堂,1905年,“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经山长传示后,许多学子感到举业无望,断塞仕途,便无意进取,然伯父却十分高兴,读书更勤。此时,省城济南已办起了师范学堂。据有关史料介绍:“济南师范创建于1902年,历经师范馆、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高等师范学校、省立一师、省立济南师范等历史阶段”。伯父心向往之。经举人名儒王伯平(今埠西村人)先生的引荐,终于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进了济南师范。
  1915年(民国四年),章丘县为废私塾设学校,培养小学教员,成立了小学教员养成所(单级教员养成所),校址在城关文庙。所长张砚台(济南师范毕业生),伯父任教务主任兼国文、图画。从此,伯父开始了他的杏坛生涯。1919年,章丘单级养成所改为章丘县师范讲习所,培养小学正、副教员。这期间伯父依然任教务主任兼体操和图画课。
  正当伯父大展宏猷、为国育才的时候,卢沟桥传来日本大举进犯我国的炮声,接着章丘沦陷,民族涂炭,国民身陷水火。伯父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离校回家,归田隐居。约在1938年秋,时局稍定,地方伪政权恢复学校,动员伯父出面组织埠村完全小学,当时埠村处在日伪统治之下,伯父坚守民族气节,决心不为日伪办事,托故不出,后经族长刘岱东(宿儒、饱学,思想进步,1939年就与我党地下人员秘密接触)以国家民族长远利益为重不使家乡儿童、少年失学为由,终于说动了伯父,以他为中心联络了孙伯衡、马希文、张〓峰、刘真一(我的父亲)、刘岱东、黄淑贞等,组建了章丘县第九区区立第一完全小学,伯父任校长,两班高小四班初小。一年后,伯父辞去校长职务(由郭恒璋接替),自愿任两个高级班的国语课。内容凡涉“中日提携”、“大东亚共荣圈”、“同文同种”、“中日亲善”、“明治维新”等方面的,他便对学生说“这是挂羊头卖狗肉,老虎脖子上戴捻珠,一派欺骗谎言”。当堂删掉,往往代之以历史故事,如“岳飞大败金兀术”、“荆轲刺秦王”、“苏武牧羊”、“忠臣宋季文天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以及“国父伦敦遇难”等等,声情并茂、神态活现、生动有趣,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贯输了抗日爱国的思想教育。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伯父已近花甲之年,用他当时的话说,“八年中吃够了窝囊气,现在该是扬眉吐气的时候了,孰料国民党又挑起内战,埠村一隅成了国共两党敌来我往的“拉锯”地带,伯父与其他进步人士一样,又陷入闷葫芦之中。
  1948年秋,济南解放后,伯父年届六十二岁,他精神焕发,兴奋异常,见人就讲,国民党政权即将结束,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它失道寡助,手中无真理;共产党坐天下,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它代表正义,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从今后,中国就要成为真正的民国了,人民就要过上真正的民主自由生活了,他多次受到党和政府领导人的接待。建国后,按他的年龄不宜再工作了,可他欣逢盛世,愿为国家献余热,毅然接受了三德范村的邀请,以六十五岁高龄重返课堂。直到年逾古稀,才光荣退休。当他第一次领到退休金时,心情激动地对我(当时本人在埠村完小工作)说,咱们的祖先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唱了几千年的《大同篇》,什么“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均无成效。只有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今天,我才亲身尝到了“老有所终”的幸福。
  1967年,伯父染疾,虽值“文革动乱”,但党政领导依然对他关怀备至,多方求治无效,于是年寿终正寝。伯父一生,据我亲聆其教,亲见其行。有这样几件事,对我影响极大,教育颇深。
  教子侄以正
  伯父兄弟二人居长,子侄群从数人。我们从小就受着他的教诲:尊敬父母和长辈,兄弟之间要讲信修睦,做到兄友弟恭。他教我们人人要背诵《朱子治家格言》,并用之于言行,从小养成勤俭朴实、谨言慎行及与人为善的好品行。及长,便教我们立身处世要正直。他常说正直是做人的根本,“政者正也”,首先要做到身正心正。古往今来,从未听到过正直的人做了败家、伤身、害人、误国的事。有一次,我们问伯父:为什么历史上正直的人往往会遭不幸?他慈祥的脸上堆着笑容诵诗般地道:“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我们不解其意,于是他引史据典列举了许多正直人物的悲惨下场,然后肯定了正是这些身遭不幸的正直之士才给人们留下了正气、正义等精神财富。当我入党、提干以后,伯父不只一次地对我谈心,他总是披肝沥胆语重心长地教诲我:“培云,你现在是党员、学校领导,你只有事事带头身先士卒做好教学工作的义务,没有当官在上以权谋私的权利。‘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做人民的公朴,不当官做老爷,这才是共产党的好干部。过去多少人拉我进国民党,我都谢绝了。为什么?就因为我看透了国民党内部腐败,祸国殃民。我为了保持咱刘家的清廉正直,宁贫也不向国民党催眉折腰”。伯父这些话,至今犹言在耳。
  为共产党员郭恒祥鸣冤
  1928年,郭恒祥在埠西村领导农民成立贫民协会,提出“打倒土豪劣绅”和“耕者有其田”这两个革命口号,直接威胁和触犯了埠村区长兼义务团团长李延煜。1929年初,李将郭恒祥骗至埠村镇三清观杀害。事件发生后,立即在埠村镇引起轩然大波。先是郭恒祥家属投诉无门,有冤难伸,接着便是黄福田、刘岱东等正直人士支持郭恒祥家属到省政府告状。伯父一向遇事镇之再三,此时他也按不住胸中的义愤之火,毅然投入了这场诉讼斗争。他旗帜鲜明地站在受害者一边,认为郭恒祥的被杀是千古奇冤。此案历经波折,为时二年有余,最后以李延煜病死原告胜诉结束。这就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人们所传的“山东第一民案”,伯父是案中所谓“五刘”中的一员。
  为官容易做人难
  约在1940年,名为章丘抗日游击队司令的程学通,率队来埠村看望伯父,因他曾是伯父的学生,以探望为名,实则想拉伯父出山,委以虚衔,借重伯父声望,以壮其军声。伯父知其来意后,便以年老体弱、德辁才薄为由,委婉谢绝。程礼貌甚恭地说老师年高是实,德铨才薄未免过谦。老师学深养厚,德高望重,若肯顾念师生之谊,曲身低就,那将是学生不胜荣幸。伯父恐程纠缠,便开门见山地说:“自古情重莫若师徒,我本人只是粗通文墨,至于为官之道是一窍不通。但有你作靠山谋个一官半职看来垂手可得,不过以我之为人只宜教书育人,不宜居官谋政,况且‘宦海风波,仕途机阱,兔起鹘落,少纵即逝’,总之为官容易做人难。岂不闻‘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治其国,先齐其家’。能胡里胡涂地做官,绝不能胡里胡涂地做人。咱们还是各全其志吧!”程学通听出伯父话外之音,愠之于心喜之于容地说:“老师所言极是,学通告辞”!这就是人们传说的程司令带领千军看老师的真实经过。
  哭李子荣
  程学通拉伯父碰壁后,一直怀恨在心,认为伯父有“通共”之嫌,于是密令驻埠村之部严加窥察埠村完小教职工的活动。时有进步教师李子荣(名志高),奉我章丘县工委书记张游的嘱托,策动埠村驻敌中队长王蜃楼(程学通部下)反正,不幸被程残酷杀害。
  当李子荣被捕押走之后,伯父同父亲、刘岱东当即联名具保,誓死要回李子荣,不料程当夜就把李子荣处决。伯父闻噩耗,立即给程学通写信质问。伯父是个有泪不轻弹的人,对此是失声痛哭。说李子荣性敏学勤,品优德高,是学生的好师长,是民众的好先生。是乡人的好后生。他壮年为贼所害,真令人伤痛!伤痛。
  以教为业以农为友
  伯父生于末世,长于变乱,无情的现实使他慎独处世,洁身自好,“足不践朱门,口不向官开”,而是以农为友。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伯父身边总断不了街坊邻舍叔伯兄弟(他们大都是农民),品茗谈天,啦家常,话桑麻。伯父往往提出些稻粱黍麦菽稷以及年景丰歉的许多问题,虚心请教,人们则说,你是有大学问的人,什么事不知道,怎么还问我们这些庄稼腿子。伯父就把“耕当问农,学当问士”的俗谚讲给他们听。有时,某些有社会阅历的老人推心置腹地与伯父交谈:刘先生,凭你的学问和声望,应该出府入衙同有权有势的人来往,这样对你和你的子侄们都有好处。譬如说你们刘家是书香门第,如今到哪个部门、哪处衙门谋个职位,不比当这教书匠吃香。伯父先是一笑接着就严肃地指出:我和农民兄弟父老相善是有“圣训”根据的,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至于卑躬屈膝进衙门混阔事的问题,那是我刘家所不为。事实上,我们兄弟群从数人,大都当教师,伯父、父亲可以说是老在课堂的。在那混乱的旧社会,没有一人染指官场。
  综其终生,澹泊名利,矢身教育,独善其身,关心民事。他不但是我的亲长,而且是我的良师。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

《章丘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山东省章丘县历史上政治、文化、人物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文史资料。本辑共设革命春秋、杏坛佳话、电影戏剧、古今评说、史海探赜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培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刘冠九
相关人物
刘培云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