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源酱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老字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921
颗粒名称: 长源酱园
分类号: K295.2
页数: 6
页码: 66-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章丘长源酱园的创建和发展史。
关键词: 章丘 工商业 发展

内容

在章丘酱菜业的诸多商号中,坐落于明水大街长源胡同的长源酱园,要算有名的一家。
  创建和发展
  长源酱园创建于1903年,由枣园镇万辛庄的沙文峰独资创办。沙文峰曾是旧军孟家“祥”字号的掌柜,颇有理财之术,管物诀窃。在辅佐孟洛川经营“祥”字号的同时,也累积财产,广揽人才,开辟商号。其中在青岛的“裕长酱园”、明水的“长源酱园”和在绣惠城关的“庆源居”都是沙文峰亲自创办的“产销一体化”大型商号。沙文峰之所以开辟酱菜业这一新路,是因为酱菜业“本大利长”,其产品为日常生活所必需,因而经营相对稳定,有“子孙生意”之说。长源酱园在民国初至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前,为经营发展的全盛时期。
  扩大生产,创名牌
  沙氏当时是有名的大地主,占地三百多亩,仅长源酱园有厂房六十多间,门市销售处即长源栈坊有店铺十几间,前店后厂,自产自销。自30年代一位姓田的经理(邹平人)管理长源酱园以来,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同时采取了颇具特色的生产工艺,创出了自己的名牌——干柞黄酒。时至今日,老章丘人说起来,仍额首称赞,一只眼的田经理也因此名声在外,人们称:“一只眼的老田,对长源一目了然。”长源酱园酿制的干柞黄酒之所以居于上乘,颇受人们欢迎,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采用得天独厚的百脉泉水,百脉泉为济南七十二泉之冠,泉水清澈,水质甘美。用百脉泉水酿造酒类和制作其它调料,具有独特的风味。俗话说:“好水才能酿好酒。”二是选料严格,精心制作,且用祖传配方,道道工序把关极严,产品非经检验不得出售。三是曲蘖必实,火候掌握得当。正因为如此,才使酒质高出一般,具有同行业难以比拟的特色,被人们赞誉不绝。
  长源酱园经营范围很广。尽管它的黄酒占的比重不小,但最为著名的还算是酱油,其次是酱菜和豆酱。长源的酱油最有名的是淋酱油,这种酱油是从黄酱中淋出来的,浓厚挂碗,酱香味浓郁,以黄河、刁镇产的优质黄豆为原料。长源酱园的酱菜也是很有名的,有酱花生米、酱油八宝菜、大酱藕、糖蒜、醋蒜、糖醋蒜台、龙须菜、酱包瓜、合锦菜、甜豆酱、甜酱萝卜、甜酱姜芽等二十多种。这些产品色泽鲜亮、酱味浓郁、脆嫩清香、咸甜适度。
  酱菜的选料与制作
  长源酱菜的原料,都有固定的产地。这些产地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这些产地的农户,往往世代相传,成为长源的老客户。
  酱菜腌制的好坏,与酱本身的质量有很大关系。长源自制黄酱和甜面酱,保证酱的质量。它的黄豆选自黄河、辛寨、刁镇所产的大黄豆,其特点是粒大、饱满、色黄、皮薄、油性大。白面粉选用高官寨及邹平所产的一等小麦,自己加工磨成伏地面(重罗的细白面),这种小麦粘性大,特别适宜制作甜面酱。
  制作糖醋蒜,选用绣惠、刁镇、辛寨产的“白皮六瓣”蒜,每头重一两二三,七八头就一斤。夏至前三天起出来,不然就会老。
  制作酱黄瓜,不但要求条顺,而且还要顶花带刺,个头是四至六条一斤。小酱萝卜也是要求四至六条一斤,过大过小都不行,而且要求外形美观,常言道:“货卖一张皮”。
  长源制作酱菜,从酱料的发酵到酱的发酵,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认真操作。先把豆子泡透蒸了,拌上白面,据刘如岭老店员介绍,长源酱园是十斤豆里拌二斤面。然后搁在碾子上压,再放到模子里,垫上布用脚踩十到十五天。然后把它拉成长条,剁成块,放到架子上码好,用席子封严,便开始发酵。在发酵后期,还要不断用刷子刷去酱料上的白毛。经过二十来天,酱料才能发好。酱料发的不够,就有生昧,发得过了,就会有苦味。
  酱料入缸加盐对水以后,关键是打耙。打耙就是用一木柄耙子(木柄底部固定一块方木板),在酱缸内上下揽动,使发酵均匀。长源规定,不仅要按指定时间打耙,而且每次要保证一
  定的耙数,务必把浊气放尽。开始时,每星期打一次,每次打八耙。到3伏天,每天要打七次,每次打十耙。过了伏天,逐渐减少打耙的次数。
  再比如酱瓜的制作,也是一环扣一环,要求很严格。一般清晨摘下,必须赶在中午以前送到。货到后,立即组织人员洗净,按一斤瓜一斤盐的比例放入盐水中,浸泡三十六小时后投入酱料。经两天两夜再将瓜捞出,放在太阳底下晾一两天,好天气晾一天就可以,中间翻一次,不好的天气晾两天,翻两次。然后再入甜面酱缸,以后每天打耙七八次,每次打十耙。
  正是这种严格的操作规程,保证了长源酱菜过硬的质量。长源所生产的酱油,远近有名,价格也不贵。生产的酱菜也颇受百姓欢迎,过节时,人们常以这些高档酱菜作为送礼的佳品。
  经营管理的三特点长源酱园在经营管理方面,也有一套办法,这里仅举其中的三点。
  (一)讲究信誉,童叟无欺
  熟悉长源的老明水人都说:“长源兴赊帐。”因而,长源酱园在外有很好的信誉。无论小孩,还是老人;也无论买几分钱的酱油,必蘸上一点香油,使其满意而归。如果谁家办喜、寿公事,可定做高档的“干柞黄酒”和高档酱菜,并如期送到。对顾客、对进货单位,都讲究信誉。所欠进货单位的货款,必定按期付款,决不拖延。
  (二)重视人才,晋升唯功
  深谙生产和经营的资东及其经理都十分重视人才。俗话说:“为商之要,在于得人”,“千好、万好,不如人好”,“只要有人才,不愁发大财”。长源东家沙文峰瘦小精干,不仅本人深谋远虑,善于管理,而且此人也非常重视人才,创建长源伊始,沙文峰就选中了善于经营管理的王玉宣当掌柜(经理),并赋予其相应的经营管理权。而王玉宣也深知人才的重要,上任不久,就着手罗致人才,制定了晋升唯功的用人标准。一般学徒三年才能当伙计,伙计干得好才能当大伙,大伙有功绩可升为副掌柜。同时王经理还建立了滚动的用人机制。对人员每年进行一次调整,把精于酱园生产的人放到后坊去搞生产,把善于搞经营的人调到长源栈坊前柜上搞经营,把善于搞外交的派去采购原料和推销,做到人尽其才。
  (三)产销一体、薄利多销
  长源酱园经营管理上的一个特点就是不仅重视生产,而且还十分重视销售,做到了产、销紧密结合。据知情人介绍,长源的主要经营方法一是以销定产,以产促销,储存保销。该号虽久负盛誉,但它并不急功好利,粗制滥造,任意扩大生产。一方面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决定生产数量,“宁可少卖三,也不压仓一”,以适度储存,保证销售,避免积压。二是薄利多销。长源的资东和掌柜们十分精明,他们不因产品质量好、商号声誉高而卖高价,而是保证产品销路好、销量大,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即使是五分钱的买卖,他们也热心去做。根据需要不断扩大花色品种,竭力满足百姓的需要,长源人说得好:“不怕不卖钱,就怕货不全。”
  惨淡经营,日趋衰落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侵华,掠夺资源,各种物资无不严加统制。长源酱园的业务遭到了严重摧残,粮油产品被迫停工停业,酱类由于原料不足也处干半停业状态。青岛的裕长酱园一部分分号被迫关闭,一部分人员安排到长源,增加了长源的负担。日寇侵华期间,长源慢慢走上了衰落的道路。
  1945年,日寇投降,国民党不顾人民利益,在发动内战的同时,加紧搜刮民财,物价一日三涨,地方官吏更巧立名目,敲诈勒索,以致长源的业务只能勉强维持,苟延残喘。
  公私合营,迎来新生
  1949年全国解放以后,党公布保护、扶植、发展工商业的政策。焦会荣担任了经理,扩大了经营业务,不仅经营黄酒、酱油、醋及酱菜,还增加了糕点和杂货。积极参加了各种物资交流活动,增加了市场供应,使长源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1956年,国家对民族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长源资方负责人焦会荣通过对民族工商业者的经营方向和前进道路的政策学习,思想觉悟有了提高,主动提出了公私合营的申请。这个愿望不久得到了实现。长源酱园资产归县商业局管理,上级公司又投入大量资金,扩建了厂房铺面,使解放后的长源酱园又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了。

知识出处

章丘老字号

《章丘老字号》

本书记述了章丘的古文化,包括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史。

阅读

相关人物

翟伯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章丘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