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节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民俗》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803
颗粒名称: 岁时节令
分类号: K295.24
页数: 25
页码: 1-24
摘要: 本文岁时节令包含了春节,五马日,人七日,石头生日,元宵节,走百病,青龙节,寒食清明,活佛节,端午节,雨节,过半年,晒衣节,夏至,分龙节,乞巧节,中元节,中医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冬至,腊八节,小年节等节日的内容。
关键词: 章丘 岁时节令 民俗节日

内容

春节
   (正月初一)
   春节自古至今是每年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俗称“过年”。
   章丘民间进入腊月(农历十二月)就开始郑重地筹备“过年”。扫房舍、更新衣、置办柴、米、油、盐、纸码香锞。平时节衣缩食,过年却开支大方,大有比富之意。俗话说:“没有买全的年”,“过年,过年,不到年买不全。”富人有钱买百货,穷人钱少买年货难,旧社会是“富人过年,穷人过关”。
   过年的礼仪活动很多,虽然各地稍有不同,但礼仪程序都很规范,主要有办年食、贴春联、挂家堂祭祖、照厅、祭神、守岁、拜年、串亲等。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置办年货。杀猪屠羊、磨面、蒸馍馍、做年糕、碾黄米、摊煎饼、做豆腐等等,春节前后的食物都要备足备全。到腊月二十八、九,要装备香炉、扎搭供天爷的天地棚,写诸神牌位。要供的神很多,有天老爷、玉皇大帝(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财神、灶王、井王、牛王、马王、树神、车神、磨碾神等,要打纸、拆香、做好供神准备。腊月三十日要贴好各路神牌,有条件的要张贴春联。富裕人家所有居室皆换新春联,钱少的人家只换大门口的对联,贫苦人家则无力换写春联。春联的内容十分丰富,大都是道德教育和吉利话。如大门对联写“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书香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正房门上写“国泰民安,人寿年丰”;店铺门口写“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宅神堂两边写“年年多吉庆,月月保平安”;灶君堂两边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等等,不一而足。另外,粮囤、畜圈贴条幅,如:“五谷丰登”,“粮食满仓”;猪羊马圈则贴“六畜兴旺”等;迎壁墙、卧室内大都贴倒“福”字。
   除夕要挂家堂祭祖,家堂一般是高约两米,宽约八、九十公分记有家谱的卷轴图案画,有的是有牌位的木柜式神龛,多在除夕下午挂好摆好后,由家中男人到村头请祖先。请祖先是用传盘端着酒具,手执三炷香,朝祖茔自语:“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返回后把香插入家堂前的香炉,同时摆好供品,一直供到初一下午,送走祖先后撤下。
   除夕的晚饭前,家家在门前点燃一堆干草,谓之“照厅”。家家门口一篝火,户户相连,一街一串。同时焰火齐放、爆竹齐鸣,颇为壮观。据传说这是为了给在外归来的人照路,好让他们赶快回家。等火熄灭了,把灰烬摊开形成一个半圆形,罩住自己的大门口,这样妖邪就不敢靠近了。在章丘有些地方也有称“照请”、“照廷”的。据清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载:“除夕、贴宜春、换桃符、轰爆竹,置草一束于门前,燃之,曰:照厅。”
   “照厅”之后,上香供神。晚饭后,不再串门,全家人围炉团坐,大人、小孩不能坐家堂前的椅子(因祖宗们已来家过年了),要说吉祥话,不许说不吉利的话。
   是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饮酒叙谈,终夜不眠,以待天明,俗称“守岁”,也叫“熬五更”。其含意是:人们认为“祖先一年回家一次,做晚辈的守在已故祖先身旁,以示孝敬”。诗人白居易有诗曰:“守岁樽无酒,思分泪满巾”。
   初一零点过后,鞭炮齐鸣,先后给诸神烧纸钱、燃放火鞭。水饺煮好后,先敬天地诸神,再敬祖先。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二碗,意在希望人多兴旺。有的还要吃大钱饺子,即饺子馅中包上铜钱,谁吃出铜钱,谁就有好运。吃过水饺,天放亮,便开始拜年。首先是家拜,一家人当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成人出门拜年要先到家庙给先祖磕头,随后各家互拜。旧时拜年晚辈对长辈要叩头,平辈间作揖。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要赏给“压岁钱”。商人们先要敬财神,然后互拜。
   从初二开始,各家各户,备上礼品开始相互走亲串友,互拜新年。一般,初二是走新亲,即新婚女婿到岳父家拜年;初三、四、六走七姑八姨等各远亲。按习俗,初五是不走亲戚的。走亲戚不能迟于初七、八,民间常说:“走亲戚走到初七、八,有东西也不给他欻(吃)!”是嫌晚来不敬呢?还是年货已少难以招待,没人说清。
   五马日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为五马日,民间又称“破五”。旧时,绣惠一带此日一般不走亲戚,山后寨一带则早起,有“早起不遭口舌”之说。许多商家称初五为财神生日,要鸣放鞭炮,祭祀财神,吃象征元宝的水饺,希望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这天最忌讳说“赔”、“散”之类的话。
   人七日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为人日,民间称“人七日”。旧时,章丘民间此日要吃过年剩下的老菜叶、葱皮等做的小豆腐,百姓称“渣豆腐”。民间多以此日的天气阴晴来判吉祥,天气晴朗为吉利。有的地方此日忌讳妇女做针线活,谓之“人日做针线,专扎婆婆眼”。
   石头生日
   (正月初十)
   正月初十,是石头生日,有祭石头的活动。过去,这天不准搬动石头,也不准搬动碾、磨等石制器物。在僻道古巷、通衢要道、路口、常有上刻“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石碑,其意是“避邪镇妖”。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称“上元”。正月十五日是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家家户户亲人团聚,共同欢庆;满街花灯,争奇竞巧。因而这天又称“元宵节”或“灯节”。
   章丘正月十五闹花灯,最具特色的是设灯棚。据清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载:“元夕设灯棚,具傩戏。次日过桥走百索试灯,前后三夕,无风为丰年兆。”所设灯棚如轿似亭,棚顶呈轿顶形,内有大型古戏人物画像,多为嫦娥奔月、桃园结义、三顾茅庐之类。灯框镶在灯架上,灯框多用绢纱蒙之,灯面是用工笔彩绘的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故事,所绘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回回相连。除了灯棚之外,富贵之家如西关高家、旧军孟家还要做灯轮,常用锦绣加以装饰,再挂上龙灯、凤灯、走马灯、方纱灯、裙子灯、五彩灯、还有盒子灯,灯面上还要写上各家的堂号,以显家世兴旺。店铺楼上楼下,皆挂满彩灯,同时置办酒席供菜,焚纸、烧香,敬天、敬地、敬月、敬财神。是夜,爆竹声声,灯火辉煌,真乃“火树银花不夜天”。相比之下,农村穷困之家则显得窘迫,有诗云:“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元夕豪门红烛淌,上元贫家清泪流。”庄户人家也要图吉利,多自己制作面灯和萝卜灯,即用面粉做成各种形状或把萝卜雕刻成各种花样,倒上油插上灯芯,点燃,别有一番农家乐趣。旧时,章丘民间还习惯用玉米面和豆面做成十二生肖灯,做工细致,形象逼真。十二生肖灯的寓意在于消除病灾,使人口兴旺。此外还有代表十二个月的月灯。月灯的寓意在于祈祷该月种植的农作物取得丰收。章丘旧时山后寨和龙山一带,正月十四日挂“麦子灯”,十五日挂“高梁谷子灯”,十六日悬挂“杂粮灯”,十七日挂“菜园灯”。哪天晚上无风雪,就象征着当年哪种庄稼丰收。民国时期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天为灯节,十四日称为试灯,十五日称为正灯,十六日称为残灯。
   元宵节是民间娱乐的高潮。民间各种杂耍、游艺一起出动锣鼓喧天,唢呐齐鸣,载歌载舞,欢声沸腾;有舞狮子、耍龙灯跑竹马、划旱船,还有扭秧歌、跑驴,最受人们欢迎的要数“芯子”和“高跷”。
   元宵之夜,吃元宵,是民间习俗。因元宵用料讲究,费用高,旧时只有富裕人家能买能吃,贫穷人家是难以享受到的。一家人围坐,边吃边说,其乐融融。雪白的元宵盛在汤碗里,热气腾腾,歌曰:“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
   走百病
   (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日虽是元宵节的尾声,但在民间却仍有“年味”。旧时,绣惠城隍庙正月十六日开门,为放公日,多有人去许愿、祈祷。曹范兴国寺此日香火极盛,来此讨签问卜祈福祛灾者,络绎不绝,偶有侥幸者,便烧香还愿,三牲祭佛,挂袍塑身,大加施舍。此外,还有“走百病”之俗,这天妇女们多穿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穿巷,登城远眺,摸钉求子,尽兴游玩,直到夜半始归,俗称:此日到野外走一走,可以祛病避灾,不衰老。
   青龙节
   (二月二日)
   农历二月初二,称为“春龙节”或“青龙节”。明、清以来,章丘民间有引龙填仓、打囤、祭土地神、煎饼熏虫、击梁辟鼠、炒豆报捷等风俗活动。
   有民谚:“二月二龙抬头”。“惊蛰”在二月二前后,此时,天气渐暖,春雨始降,已是农时季节。民间常把草木灰从大门外蜿蜒撒入厨房,然后围水缸一周,谓之“引龙”。有的还用木棒敲打门砧和门框,边敲边唱:“二月二,敲门砧,金子银子往家运;二月二,敲门框,金子银子往家扛。”此即引龙填仓之意。
   “打囤”又称“打灰囤”,也是此日的活动。据清朝道光《章丘乡土志》载:“二月二日,布灰为圆仓形,实以麦豆,名曰:打囤。”打囤一般先由当家人来打。方法是用簸箕盛上草木灰,用一木棒轻敲其边,灰徐徐落下,灰线成一圆圈或方形,名为囤或仓,每一个囤或仓放入少许五谷杂粮即成。有的还要在囤(或仓)边撒上梯子形状的灰线,寓意囤高粮满,预兆丰年。故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之说。家有新娶的媳妇都要打囤,四邻八舍都去围看,平添民家一份娱乐。
   二月二又是土地神的生日。旧时,每个村庄都有土地庙,土地庙比较简陋,多是用石头砌成,高不过丈,里面有男、女两尊坐像,是“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每年二月二日,民间致祭,烧香许愿,求签挂袍。
   二月二日常在惊蛰前后,各种毒虫开始活动,民间常以煎饼、煎糕形式寄托祛虫的心愿。击梁辟鼠就是敲敲房梁惊吓老鼠,以后辟鼠之俗渐废,而多以辟害虫,有的地方这天早晨,老太太用木棍敲床边,边敲边说:“二月二,敲床边,蝎子蚰蜒无处藏。”
   流传至今的习俗是炒蝎豆,炒而棋子,俗以为“炒豆报捷”。“报捷”,谐音爆蝎,民间以为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至今,民间仍在这天炒豆、炒玉米花、炒面棋子,花样甚多,成为人们的小食品。在高官寨乡一带称“炒携豆”,意为出门随身携带,以备饿时解饥。
   旧时,青龙节作为年节的终止,各种娱乐活动从此停止,开始务耕,恢复常业。扛活的长工开始上工。有农谚曰:“二月二,龙抬头,神农降世使金牛。抓紧耕,快快种,风调雨顺好年成。”
   寒食、清明
   (三月三日左右)
   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在清明节前一、二天。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介子推有功于晋文公,却又不言禄,后为推却为官,隐于绵山。文公放火烧荒逼其出山,介子推坚持不出,被火焚于绵山。文公痛心疾首,为此下令此日禁火。这天,农家有在门前插柳枝、搭凉棚的活动,就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连起来过,常有城隍出巡、扫墓、冷食、踏青、打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清明,民间又称“鬼节”、“冥节”,与农历七月十五、十月一总称“三冥节”。旧时,章丘有城隍出巡的仪式,城出巡,是把城隍神像用轿抬着,轿前扮有执香童子、鬼判之类;轿后有旗帜鼓乐,沿街游巡。沿途多搭高棚,为延神憩止之所。善男信女,着白衣白裙,手持链索,扮作囚犯,或为父母病,或为自己病许愿,有的要“挂盘香”,谓之“代罪”,后来,此举渐废。
   扫墓是清明节的一项主要活动,旧时,境内的扫墓仪式比较隆重,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先给坟头添土。添土,就是用锨将坟头上的坑凹填平,修出坟顶和坟脊,使坟头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同时,子女要到坟前上供,化纸钱。对三年以内的新坟,则必须在清明前一天或前两天上坟,以表格外哀切。一姓氏的家族上坟祭祖,形式很隆重。所有能走得动的男性族人,约时齐集祖茔,摆上供品后,按辈分列,族中长辈先祭,对先祖三叩头。有的在祭祖后,所有参祭的要摆席会餐。
   清明破晓,家家户户门边插柳枝,有的地方还给孩子们戴用柳枝编的圈帽,有民谚曰:“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有的地方用柳枝在墙壁等处轻轻抽打边打边说:“一年一个清明节,杨柳单打青邦蝎,白天不准门前过,夜里不准把人蜇。”
   清明万物返青,春光明媚,温度宜人,民间历来有踏青春游的习俗。据清朝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载:“清明日……村人携樽搕,游郊外者,曰:踏青。”旧时,是日,姑娘们穿上绣花鞋去踏一踏初露新绿的青苗,口中唱道:“一踏青,二踏红,三踏小脚不害疼。”还唱:“爹也好,娘也好,就是不许到外跑,清明起得早,满眼青色看个饱。”据说,清明踏青不患脚疼病。
   清明打秋千是多年的传统。秋千种类很多,有立秋千、转秋千、翻秋千,还有“龙门秋”等等。在村子里搭秋千都由村里的热心人筹办,物料由群众凑集,少量经费由大家集资,按贫富程度自愿捐献。整个活动都是自发组织。也有在自己的庭院里搭秋千的。这天,男女青年三三两两相约到搭有秋千的大场地,争相献打秋千的技艺。有的单立,有的双立,有的一坐一立,手脚并动,凌空飞起,呈现出矫健和潇洒。荡秋千,一般以荡得高为胜。如果谁荡出水平,观者无不鼓掌喝彩,场而十分热闹。大姑娘、新媳妇所荡秋千特别心盛。个个穿红戴绿,服装整洁。你推我拉,争荡秋千,虽有羞色,但都想“亮相”。这是妇女们能畅怀嬉玩的日子,所以当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
   孩子们在清明前后,最热衷的活动是放风筝。风筝多是自扎自糊,大孩子自己做,小孩子由大人给做。风筝的种类很多,有八角风筝、双鱼风筝、蝴蝶风筝、人风筝、蜈蚣风筝,风筝扎糊好后,涂上鲜艳色彩,十分美观。清明时节,风和日丽,空气清新,孩子们相约,到广阔田野间放飞风筝。手拉长线,风筝在空中飘飞,上上下下,高高低低,相互欣赏,别有一番情趣。
   浴佛节
   (四月八日)
   四月八日为浴佛节,又称龙华会,民间以为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日,这天僧众和信徒用水灌浴佛像,谓之“浴佛”。旧时,曹范兴国寺此日香烟缭绕,香客络绎不绝,纷纷叩头烧香还愿。在绣惠东关娘娘庙,有庙会一天,善男信女,烧香还愿者众多。
   端午节
   (五月五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是开始的意思,所以初五又叫端午。据说因唐玄宗李隆基是八月初五生,为了避“五”字讳,就用谐音字“午”代替“五”。于是“端五”就变成“端午”了。此外,民间还有重午、端阳等说法。
   五月初五为什么作为节日,说法不一,在章丘最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战国时的伟大诗人屈原。其它说法还有:源于恶日、源于伍子胥死难之日等。
   旧时,“端午节”这天早晨,民间家家门上插艾(或桃枝),并用艾水洗脸,即以艾叶香逐虫,以桃枝避邪,驱鬼蜮于门外。在章丘各乡镇还普遍有给儿童做长命缕(也叫拴命线、五丝)之俗。据清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载:“五月五日,簪艾,饭黍角,饮雄黄酒,浸艾水洗目,又以五色丝束小儿手足,曰:长命缕。”有的地方还缝制“香荷包”,内装雄黄、艾叶等,戴在身上,玲珑可爱,香味扑鼻,据说可以驱瘟避邪。旧时,有戴艾的习俗,民谣曰:“端午不戴艾,死了变成猪八戒。”女孩子则戴石榴花。民谣曰:“五月端午不戴花,死了变成癞蛤蟆。”幼童则穿
   “五毒鞋”,鞋面上绣有壁虎、蟾蜍、蝎子、蜈蚣、蛇,以为可避五毒,且用雄黄酒点鼻,挥洒屋内,以避毒禳灾。此外,还为小孩做“兜肚”,即用一尺见方之红布,四边多绣上“富贵不断头”之花边,四角绣“云子图”,中间绣“长命百岁”字,周围秀“五毒”。上边之带系于颈部,中间之带系于腰部护其腹,说是避邪,实是掩肚防凉。
   更为普遍的是家家吃鸡蛋,户户食粽子,此俗乃两千多年前楚国百姓为祭祀爱国诗人屈原演变来的。据梁代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遭谗不用,是日(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又曰:“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从此,吃粽子之俗沿袭至今。
   端午节这天,章丘还有饮雄黄酒之俗。据说,雄黄酒有杀菌之功效,儿童不能喝酒,便在耳朵和鼻孔里抹上一点,意在驱邪防病。
   雨节
   (五月十三日)
   农历五月十三为雨节。章丘民间传说这天是关公单刀赴会之日,赴会之前要磨刀,天降雨好沾水磨刀。实则这天常好有雷雨。在民间,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五月十三淋破瓷罐”及“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之说。境内有些地方往往举行祭神祈雨仪式
   过半年
   (六月一日)
   农历六月一日为半年节,章丘境内旭升乡、高官寨乡和绣惠一带有过半年的习俗。据传说,兴绪年间,瘟疫流行,死人无数,经神仙指点,过年后瘟疫才能停止,时值五月,于是人们就提前于六月一日过年。以后相互仿效,以求禳灾。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过河改规矩”,同在章丘过半年之俗也迥然有别。在旭升乡山周庄过半年在六月二十日,而在高官寨乡,民间以为半年节是一个麦季丰收后的庆贺节日,所以,这天要吃新麦面粉包的水饺,家家要接闺女,请女婿,热闹非凡。
   晒衣节
   (六月六)
   六月六日为晒衣节,又称“天贶节”。这天是章丘民间祭山神之日,据清《章丘乡土志》载:“六月六日,晒书籍、衣服,尤多沿途设供,曰:路斋。”
   “六月六晒龙衣”,旧时,民间多晒衣物,官府晒官服,士人晒书籍,寺庙僧人则晒经书,据说这天晒过的衣物不生虫。
   六月六日有吃炒面之俗。旧时民间,人们先把麦粒炒熟,再磨成而,俗称炒面。吃时,加糖或加盐用少许水拌和后,捏成团状吃,香甜可口,十分好吃。过去,在黄河沿岸一带,多涝灾,人们就预制炒面,以备荒粮,沿袭下来,就成为今天的吃炒面之习俗。
   “六月六看谷秀”。农民经耕耘、施肥、浇水、划锄之后,此日正是谷子抽穗之际,到田间看庄稼的长势,以估丰歉。
   此外,六月六又逢夏种结束,秋收未到之际,故有“六月六挂锄钩”的农谚。
   夏至
   (芒种后十五天)
   夏至,是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民间常当一节日过。夏至,小麦已经收获,正是农民晒新麦入库的季节。农民普遍要吃新麦凉面,常言道“冬至饺子夏至面”。在民间流传着的《夏九九歌》颇耐人寻味。歌曰:“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换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换夹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分龙节
   (六月二十日)
   闫家峪乡的东八井、西八井、郭家楼等南部山区,民间传统都过分龙节。
   俗语曰:“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里连阴吃饱饭。”该地区属山区,旧时,老百姓全要靠天降雨吃饭。农历六月二十日左右,正是庄稼最需要下雨的时候,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老百姓多是祭神,求龙王爷来降甘霖。六月二十日这天,村里德高望重者,便组织村人搭起神棚,至龙王庙请来龙王塑像,上供设祭,家家户户都送供品,向龙王爷焚香磕头,祈求龙王赐降“勤快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乞巧节
   (七月七日)
   农历七月七日是供织女的节日,称“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上相会的日子,民间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很多,不再多叙。
   从前,民间在乞巧节这天,有供织女、卜巧、赛巧、吃巧果等活动。
   较隆重的是供织女。一切安排多由妇女承担,男子很少参与。白天,姑娘们用秫秸扎一佛龛或在土台上搭一小棚,内供织女图。入夜后,再请“织女”位归佛龛,人们随之摆香陈果,坐在织女像前乞巧。在高官寨、水寨一带,姑娘们则预先扎好一个织女形象,穿红衣绿裳,脚着花绣鞋,头围花头巾,花团锦簇,美丽俊俏。一般安坐在椅子上,两边绑上扁担,由四个年青的姑娘抬着,夜阑人静时,从屋里抬出,置于院中,进行各种纪念活动。每人都要献供品,焚香烧纸、跪拜祈求,十分隆重。
   卜巧就是通过占卜,知道自己是笨是巧。旧时,姑娘们在七夕夜,常把瓜果放在院子里,让喜蛛在上结网,谁的瓜果上有网说明谁巧,或看蛛丝密疏,越密越巧,越稀越笨。还有漂针乞巧,是日每人拿一碗水放在太阳光下嗮,然后把针或者谷物的芽放在水面,看水底的针影。有的散开象一朵花,有的象一片游动的云,有的细如一根线,有的粗象椎;成花纹者为巧,粗直或细者为拙。
   赛巧多为穿针乞巧,用线穿过缝衣针或特制的七孔针。七夕之夜,穿着靓妆的姑娘们,三五成群聚在庭院中,边拜“织女”边唱道:“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艺。”然后,每人从老太太手中接过一根线,借着香头的微光,穿针引线。谁穿上线,穿得快,谁就算是乞得巧了。伴随着卜巧、赛巧活动的盛行,还出现了扎乞巧棚、吃乞巧果等活动。
   “乞巧”以后,姑娘们就各自躲在扎制的“乞巧棚”或丝瓜架下,观察着“牛郎星”和“织女星”是否相会?是否有喜鹊为他们架桥?姑娘们望眼欲穿,侧耳细听。大多数都茫茫然,难有结论。人们同情传说中牛郎织女的遭遇,因而编唱曰:“七月里来,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一年一次来相会,丝瓜架下听哭泣。”
   吃巧果的习俗也由来已久。巧果多用面粉加糖、鸡蛋和好后再用荷花、桃、鱼等模子印制成各种花样,最后烙熟。做好后,七夕夜既做祭品,又可食用。有的则用线穿起来,给小孩挂在脖子上,边玩边吃,亲友之间也互相馈送。
   中元节
   (七月十五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主要是祭祀祖先,俗称“鬼节”。佛教以为:目连之母坠入饿鬼道中,目连求救于佛,佛为其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于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清朝以来,民间多以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章丘民间也有传说源于道教:七月十五为地宫神下降,阴曹地府赦罪之日。故家家于此日上坟烧纸,祭奠祖先。
   旧时,中元节这天,绣惠城隍庙,要开门唱戏,多演《目连救母》之剧。其它各寺庙多设盂兰盆会,用各种彩纸扎糊“法船”,船上有目连手执九连环禅杖救其母之形象。夜晚将纸船放入河内,并在船内放入许多小灯,称之“慈航普渡,以济孤魂”。有的地方这天要祭祀五谷神。由后寨乡一带祭祀四谷(黄麻、谷子、高梁、黍子),祭祀祖先在七月十四日。
   天医节
   (八月一日)
   农历八月一日,称“天医节”。民间在这天要早起到田野采露水,采露水时不能回头,一直到采好为止。回来后,用墨研磨成墨汁,用筷子沾墨点小孩的心窝,以为可以治百病,谓之“天灸”。
   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农历七、八、九月为秋季,八月居中,故称中秋仲秋。十五日夜的月亮最圆,八月秋高气爽,月亮显得格外皎洁明亮,有“月到中秋分外明”之说。人们因月圆联想到家人团圆,借此吉祥的日子,家人团聚,晚上有拜月、祭月、赏月、吃月饼之俗。
   旧时,章丘民间中秋之夜拜月、祭月之俗十分流行。当圆圆的月亮刚刚升起,人们就在庭院中对月设香案,挂上月光码儿,月光码上多印有类似嫦娥奔月的人物,称为太阴星君,貌似菩萨,下面还有一小玉兔。然后摆上供品,供品有月饼、西瓜及其它一些水果,尤其要供上一捆青豆,那是喂兔儿爷的。兔儿爷乃身穿甲胄,兔面人身的泥塑,大小不等,有的骑虎,有的站立。布置完后,烧香祭拜月神。因为月属阴,所以拜月的都为妇女,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老太太则一边磕头,一边祷告:“八月十五月正圆,西瓜月饼敬老天,敬的老天心欢喜,一年四季保平安。”拜月时,孩子们则穿上成人衣服,或登高楼,或在庭院里焚香拜月。男孩子希望“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即希望将来长大考试能高中,腾登龙门;女孩子则祝愿自己长得象嫦娥一样漂亮,能找个好丈夫。此外,在祭品选择上也很讲究,多圆形果饼:西瓜、石榴、葡萄、柿子、毛豆和圆月饼之类。富贵人家更讲究,就连赏月时所用的桌椅也都是圆形。
   文人墨客在赏月时,饮酒赋诗,海阔天空,谈古论今,借此联朋交谊。寻常人家常召集乡邻,聚饮,以此加厚感情。
   中秋节吃月饼,在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时,领导农民起义的首领起义前,把写有起义时间的纸条夹在月饼里,送到各家。中秋之夜,人们看到了饼中的字条,及时准备,按时举行了起义,并取得了胜利,驱逐了异族统治者。后来就出现了中秋节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
   重阳节
   (九月九日)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旧时,民间多登高、赶庙会、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重阳之说来自《易经》,以为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为“重阳”,又称“重九”。因“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九月九便成了吉利日。
   旧时,重阳节民间多登高、赶庙会。绣惠一带多登桃花山,到石大夫庙烧香。重阳节这天,文人墨客三五成群,携带佳酿,登临山巅,目睹金秋景色,饮酒赋诗,别有一番情趣。高官寨乡以赶庙会为主,九月九日人们多赶老僧口玉皇大帝庙会或北临济玉皇大帝庙会。南庙会以牲畜、山果市场出名,北庙会以木器条编市场著称。在山后寨,重阳节举行的危山庙会,十分盛大,是日,赶庙会者,来自几十里外,多达数万人,商贾如云,游人似海。
   “九日重阳节,菊花满地开”。重阳节时的菊花,千姿百态,使人倾慕。有诗云:“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因此,爱菊、赏菊成为一种习俗。绣惠一带有食菊的风俗,尤以白菊为最。旧时,民间多在重阳酿造菊花酒,本地有民谣:“九月九,重阳九,菊花做酒满屋香”。
   此外,章丘民间在重阳节有吃花糕的习俗。花糕用粘米做成。大如锅盖,铺枣栗二、三层,有的在上按两只面塑的羊,取重阳之谐音,谓之“重阳花糕”。民间重阳吃花糕,在古代原是尝新谷的意思。
   寒衣节
   (十月一日)
   农历十月一日为“三冥节”之一,旧时为祭扫之日,称为“寒衣节”。这天,家家用彩纸剪衣裤、冠履等,到祖先墓前焚化,俗称“送寒衣”。传说这天被禁锢的鬼魂都解放了,到来年清明节才被收回。清末民国初,民间多在此日凌晨,由家长率儿孙,带着丰盛的供品上坟祭祖,焚香烧纸。
   冬至
   (大雪后十五天)
   冬至是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农村常当节日过。
   民间这天要吃水饺,惯常说法是:“冬至饺子夏至而”。有的还备菜,喝酒。俗称冬至后阳气上升,“冬至阳生春又来”。在绣惠一带,民间常将竹筒内装秫秸灰,盖纸,阳气上升时,就会将纸胀破,以此验阳气上升。
   过去,人们认为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乃乱而复治之机,因而多举行庆贺仪式。冬至前后三天,百官朝贺,君不听政,民间三日歇市,学生放假,俗话说:“冬至大似年”,所以,冬至又称“亚年”。
   冬至这一天交“九”,天寒地冷,有“冬至三九冰最坚”之说。民间流传的冬九九歌,反映天气变化快,颇符合实际。歌曰: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冰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又曰:九尽百花开,老牛下田来。)有的地方,要举行酒会,称“消寒会”,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赠送御寒衣物。
   腊八节
   (十二月八日)
   农历十二月称腊月,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此季节天气最冷,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化”。这天,人们有吃腊八粥的习惯。腊八粥,多以糯米、小米、小豆等杂粮和干果如枣、核桃仁等煮制而成。善良之人或十字会、万字会等慈善机构,这天凌晨做粥数盆,或置于大街之上,或置于寺庙之中,名曰:“舍粥积善”,穷苦人家、乞丐,多去乞食。
   腊八节这天还有舍身舍衣之说。舍身,一般是为了父母的久病早愈,向神祇许愿。在最冷的腊八日,光着膀子挨一天冻,以表示代替父母受罪,获得神祇的怜悯,以积功德。实际上,只是穿单衣,赤足冻一早晨。
   有的地方,在这天早晨给小女孩穿耳坠眼。
   小年节
   (十二月二十三日)
   在农村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俗称“过小年”。这天晚上要祭灶神。
   民间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监察各家善恶的神。人们尊称为“灶君”、“灶王爷”。每年灶君在腊月二十三日要上天禀奏一年来各家的善恶事,所以家家为它设祭饯行,谓之祭灶。因怕灶王上天说坏话,因此,供品必有粘嘴的糖瓜。祭拜时要烧掉旧神像(实是多神像),张贴新灶神像,对联一般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
   祭灶都在傍晚进行。“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通常由男人祭祀。旧灶祃烧掉焚化,新灶祃贴好,这便把灶王送上天去了,到正月初一再下界享祭,俗称:“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
   辞灶之后,“诸神上天,百无禁忌”,民间多在此时嫁娶,谓之“乱岁”。旧时称大寒后十日阳宅乱岁,嫁娶无禁,现在农家也多在年底结婚,乃旧时的遗俗。
  灶王爷的传说:
   富家子弟张生,娶郭丁香为妻,后喜新厌旧,借故休郭氏又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懒做,不几年,家产挥霍殆尽。李氏见张生已穷,又改嫁他人。后来,张生沦为乞丐。一日,张生乞讨来至前妻家中,自惭形秽,碰死灶前,后被封为灶王。旧时,民间的大灶祃上,就印有一男二女三人画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丁香和海棠不宜同养在一个花瓶里的说法。
   〔注〕:
   ①传统节日民俗按夏历(即农历)为序。
   ②岁时节令部分由杲传安、王者秀、袁方桥、翟伯成撰稿。

知识出处

章丘民俗

《章丘民俗》

出版者:政协章丘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本书栏目设为岁时节令、生活礼仪、生产贸易、民间游艺、回族习俗。内容包括:春节、五马日、石头生日、漫话章丘方言、章丘铁匠的生产和生活、元宵节“扮玩”、回族人民的传统和习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