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村元祥锅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724
颗粒名称: 埠村元祥锅店
分类号: TS914.24
页数: 3
页码: 235-2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埠村元祥锅店、其中包括了铸造器、锻造器等情况。
关键词: 经营 章丘 孟继筵

内容

埠村元祥锅店,原是周村万蚨祥锅店设在埠村镇的一家分店,资东是章丘旧军镇孟家强恕堂。规模不大,开始仅六、七个人。后来强恕堂分家,元祥锅店分归容恕堂,东主为孟继筵。
  孟继筵文、武全才,但无意仕途,后在家设武术馆,教授生徒,成其大者不乏其人,享誉一方。
  约在咸丰初年,孟继筵携徒南游埠村,见其山川秀丽,风物朴茂。南面锦屏,北望危山,巴漏河环绕其左,地处章丘、莱芜南北交通要路,又当淄博、济南东西来往咽津。住家千余户,人口近6000。纵贯全镇的是一条长约1.5华里、宽10多丈的大街,名曰青龙街。两旁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镇面繁荣,客来人往,熙熙攘攘。元祥锅店就设在该街中段路西,其门面规模与同街的盐店、当铺相比,差距甚远。作为祥字号资东的孟继筵大有自惭形秽之感。于是又投资白银2500两,新修门面5间,购地皮起楼院1处,其华丽、壮观堪为全镇第一流。
  重修后的元祥锅店,有掌柜(经理)2人、帐房先生(会计)2人、大伙计8人、小伙计5人、后司杂差6人。自备大车2辆,供运输之用。经营内容,重修门面之前,仅是各种锅器和其他铸造用具。重修门面之后,增添了各种锻造工具即熟铁制造物件,因此店名又改称元祥铁货店。
  现将经营货品简介如次:
  一、铸造器
  大锅:分6印、7印、8印、9印、10印、12印6个种类。
  烧锅:即酿造业所用之锅,每口的容量可相当于1口12印大锅的3~5倍。
  饭锅:分大、中、小3种。根据一家人口的多少而选用。俗称筒锅,即大筒锅、二筒锅和小筒锅。用来炒菜的叫耳锅,因锅的两侧有像耳朵形的提手故名。
  鏊子:分煎饼鏊子、饼鏊子、小炉鏊子(专用来打火烧、烙烧饼)。
  铧头:犁铧头、耩子铧头(简称耩铧子。前者用来耕地,后者用来播种。)
  钟、升:悬起来供敲打的叫钟;不悬挂,下有三足支撑的叫升。销量甚少。
  秤铊:也叫秤锤,大小不等,因秤而异。
  火炉:供取暖之用。
  炉条:一般适用于窑厂,如烧制砖瓦、石灰和陶瓷器等所用的炉窑。
  二、锻造器
  生活用具:刀、剪、铲、火柱、火钩、担杖钩、筲提系等。
  农用器具:犁、耙、锄、镰、锨、镢、铡刀、锤等。
  工匠用具:锤、钳、凿、斧、锛、锯、链索等。
  元祥锅店发展到元祥铁器铺,时间已到了清末、民初。这期间生意最好,是元祥经营史上的黄金时代,日经营额平均折合白银500余两。人员增至32人。楼房9间、库房4间、门面5间、帐房2间、办公室2间、寝室6间、厨房2间。
  元祥从掌柜到伙计都十分注重经营作风和商业道德,礼貌待客,说话和气。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虽是经商牟利,但不唯利是图。资东孟氏非常关心地方建设和当地民众生活。光绪33年,埠村重修圩墙,捐银之多、为全镇48家商号之首。宣统2年,遇旱遭歉,元祥捐赈白银1500两,受到地方官绅士民的称赞。
  该镇有郭、刘、黄、李、张、王几家巨室望族。其中王氏族中曾出了几代仕宦和举子。如明、清以来居官州、县的王守京、王珠裕及光绪23年(1897)乡试中举的王伯屏,俱扬名一时。其中王伯屏,被元祥东主容恕堂高薪聘为坐馆西席。之后,王、孟二家关系亲近,过从至密。王氏族中不少年轻后生进了孟家祥字号,干上彼时为人所羡慕的高尚职业。
  容恕堂家馆共有4个学生,经王先生教育和栽培,均获得各自的长进和成就。坐馆期间,王伯屏很受东家尊重,每餐必有酒肉,起居有专人照料。如遇婚、丧、喜、庆,先生被奉为上宾。每当回家探亲,东家总是送上丰厚的束脩和礼品,并备华丽的轿车送往迎来。
  王伯屏本系官门之后阀阅之族,中举后便成了举人老爷,邑境内外颇有声望,因之,元祥也极其光泽,经营良好,业务发达,买卖愈来愈兴旺,远近顾客皆慕举人老爷之名前来购货。有的认为“元祥”是大字号,王举人是东家“旧军孟氏”的坐馆先生,两家如同一家。如此以来,方园百里之内,凡买铁货之类者,大都唯元祥是顾。
  这期间,元祥东家的近支长辈孟洛川(瑞蚨祥缎店主要创办者)深知王先生的文章道德,特聘其编修《章丘县乡土志》。事成,孟洛川十分敬佩伯屏先生的才学,奏明知县杨学渊,对其进行了嘉奖。后来,王伯屏辞馆回家,元祥少东孟广涵、孟广津兄弟为谢师恩,特将元祥商店及其房产无偿赠给王先生。此事至今在埠村地区传为佳话。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载了本辑资料是一部选辑,共收录文章97篇、约31万字,分“革命菁萃”、“史海探迹”、“山川风物”、“宗教信仰”、“乱世风云”、“历史传说”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明兆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孟继筵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