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惠戏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719
颗粒名称: 绣惠戏剧
分类号: J809.52
页数: 4
页码: 229-2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绣惠戏剧、其中包括了剧种、剧团、剧场等情况。
关键词: 戏剧 绣惠

内容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戏剧在绣惠境内广为流行。“卖只老母鸡,看场五音戏”,是当时对戏迷的真实写照。“葫芦瓢子做鼓板,丝瓜瓤子当头篡,干红辣椒两耳坠,登台就演小姑贤。奶奶喜得合不上嘴,爷爷频频把头点,闺女媳妇跟着唱,孙子孙女不眨眼”。这是庄户戏班演出时的情景。逢年过节,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十分活跃。有的扎台唱戏,有的扮玩串街,有的办灯会烟火……,各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绝活。
  一、剧种
  在绣惠境内,广为流行的剧种有周姑子(五音戏)、迷戏(吕剧)、京剧等。
  五音戏:五音戏原名“周姑子”。相传因有姓周的尼姑最善唱而得名。清未民国时期,受文祖镇青野一带五音科班的影响,五音戏在绣惠境内民间流行。一般是在休闲时,爱好者不化装,不配乐,随便打坐一唱,叫“盘凳子”。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在人民剧场兴建以后,邓洪山、王化同等组建的淄博市五音剧团经常来绣惠演出,一时形成“周姑子热”,大人小孩都会哼几句。《王小赶脚》剧中的唱段,几乎达到普及的程度。有些农村业余戏班也唱起了五音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刘村的徐克敬、徐玉凤、徐玉莲兄妹的家庭戏班,经常在年节义务演出,无板式,几个曲牌套上词就唱,很受欢迎。演出剧目有《小姑贤》、《拾玉镯》、《宝玉与黛玉》等,经过约4年,60年代初解体。
  吕剧:俗称迷剧。据考证流传百年以上,最早为石家村的吕剧戏班。1929年(民国18年),武定府(今惠民县)一老艺人宋振庆经常在城西一带说书卖艺,石家村的刘延德、刘延生、徐右生等几个年轻人便拜师学艺,组建了迷戏班,在年节喜庆期间演出。“文化大革命”时期禁演传统戏,只排练了现代戏《红灯记》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传统戏,《小姑贤》、《孔雀东南飞》等十几种戏剧纷纷上演。
  京剧流传时间较久,但不如上述两剧种广泛。过去,女郎山顶建有戏楼,每年山会都唱大戏。章丘城内城隍庙、关帝庙前,均建有戏楼,经常唱大戏;有些村的豪绅富户有重大喜庆之事,也唱大戏。京剧成为人们喜爱的剧种之一,有些戏迷也学唱某些唱段。绣惠人在外地谋生者较多,在外经常学唱京剧,节假日回家后相互交流,这一剧种发展很快,促成了城关京剧团的产生。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女郎山庙会改为物资交流大会,每年春季在城内举行,时间6天,选场所、扎台唱戏,外来剧团多来助兴,很是热闹。有力地促进了京剧的发展,也涌现出几个较有名气的票友,如东南隅的王广仁,西关的高兆炎、刘玉信,东关南村的赵会青,北关村的张文贞等。
  在新中国成立后,城关学校的师生还排练了一些话剧、舞剧、歌剧等,如《赤叶河》、《小二黑结婚》、《杜鲁门与李承晚》等,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二、剧团
  解放前(绣惠在1948年6月解放),绣惠境内没有剧团,只有庄户戏班,多是戏剧爱好者自发组建,也多在本村演出,不对外。
  1949年后,各种剧团应运而生,主要有:
  城关京剧团:是绣惠境内最早的剧团,成立于1948年冬。由城关镇镇长苗广坤,西关村刘玉信、魏其武,北关村张文贞,西北隅村术家庆,东北隅村张洪录等人发起,组织城关地区京剧爱好者及
  票友40余人,并联合高官寨的宗家寨、水寨镇的张家林、枣园镇的大站村、明水镇的三盘村等艺人,组成“城关京剧团。”服装、道具、衣箱等设施,全有个人捐资置办。主要剧目有《群英会》、《借东风》、《南阳关》、《法门寺》等20余个,持续时间约六年多,后解散。
  鲁生吕剧团由渔张村老艺人杨始亭在1952年创建,有20多人,演出剧目有连本戏《金镯玉环记》、《潘金莲》、《小姑贤》,并有京剧票友演出《空城记》等,“文革”期间则演《红灯记》等现代戏。
  章丘吕剧团是在1956年4月,在绣惠东关村成立。派人到滕县吕剧团、山东吕剧团学艺。1957年,剧团购置了大批服装、道具、布景,排练了大型古装戏《宝玉与黛玉》、《卖油郎独占花魁》等,被誉为“三新”(演员、服装、道具)剧团。1959年6月,山东省文化局批准章丘县吕剧团为国营剧团。9月,为向国庆10周年献礼,济南市吕剧团与章丘县吕剧团联合演出了大型古装戏《武则天》。演毕,济南市吕剧团便从章丘吕剧团选调9人。11月,章丘县吕剧团又招收新演员34人。1960年,县吕剧团迁往明水。
  1979年,“五音泰斗”邓洪山率五音戏剧团来绣惠人民剧场演出,座无虚席。在其影响下,北关村民杨庆元自己出资,联合文祖、青野、胡山等老艺人组建了“绣惠五音戏剧团”,由公社文化站兼管,聘请邓洪山之子红樱桃为艺术顾问兼导演,在章丘各地演出,影响较大。演出剧目有《王二赶脚》、《双生赶船》、《拐磨子》、《王二姐思夫》、《亲家婆顶嘴》等。1991年,杨去世,剧团解散。
  三、剧场
  新中国成立前,绣惠境内没有剧场。虽然女郎山顶和旧章丘城内建有3处戏楼,但都处在露天广场之中。乡村戏班演出和大户人家喜庆唱戏,就临时选择较大空地垒土台子,观众看戏,自备坐凳,就是名门望族西关高家唱戏也是如此。
  新中国成立后,为吸引外地文艺团体,繁荣农村文艺,先后在章丘城内建起人民剧场和绣惠剧院。
  1954年,龙山镇的“和兴永”,刁镇的“华联”、“联谊”,普集的“仁和”,辛寨的“积生”5个私营工商户投资,在旧章丘城原焦家祠堂旧址,建起人民剧场,隶属于工商联。整个工程系砖木结构,有1086个座席,第二年元月1日开业,除演出戏剧外,还放映电影。1956年,改属县文化局。1977年,又移交绣惠公社管理。1986年解散。
  绣惠影剧院坐落在旧章丘城东西大街东段,由镇政府出资兴建。1981年3月动工,1983年10月建成,1984年春节投入使用。建筑面积4890平方米,1153个坐席,有前大厅、观众厅、舞台、演员宿舍4大部分组成,是城内最大的建筑之一。舞台设施完备,灯光、音响等齐全,曾接待过中央民族歌舞团等大型文艺团体,是绣惠镇的文化活动中心。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载了本辑资料是一部选辑,共收录文章97篇、约31万字,分“革命菁萃”、“史海探迹”、“山川风物”、“宗教信仰”、“乱世风云”、“历史传说”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继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