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在章丘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718
颗粒名称: 木偶戏在章丘的发展
分类号: J837
页数: 3
页码: 226-2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木偶戏在章丘的发展、其中包括了木偶戏在章丘广泛流行、历史等情况。
关键词: 发展 章丘 木偶剧

内容

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木偶戏在章丘广泛流行,在龙山镇、党家乡尤甚。《章丘县志》等史书多有记载。其历史渊源,尚无详细考证,据采访的老艺人讲:早在30年代,龙山镇大城后村一带,一伙民间艺人,常为百姓娶亲演奏助兴,当时人称“子弟玩友”,笙、梅管、笛子、二胡、板胡、铜锣、皮鼓,吹吹达达,十分有趣,在当地颇有名气。这伙艺人以王福章为主,是他们的掌门人。
  当时在农村冬、春时节无农活,唱小戏的、变戏法的、撮小木偶戏的甚多,这些民间艺人串乡演出,多为生计所迫,在外县各地较多,而在本地很少。王福章看到这种情况,便产生了联合起来集体演出的想法:一是可以发挥各方面艺人的才能。二是可以壮大群体力量,共同抵御外来恶势力的侵扰。王福章等人经商量,一拍即合,决定唱“木偶戏”,王福章为领班人。
  早期的“木偶戏”只是一种“玩会班”形式,它是农民闲暇时的一种自我娱乐,多是“摆地摊”、“坐板凳头”。每次三、五人,七、八人不等,说说唱唱,“玩偶”而已。经过发展,扮演的人物角色多了,讲的故事和唱的曲调逐渐系统起来,便开始表演一些以民间传说故事和家庭生活为主要内容、由五、六个角色组成的小戏。他们农闲唱戏,农忙务农。后来,这种说唱演出形式不能满足群众的欣赏需要,加上山东梆子、五音戏等剧种之影响,于是,他们便开始简单的化妆登台演出,逐渐形成独具章丘地方特色的“玩偶戏”,逐渐由僻壤的农村“土台子”戏走向城镇的大舞台。
  王福章办的“玩会班”是个人凑份、共同集资的形式,每人凑一斗麦子(65市斤),由王福章、崔连山、亓展元、王吉田四个大城后村艺人牵头,王兆新(王小村)、党明坤(小党家庄)、王仲佑(田家)、郭兰岑(西城后)等十一人集资集物,缺钱时把这些麦子换成钱,购置服装道具,有时还凑一些木材,木箱之类。
  当时,他们从外地购进了十八个木偶人头,自制了服装、布棚、活动舞台和其他道具。设备在当时是比较齐全的,所制做的木偶戏人,是大型的,人高90公分左右,称为“大木偶戏”。
  唱的剧种主要有:河北梆子,当地人叫“笛梆子”。据知情人说是历城县老僧口一带凡风志戏班中的一个司鼓在“打顿”(没有演出任务的闲暇时间)时,请他来教的。
  参加演出的也大都是这些凑份子的人。郭兰岑、王文正、娄延林三人顶着撮演。主弦板胡主要由崔连山扮奏,笛子是王吉田,加上其他乐器、如打击乐等,一般有十几人。
  当时演出的剧目有十几个,主要有“三疑计”、“祝寿”、“凳展”、“忠孝牌”、“走雪山”、“吊扣”、“小香山”、“法门寺”等戏皆能演出。
  木偶戏根植于人民生活的肥沃土壤,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朴实、淳正、豪放,流行的范围自然在较广泛的乡村。以龙山、党家为中心,辐射到全县及历城一带。
  解放后,章丘木偶戏如枯苗逢甘霖,重新焕发了生机,经县文化局推荐到济南参加汇演,受到了泉城人民的欢迎,并第一次受到了表彰,每个艺人发了一块圆形纪念章,集体奖用于购置木偶服装,发展剧种。
  1958年,大炼钢铁,农村劳力不足,加上地方不让“子弟”参加娶亲凑乐之事(为节约办喜事),这伙“子弟玩友”戏班,就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没有向新的领域拓展,弃梨园而各奔他途。
  直到改革开放,一度冷落的“木偶戏”又百花齐放了。1984年,城北山庙会上有章丘“木偶戏”的演出,原有的“木偶戏”剧种也
  有了改进,散见于各边远山区等地。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载了本辑资料是一部选辑,共收录文章97篇、约31万字,分“革命菁萃”、“史海探迹”、“山川风物”、“宗教信仰”、“乱世风云”、“历史传说”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翟伯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