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学渊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689
颗粒名称: 家学渊源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149-1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家学渊源、其中包括了研读、王氏家传等情况。
关键词: 王珠裕 书院 王永康 家传

内容

研读《王氏家传》,知埠村王氏世代务农。传至第五世有名显宗者始业儒,又传至第十一世王永康(字晋侯,号锦屏——王翰之祖父),始发愤为学。王永康生活于清道、咸、同、光年间。家传载他:“独嗜读,家无藏书,尝从亲友处借读之,且读且录,昼夜无间,如是者十余年……。”最后成廪贡生,设馆授徒,所教贫家子弟有数十人入庠食饩,竟使埠村一乡风气为之一变。他教学的最大收获是,亲生五子皆通诗书,长子王珠裕(字还浦,号湖山——王翰曾过继于他),为庚午(同治九年,1867)科举人,国史馆眷录,后选任河南汤阴县知县。次子王瑾裕(字璞山,号晓峰——王翰生父),邑庠生,鸿胪寺序班。三子王珽裕(字扶卿——王翰叔父),监生,候选县丞。四子珂裕(字玉峰)、五子琎裕(字子玖,号晓山),师范讲习所毕业。
  家学中对王翰影响最大的是其伯父王珠裕。王珠裕幼秉庭训,弱冠之年即补县学生。后尊父命入省城泺源书院师大学者匡源(鹤泉)先生读书。中举人后未进仕途前,先是设馆济南,从游诸生多有成就,尤出色者,如翰林院编修吴煦即其门生。尝主讲莱芜书院,从其读者率掇科弟,光绪末年任过礼部主事的莱芜人张梅亭即其高足弟子。王珠裕还曾受礼部徐侍郎之荐主持张家口论才书院讲席。任河南汤阴县知县后,最重视的仍是教育。到任不久,便“倡修邑中书院,捐助生徒膏火……”。勤俭廉明,布施德政,极受百姓爱戴。王珠裕还与清末大学者、光绪八年进士、荣成人孙葆田(字佩南)相友善。光绪二十五年(1899)四月五日去逝后,孙葆田亲为其撰写墓碑铭,歌其德才,状其生平,并请进士、礼部侍郎、莱阳王垿书丹并篆额。
  王珠裕,好学深思,侮人不倦,有师者风范;敢于任事,从容从政,堪称良吏;且勤于著述,尤好吟咏,为后世留下诗歌佳作数十篇,可补县志文献之不足。其中有一首题为《新泰城西》的五律最具人民性、思想性,读来令人感慨系之,诗云:“割麦细选秸,妇女忙作辫。问胡不绩麻,云此握胜算。草木何能为?公然胜纺织。年年核平阳,价银逾十万。”(皆洋人设庄买去)
  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什么信息?特别是最后一句括号中的小注:“皆洋人设庄买去”,更耐人寻味。比之今日之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对外开放,发展经济,“草木何能为?”不是很发人深思吗?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载了本辑资料是一部选辑,共收录文章97篇、约31万字,分“革命菁萃”、“史海探迹”、“山川风物”、“宗教信仰”、“乱世风云”、“历史传说”等6个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