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义士马济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677
颗粒名称: 一代义士马济周
分类号: K825
页数: 4
页码: 110-1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一代义士马济周、其中包括了被识者誉为堪与春秋时代百步穿杨的养由基比肩:流寇张兴、张旺兄弟二人率3千余众屯驻埠村,致使百姓涂炭。欲率家丁去埠村除暴安良,有族人力劝他不要义气用事。恐不济事,严令家丁整装备刀带马,智杀了寇首,马广乘势左突右冲刀砍剑剁,埠村百姓遂得平安。吉关率所部寇众仓皇迎敌,群贼见之无不胆颤心惊瞠目结舌,当他疼痛难忍摇摇坠马之际。崔伦勾来杨龙、杨虎兄弟二贼、计50余人。马广不仅武术超群、精于农桑,为采药足迹踏遍邑境内外的山川岩壑,活人甚众。
关键词: 马济周 李开先 埠村

内容

马广号南冶,因平生乐善好施赒困济贫,人送字济周,又誉之为义士,祖居大冶村。生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卒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享年75岁。
  马广自幼喜武好文,年15,武精刀马弓石,文通五经四书。18岁,以武中举。因射艺精良,被识者誉为堪与春秋时代百步穿杨的养由基比肩。
  据文献记载:明正德七年(1512),流寇张兴、张旺兄弟二人率3千余众屯驻埠村。烧杀掳掠、奸淫打劫,无所不为,致使百姓涂炭,万民倒悬。马广为拯民于水火,欲率家丁去埠村除暴安良。有族人力劝他不要义气用事,呈一时血勇。要知道寇众我寡,恐不济事,莫若固守家园,静观时变,待机而动。马广说:“大冶、埠村东西毗邻,鸡犬之声相闻,世为乡谊,他们有难,咱怎能坐视不救?”族人又道:“虽如此,但也不能舍胸顾背啊!再者埠村是汉人,咱们是回民。信仰不同种族有别呀!”话未完,马广再也听不下去了。于是置族众于不顾,严令家丁整装备刀带马,星夜悄入埠村,智杀了寇首,余众大乱。马广乘势左突右冲刀砍剑剁,大获全胜,埠村百姓遂得平安。
  嘉靖二十五年(1546),莱芜巨寇吉关等24人,白昼打劫,据埠村为巢。时马广已60余岁,准备驱寇卫乡。长子马既贤规劝父亲“年老力衰,少动怒火,切勿弄险”。马广大声斥道:“竖子枉读诗书,汝置‘仁义’二字于何?目前一方死在眼下,非吾无与救者。年今六十有一,脱有不测,亦不为夭。”遂令长子守家,率次子马既同等10数人,至埠村破围而入。吉关率所部寇众仓皇迎敌,马广张弓搭箭,一矢正中一寇的头顶划皮而过并穿其帽于地。群贼见之无不胆颤心惊瞠目结舌,个个无心恋战。恰在这时,义士迫马直冲又一箭射出,不偏不倚正中寇首吉关的左目,当他疼痛难忍摇摇坠马之际,飞矢又插咽喉,遂大叫一声呜呼哀哉,贼群大乱。马广左砍右剁,血染衣袍,只逃一副酋崔伦,余皆肝脑涂地。
  翌年春,崔伦勾来杨龙、杨虎兄弟二贼、计50余人,闯入大冶村西邻翟家庄,将大户范思升等3家财物抢掠一空,并死伤10多人。马广闻讯火速赶到,奋神威大刀翻飞,二杨俱身首异处,血迹狼藉40余里。自此之后,远近巨盗孟贼闻马广之名,丧魂落魄不寒而栗。从而使埠村一带绝警十七、八年。
  马广身躯伟岸,广额阔面,虽系赳赳武夫,但对群众却是谦和忠厚,蔼然可亲。一生乐善好施,常济人以财,扶人以危。因此被乡人称之为“活菩萨”。
  当岁稔年丰国泰民安的升平之世,马广奉公守法以务农为本。擅于稼穑,以之光大其家。常积谷万石,以备荒歉。嘉靖三年(1524),章丘大饥,百姓流离失所,乞讨他乡。马广于埠村交通要冲设义社、粥厂,救济过往灾民。在大冶开仓放赈,并为族下户40余人代输“马价徭银”;为20多户贫民代交赋税,一乡称善。
  马广不仅武术超群、精于农桑,而且深谙医理通晓岐黄。为采药足迹踏遍邑境内外的山川岩壑,口啮百草舌尝异味,自制膏丹丸散,家设药铺,其目的在济世活人。
  嘉靖四年(1525),虫旱成灾,瘟疫肆虐,饿殍盈野,死亡横途。马广施医舍药,日夜应求,活人甚众。曾有邓庄村于某一家6口病倒在床,奄奄待毙。时马广进山采药路径此地,知情后立即赶到病家。经诊视,病者脉息微弱,且吐语不清。马广将其一家接到大冶村,不惜一切,全力抢救,终使患者转危为安。如此事例,举不胜举。
  嘉靖三十九年(1560)九月,马广寿终正寝,百姓闻之,远者泣于途,近者哭于门。发行之日,前来奔丧者,络绎不绝,塞街填巷,哭号之声,令人悲痛难忍。知交好友李开先在《祭南冶马济周文》中写道:“济周死葬之日,攀灵舆而泣号者,男女长幼不可胜计……皆云:‘善人不复生矣,病谁与医,贫谁与济,患难谁与扶持?’”
  马广以盖世武功享誉遐迩,以乐善好施,名闻乡里。但亦好文,喜交文友且酷爱藏书。就中与李开先的过从相爱非同一般。
  马广长李开先17岁,二人同乡共井,志同道合。李开先18岁时,就和马广结为忘年之交,情同手足。迨至罢官,彼此友谊益加深厚,遂成金兰之好。马广生有二子即马既贤、马既同,颇有文才,李开先将其收为门徒,悉心教导,后二人同榜中举,视李开先为终身之师,恩同父子。
  马广死后,李开先屡作诗文追忆老友。他在《南冶马义士合葬墓志铭》中忆道:“南冶居士幼勇绝而长谦退,以务农遂大其家。为人善良,好济贫困……长于制药,以之应病。虽贵重者,从无吝色,亦无倦心……他能驰马试箭尤精射法。”在《祭南冶马济周文》中说:“南冶以处士终其身,以善人擅其称。其家居也,客至如归,斗志能平。其交友也,少则忘年,长则忘形。常则济人以财,变则救乡以兵。为吏以廉,奉公守法……”
  李开先晚年,为颂扬马广的善行,曾写了《与善录》一书。他在“序”中说:“《与善录》者录马居士及其配金氏之善而乐与之也。居士及配生则夫唱妇随,殁则夫前妇后……他凡为马氏作者,但出予手皆类而入之……一乡得一善人不啻如麟凤。若夫妇齐善,则麟而麒凤而凰矣。马君夫妇之善固将悬铎而鸣之国揭榜而示之衢。”
  李开先对马广的为人是十分崇拜和敬仰的。他的《游仙引寿南冶马济周》一诗中是这样写的:
  仲春吉日乃华诞,七十又五年已高。驰马不殊当日健,挽弓犹似少年豪。寿年由此应无限,长与群仙共游遨。
  又有《游大冶追忆马义士》:
  良友久观化,谁能攀往驾。
  生居大冶中,葬在危山下,
  野服委流尘,利兵犹插架。
  及门主人非,伫立空疑讶。
  一代善人义士作古已逾5个世纪,但迄今仍为乡人所思念。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载了本辑资料是一部选辑,共收录文章97篇、约31万字,分“革命菁萃”、“史海探迹”、“山川风物”、“宗教信仰”、“乱世风云”、“历史传说”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明兆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马济周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