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回民大队建立如是我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631
颗粒名称: 章丘回民大队建立如是我闻
分类号: K265
页数: 3
页码: 30-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章丘回民大队建立如是我闻、其中包括了解放、斗争大会等情况。
关键词: 县委 回民 章丘

内容

1945年8月,日本军国政府投降前夕,中共章丘县委由南部边缘山区向北推进,以扩大根据地。4月上旬,正式建立埠村区委、区公所。埠村一带初步获得解放。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8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章丘县委审时度势,遂将机关由官营一带迁驻埠村。刘众前为书记,贾东明任县长,毕向荣系县委文书。
  埠村属于新解放区,当地民众由于长期受到封建恶霸、国民党反动派及日寇汉奸的重重压迫,精神创伤一时难以愈合,处于麻木抑郁状态,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还不够了解。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宣传以唤起民众,具体讲来就是深入开展“反奸诉苦”和“减租减息”运动,使广大受苦的人们从“三座大山”的重压下解放出来。
  约在9月底、10月初,县委为了搞好“双反双减”(反奸反霸、减租减息),组织了工作队,由县委书记刘众前带领进驻大冶、翟家二村搞试点。鉴于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局面,急需有一支精干的武装力量相配合才能按时完成任务,打开局面,把群众组织起来。
  当时县委、特别是埠村区委机关中有不少干部属于回民,他们觉悟高、斗争性强、善于团结、有一定工作能力,而且县委抓的试点村——大冶又属纯回民村,于是县委决定建立一支回民地方武装。刘书记提到常委会研究,大家意见相同,一致通过。当即书面报告泰山地委批准,正式建立“章丘回民大队”。县委任命王怀公为大队长,丁道三为指导员。
  王怀公为人刚正勇武、懂军事,在抗日战争中,身经百战,屡立战功,是个较优秀的军事干部。丁道三是垛庄镇龙王岭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出身贫寒,苦大仇深,因而在反奸诉苦运动中,立场坚定,敌我分明,斗争坚决,成绩显著,曾任射垛乡党支部书记,熟悉当地情况,富有组织宣传能力。
  10月中旬的一天,云开天霁,金风送爽。章丘回民大队在大冶村召开成立大会,当58名身着草绿色粗布军装,肩扛步枪的战士,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威武雄壮地开进会场时,全场掌声雷动。主席台正中挂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像。在主席台就座的主要领导有县委书记刘众前、县长贾东明、泰山专区副专员刘舜卿、县委文书毕向荣等。他们分别讲话之后,大队长王怀公率领全体队员宣誓:“……当好人民子弟兵……拥政爱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正副队长、指导员、政治干事各配手枪一支;排、班长同战士一样,每人步枪一支。全队有轻机枪一挺,掷弹筒2具。
  大队建立后,根据形势需要,全队编成13个武装工作组,紧密配合”双反、双减”这个中心,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成立农救会、妇救会、自卫团(民兵)、儿童团,共同行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闹翻身,运动开展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不久,整个埠村地区红旗招展,锣鼓喧阗,村村歌声,家家笑语,一派穷人翻身当家作主的欢乐景象。
  月底,县委决定在驻地埠村召开一次全镇农民讲理斗争大会,凡驻有回民大队武装工作组的村庄必须参加,并选好大会发言人。计有埠东村、埠西村、杨家巷、大冶、翟家、月宫、彭家、夏庄、张官、山庄、东鸠坞、西鸠坞等村。会场设在埠东村的戏台场,大会有埠村总会长司兆盛主持。主要斗争对象有伪镇公所头头、地主恶霸、伪顽走狗等12人。到会群众达5000之多,秩序井然,既严肃又活跃。彩旗飞舞,口号震天,人头攒动,铁臂如林。大会结束,回民大队的每个工作组均受到县委的表彰和嘉奖。
  回民大队在埠村地区协助政府将“双减”、“双反”运动搞一段落之后,又奉命到胶济铁路沿线如枣园、明水、普集及其以北的敌占区开展工作。这些地方大都是日特、汉奸、伪顽等的大本营,敌人十分嚣张和疯狂,群众、甚至回民大队的武装工作人员,不时会遭到他们的袭击。据一份资料统计在45名队员中,就有22人与敌人正面遭遇,受伤者达26人次。
  回民大队成员,每到一村,均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热爱。因为他们关心群众,纪律严明,济人民之急,扶人民之困,是名副其实的人民子弟兵。
  后来,回民大队奉县委紧急命令,为完成一项特殊使命北渡黄河,途中为敌所算,50余名战士大都光荣牺牲(此事尚待亲历者或知情人更正),埠村人民闻讯痛不欲生。
  章丘回民大队这支人民的武装力量,虽然为时短暂,但他们为人民的付出和对革命的贡献,将永远彪炳史册,光耀千古。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载了本辑资料是一部选辑,共收录文章97篇、约31万字,分“革命菁萃”、“史海探迹”、“山川风物”、“宗教信仰”、“乱世风云”、“历史传说”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明兆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