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其协商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政协史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595
颗粒名称: 一、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其协商委员会
分类号: D22
页数: 19
页码: 1-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其协商委员会的召开会议等。
关键词: 济南市 委员会 党的组织

内容

政协济南市委员会的前身是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协商委员会由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并是代表会议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为较完整地反映协商委员会的机构和工作概况,仅以历史档案材料为依据,将济南市一至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其协商委员会的会议活动辑录于后。
  (一)济南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其协商委员会会议
  (1949年8月一1950年9月)
  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
  济南市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后改称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于1949年8月16日,在青年会堂召开。本届会议共有代表193名,出席会议的代表为185名。会议听取并通过了济南市各界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工作报告、姚仲明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廖容标司令员作的市警备部队工作报告。会议选举沈鹰为济南市各界代
  表会议主席,王祝晨、张东木为副主席。康生、刘顺元分别代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省人民政府和中共济南市委到会讲话。
  济南市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于1949年9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治黄委员会、劳资问题研究委员会、指导失业人员就业委员会,并通过了这些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
  济南市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于1949年11月15~16日召开,153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姚仲明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订立集体合同与处理劳资争议的方案》和建立市人代会常务委员会的议案,即:由市政府与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主席、副主席协商成立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常的固定的协商组织——常务委员会。选举刘顺元、姚仲明等7人为济南市出席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区域代表。
  济南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四次会议于1950年1月26~29日在市政府大礼堂召开,这次会议增聘代表176名,使代表总数达到369名。会议选举谷牧、姚仲明等19人组成会议主席团,管大同为秘书长,李澄之、丁梦荪、狄井芗为副秘书长。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推销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决议》、《关于贯彻生产救济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济南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谷牧当选为主席,沈鹰、王祝晨、张东木、吴鸣岗当选为副主席。
  协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50年2月9日召开。谷牧主席主持会议并就协商委员会如何开展工作的问题讲了话。会议通过了姚仲明市长作的《关于市政府近期的几项主要工作》的报告,并决定成立市人民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
  协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50年3月31日召开。会议决定拨出救济粮5万公斤,赈济鲁中南灾区同胞,并成立济南市各界人民鲁中南灾区慰问团,于4月5日赴灾区慰问;会议还就本市生产救灾工作作出部署。
  协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50年4月28日召开。会议对贯彻中央1950年税收等四大任务提出了实施意见。
  协商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50年6月1日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济南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的筹备工作方案。
  协商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950年7月4日召开。会议通过了提交济南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审定的《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暂行组织条例(草案)》、《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各种委员会办事规则(草案)》、《济南市人民政府暂行组织条例(草案)》、《济南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政府委员会委员选举办法(草案)》、《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选举办法(草案)》等事项。
  协商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50年8月21日召开。会议通过了济南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大会主席团和秘书处组成人员名单(草案)以及会议召开的时间及议程、日程安排等事项。
  协商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1950年8月29日召开。会议讨论了提交济南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市政府工作报告、财政税收工作报告、关于调整劳资关系的工作报告及大会预备会议的安排等。
  同日,协商委员会发表声明,代表全市70万人民强烈谴责美国飞机入侵中国领空、杀伤我国同胞的罪行,拥护中国政府致美国政府的严正抗议。
  1950年1月至1950年9月,根据工作需要,协商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会议或主席办公会议,一般一周召开一次。
  (二)济南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其协商委员会会议
  (1950年9月一1951年10月)
  济南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0年9月3~9日召开。333名代表出席会议(本届会议共有代表354名)。会议选举谷牧、董琰等25人组成大会主席团,选举丁梦荪为秘书长、狄井芗、赵毅生、许萍为副秘书长。会议批准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市政府制定的“调整工商业与调整公私关系”、“调整税收”等项工作方案,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会议通过了《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暂行组织条例》、《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各种委员会办事规则》、《济南市人民政府暂行组织条例》、《济南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政府委员选举办法》、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和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谷牧当选为市长并继续当选为市协商委员会主席,史甄、张东木当选为副市长,王祝晨、尚兰亭、李和臣当选为市协商委员会副主席。
  协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50年9月18日召开。会议对二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下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贯彻执行问题作了研究和部署。市人民政府行政委员会(后改称政府委员会)列席了会议。
  协商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于1950年10月7日召开。会议对援助救济皖北灾区及本市生产救灾问题作了研究部署。市政府委员和各区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协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50年11月28日召开。会议讨论了劝募工作初步总结报告、防汛工作总结报告,通过了关于召开济南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的筹备工作方案。
  协商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于1950年12月13日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济南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的各项有关事宜。市政府委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济南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于1950年12月17~19日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市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并通过了郊区土地改革方案、成立土地改革委员会、调整区划方案和区政权建设的实施步骤等事项。
  协商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与市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51年1月31日联席召开。会议传达了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及决议。通过了市政府1950年工作报告及今后半年工作意见。
  协商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51年2月24日召开。会议批准了拥军优属工作总结报告、郊区土地改革工作报告、第五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情况的报告,通过了济南市治黄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市政府委员列席了会议。
  协商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1951年3月28日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济南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的有关事项。
  济南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于1951年3月30~31日召开。会议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通过了坚决镇压反革命的决议。会议还检查了我市民主建设问题和土地改革的进度问题。
  协商委员会第八次(扩大)会议于1951年4月10日召开。市长、市协商委员会主席谷牧向会议报告了贯彻市二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关于镇压反革命的决议的情况。市政府委员和各界代表列席了会议。
  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扩大会议于1951年4月11日在省体育场召开,控诉反革命分子的罪行。16万人收听会议实况广播。会后,一批罪恶极大的反革命罪犯伏法。
  协商委员会第九次(扩大)会议于1951年5月11日召开。会议作出了严厉取缔反动道会门的决议,通过了关于处理群众检举反革命分子的办法。市政府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协商委员会第十次(扩大)会议于1951年6月5日召开。会议传达了政协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暨省、市协商委员会秘书长会议精神,检查总结了本会工作。市政府委员和各界代表参加了会议。
  协商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51年6月15日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济南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四次会议的有关事项。
  济南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四次会议于1951年6月26~27日召开,会议通过了协商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市政府关于镇压反革命运动情况的报告和1951年下半年抗美援朝工作计划的报告。会议要求全市各界人民继续完成镇压反革命的各项任务,坚决贯彻济南市1951年下半年抗美援朝工作计划,普遍推行和检查、修订爱国公约,开展增产捐献武器运动,认真做好优抚工作,为胜利完成“山东空军师的爱国捐献和争取抗美援朝战争的早日胜利而奋斗。
  协商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1951年7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了关于“八一”建军节各种活动及优属工作的总结报告、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检查工会法执行情况的报告,通过了关于召开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筹备工作方案。
  协商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1951年8月29日召开。会议听取了关于召开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筹备工作情况的汇报,决定了代表名额的分配方案。
  协商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1951年10月13日召开。会议通过了提请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审定的各项报告及大会主席团名单(草案)等各项有关事宜。
  协商委员会第一次主席办公会议于1951年4月10日召开。会议决定主席办公会议每周召开一次,并形成制度。从1951年4月10日至10月21日,共召开主席办公会议35次。会议主要讨论安排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其协商委员会的工作事项。
  (三)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其协商委员会会议
  (1951年10月一1955年4月)
  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1年10月25~30日召开,377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选举谷牧、董琰等23人组成会议主席团,选举丁梦荪为秘书长。会议听取并批准了市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今后市政建设工作方案》、《济南市私有房屋租赁暂行办法》和《关于发动群众办学鼓励私人捐资助学逐步解决学生失学问题的方案》,批准了市政府提出的《关于济南市1951年度财政收支概算报告》,通过了修改后的《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暂行组织条例》、《济南市人民政府暂行组织条例》、《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各种委员会办事规则》和《济南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政府委员及协商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选举办法》。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谷牧继续当选为市长和市协商委员会主席,史甄、张东木继续当选为副市长,王祝晨、孙哲南、尚兰亭当选为市协商委员会副主席。
  协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51年11月8日召开,会议对贯彻三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精神作了部署,会议决定丁梦荪为协商委员会秘书长,姜子修、许衍梁、刘竹斋为副秘书长,通过了《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组织条例》。
  协商委员会于1951年12月14日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精简节约的实施办法。
  协商委员会与市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联席扩大会议于1951年12月17日召开。会议对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作了部署。
  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于1952年1月15日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全市开展“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的决议。
  协商委员会与市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次联席扩大会议于1952年2月19日召开。400余人出席会议。市长、市协商委员会主席谷牧作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五反”运动的报告。会议讨论通过了坚决向罪大恶极拒不坦白的奸商展开总反攻,为争取“五反”运动的彻底胜利而奋斗的决议。
  协商委员会与市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联席扩大会议于1952年3月21日召开。会议听取了关于“五反”运动情况的报告。
  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于1952年5月9日召开。会议通过了在“三反”、“五反”运动胜利的基础上,转向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
  协商委员会和市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联席会议于1952年6月30日召开。会议对“三反”、“五反”运动作了总结,宣布“三反”、“五反”运动胜利结束。会议号召全市人民全面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迎接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
  协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52年7月11日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召开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四次会议筹备工作的意见。
  协商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于1952年8月12日召开。会议作出了关于禁止毒品问题的决定市府委员、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区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协商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52年8月30日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召开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四次会议的有关事项。
  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四次会议于1952年8月31日至9月1日召开。会议批准了市政府的工作报告和协商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会议决定:在“三反”、“五反”运动胜利的基础上,动员各界人民大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的计划经济建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协商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与市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1952年9月23联席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济南市劳动就业实施方案》和《大力推行速成识字法、开展扫除文盲运动实施方案》,检查了市三届四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情况。
  协商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与市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52年10月31日联席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济南市出席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选举办法,关于贯彻全国政协庆祝中苏友好月通知的实施意见;会议对各区协商委员会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提出了关于筹备召开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五次会议的工作意见等。
  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五次会议于1952年11月26日召开。会议选举了出席山东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审查了山东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有关济南市提案的执行情况,批准了关于召开济南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的筹备工作方案。(《方案》确定于1953年初召开济南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后又根据上级有关指示和本市实际,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任期延至济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建立)。
  协商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1952年12月16日召开。会议针对已经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提出了关于节约时间的号召;听取了
  许衍梁副秘书长关于赴京参加汇报会议情况的汇报和市财委亓象岑副主任关于全市商业调整情况的汇报。
  协商委员会于1952年12月28日召开全市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广泛进行爱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教育,发动了捐献飞机、大炮和60万人参加的和平签名活动。组织了赴朝慰问团。
  协商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53年1月29日召开。会议通过了街道民主改革方案等。
  协商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1953年2月26日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六次会议的有关事项,对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贯彻婚姻法运动作了部署。
  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六次会议于1953年3月12~14日召开。会议批准了市政府工作报告、济南市街道人民民主运动的报告及济南市1952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1953年度财政概算的报告等,并确定了当前的主要工作任务。号召全市人民积极投入到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中去,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年的建设任务。
  协商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1953年3月31日召开。会议讨论了本会的工作报告,研究了调整各种专门委员会的有关事项。
  协商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53年6月3日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全市贯彻婚姻法运动的总结报告和关于基层选举试点工作情况的报告。
  协商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与市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1953年8月20日联席召开。会议讨论了关于粉碎帝国主义分子利用天主教在济南进行阴谋破坏活动的问题。
  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七次会议于1953年10月12~13日召开。会议批准了市政府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报告和市选举委员会关于普选工作情况的报告。
  济南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八次会议于1953年11月
  1日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执行政府新政策与措施的决议。
  协商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与市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1953年12月30日联席召开。会议决定展宽城区东西干路。
  协商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与市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1954年1月20日联席召开。会议对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推销工作作了部署。至4月上旬,济南市超额75.4%完成了公债认购任务。
  协商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1954年7月31日召开。会议传达了济南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会议精神,并明确: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之后,协商委员会继续存在,并发挥它的统战作用。
  1954年8月至1955年4月,为筹备建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南市委员会,协商会议在历时9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召开了第十六、十七、十八次会议,从组织上做了充分的准备,至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协商委员会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南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止,准备工作宣告完结。1955年4月2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南市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标志着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议至1954年底共召开了111次会议。1955年1~4月(市政协建立前)的主席办公会议记录,因档案失散,已难以核查。
  (四)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工作情况
  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于1952年11月8日形成了专题工作总结报告,即《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工作情况报告》。《报告》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组织概况;第二部分:工作概况;第三部分:(第三届协商委员会)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第四部分:经验体会;第五部分:缺点及改进意见。原文转载《报告》的第一、二部分:
  一、组织概况
  济南市协商委员会在1950年2月开始建立。本届协商委员会系由1951年10月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共有委员51人。其中包括政府代表7人、民主党派代表6人(中共2人、民革1人、民盟1人、民建1人、青年团1人)、机关部队代表1人、工人代表4人、农民代表3人、青年学生代表1人、妇女代表3人、工商界代表6人(公营1人)、合作社代表1人、文艺界代表1人、新闻出版界代表1人、科学技术界代表1人、医务界代表1人、教育界代表3人(高等、中等、初等学校各1人)、少数民族代表1人、烈军属荣誉军人代表1人、宗教界民主人士2人(天主教1人、基督教1人)及特邀代表8人(包括企业、文艺、科学技术、医务、教育等方面)。协商会设正副主席4人(主席系本市市长。第一副主席,无党派民主人士。第二副主席,市总工会副主席。第三副主席,市工商联副主任);正副秘书长4人(包括中共、民盟、民建、教育界、民主人士),下设秘书处,现有专职干部10人:计秘书处主任1人,秘书3人,会计、出纳、保管员各1人,文秘员2人,图书管理员1人。
  二、工作概况:
  (一)制度的建立
  1、会议制度
  (1)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三个月召开一次,每次均吸收市各区协商委员会正副主席及各区区长列席参加。会议时间,一般均在二、三天左右,间或多至五天。
  (2)协商委员会全体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必要时得吸收人
  民代表及各界代表举行扩大会议,或与政府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会议时间,约在四至八小时。
  2、工作制度
  (1)主席办公会议——每周星期一上午举行一次,遇必要时得吸收有关方面参加,或与政府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
  (2)秘书长办公会议——正副秘书长除每周参加主席办公会议外,每两周举行一次秘书长办公会议,计划布置每月份的工作。
  (3)秘书处处务会议——每周星期六下午举行一次。
  3、汇报制度
  (1)每次代表会议决议的传达情况,协商委员会决议的执行情况以及比较重要的工作活动等,均定期向协商委员会汇报。
  (2)协商委员会每季的工作情况,每届年度工作总结及提案处理执行情况,在代表会议期间汇报。
  (3)对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以及省市人民政府,有每次代表会议情况的报告,协商会的工作月报、季报及每届年度总结报告等。遇有重大运动,另有专题报告。
  4、学习制度
  (1)主席、委员及秘书长,均参加本人工作所属单位中学习。
  (2)秘书处全体干部,每天学习1个半至2个小时。
  (二)召开代表会议的筹备工作
  1、政府对于每届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即以上届的协商委员会为筹备委员会,并就工作的需要,由委员及代表中推选成立选举事务、宣传、提案审查及文电起草四个委员会,分别担任各项具体筹备工作,以(协商委员会)秘书处为经常办事机关。大会的筹备工作方案,经协商委员会及末次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筹委会即开始工作。代表的名额及分配,均经各方各界通过大小会议郑重研究,反复协商后,才确定下来。代表产生办法,是根据各界各单位
  的具体情况,采取直接选举,召开适当会议协商推选及协商邀请三种方式结合进行。选举前,先在全市干部中报告动员,提高认识,并在各单位酝酿选举代表的过程中以及在各种不同的会议中,结合进行宣传教育。宣传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利用报告、学习、座谈、广播进行宣传外,又利用了文化馆的宣传牌、标语牌、影剧院的标语映片以及街道上的黑板报等。在选举代表的过程中,结合征集提案和人民意见。代表选举完成,送经协商委员会审查后,再由市府聘请。对代表提案及人民意见的初步处理意见的报告,以及政府准备在大会上提出的各种报告,先经协商委员会讨论通过,并确定会议召开日期,报经上级政府同意后,即组织大会秘书处按期召开。
  2、第一次代表会议后的代表会议,则由(协商委员会)秘书处具体筹备,并成立提案审查及文电起草委员会,分任大会期间的提案处理及文电起草工作。
  (三)大会决议的贯彻
  1、大会决议和精神的贯彻,必须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传达,才会收到广泛深入的效果。先由大会秘书长拟出传达工作方案(包括内容要求、传达重点、方式方法、时间步骤等)经大会主席团批准,即在大会上宣布,并以书面通知各代表。除各界代表在其所属单位、地区、行业自行组织各种会议,进行传达外,并由(协商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代表到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或区协商委员会,和到郊区协助农民代表进行传达。对各区居民的传达,先要在干部中进行教育动员,使其认识传达的重要性后,干部及本区代表再会同研究传达的方式方法,分别召开派出所所辖街道的群众大会进行传达。传达后,分别座谈讨论。代表并负责搜集群众反映,定期作成书面汇报,或由(协商委员会)秘书长召集代表座谈汇报传达情况,再总结报告协商委员会、政府以及有关方面。
  2、会后,政府根据大会决议,作出计划方案,提交协商委员会
  (有时与政府委员会联席开会)成协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议与政府委员会的联席会议上,协商研究。同意执行后,再由有关部门将执行情况作为专题,提出报告。大会决议执行的总情况,由政府在代表会议上提出报告。遇有重大事件,即作为专题报告,经代表讨论审查批准(事先都是经过协商委员会讨论同意的)。对决议执行的经常协商督促,一般是在主席办公会议上讨论研究。
  (四)与代表及各有关方面的联系
  1、与代表的联系,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
  ①协商委员会举行扩大会议,吸收代表参加。
  ②组织各种不同性质的座谈会,吸收有关方面的代表参加——如参加各种纪念座谈会,各界人士的座谈会等。
  ③组织代表参加各种政治活动、社会活动——如参加各种纪念大会,各种欢迎、欢送会,各种参观团,慰问烈军属、荣军及伤病员,招待过路军人及伤病员等。
  ④组织代表参加工作——如参加生产救灾、优抚、治黄、节约检查、劳动就业、推行速成识字运动等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参加反革命案件的审查处理,三反、五反运动中的宣传大队,检查大队,案件的审查处理,人民法庭的审判及对区协商委员会工作检查等工作。
  ⑤组织代表参加文娱活动。
  ⑥对代表提案处理及执行情况的答复。
  ⑦与个别代表的交谈及访问。
  2、与政府的联系——一般通过主席办公会议,协商委员会或与政府委员会的联席会议。
  3、与省协商委员会的联系——通过省协商委员会的济南市代表,或通过参加及列席省协商委员会的本会委员或代表。
  4、与区协商委员会的联系——市及区的协商委员会正副主席、正副秘书长及部分委员,经常交互列席参加一定内容的市及区
  的协商委员会。
  (五)各种专门委员会的工作
  1、1951年7月,先后成立了政治法律、财政经济、市政建设、文教卫生、社会福利及宗教事务等六个专门委员会,协助政府研究各项有关政策法令方案的推行,及主动搜集和研究各种建设性的材料作出建议,以供政府采择。各委员会均吸收委员和代表参加。
  2、由于上述性质的委员会,政府已有专设机构,同时主席办公会议,有时吸收有关方面参加协商研究,代替了专门委员会某一方面的作用,故各委员会的活动不多,作用不大。各委员会成立后,均开过一次到三次的会议,大部分系讨论政府交议案件,至于主动调查搜集研究,提供政府采摘者少,在三反、五反运动开展后,各专门委员会遂停止工作。
  (六)提案及人民意见的处理
  1、每届代表会议召开前,结合代表选举广泛搜集提案及人民意见由代表送提案审查委员会处理。提案审查委员会即按提案性质及一事一案的原则,先作初步整理,分为政法、公安、建设、工商财税、劳动、文教卫生、其他等六类,然后分组(并吸收有关方面参加)审查,并根据需要与可能,分别轻重缓急,提出六种处理办法:
  ①有条件办的即办,有条件办并须马上办的,立即执行;②有的提案联系方面较多,须会同有关方面研究,或须要请示上级再作处理的;③巳在办理中的,即加以答复;④有的提案限于目前条件,须经相当时间准备力量,创造条件后才能执行的,即说明缓办理由,交有关部门参考;⑤有的提案与政策法令抵触的,即说明不能办的道理。此外遇有重大提案,即送主席团提交大会讨论处理。提案审查委员会的整理审查情况和初步处理意见,须经大会讨论批准后执行。第一次会议后,对代表会议的提案搜集,由秘书处负责整理,再经提案审查委员会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告大会审查批准后执行。第三届第一次代表会议后,提案执行情况随时由秘书处分
  别通知提案人。至于提案执行的总情况,仍在代表会议上报告。
  2、日常的人民意见及来信的处理——1951年11月,本会设立人民问事处,指定秘书一人专职掌管,并建立了登记、处理、催办、存档等制度。
  (七)学习
  1、本会根据人民政协全委会关于号召各界人士参加思想改造及学习共同纲领的两项通知,在1952年7月,将原有的学习委员会重新加以调整补充,并成立办公室,专门负责领导推动各界人开展共同纲领的学习。参加学习的成员有13763人,划分为579个小组;包括:①各民主党派的负责人;②政府、团体和协商机关中的无党派人士;③政府和企业中的专家;④工商界人士;⑤医务界人士;⑥回民中的代表人士;⑦宗教界民主人士;⑧民主妇女等。七月下旬开始学习,关于学习情况,另有报告。
  2、秘书处全体干部,参加市级机关的学习。
  (五)济南市第一届至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委员、副秘书长名录
  济南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主席:谷牧
  副主席:沈鹰 王祝晨 张东木 吴鸣岗
  秘书长:丁梦荪
  委员:姚仲明 李澄之 戚铭 凌云 丁梦荪 马馥塘 夏征农 张黎群 李和臣 朱振英 康润荣 孙思新 李炳章 赵昆山 刘宝琛 石磊光 杨景羽 黄克玲
   黄笃衡 姜子修 李维经 赵毅生 崔祝生 杨德斋 徐眉生 谷力虹 朱星南 苗海南 尚兰亭 孙伯隆 艾鲁川 辛铸九 张蔚岑 张洪瀛 宋文田 李衡 华子修 廖容标 李辉鳌 纪纲 张英达 王象五 孙桂芳 韩多峰
  济南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主席:谷牧
  副主席:王祝晨 尚兰亭 李和臣
  秘书长:丁梦荪
  委员:丁梦荪 亓象岑 张万钧 牟宜之 梁度世 董琰 米嘉祥 崔祝生 刘昆 康润荣 张蕙田 阵瑞银 曹瑞民 李炳章 李福洪 李玉淑 杨景羽 陈绍芬 李栋 管晓峰 孙伯隆 杨竹庵 辛铸九 马馥塘 张蔚岑 刘竹斋 张洪瀛 鞠立桂 杨德斋 马绍舆 马方玉 廖容标 谷力虹 李衡 赵常林 袁平 王象五 赵毅生 徐哲 许衍梁 孙桂芳 韩多峰 马茂岭 王骏岑 姜子修
  副秘书长:许衍梁 赵毅生 郭锡九
  济南市第三届各届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主席:谷牧(1952年2月离职) 高启云(1952年11月任职)
  副主席:王祝晨 孙哲南 尚兰亭
  秘书长:丁梦荪
  委员:史甄 丁梦荪 牟宜之 高赞非 张万钧 李清和
   董琰 杜云庐 姜子修 刘竹斋 刘昆 王贵平 刘庆祥 骆淑芳 张经谦 胡玉水 李洪福 张居千 周万里 李玉淑 刘兰华 杨景羽 孙伯隆 张又生 张蔚岑 王子桢 管晓峰 赵毅生 曲中凡 王峻岑 袁平 张镛 陈晓东 张正 郑岱明 赵光 马荣祺 马馥塘 许衍梁 杨德斋 蒋宝祥 徐哲 于文甲 赵常林 关友声 董文隆 袁叶如
  副秘书长:许衍梁 姜子修 刘竹斋 郭锡九

知识出处

济南政协史料

《济南政协史料》

本史料为记述的需要,对市协商委员会建立前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活动也作了简要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