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决定赴京向国民政府请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556
颗粒名称: 二、决定赴京向国民政府请愿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2
页码: 29-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学生赴京向国民政府请愿。
关键词: 济南市 赴京请愿 学生

内容

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校救委会常委朱维志等到津浦路车站(当时济南的津浦、胶济两个车站是分开的)去慰问路过的北平大学生赴京示威团(这是北平大学生第二批赴京的,第一批是北京大学的请愿团,在南京被蒋政府扣留),他们负责的同学和原高中毕业考入北平各大学的校友同朱等,互致慰问,并向我代表介绍了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轰轰烈烈的形势。相形之下,我们济南学生是落后了。当晚校救委会就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朱维志、李秀洁先汇报了北平学生运动的蓬勃发展,又检查了我们的落后原因。当即决定翌日停课召开全体同学大会,由救委会提出赴京请愿的建议,请大会讨论决定。二十六日,早饭时就在饭厅向同学宣布今天停课召开大会。会前我们先去校长室报告,赵春珊校长却被教育厅长何思源叫去开会了;我们又向教务主任蒋程九、训育主任刘畏天(系改组派分子)报告。前者向来不问这些,后者则称:“同学们既决定停课开会,我没意见。”大会是由朱维志主持的,李秀洁代表救委会提出赴京请愿的议案,请讨论决定。讨论中有三种意见,一是左翼同学,表示附议,绝大多数同学鼓掌赞成;二是中问派,不反对,但说应慎重从事,先去各校串联,采取一致行动;第三种,就是省党部派进学校的冒牌学生的意见,说什么请愿是给政府添麻烦,是被共产党、改组派利用的破坏活动;但未待他的话说完,就遭到与会同学的怒斥。最后,经举手表决通过,二十七日就出发南下。十五个班按前一阶段搞青年义勇军训练的编制,每班为一排,共编为五个连,由郑月樵、孙善帅、李清溪等同学分任连长;并当场推选理三乙班同学黄来兴为总指挥、文三乙班同学柴宗圣为副总指挥。并编了一个交通排,担任指挥部的通讯和警卫,成员都系学校三大球队的健将,有王玉纲、朱延蔼、郭玉槐、王晓林、李培坦、安毓怀、王成九等四十多人。全校同学一律身穿制服,腰扎皮带,打裹腿,背被包,完全军事化。最后一致高呼“不达请愿目的,誓不返校!”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记录了济南的文史,包括和王尽美同志在一起的时候、日寇占领时期济南的“泺源公馆”、我所知道的张宗昌、韩复榘叛冯投蒋等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