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怀之医德遗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529
颗粒名称: 吴少怀之医德遗风
分类号: K825
页数: 1
页码: 1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吴少怀之医德遗风、其中包括了药资、医疗、科研、教学等情况。
关键词: 病人 吴老 工作 医生

内容

吴自幼因母病深感穷人求医之难。他行医后对贫苦病人不收诊费,有时更帮助药资。无论远近亲疏,病情难易,决不瞻前顾后,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己任。他常说:“穷人都是指着身子混饭吃,哪有时间,哪有金钱来看病。给穷人治病,应该药少、效高,少花钱也能治好病,才是我们作医生的天职”。他体贴病人疾苦和困难的同情心,深受广大病人的感激、称赞。吴老介绍他自己用药的方法说:“诊治的病人穷人占大多数;遣方用药,绝对避免炫奇立异,浪费金钱,浪费药品。这是作医生应具备的美德。我之用方,药少量轻,即在于此。”他这种高尚的医德,给后学作出了榜样。
  吴老解放前在救济院和惠民诊所施诊,病人常是排队以待,夜以继日;他则昼夜诊治,从无烦怨之心,他不顾个人疲劳和健康。他说:“干医务工作,常想到医为己任就不累了。”所以群众赞扬“吴老真是医道高明、医德兼优的好医生。”
  吴老是学而不厌,教而不倦,持之以恒。他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自己并不比别人高明,也没有过人的本领。我经常回忆个人的辛酸经历,就必须奋发学习。”他日以继夜,手不释卷。对徒弟言传身教,循循善诱。解放后,他虽年老力衰,每天仍是坚持大量诊疗工作,细心耐心,一丝不苟。病人何时来,他就何时治;五十年中他没拒绝过一个求诊的病人。领导和同志们劝他多休息,要保重身休。他说:“我对照白求恩大夫,还差得远呢!”
  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三日的追悼会,是吴老死后九年补开的追悼会,悼词中说:“他在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培养青年中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吴老可当之无愧。

附注

作者系吴少怀的学生。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述了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其中,有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倡导的,是我国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在人民政协的整个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济南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省会所在地。

阅读

相关地名

吴少怀
相关人物